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1土壤要求土壤是生态茶园生产的基础,保水、保土和培肥土壤是生态茶园管理的中心环节。据调查,一般坡度为5°的幼龄茶园,每年表土的冲刷量可达3~8 t;而坡度在20°的幼龄茶园每年表土的冲刷量则高达10~20 t。土壤冲刷丢失了茶园中最肥沃的表土,使土层变薄,心土裸露,导致茶叶产量低、品质差,不符合生态茶生产要求。因此,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茶园四周建隔离沟,修筑等高梯田,茶树等  相似文献   

2.
茶园行间铺草,是一项取材方便、行之有效、省工省本的管理措施,特别是山区茶园,草料资源十分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铺草能使茶树早发芽、多发芽、发壮芽,为名茶生产创造了条件,各地应大力提倡和切实推广。茶园铺草的好处:1.能保护表土不受冲刷。表土一般...  相似文献   

3.
临安市从2003年开始,无性系新茶园的发展势头较强,但因缺乏管理经验导致茶苗在高温期间大量死亡,茶苗成活率只有60%左右,有些茶农补苗率将达40%以上,损失惨重。所以做好幼龄茶园抗旱抗寒的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幼龄茶园行间铺草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幼龄茶园铺草后茶苗成活率可提高30-40%茶。  相似文献   

4.
不同防寒措施对幼龄茶园冬季小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幼龄茶园为研究对象,设置行间铺草+防风障、搭建小拱棚、行间铺草3个处理,以裸地为对照,测定各处理下的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及光照强度等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均可降低茶园土壤温度的变化、减少土壤表面水分的散失,维持冬季茶园较高的空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其中以搭建小拱棚的防护措施对幼龄茶树的保护效果最好,试验期间其土壤含水量较对照提高6.28%,地表最高温较对照提高9.4℃,光照强度较对照降低14.63%,茶园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分别提高3.8℃和26.35%。防风障+行间铺草和行间铺草的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秸秆回铺压草模式即棉花、玉米、桑园、果园、西瓜、番茄等行间,小麦及大蒜等蔬菜类播种后在其表面覆盖1层秸秆,让其自然腐烂。一、小麦田覆盖秸秆小麦从播种到四叶期均可覆盖,但以播种后和分蘖初期覆盖较好,盖草量以150~250公斤/亩为宜,但以250公斤/亩风干草最经济有效。盖草前应整平畦面,细碎土壤,施足底肥。播后苗前喷1次除草剂。秸秆可整草或切断铺撒,力求均匀,同时结合清沟理墒,将碎土压于草上。二、棉田行间铺盖草棉田盖草适宜时间为6月中下旬,盖草量在150~250公斤/亩。盖草前应完成中耕除草、追施蕾肥和培土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是世界五大食用作物之一,为积极探索幼龄茶园管理技术,梁河县茶技站在多年探索实践幼龄茶园套种矮秆作物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加大幼龄茶园间作马铃薯试验示范再获成功。为充分发挥大面积幼龄茶园行间优势,抓好幼龄茶园间作马铃薯生产,通过以种促养,以短养长,在巩固茶叶生产的基础上,幼龄茶园套种马铃薯,既能增加茶农收入,又能提高茶园管理质量。现将幼龄茶园间作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有机茶园常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有机茶园常规管理,主要包括:行间铺草、精耕细作,勤除杂草、间种绿肥作物、施肥、水分管理、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8.
曹其会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189-189
文章根据皖江丘陵茶园现状、地区气候特征及茶树年生长周期特点,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从茶园耕作、行间铺草、病虫害防治、修剪、深秋施肥、茶园生态建设等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皖江丘陵茶园的夏秋季主要管理技术,以其为该地区茶叶生产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茶园杂草生态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一种新技术——生态控草技术。茶园草害,特别是新辟茶园和幼龄茶园草害是茶叶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传统的人工除草耗工耗资,成效甚差,化学除草又污染环境。山地茶园无杂草使地面覆盖度下降,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山地茶园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生态控草技术的核心是在茶树空行间接一定的规范和密度种植豆科牧草,使牧草占据行问的空白生境,抑制杂草滋生,增加茶园覆盖度,降低雨水径流速度,防止水土流失。豆科牧草还为养畜提供饲料,每公顷茶园增加纯经济效益15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果园生草技术湖北省孝感师范高等学校(432100)刘殊果园生草即在果园行间、树下种植一年生或多年生豆科及禾本科草本植物。果园生草能缓和降雨对土壤的直接侵蚀,减少地表泾流,防止冲刷,减少水土流失。同时还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的保水能...  相似文献   

