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引起异常产蛋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营养、应激和病理因素。异常产蛋下降会对集约化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结合蛋鸡产蛋下降的临床情况,分析异常产蛋下降的原因和可能性,针对性提出防制对策,对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及防制对策进行综述,为蛋鸡提高产蛋率和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我国蛋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蛋鸡饲养关系到每个饲养环节,科学饲养方法才能保证养殖者的经济效益。本文从蛋鸡生理特点和产蛋规律入手,探讨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进而保证鸡群产蛋总体性能。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蛋鸡养殖业的发展,饲养蛋鸡效益高、风险低,成为养殖户的首选。蛋鸡产蛋率是关系到整个饲养环节效益的重要因素,也是养殖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因此,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蛋鸡产蛋效益的重要措施。1蛋鸡体重蛋鸡5周龄的健康水平决定产蛋率的高低,而雏鸡前5周龄的体重达标情况至关重要。5周龄体重达标的蛋鸡,育成期和产蛋期的成活率高,开产早,产蛋高峰保持的时间长;而5周龄体重不达标的蛋鸡会开产延迟、产蛋高峰期短或无产蛋高  相似文献   

4.
蛋鸡产蛋性能指标包括产蛋率和合格鸡蛋的平均蛋重,该性能受蛋鸡个体、饲养管理、养殖环境、疫病等诸多因素影响.研究各因素对产蛋性能的影响及其时延效果对蛋鸡养殖过程管理十分重要.将蛋鸡的采食、饮水、环境温度和湿度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ve,VAR)模型,实现了产蛋率的中短期...  相似文献   

5.
蛋鸡产软壳蛋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鸡生产过程中常常出现软壳蛋,一些个体养殖者认为这是饲料中缺钙所致。其实,其成因很多。1 蛋鸡下软壳蛋的原因1.1 蛋鸡饲粮方面的原因a.蛋鸡日粮中钙、磷不足或钙磷比例不当,可导致下软壳蛋。由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约占95%)。据统计,一枚蛋约含钙2.2克,如果饲粮中钙的吸收率为50%~60%,产一枚蛋应供3~4克,故产蛋鸡对钙的需求量较大,日粮中要保证钙的足够供应。但是,磷不足或过多又影响  相似文献   

6.
蛋鸡所产鸡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蛋鸡生产效益,生产者经常会发现蛋鸡产异常蛋的现象,引发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鸡群营养失调、应激、疾病等因素,作为生产者需要做好蛋鸡产异常蛋的原因分析,并根据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很多,除了由于生理周期产蛋自然下降外,其他都是非正常产蛋下降,可能的原因包括饲养管理差、营养不良、应激和各种传染性疫病等方面,在传染性因素中,病毒性传染病是导致蛋鸡产蛋下降的最主要因素,但是非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蛋鸡产蛋下降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对蛋鸡业的危害不容忽视。本文重点描述几种非病毒性传染病在引起产蛋下降时的临床表现及主要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8.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是影响蛋鸡产量的主要疫病之一,蛋鸡感染后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畸形蛋等。通过对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病原体特征和流行病学进行概述,总结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并提出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蛋鸡养殖中的产蛋期通常发生在20周龄左右,做好开产前、开产后的科学饲养管理,有助于通过光照、饲料、驱虫等措施更好满足蛋鸡生理变化需求,避免蛋鸡产蛋受到应激因素影响,是提升产蛋质量和数量的有效方法。为了实现蛋鸡产蛋效益最大化,本文从开产前与开产后多方面细节入手,解析蛋鸡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蛋鸡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而鸡苗和饲养、药物、疾病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影响着蛋鸡产蛋高峰维持时间长短。对此进行了分析,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蛋鸡产蛋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蛋鸡在正常情况下开产后5~7周进入产蛋高峰期,高峰期能维持半年左右,然而在生产实践中很多蛋鸡养殖户由于对蛋鸡产蛋性能认识不深和技术不到位影响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导致出现蛋鸡在产蛋高峰期产蛋率不稳定、产蛋率下降、产蛋高峰期缩短等现象。作者近年来通过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分析发现,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有望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于产蛋鸡,尤其是产蛋高峰期的笼养蛋鸡,对浙江省开化县产蛋高峰期的蛋鸡产蛋性能影响较大,是制约蛋鸡养殖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了提高农户养殖蛋鸡的经济效益,促进蛋鸡养殖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本文就开化县蛋鸡养殖中出现的蛋鸡脂肪肝综合征进行探析,从营养、遗传、管理、应激、环境、毒物、激素等各个方面分析了蛋鸡脂肪肝综合症的致病因素,并着重从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对商品蛋鸡产蛋高峰期用5%复合预混合饲料进行了研究,并把预混料的各种组分加以剖分,确定了磷、盐为配方的固定组分,其添加量对蛋鸡产蛋性能的作用是稳定的.维生素预混料、微量元素预混料、蛋氨酸、氯化胆碱的不同添加量,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这样我们把饲喂重点放在以上4个组分的研究上,选择蛋重做为生产性能的试验目标,蛋的商品性、产蛋鸡的体况做为辅助目标,通过试验设计找出各组分影响产蛋性能的主次因素以及适宜的添加剂量和组合,做到产品的科学、合理和经济.  相似文献   

