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阳县总耕地面积2.87万hm2,90%以上的耕地为旱地,由于旱灾频繁,农业产量低而不稳.当地降水集中,雨型多属暴雨,发展旱井集雨非常适宜.从1997年开始,大规模实施旱井集雨工程建设,现已兴建旱井1.5万余眼,不仅解决了部分群众的饮水困难,而且推动了山地微灌的发展.文章提出了在大力发展旱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搞山地集雨灌溉 发展山区农村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城市水资源贫乏 ,人均占有量仅 32 0m3。该市把发展节水灌溉作为“兴运富民”的重要工作来抓 ,1996年以来全市共投资 482 0万元 ,建旱井 36 874眼、水窑 112 6孔、人字闸 2 0座 ,发展节水灌溉面积 5 5 30hm2 ,全市 37个村 2 8万人、3 170头牲畜已基本解决饮水问题。全市 3 8万处集雨微灌工程 ,每年可创经济效益 2 0 0 0多万元 ,由此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面积达 180 0hm2 。  相似文献   

3.
宁南山区十年九旱 ,水资源十分匮乏。 1995年以来开始进行集雨水窖节水微灌工程建设 ,经过试验示范和科学筛选 ,确定了适应宁南山区实际的酒瓶式及盖碗式两种主要集雨水窖类型。群众在实践中树立了存水如存粮 ,存水如存钱的观念。实践证明 ,集雨微灌工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水保型旱作农业 ,提高了雨水资源利用率 ,效益显著 ,具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大搞山地集雨灌溉   发展山区农村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城市水资源贫乏,人均占有量仅320n3.该市把发展节水灌溉作为"兴运富民”的重要工作来抓,1996年以来全市共投资4820万元,建旱井36874眼、水窑1126孔、人字闸20座,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530hm2,全市37个村2.8万人、3170头牲畜已基本解决饮水问题.全市3.8万处集雨微灌工程,每年可创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由此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面积达1800hm2.  相似文献   

5.
吕梁市十年九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围绕治旱兴农、改善生态环境这个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首要目标进行。在工程型式上,要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发展集雨微灌工程,加快发展坝系农业和建设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园区。在工程建设上,建议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制定以激励为导向的投入机制,制定以硬指标为考核内容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
吕梁市绝大部分属丘陵山区,土地条件差,加之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围绕平川人均0.07 hm2高效节水农田,山区人均0.07 hm2沟坝滩地或旱井集雨微灌田,要突出抓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农业节水灌溉工程、以沟坝地为主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小型水利设施配套与集雨灌溉工程和主要河道的整治工程.在机制上,坚持国家补助投资引导和"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相结合,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坚持以工补农、以财扶农、金融支农、项目带农,同时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实体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正>在水土流失地区,为了防止坡面径流挟带的泥沙进入河道,往往采用拦蓄工程(如谷坊、淤地坝等),使引起侵蚀的主要动力——水,能够就近拦蓄,就地入渗,起到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我们从甘肃省东中部黄土高原地区近年兴起的集雨节灌方法中得到启示,建议在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对径流的利用作一些调整,使有限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1 甘肃的集雨节灌工程甘肃省东中部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塬沟壑丘陵区,属全国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之一,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十分匮乏.甘肃省人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2%,而十分缺水的定西地区,自产水资源量仅16亿m~3,只占全省总量的5%,人均拥有水资源580m~3,不及全省水平的1/2,耕地每公顷平均占有水资源量3000m~3,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3.但甘肃省中、东部  相似文献   

