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7.
棉花无土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苗床准备:按每平方米苗床成苗300株计算,备足苗床。在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地方建成1 ̄1.2米宽的苗床,四周用红砖垒砌高出床面10 ̄1厘米,床底和四周铺上地膜。专用育苗基质与干净河沙(含水量小于5%)按重量1∶8.5 ̄9的比例混合均匀(如无专用基质可用每立方米干净河沙与磷酸二氢钾150克、氨基酸复合微肥30 ̄5克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克混合均匀,配成育苗营养基质),平铺床内厚度约为10厘米。二、适时播种:趁冷尾暖头抢晴播种。播前苗床浇足水,以手握紧育苗营养基质有水渗出不下滴为宜,然后用钉上大钉的专用木… 相似文献
8.
中国棉花所、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及河北省棉花所多位专家,提出棉麦及蒜棉两熟采用轻简育苗移栽,其技术要点如下:①选好育苗基地。育苗要求育苗场地地势高上,背风向阳,取水和交通运输方便。②备足材料。利用育苗基质加干净河沙制作苗床或装入穴盘,取代营养钵,按净苗床成苗500株/m^2备足材料。 相似文献
9.
我省棉花育苗移栽历史较长,早在50年代就有小面积试种,60年代面积又有扩大,直到1974和1975年发展到40万亩以上,随后种植面积又有缩小,每年约10万亩左右,1979年又上升到29万亩,1980年扩大到81万亩,占全省植棉面积的9%,达历史最高纪录。棉花育苗移栽虽有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技术没有很好过关,增产效果不够稳定,加之费工多,成本高,而未能大面积推广。近年来,随着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的开展,棉花育苗移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影响棉花缓苗期长短的主要因素,并从培育壮苗、根外追肥、合理密植、适时移栽、底肥移栽、干钵移栽、晒宕增温、留足预备苗与精细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缩短棉花缓苗期的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11.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打钵育苗选用有机质含量高的好土进行打钵,并掺些腐熟圈肥,土肥过筛后以7∶3混均。建造钵床时要选在离大田较近、背风向阳、地势高而平坦的地方进行。制钵时钵土含水量以55%~60%为宜,手握可以成团,平胸落地可碎,不要打成泥疙瘩。可采用手工制钵器打钵,也可机械打钵。钵的直径5~6厘米、高10厘米左右;如育大苗,钵可相应加大,直径7~8厘米。播种可于3月底或4月初播种进行,播前1~2天首先在钵上洒水,连续喷洒2~3次,直至钵体喝足水。每钵点种饱满棉种1~2粒即可,并将种子轻压入土,上面轻轻盖上1.5~2厘米厚的细土。 2.…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9年芦管育苗移栽试验及其栽培实践结果表明 :用芦管培育适龄早发棉苗 ,应抓住芦管预腐处理、高肥力完全型营养土制备、病虫草防除、种子精选、适期播种和及时分植壮育与移栽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了棉花无土育苗与移栽技术,包括建立苗床、播种、苗床管理、移栽前准备、移栽技术、栽后管理、无土育苗基质的再利用与培肥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棉花无土栽培在大范围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棉花塑盘育苗(又称微钵育苗)技术具有简便、高效、省工、节本等优点,且苗床面积大大减少,同时育苗过程也有所缩短,移栽的劳动强度明显降低,现在已被很多棉农采用.现将其操作技术介绍如下:
1.苗床选择:塑盘育苗的苗床应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排水方便、便于搬运、无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史的田块.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