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鉴于海带染色体比较小且数目存在分歧等原因,利用0.2%秋水仙素对海带配子体及孢子体处理10 h左右,经过卡诺试剂固定、多种酶组合处理及30 cm的高位滴片,可以获得质量比较高的海带染色体;使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DNA荧光染料DAPI进行染色,结果显示,海带雌、雄配子体的染色体各为31条,孢子体染色体为62条,大多为短杆状或者点状;雌配子体染色体的大小为0.78~2.61μm,稍大于雄配子体(大小为0.57~2.17μm)。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对海带配子体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初步分析。这些结果为分子标记的染色体定位等细胞学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不同消毒剂对海带成熟孢子体组织块培养的除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萍  钱旭  李珠  李信书 《水利渔业》2007,27(2):105-106
探讨了1.5%K I、0.01%HgC l2两种消毒剂和400 mg/L卡那霉素在海带成熟孢子体组织块培养中的除菌效果。结果表明:0.01%HgC l2的除菌效果好于1.5%K I,但对海带的组织块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在培养基中加入400 mg/L卡那霉素对抑制海带组织块染菌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海带自1927年被引入我国以来,已经逐渐适应了我国的海况条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人工养殖的海带年产量可以达到80余万吨,年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50%,年产量也将近世界总出口量的50%,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养殖规模最大、养殖产量最高的经济海藻,在我国的海洋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海带栽培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沿海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光质对海带幼孢子体生长和假根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幼孢子体为材料,比较了不同光质(白光、红光和蓝光)对其生长的影响,并对假根的发育进行了研究。在为期56d的培养期内,蓝光始终促进幼孢子体的生长,平均叶片大小为9530±125μm长/1350±49μm宽,是对照白光组的4倍之多(2200±56μm长/356±20μm宽);而红光下,藻体生长极为缓慢,叶片大小仅为580±63μm长/135±11μm宽。但是三光质下,藻体假根生长差异较小;假根长/叶片长为红光下最大,蓝光下最小,三光质下该比值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由于海带的主要捕光色素之一岩藻黄素的吸收峰位于蓝光区,因此加大环境中蓝光的辐射可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提高实际光合效率,加快藻体的生长;而假根部由于结构和功能特性,光合能力有所退化,对光质差异不敏感,因而在三光质下的生长相似。  相似文献   

5.
“海天1号”海带是南方耐高温品种与北方高产品种杂交后,经过几代选育获得的海带新品系,具有产量高、耐高温、成熟稍早等特点(暂命名为“海天l号”海带).为探究“海天1号”海带幼孢子体在不同环境因子下的生理适应性,设置了温度、光强及营养盐3个单因素实验,利用液相氧电极技术研究其对“海天l号”海带幼孢子体(1-2 cm)表观光合速率(Pn)和呼吸耗氧速率(R)的影响,并测定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结果显示:(1)温度为14℃、光强为80 μmolphotons/(m2.s)、氮营养盐为6 mg/L(N/P=10∶1,下同)环境下,幼孢子体的RGR和Pn均较大.在温度为22℃、光强为1 00 μmol photons/(m2·s)、氮营养盐浓度为10 mg/L条件下,R最强.(2) 22℃组的幼孢子体生长受到抑制,其RGR显著低于14℃组(P<0.05).20 μmol photons/(m2·s)与80 μmolphotons/(m2·s)光强组的RGR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5个营养盐浓度组之间幼孢子体的RGR无显著性差异(P>0.05).(3)随着温度、光强、营养盐浓度增加,幼孢子体的Pn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4℃组Pn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氮营养盐浓度4 mg/L和6 mg/L组的Pn显著高于2、8和10 mg/L组(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R和Pn呈负相关.(4)光强对幼孢子体P/R(总光合速率/呼吸耗氧速率)的影响较小,温度和营养盐浓度对其影响较大.正交实验结果显示,适宜“海天1号”海带幼孢子体培养的条件为光强50 μmol photons/(m2·s)、温度16℃、氮营养盐浓度5 mg/L.  相似文献   

6.
李晓川 《中国水产》2012,(10):22-23
一、我国鲜海带漂烫加工发展迅速但综合利用程度较低 我国的海带养殖产量和加工规模均居世界首位.据统计,2010年我国海带年产量达到88.4万吨(以干重计),占我国海藻总产量的57.3%.2010年我国藻类加工品产量达到94.6万吨,其中,盐渍海带年产量约为42万吨,年产值超过12亿元,主要集中在山东、福建、辽宁等地. 盐渍海带加工是我国海带食品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刚刚从海上养殖区收获的鲜海带以80~90℃热水短暂漂烫后,经冷却、沥水、拌盐脱水即得到盐渍海带的粗品,再经切丝或打结等整理即可成产品投放市场或出口.盐渍海带产品颜色深绿、外形美观、口感良好、易于烹调,保持了鲜海带营养丰富等多种优点,很受消费者的欢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北方地区开始搞海带盐渍加工,最初以出口为主,所占海带总产量的份额不大,当时仍是以淡干海带为主.后来盐渍海带产品的国内市场逐渐形成,由沿海地区扩大到内地.  相似文献   