8.
集雨补灌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气候资源的特点以及该区降雨年内分布不均、水分供需不平衡的基本特点,以集雨技术及工程设施为基础,通过有限补充灌溉方式,研究了玉米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补灌水量和覆膜坐水技术带来的增产效果,并分析了集雨补灌对玉米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严重缺乏的旱作区结合不同的微灌方式(该文试验采用滴灌),在玉米需水关键期进行集雨补充灌溉,增产效果明显,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表现出需水关键期有限水分供给的高效性。该研究为集雨补灌旱作区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吕梁地区十年九旱,水资源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因地制宜地组织实施了“123”旱井集蓄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主要模式是:屋顶庭院双层面立体高效集蓄雨水模式、就地集雨微灌模式、以路面和果园空地为集雨场兴建的“一井两园”模式及以小流域四荒地为集雨场的生态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蓄水坑灌田间工程规划设计进行研究,解决蓄水坑灌未来推广运用中的问题,为推动山丘区蓄水坑灌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方法]以山西省太谷县节水灌溉示范园区为背景,将蓄水坑灌田间工程基本要素与微灌工程技术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对蓄水坑灌田间工程进行设计。[结果]采用水平集雨沟整地方法;每株果树布置4个蓄水坑,蓄水坑深度40cm;在降雨径流蓄滞能力设计为5a一遇24h最大暴雨量标准下,蓄水坑设计直径为30cm;坑内布置一体化设计的底板、固壁和顶盖;环状沟深度20cm,宽度30cm,半径50cm;输配水闸管系统包括干管、支管、毛管3级,管材为聚乙烯;四孔出流毛管沿环状沟内径呈环形绕树布置;给出了各管道管径、长度及进口工作水头的计算方法,以及系统工作制度的确定方法。[结论]对整地技术、蓄水坑设计与布置技术和低压管道系统设计技术的规划设计,能够满足山丘区蓄水坑灌的特殊灌溉要求。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地区的山坡地降雨径流利用与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土高原地区年降雨量大多在350~450mm,干旱是限制山坡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子之一,该区群众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雨水利用与节水灌溉技术措施,有效地保护了山坡地土壤资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总结分析这些措施的技术特点、条件、效益及应用前景,对黄土高原地区山坡地水资源利用和生态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为250~600mm,地表水平均径流量为136.91亿m3,人均484.58m3,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3。阐述了黄土高原地区农业调水技术发展状况以及培肥地力以肥调水、轮作倒茬调水、抗旱育种调水、间隙休闲调水、径流农业调水、节水灌溉农业调水和化学技术调水增产技术的作用,为黄土高原发展节水型农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节水灌溉联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节约农田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自动灌溉控制,该文采用自主设计的灌溉控制设备和墒情监测设备,通过GSM网络传输数据,设计了一套集墒情监测、灌溉控制和专家决策支持的节水灌溉联动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就地控制柜、数据采集系统和自动控制软件三部分组成,实现了土壤墒情实时监测、专家知识管理及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需水参数等进行自动灌溉控制等功能。在示范区的应用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操作方便、可广泛应用于规模化种植、温室大棚、精细农业等领域,对节水农业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集流节灌是雨养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资源缺乏、供需错位、土地条件差和人本素质低、农业投入少、技术含量低是雨养农业区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而不稳、资源利用率差的主要影响因素.集流与节灌配套,是雨养农业持续、快速、优质发展的生长点,集流节灌技术既必需又可能.采用混凝土处理的地表(坡度10°)的降雨集水效率达58%,集水成本为0.52~0.70元/m~3.与常规灌溉相比,采用集水灌溉技术省水效率达60%~90%,同时还可降低空气、地表土壤湿度,减少土壤蒸发,降低植株发病率,提高土温,促进根系发育,消除或减缓供需错位和供需矛盾,增产效益达30%~100%.果园滴灌,当年增收是总投入的2.94倍;农田、果园补灌,当年增收分别是总投入的4.33和8.55倍.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环境问题及其可持续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提出了水资源环境的概念,并尝试利用水资源环境的观点透视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问题的严峻性。结合西部地区水资源环境的实际民政部及如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保护水资源可持续空间,对受损水资源环境进行生态恢复与治理,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等技术措施和实行生态环境可持续优先原则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政策性对策,以实现西部开发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水分供需关系的冬小麦夏玉米节水灌溉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长期田间试验的基础上, 运用Hydrus-1D模型对研究区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条件下的田间水分运移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 探讨适宜的节水灌溉模式。结果表明, 表征土壤水分实测值与模拟值精度关系的Nash-Suttcliff效率系数Ens为0.652~0.903, 均大于0.5, 模型效果良好; 在灌水量为520 mm的传统灌溉模式下, 1.6 m土层深层土壤水分无效渗漏量为189 mm, 占地表总入渗补给水量的22.3%, 土壤水分无效渗漏大, 且与降雨和灌溉关系密切; 根据作物水分供需状况及土壤水分状况得出夏玉米、冬小麦季的灌溉量分别为50 mm、320 mm, 比传统灌溉模式共节水100 mm。改进后的灌溉模式对于土壤水分渗漏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土壤水分渗漏峰值明显降低, 根据作物供需与土壤水分状况提出的节水灌溉模式能减少土壤水分渗漏, 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雨水、灌溉水及渗漏水中的硫对土壤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n rainfall and irrigation water-collecting posts were set up in different ecotype districts of Jiangxi Province,China,to quarterly measure S content in rainfall and irrgation water.A rasinwater chemical composition-collecting device was used to collect the sulphur in rainfall,and the amount of sulphur adsorbed on the resin column in the device was determined.The soil percolating water was gathered using 6 lysimeters built up according to the profile sequence of the red soil derived from red sandstone and the red soil derived from Quaternary red clay,separately.On the lysimeters peanuts,soybean and radish were grown in rotation.Two treatments were designed:without S addition and with S additin at a rate of 14kg S ha^-1,The SO4^2- contents in rainfall,irrigation water and soil percolating water were determined by the turbidimetry.The results in 1997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annual S content in rainwater ws 28.13kg S ha^-1.the average S content in irrigation water was 1.7mg S L^-1,and the average content of SO4^2- in soil percolation water was 2.30kg Sha^-1 year^-1 and 4.70 kg Sha^-1 year^-1 in treatments without and with sulphur application,respectively,In Jiangxi Province,apart from the losses by runoff and leaching,the sulphur in rainfall avaliable to crops is 7.3kg S ha^-1 year^-1 and additional S application is required.When rice is grown.however,irrigation water can suply 6.9kg S ha^-1,which,along with the sulphur in rainfall,cal almost meet the S requirement of one cropping of rice.  相似文献   

18.
宋姝  牛俊 《农业工程学报》2021,37(2):123-129
开采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未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途径.风能作为一种有活力且经济效益更高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多种利用方式,风力提水技术便是其中之一.该研究通过对2000~2014年南疆地区风速及降水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两参数威布尔分布模型对南疆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通过作物的蒸散发及有效降雨量计算南疆灌溉需水量,以探寻风能资...  相似文献   

19.
微咸水灌溉下土壤水盐动态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16  
华北平原农业灌溉用水非常紧缺,水资源日益缺乏与粮食需求日益增多之间的矛盾尖锐。充分利用微咸水资源是缓解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以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1997-2005年冬小麦和夏玉米微咸水灌溉田间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充分淡水、充分淡咸水、关键期淡水、关键期淡咸水和不灌溉等5个处理下土壤饱和电导率和含盐量的动态变化,探讨了微咸水灌溉对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盐动态呈受灌溉和降雨影响的短期波动和受季节更替影响的长期波动;在正常降雨年份,使用微咸水进行灌溉是可行的,不会导致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微咸水灌溉虽然导致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降低10%~15%,但节约淡水资源60%~75%。如果降雨量达到多年平均水平以及微咸水灌溉制度制订合理,微咸水用于冬小麦/玉米田间灌溉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