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位琅  郑永和 《海洋渔业》2002,24(2):83-83,92
近几年以来,福建省连江县大黄鱼网箱养殖随着产业化的形成,也暴露出了病虫害日益加重等棘手问题,困扰着大黄鱼产业化的健康发展。2001年7月,罗源湾、下宫、岗屿、坑园海区被台风袭击后的鱼排还没来得及修复,大黄鱼的“头号杀手”——本尼登虫病又向鱼排袭击而来。还不到半个月,全县大黄鱼密集养殖区都不同程度引  相似文献   

2.
大黄鱼贝尼登虫病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学忠 《水产科学》1993,12(5):12-14
1992年6月开始我们承担福建省科委下达的“大黄鱼人工养殖”课题,研究探索大黄鱼网箱养成技术。网箱设置地点在宁德市三都海域一个半堤式池塘,6月底人工培育的仔鱼(规格2~4cm)2万多尾入箱饲养,并同期放养部分2龄成鱼。饲养至9月份,成鱼和幼鱼先后发生病害。经观察诊断,确诊为贝尼登虫(Benednia seriolae)病。为此采取措施使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3.
1992年6月我们承担福建省科委下达的“大黄鱼人工养殖”课题,探索大黄鱼网箱养成技术。网箱设置地点在宁德市三都海域一个半堤式池塘,6月底人工培育的仔鱼(规格2~4厘米)2万多尾入箱饲养,同期放养部分2龄成鱼。饲养至9月份,成鱼和幼鱼先后发病,经观察诊断,确诊为贝氏登虫病,为此采取措施使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4.
养殖大黄鱼贝尼登虫病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6月开始,我们承担福建省科委下达的“大黄鱼人工养殖”课题,研究探索大黄鱼网箱养成技术。网箱设置在宁德市三都海域一个半堤式池塘,6月底将2万尾人工培育的仔鱼(规格2~4 cm)放入网箱饲养,同期放养部分2龄鱼。饲养至9月份,2龄鱼和幼鱼先后发生病害。经观察诊断,确诊为贝尼登虫病,并采取措施使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5.
刮取患病的大黄鱼(Pesudociaenacrocea)体表鳞片制成水封片放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一个视野内有2~3个虫体,即可确诊。或将病鱼放在盛有淡水的缸盆中浸泡2min左右,如发现有大量乳白色椭圆形虫体亦可确诊。确诊后,用不同浓度的福尔马林、敌百虫,淡水进行浸浴或挂袋处理后,在安全范围内找出有效浓度及最短有效时间。1病症及防治措施1.1病原为本尼登虫(Benedeniaseriolae),属于多钩亚钢、分室目(Capsaloidea)、分室科(Capsaloidae)。虫体椭圆形,背腹扁平,长度一般为5.4~6.6mm,最长者可过11.6mm,宽度一…  相似文献   

6.
<正>大黄鱼隶属鲈形目、石首鱼科,是目前福建省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由于网箱布局过密、水流不畅、水质富营养化,为寄生虫的繁殖和病原菌的繁衍与流行提供了条件,造成鱼病频发,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防治这些病害,提高大黄鱼网箱苗种培育阶段的成活率,最近我们结合生产实践,进行了大黄鱼瓣体虫病及其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技术研究,并已取得初步效果,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海水水样采集及分析取病害发生区域三都湾长壁(E 119°43′  相似文献   

7.
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年来 ,大黄鱼已成为福建沿海的主要养殖鱼类之一。随着其养殖面积的扩大和放养密度的增加 ,病害问题日益突出 ,极大地制约了大黄鱼养殖业的发展。由刺激隐核虫 (Cryptocaryonirritans )引起的白点病在大黄鱼人工育苗及养成中已成为一大病害 ,给养殖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对霞浦、宁德、福清、罗源等地的鱼病接诊观察和分析调查 ,探索出较为有效的治疗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的方法 ,现总结如下。材料和方法   1 996~ 2 0 0 0年 ,从福建省霞浦、宁德、福清、罗源等收集了一批患有白点病的大黄鱼仔、稚鱼 ,以…  相似文献   