7.
海带工业中海带渣应用的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带种植的产量和规模均居世界首位.2009年我国海带干品产量达到6.0×105 t[1],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每年提供了40多万个就业岗位,几十亿元的产值,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海带苗种资源的优化,海带的种植面积和规模会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为了从生理生态学角度解答温度和光照对海带孢子体生长过程的影响,探索海带孢子体对温度和光环境的生理响应机制,实验在测定养殖海域海带孢子体生长参数的基础上,设定了6、10、14和18°C 4个水温梯度的海带孢子体暂养实验,以及它们在0、25、70、133、230、317、421、582、786μmol photons/(m2·s) 9个光合有效辐射(PAR)梯度下的光合活性荧光参数测定。结果显示:①在6°C水温条件下,海带孢子体荧光参数Fv/Fm和Fv/F0最大,分别为0.71和2.40;在18°C水温条件下,其Fv/Fm和Fv/F0最小,分别为0.65和1.85;②暂养海带孢子体的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qN或NPQ)在18°C水温条件下达到最大,分别为0.92和3.29;③海带孢子体的快速光曲线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强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④海域养殖海带孢子体的最大叶长增长速率、叶宽增长速率和干重增重率分别为1.34 cm/d、0.33 cm/d和1.01 g/d。研究表明,海带孢子体干重生长率变化与不同水温条件下的快速光曲线变化一致,高温抑制了海带孢子体光合效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对桑沟湾同一海域标准化养殖模式和传统养殖模式下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产品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2种养殖模式下海带的水分含量均高于88%,差异不显著;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显著;脂肪含量均较低且二者差异不显著.标准化养殖模式下海带的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以光系统Ⅱ最大荧光产量(Fv/Fm)为指标,结合形态显微观察,研究了GeO2在海带幼孢子体培育过程中菱形藻污染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1)对于菱形藻,当GeO2浓度在5mg/L以上时,对其Fv/Fm值有显著影响,达到或超过15mg/L时菱形藻趋于死亡。2)对于海带幼孢子体,GeO2浓度在20mg/L以上时,对其Fv/Fm值有显著影响,达到或超过30mg/L时其趋于死亡。3)对于受到菱形藻污染的海带幼孢子体,GeO2浓度在15mg/L以上时对其Fv/Fm值有显著影响,达到或超过20mg/L时其趋于死亡。综合来看,当GeO2浓度为5~15mg/L时,菱形藻光合作用受到较强的抑制,而对海带幼孢子体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海带是一种大型经济褐藻,是海水养殖重要种类之一。目前,其养殖产量和规模在世界海藻养殖中均列首位。我国是海带养殖生产大国,2006年海带育苗243.9亿株,养殖面积4.1万公顷,养殖产量约85万吨,在海水养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海带不仅味道鲜美,还具很高的营养价值。据分析,每百克海带干品含胡萝卜素0.57毫克,维生素B1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离岸距离对海带生长状况的影响,设置近海岸区、中海区和离岸深水区3个养殖区域,分析海带的宽度、长度厚度、鲜重以及干重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离岸养殖能够显著增加海带的长度和宽度,离岸距离越远,长度和宽度越大,离岸距离对海带厚度没有显著影响。离岸养殖增加海带的单棵干鲜质量和干鲜产量,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中海区和离岸深水区的湿产量分别比低区高出41.94%和66.98%,干产量分别比低区高出47.07%和75.13%。总体来看,离岸养殖能够促进海带生长,增加海带产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利用扇贝养殖筏架进行裙带菜海带立体养殖,经5个月的养殖,裙带菜单株均长136.5cm。单产2530kg;海带单株均长175.6cm,单产3750kg,亩产值2.118万元,利润1.618万元。  相似文献   

14.
2.平养平养是平面利用水体的养殖形式,也是目前我国海带养殖的主要方法。该方法是将夹苗后的养殖苗绳通过吊绳平挂在相邻的两浮筏上,使养殖苗绳大体上呈平行状平挂于水面下(图8)。采用平养形式,浮筏应顺流设筏,这样藻体的中部和梢部可均匀地被水流冲起排列在同一水层中,  相似文献   

