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株野禽源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野生鸟类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对2015-2016年广州地区野生鸟类进行流感监测,分离得到1株H5N6流感病毒。对病毒分离株进行基因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HA基因属于Clade2.3.4.4,HA蛋白的裂解位点处具有多个连续碱性氨基酸,具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典型分子特征。各基因片段分别与H5N6亚型的猫和家禽等的不同宿主病毒株相应片段具有较高相似性,揭示了野鸟作为流感病毒孵化器的可能性,提示需加强对野生鸟类禽流感监控。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流行特点及其未来控制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感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力的大小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或H7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H5或H7亚型禽流感病毒都可引起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通常由H9等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到目前为止,高致病性禽流感已经在亚洲、欧洲、非洲等50多个国家的家禽养殖业和野生鸟类中不断发生,疫情出现此起彼伏之势,不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而且造成了60多种野生鸟类的死亡,仅在我国有记录的野生鸟类死亡品种就有16种,这对一些濒危鸟类物种形成了巨大威胁;更为严重的是人类感染禽流感的数量在不断攀升,2005年全球发病与死亡数分别为97人和42人,而今年截至到10月3日,发病与死亡数分别为105人和70人。因此,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3.
近期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相继在欧洲、亚洲和大洋洲部分地区的14个国家暴发。其中,欧洲疫情呈现出传播迅速、野禽传染家禽的特点。分析发现,此次流行的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属于第2.3.4.4分支,与2014—2015年在全球流行的H5N8病毒属于同一个分支,但病毒已发生了较大变异;此次在欧洲开始暴发的H5N8疫情主要由野生鸟类引起,候鸟在此次禽流感病毒环球传播中起主要作用。伴随着候鸟迁徙和周边国家的疫情形势,我国家禽发生禽流感疫情的风险较大,提示应做好疫苗的免疫工作,加大对家禽和野鸟的监测力度,提高养殖场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4.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能致死禽类、鸟类,还能致死哺乳动物(包括人类)。通过反向遗传学技术已鉴定出很多关于禽流感病毒致病哺乳动物的分子标记。目前,普遍认为HA基因和聚合酶复合体是禽流感病毒致病哺乳动物的主要基础,而发挥着抗病毒作用的NS1和PB1-F2基因也能影响病毒的致病性。另外,病毒的复制效率以及刺激宿主先天性免疫应答的能力也与病毒的致病力密切相关。本文对目前已知的位于HA、NA、PB2、PB1、PB1-F2、PA、PA-X、NS1、NP、M1和M211个基因上能增强病毒对哺乳动物致病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及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为抗病毒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消息:韩国农林部3月21日证实,京畿道一家养鸡场发现了禽流感病毒,在东南部庆尚南道捕获的一只喜鹊禽流感检疫也呈阳性,这是韩国一个半月来再次发现禽流感疫情。韩国农林部当天说,这家养鸡场的鸡从3月4日开始死亡,检疫部门21日确认为高致病性禽流感。有关部门当天对这家养鸡场周围3公里内的家禽进行了扑杀。在对有关地区的鸟类进行检查时,发现从庆尚南道捕获的一只喜鹊禽流感检疫呈阳性反应。这是韩国第一次在野生禽类上发现H5N1型禽流感病毒。这是韩国继去年12月10日、今年2月5日以来,第三次暴发禽流感。京畿道是首次暴发疫情。韩国…  相似文献   

6.
雁形目和鸻形目鸟类是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正粘病毒科)的自然宿主.水禽中野生雁类(雁形目)的迁徙距离达数千公里.从野生雁类中分离出禽流感病毒的成功率很低.本研究旨在检测俄罗斯境内以及青藏高原营巢繁殖的不同野生雁类的禽流感病毒,分析所得数据后进一步明确这些鸟类在病原体传播中的作用.我们检测了来自俄罗斯境内9个地区以及青藏高...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随着禽流感病毒感染宿主范围的不断扩大,从越来越多的动物及人体内分离到了禽流感病毒.野生鸟类被认为是所有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储存器,并以其特定的迁徙路线及生活环境,在禽流感的传播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研究野生鸟类在禽流感发生与流行中的作用对禽流感防控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论文综述了新疆野生鸟类的种类、习性及其生态环境、迁徙路线及其对禽流感发生与流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国际     
《兽医导刊》2014,(3):7-7
韩国基因保存设施存漏洞畜产科学院感染禽流感 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日前表示,在国立畜产科学院畜产资源开发部饲养的鸭子尸体中检测出H5N8型禽流感病毒,与农户家的病毒一样。韩国农食品部认为,2月23日在京畿道平泽一家种鸭农户发病的禽流感病毒蔓延到畜产科学院的可能性较大。畜产科学院位于离该农户半径三公里内。农食品部在此次事态中每当发现禽流感发病农户时就对半径三公里内的鸡鸭进行屠杀,但对畜产科学院饲育场则以要保存遗传资源为由排除在外。为提高隔离防疫的水准,畜产科学院最近一个月内一直禁止与鸡鸭接触频繁的研究员出入此处。但随着当天在畜产科学院内还是发现了禽流感,韩国民对政府这种隔离防疫能力的信任产生了动摇。首尔大学兽医学系教授金载弘表示,野生鸟类携带的禽流感病毒可能已经潜入该科学院内部。  相似文献   