14.
日粮蛋氨酸、赖氨酸水平对蛋鸡中后期产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以豆粕及杂粕为基础的无鱼粉蛋鸡日粮中,不同蛋氨酸,赖氨酸水平对海兰褐商品蛋鸡产蛋中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二因素(蛋氨酸、赖氨酸)4水平的完全交叉分组试验设计,选取46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2 160只用于试验,试验分为1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鸡.试验为期9周,从蛋鸡46周龄开始至54周龄结束.蛋氨酸的4个水平分别为0.28%,0.33%,0.38%,0.43%,赖氨酸的4个水平分别为0.65%,0.72%,0.79%,0.86%.结果表明:①日粮蛋氨酸水平对蛋鸡产蛋中后期产蛋率有显著影响(p<0O.01),随蛋氨酸水平增加,产蛋率均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蛋氨酸水平为0.33%时,产蛋率表现最好.日粮赖氨酸水平对蛋鸡产蛋率没有影响(p>0.05),但高水平的赖氨酸有提高产蛋率的趋势.日粮蛋氨酸及赖氨酸对产蛋率的影响具有交互效应(0.01<p<0.05),蛋氨酸0.33%与赖氨酸0.65%组合产蛋率最好.②蛋鸡产蛋中后期,蛋氨酸水平在0.28%~0.43%,赖氨酸水平在0.65%~0.86%,各组蛋质量无差异(P>0.05).③日粮蛋氨酸水平对蛋鸡产蛋中后期采食量没有影响(P>0.05).日粮赖氨酸水平对蛋鸡产蛋中后期采食量有显著影响(0.01<P<0.05).④日粮蛋氨酸水平对蛋鸡血清总蛋白有影响(0.01<p<0.05),蛋氨酸0.33%组血清总蛋白明显高于蛋氨酸0.38%及0.43%组(0.01<p<0.05),日粮赖氨酸水平对蛋鸡血清总蛋白无影响(p>0.05).日粮蛋氨酸、赖氨酸水平对蛋鸡中后期产蛋性能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蛋鸡产蛋高峰期对全生产周期会产生很大影响,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是增收增效的有效途径,在蛋鸡产蛋期如何加强管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蛋高峰期的时间及产蛋量,同时,如何防治鸡禽流感也是增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蛋鸡对环境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因为环境条件对蛋鸡健康和产蛋状况的影响极大,尤其是气温因素对夏季蛋鸡的生产能力明显.据实践证明,鸡群在18~23℃时料蛋比、料肉比经济效益最好.夏季气温高,鸡的皮肤没有汗腺,体躯又为羽毛所覆盖,因此,鸡不耐高温,不能忍受30℃以上的持续高温.  相似文献   

17.
蛋鸡在产蛋的不同时期对营养的需求不相同,在产蛋高峰期的营养供给水平会直接影响蛋鸡当期以及全期的产蛋数量,因此必须要对蛋鸡产蛋高峰期的营养需求进行分析,及时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确保蛋鸡的产蛋数量。  相似文献   

18.
蛋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感染蛋鸡而引发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病鸡主要表现卵黄囊炎、脐炎、结膜炎、肠炎和全身症状;加强饲养管理和疫苗免疫可有效预防本病;蛋鸡因饲养周期长,治疗方案可分为产蛋前和产蛋后,产蛋前用药以化药和抗生素为主,产蛋后需要考虑用药对产蛋的影响、对蛋品质的影响和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治疗以中药、微生态添加剂和生物制品为主。  相似文献   

19.
在蛋鸡生产中,由于饲养管理、环境影响、营养因素、疾病等多种原因导致蛋鸡产蛋高峰期时间维持比较短,产蛋量下降较快,给蛋鸡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从饲养管理方面分析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蛋鸡养殖效益,为蛋鸡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商品蛋鸡的生产性能主要包括蛋鸡的产蛋量、蛋重及蛋的品质三个方面。产蛋量是蛋鸡最重要的生产性能,可以用不同的数量指标来表示,主要有产蛋数、产蛋率、产蛋总重。本文从几个方面介绍了开产体重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