11.
贵州温暖湿润的气候为贵州茶园杂草提供较好的生长条件,给茶园管理特别是幼龄茶园管理带来较大困难。为山区茶园杂草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在六盘水六枝特区利用防草布在茶园开展覆盖控草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防草布覆盖后110d和148d,茶园类杂草种类均为0种,杂草株数均为0株/m2,对照区茶园在110d和148d的杂草种类分别为...  相似文献   

12.
日常管理 幼虾放养后,前期日投饲料3~4次,投喂量每万尾幼虾0.15~0.20公斤。沿池边多点片状投喂。中、后期定时向池中投施腐熟的草粪肥,一般每半个月1次,每次每亩100~150公斤。饲料投喂每日2~3次,日投饲量为0.30~0.50公斤/万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棉花地膜覆盖面积占总埴棉面积的70%~80%.每年每亩棉田用膜量为1.5公斤-2.0公斤。若接连续10年使用即使接每年残留量30%计算.每亩棉田地膜残留积累也达到4.5公斤-6.0公斤。数据表明.地膜覆盖棉田污染问题在棉花产区已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4.
通过茶园行时间铺草、施秋肥、地膜覆盖三项栽培措施研究表明,行间铺草可促进春茶增产15.4%,提高高档茶比例18.6%。施秋肥增产10.0%,提高高档茶比例6.8%。地膜覆盖增产12.8%,提高高档茶比例16.2%。所以在夏茶期间,运用这三项栽培措施进行茶园管理,均能促进翌年春茶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5.
山区茶园铺草效应及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山区茶园铺草在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茶叶品质等方面的效果,并介绍了铺草技术.  相似文献   

16.
茶园冻害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茶季结束后,随着气温逐渐下降,病虫害开始进入越冬阶段,为了防止第2年春茶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应做好以下工作。一、茶园防冻1.施肥培土。在寒潮来临之前,要及时做好施肥培土工作,在茶园行间多施一些牛栏粪、磷钾肥等暖性肥料,有利于提高土温。施肥后及时培土,在茶树基部培入厚10厘米左右的新土,以防根系外露造成冻害。2.行间铺草。可就地取材,利用柴草、稻草、秸秆等铺盖茶树行间及根部,  相似文献   

17.
根据田坝村茶业发展现状,利用循环经济理论对茶树宽窄行排列种植技术、茶园人工生态群落技术、茶园果茶间作技术、茶树密植免耕高产栽培技术、茶园行间铺草覆盖节能增效技术、猪-沼-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等进行"3R"原则分析,以田坝村为例,提出了茶树栽培循环经济集成技术推广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套种食用菌对茶园土壤和茶树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红壤丘陵区1年生幼龄茶园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4年的冬季茶株行间套种大球盖菇的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研究套种对茶园土壤环境及春茶萌发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幼龄茶园冬季套种大球盖菇、菌渣回田作有机肥这一茶园套种模式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有机质、pH值、全氮、水解氮、速效钾的含量;对福建少雨、低温的越冬期茶园土壤具有明显的保水保温效果,0~20、20~4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在10月至次年2月分别提高9.22%、6.11%,5、10、15、20cm土壤温度在12月至次年2月分别提高0.90、0.77、0.67、0.50℃;保证了幼龄茶树的安全越冬,与清耕茶园相比,春茶萌发期提早了4.3d,春茶产量提高了iI.0Voo。  相似文献   

19.
果树行间套种白三叶等果园生草,不仅能够为养殖业提供优质饲料,而且对果园和果品具有以下益处:防止杂草滋生,节省除草费用;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墒情,减少抗旱投入;改善土壤结构,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果品品质;保护害虫天敌,控制病虫危害,减少用药次数,为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奠定了基础.这项新的果园管理技术,在国外已应用多年,而我国才刚刚开始.目前农业部正在向全国推广白三叶等果园生草覆盖技术,现将白三叶的特征及栽培利用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97~1999年连续3年,我们在重庆市铜梁县果树研究所示范园进行试验,总结出一套优质高产低成本的柑桔园简易管理技术,称之为"五改"丰产技术.采用此项技术每亩(1亩=1/15公顷,下同)每年只须投入人工19个,一个成年劳动力可以轻松管理6~9亩密植园,且施药量大大减少,产量提高,品质变优,投入减少.示范园中,8年生新生系3号椪桔每亩产量4000公斤以上,平均果重168克;7年生铜梁锦橙每亩产量高达3700公斤以上,平均果重达205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