9.
开心一刻     
路透社报道:联合国禽流感专家说,从西伯利亚飞往南方过冬的候鸟可能会把禽流感致死性病毒带到巴尔干半岛,并与来自欧洲北部的其它鸟类会合,这将导致禽流感病毒从巴尔干半岛进入欧洲。  相似文献   

10.
H5N1禽流感疫苗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以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在东南亚多个国家包括中国引起禽流感暴发,并在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尼和中国引起人的感染和死亡。2005年,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野生鸟类的大规模死亡,并随野生鸟类的迁徙而传播到更广泛的区域。本将对1996年以来中国家禽中分离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进化及演变关系.以及野鸟禽流感病毒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1.
根据墨尔本世界卫生组织(WHO)流感参考和研究合作中心的监测结果,近10年来,澳大利亚野生鸟类流感病毒监测的年平均阳性率均大于1.0%,2005—2012年分离到了除H14亚型外的所有禽流感亚型病毒,其中最多的是H5亚型低致病性流感病毒,共94株(21.36%),监测中未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本文总结了该流感中心的机构情况、样品处理流程和野生鸟类禽流感监测计划,以期对我国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荷兰政府24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荷兰新食品安全局23日在东北部德伦特省一家鸟类贸易公司准备出口的160只野生天鹅身上发现禽流感病毒,但病毒具体类型目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3.
动检快讯     
《中国动物检疫》2007,24(11):47-47
★研究表明H5N1对小型鸟类的影响千差万别2007年10月18日,传染病研究与政策中心新闻:一项禽流感H5N1病毒对小型鸟类影响研究显示,H5N1病毒对麻雀通常是致命的,但对八哥鸟和鸽子的影响较轻,并且病毒不易在同种鸟类之间传播。研究还显示,麻雀与八哥可能会将病毒传播给家禽和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14.
由于禽流感病毒的主要载体是水禽和鸟类,因而作为水禽和鸟类饲养展览场所的动物园,要重视禽流感的预防,为此我园制订了《禽流感紧急防治预案》,有效地防止了禽流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鸡、鸭、鹅等家禽以及部分水禽和鸟类均容易感染该病毒,病毒是A型禽流感病毒,鸡禽流感也被叫作真性鸡瘟,主要对鸡的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产生影响,是现阶段严重威胁鸡健康生长的病毒,也曾引起过人类的感染,需要各级部门对其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禽流感疫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是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鸟类病毒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确定为I类烈性传染病。1878年在意大利的鸡群首次发现本病暴发,目前在美洲、欧洲、亚洲、非洲、澳大利亚等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发生过本病。由于禽流感病毒(AIV)变异性强,血清型众多,给疫苗的研究带来极大困难。目前世界上研制出的禽流感疫苗主要有灭活全病毒疫苗、亚单位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等。高效、安全、实用的禽流感疫苗的研制一直是世界养禽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世界上现有的几种主要禽流…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由8条单性负链RNA组成,血凝素基因是禽流感病毒基因组中变异最大的基因,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致病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基因的变异情况。血凝素在病毒吸附及穿膜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但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来中和病毒的感染力,而且血凝素诱导机体产生的体液免疫反应,对宿主抵抗禽流感起到了决定性保护作用,使目前研制血凝素基因工程疫苗成为禽流感病毒疫苗的研究热点。血凝素发挥功能之前必须裂解为两条肽链HA1和HA2,其裂解位点的氨基酸残基的组成是决定禽流感病毒致病力高低的主要因素。文章主要从血凝素的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裂解位点序列和基因疫苗等角度对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可为禽流感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日WHO指出鸭子是禽流感病毒的主要携带者。中美两国研究人员还通过试验发现,不断变异的禽流感病毒在鸭子身上突变之后,大大提高了对老鼠等哺乳动物的致命性,而人类也面临着同样的危险。因此,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尤其是控制好鸭子这一传播途径,已成为有关部  相似文献   

19.
《山东饲料》2005,(11):38-38
H5N1病毒是多年来最具毒性也最致命的禽流感病毒。它是从鸟类传染给人类的第一种H5类型的病毒。如果H5N1病毒变异为可以人传人的形式的话,全球上百万人将因此送命。怎样在禽流感疫情中生存下来?首先,我们要了解更多关于禽流感的科普知识。  相似文献   

20.
信息网专版     
《中国禽业导刊》2004,21(10):45-48
中国家禽业信息网联系电话:0514詟7205639(可传真)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猪体内一个特定基因的变异会导致猪更易感染禽流感。这一发现将有助于防止新型流感出现。据《日本经济新闻》17日报道,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的三桥忠由领导的小组说,他们在猪细胞培养实验中发现,猪体内一个名为“Mx1”的基因出现变异时,禽流感病毒就会增殖。研究人员在全国各地养猪场的配合下对猪进行了实际检查,发现“Mx1”基因出现变异的猪确实更容易感染禽流感病毒。猪既可感染人类流感,也可感染禽流感。专家认为,猪有可能充当禽流感病毒从家禽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