8.
大黄鱼的几种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将大黄鱼在养殖中常见的几种病害及防治方法综述如下,以供参考。1仔鱼鳔异常膨大病1.1主要症状与病因仔鱼体表发白,常浮于水面,空胃,镜检发现鱼鳔异常膨大,是缺乏高度不饱和脂肪酸(ω3HUFA)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1.2防治方法大黄鱼仔鱼对营养要求很高,特别是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是促其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物质,因此,投喂的生物饵料(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必须经过营养强化。其方法是:轮虫必须经过高浓度小球藻12小时以上的二次培养,卤虫无节幼体必须经过乳化鱼肝油12小时以上的强化。同时,提早投喂桡足类,以…  相似文献   

9.
瓣体虫病(因虫体内有瓣状体而得名,习称海水斜管虫)对石斑鱼危害较大,流行于夏末秋初,发病的季节性较强,水温20~25℃,气候发生变化,如下雨或台风后,容易暴发,流行范围广泛,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浙江省区水泥池高密度流水养殖、网箱养殖及池塘养殖的石斑鱼常见病发,容易大面积暴发,感染率高达八九成以上,但死亡率并不  相似文献   

10.
一、生活史贝尼登虫虫体扁平,成虫体长在5.0~11.6毫米,5.4毫米以上为成熟个体。因为吸附在宿主的体表,故前端有2个吸盘,后端有1个圆形的固着盘。成熟卵的形状为四面体,一端有长丝。成熟个体分批产卵,每次产卵量为50~200粒。产出的卵在海水中漂浮期间,用长丝缠绕在网箱的网眼上。卵在20℃水温中,经7~8天孵化,成为孵化幼虫,在20~26℃的水温下,再经20日,生长到5.8毫米以上。即重复着产卵→卵附着在网箱上→孵化幼虫→附着在鱼体表→幼虫→成虫这样的生命周期。贝尼登虫靠摄食鱼体表的上皮细胞或…  相似文献   

11.
寄生虫对大黄鱼养殖造成的危害极大 ,因其种类多、不分季节、寄生的部位又很广泛 ,使人们防不胜防。现主要介绍几种 ,供养殖业者参考、借鉴。一、指环虫病1 .病原体  指环虫。2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大黄鱼的鱼种和成鱼 ,四季均可发生 ,寄生于鱼鳃内。3 .主要症状  轻度感染时症状不明显 ,当大量寄生时 ,由于指环虫以其钩及边缘小钩钩住寄生的鳃组织 ,并在鳃上不断蠕动 ,因而破坏鳃丝的表皮细胞 ,刺激鳃丝细胞分泌过多的粘液 ,妨碍鱼的呼吸并使鱼体贫血。在低倍镜下 ,可以观察到鲜活病鱼鳃片上正在伸缩活动的虫体。若一个视野虫体达 5…  相似文献   

12.
据调查,舟山地区网箱养殖大黄鱼主要病害是烂尾病(即细菌性体表溃疡病),本文对大黄鱼烂尾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弧菌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2000年5月~2003年11月,采用实地调查、取样及从各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获取流行病学资料等方法,跟踪调查了浙江省沿海12个海水网箱养殖场大黄鱼弧菌病的发病情况,并对患病濒死大黄鱼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及病理学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发病率高、发病范围广,流行时间为6~10月份,7~8月份为高峰期,一般死亡率为30%~40%,最高可达80%以上。主要病原为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和哈氏弧菌(V harveyi),可引起大黄鱼肝、肾、脾等组织严重病变。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养殖密度过高、养殖环境条件恶化,夏季高温使得弧菌大量繁殖,在鱼体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损伤时,诱发了疾病的爆发。  相似文献   