15.
针对桑沟湾养殖海区海带(Laminaria japonica)的超容量养殖现象,研究了该海区中标准化养殖模式和传统养殖模式的海带生长差异。结果显示,在标准化养殖模式下,海带长、宽、平均厚度、湿重、投影面积和特定生长率均高于传统养殖模式,单棵海带重量显著提高,且海带的碳、氮和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传统养殖模式,海带品质大大提升。养殖后期,标准化养殖海区养殖海带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对应养殖海区面积之比为6.33,而传统养殖模式的比值为9.15;标准化养殖海区海带所处水层下方的光照强度显著高于传统养殖区,海带所处水层的海流流速也高于传统养殖区。研究表明,桑沟湾海带标准化养殖模式使海带养殖密度降低,海带生长速度和品质均得以提高;在标准化养殖模式下,海带重叠较小,接受的光照比传统养殖模式充足;较快的海流使标准化养殖海区营养盐更新速度更快,这两方面可能是导致2种养殖模式下海带生长和品质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够节约制冷成本,合理延长种海带在海上的预留时间,系统研究了不同温度(20、21、22、23、24℃)和培养时间(4、8、12、16d)对两个海带品系(“205”和“C033”)孢子放散能力及胚孢子萌发率、受精率、雌配子体发育和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海水温度达到24℃时,孢子囊几乎丧失了放散能力,20-23℃的游孢子放散量差别不显著.在相同温度下,孢子囊培养时间为12、16d的胚孢子萌发率大于4、8d;同时,孢子囊培养16d的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具有最小值.在相同培养时间下,23℃(或24℃)的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远远小于20-22℃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海带雌配子体大小与幼孢子体大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果显示,当温度达到23℃或培养时间达到16d时,海带孢子囊受到了胁迫,不利于雌配子体的发育和幼孢子体的生长.温度对孢子囊的作用更迅速,而时间对孢子囊的作用较为缓慢,可能是一种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7.
碳足迹是指商品或服务在生产、运输、使用、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为探究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在整个养殖周期内CO2的源与汇,本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构建了筏式养殖海带碳足迹测算方法,对桑沟湾养殖海带的碳足迹进行了测算,分析了碳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可能的误差来源。结果显示,养殖1 t海带的碳足迹约为–95.93 kgCO2e,其中,碳排放量为74.30 kgCO2e,碳吸收量为170.23 kgCO2e。从海带育苗开始至养成收获的整个过程是碳汇过程,其中,以海带生物质碳的形式固定的CO2占比约为79.9%,以沉积埋藏碳的形式固定的CO2占比约为14.1%,以惰性溶解有机碳(RDOC)的形式固定的CO2占比约为6.0%,沉积埋藏碳和惰性溶解有机碳长期封存于深海或海底;养殖设施是主要碳源,碳排放占比为93.81%,柴油和电能的碳排放占比分别为5.05%和1.14%,肥料和运输的碳排放占比仅有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18.
五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海带自然光育苗技术和海带南移养殖技术的推广,我国海带养殖生产迅速发展。至1980年,我国沿海海带产量很高,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年产量占世界之首。生产的海带,除一部分食用外,大量的海带可作提取碘、褐藻胶、甘露醇的工业原料。与此同时,从1958年起,沿海各地相继兴建了一些海带工业利用工厂。我国的海带工业利用是随着海带生产的发展,从无到有地逐步发展起来的,以海带为原料,提取碘、褐藻胶、甘露醇,供军工、医药、棉纺、印染、食品工业上利用,到1979年海带工业利用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但与先进的海藻工业国家相比,  相似文献   

19.
根据目前对功能食品的看好,研制出适合大众口味的方便即食调味海带,并分析了它们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对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调味海带中碘含量为0.026%,蛋白质含量为13.35%,脂肪为1.38%,粗纤维为9.5%,钙含量偏低,只有0.65%,灰分含量很低,仅为4.32%。微生物(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指标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因此研制出的调味海带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营养丰富的方便食品。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选取不同离岸距离的养殖海区(由远到近分别为高区、中区、低区),研究不同海区环境对3个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品种/品系(“寻山2号”、“寻山3号”和“205”)的生长性状,如长度、宽度、厚度、鲜重和干重的影响,结合不同捻距(80.8、65.6、61.1、53.4和48.3 mm)的养殖苗绳,分析了影响海带脱苗率的主要因素,同时,对比研究了不同海区和苗绳捻距对养殖苗绳力学性能和老化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相同海带品种/品系,其长度、宽度和厚度性状在不同海区表现不同,海带“寻山2号”和海带“寻山3号”在高区具有更优良的经济性状。不同品种海带的鲜重和干重均呈现为在高区较大、中区次之、低区最低,但离岸养殖对不同品种鲜重与干重的提升作用不同。无论养殖前后,特制养殖苗绳的断裂强力均显著高于传统养殖苗绳(P<0.05),养殖使用1年后,特制养殖苗绳的强力保持率为93.8%,而传统养殖苗绳仅为63.6%。捻距为61.1 mm的苗绳脱苗率较低,捻距过大(80.8 mm)或过小(≤53.4 mm)的苗绳脱苗率均显著增大。高区养殖的苗绳分子链氧化更剧烈,老化程度更高。本研究表明,离岸式养殖对不同海带品种/品系产量均有提升作用,但不同品种对不同离岸距离,尤其是离岸深水区的适应性不同;通过控制苗绳捻距可有效降低海带脱苗率;离岸水域环境下进行海带养殖,选择耐老化、捻距为61.1 mm的特制苗绳可适当延长使用时间并降低脱苗率。本研究结果对推动我国离岸式海带养殖产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