14.
周燕侠  彭珊 《科学养鱼》2007,(12):53-54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海水养殖业,产量超过千万吨,在我国沿海的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但随着我国海水养殖的迅速发展,养殖面积和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病害种类越来越多,危害也日益严重。其中网箱养殖海水鱼类一再暴发的海水小瓜虫病给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地打击了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如2007年10月中旬,在广东省饶平县柘林湾暴发海水小瓜虫病,湾内超过一半的渔排网箱都受到病害侵袭,损失惨重。2007年10月下旬,福建省连江县养殖海区养殖的大黄鱼、真鲷暴发海水小瓜虫病,共约有2万余箱大黄鱼、真鲷死亡,占当地养殖鱼类总量的50%,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多元。因此,应正确认识海水小瓜虫病的病原、发病原因、发病机理,有针对性地在养殖生产与日常管理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减少或杜绝此类灾害性的病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1 车轮虫病1.1 病 因 由原虫类的多种车轮虫寄生于加州鲈体表及鳃部感染引起。1.2 症状 病鱼体黑而瘦,食欲减退或不摄食,群游于池边。大量寄生时,鳃组织分泌大量粘液,鳃丝发白腐烂,严重时池边慢游最后死亡。1.3 危害及流行情况 4~5月份最为流行。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该病传播速度快,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且易继发感染。1.4 防治方法 1)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病原体;2)注意放养密度和保持水质清新;3)苗种入池前用3%食盐水浸洗3~5分钟;4)全池泼洒0.7 g/m3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生姜制剂预防和治疗刺激隐核虫病的疗效,采用外用、口服以及外用与口服相结合3种用药方法,对大黄鱼(平均体质量83.0 g)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外用组采用生姜膏,口服组采用生姜粉,外用+口服组采用生姜膏+生姜粉,对照组不用药。结果表明,这3种用药方式对刺激隐核虫病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其中外用与口服相结合,生姜膏20 g+生姜粉10 g组的预防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率降低了80%;生姜膏20 g+生姜粉20 g组的治疗效果最好,大黄鱼成活率达83%。  相似文献   

18.
鲵鱼(Miichtys miiuy)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鮸鱼属(图见彩中插2),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东、黄海较多。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临床防治技术,采用自主研发的复方中草药“HD-2”以及生石灰、甲醛、双氧水和硫酸铜等作为临床中试药物进行防治试验,并通过药物挂袋预防、药物口服预防及治疗、不同浓度药物药浴治疗等3种试验方法对各种药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0 mg·L-1氧化钙、10 mg·L-1三氯异氰尿酸片、100 mg·L-1复方中草药“HD-2”、100 mg·L-1双氧水、200 mg·L-1甲醛、2 mg·L-硫酸铜、2mg· L-1高锰酸钾和淡水浴均可以使鱼体表面的刺激隐核虫活力下降,解体死亡,但使用高锰酸钾、硫酸铜、三氯异氰尿酸和甲醛进行药浴时存在治疗不彻底、安全浓度低、容易造成死亡等安全隐患;在网箱边缘悬挂氧化钙固体和三氯异氰尿酸片,也能使网衣上附着的刺激隐核虫包囊数量下降,大黄鱼死亡率下降,摄食量有所提高;对患病大黄鱼以口服复方中草药“HD-2”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试验,能使部分病鱼恢复摄食,死亡率下降15%~ 30%,病鱼体表和鳃丝上的寄生虫数量分别下降45%和60%,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闽东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尧兰 《内陆水产》2003,28(9):30-31
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深受我国人民喜食的海水鱼类。大黄鱼网箱养殖是闽东浅海养殖的一项龙头产业,近几年来迅猛发展,到2001年养殖高峰期,整个闽东在养的大黄鱼网箱超过30万箱。随着养殖趋向规模化和集约化,鱼病发生也呈逐年加重。尤其是寄生虫病的侵袭,给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造成了巨大损失,成为制约我市大黄鱼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之一。从1999年起,刺激隐核虫病(Cryptocaryonirritans)(因患病鱼体上出现大量白点,养殖户俗称白点病)在我市的养殖区相继发生,并迅速蔓延,于2001、2002年在部分养殖区多次出现大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