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仔猪梭菌性肠炎,也称为仔猪红利、仔猪坏死性肠炎,是一种仔猪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是C型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的一型。1周龄以内的仔猪易感,1~3日龄仔猪感染死亡率高。该病发病快,传播速度快,病程短,死亡率高。其临床特征为红袍下痢,小肠肠炎性变  相似文献   

2.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该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传染病,各年龄段猪不分性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  相似文献   

3.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该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传染病,各年龄段猪不分性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极高,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为引起广大养殖户对该病的足够重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仔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之为仔猪红痢,是由C型和/或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致死性肠毒血症,临床主要以血性下痢,小肠后段的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特征.文章对一例仔猪梭菌性肠炎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等进行论述,为该病的诊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又称梭菌性肠炎或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主要侵害1周龄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仔猪多发。该病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以血性下痢、小肠后段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肠炎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猪魏氏梭菌病又名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该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传染病,各年龄段猪不分性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极高,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  相似文献   

7.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该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传染病,各年龄猪不分性别于各季均可发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极高,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为引起广大饲养户对本病的足够重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该病是由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各年龄段猪不分性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极高,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广大养殖户对该病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仔猪梭菌性肠炎是一种对仔猪危害极大的传染病,仔猪感染该病后发病很急,死亡率高.本文简要的阐述了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猪梭菌性肠炎也称仔猪红痢或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曾称魏氏梭菌)引起的1周龄仔猪高度致死性坏死性肠炎。  相似文献   

11.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该病往往无任何先驱症状,突然发病死亡,以排出红色带血的稀粪,全身实质器官及消化道出血、小肠节段坏死为特征。该病病程短,死亡快,死亡率高,一旦流行会导致大批动物死亡,但造成年龄稍大的猪死亡的报道很少。  相似文献   

12.
肖桂萍 《中国畜牧兽医》2008,35(11):143-144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主要发生于仔猪,该病往往无任何先驱症状,突然发病死亡,以排出红色带血的稀粪,全身实质器官及消化道出血、小肠节段坏死为特征。该病病程短,死亡快,死亡率高。2006年2月,曲靖市富源县某养猪户所饲养猪出现以消  相似文献   

13.
猪梭菌性肠炎即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1~7日龄的仔猪多发.该病的发生不分季节,但冬、春季发病率较高.2006年3月5日至3月底,广西罗城县某个体瘦肉型猪场发生猪梭菌性肠炎,笔者到该场就诊,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仔猪腹泻是生猪疫病中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多因素性引起的一种急慢性经过疾病。该病是目前最常见最严重的仔猪疾病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急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为全面做好防控工作,笔者对仔猪腹泻的发病机理进行了归纳整理,并结合实际制定综合防治措施。1仔猪腹泻病的发病机理1.1细菌性因素1.1.1仔猪红痢仔猪红痢又称仔猪梭菌性肠炎、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病原为C型魏氏梭菌,常发生于7日  相似文献   

15.
产气荚膜梭菌为仔猪梭菌性肠炎的病原。仔猪梭菌性肠炎是仔猪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性疾病。该病原主要侵害患病仔猪的腹膜和肠道,临床中主要引发肠炎和腹膜炎症状。感染产气荚膜梭菌的仔猪在临床中主要出现严重的腹泻,仔猪肠道发生溃疡,腹膜发炎出血,并且具有十分高的病死率。本文对仔猪梭菌性肠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防控措施进行了阐述,望对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仔猪红痢病又称仔猪梭菌性肠炎,是一种由 C 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急性肠毒血症。该病主要发生在1~3日龄的仔猪,一般染病后2~3日死亡,最长病程不超过7天,发病率达90%以上,死亡率达70%,是发病率、死亡  相似文献   

17.
猪梭菌性肠炎即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1-7日龄的仔猪多发。该病的发生不分季节,但冬、春季发病率较高。本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粪便和消化道中,寒冷、饲养不当时可诱发本病,消化道是该病的主要传染途径,2006年3月5日至3月底,广西罗城县某个体瘦肉型猪场发生猪梭菌性肠炎,到笔者处就诊,现将诊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猪梭菌性肠炎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4月份感染猪梭菌性肠炎的7窝82头病猪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猪梭菌性肠炎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结论:猪梭菌性肠炎多发于出生1周的仔猪,临床上多以血痢、小肠坏死为主要临床特征,该病症的病程较短、致死率较高,根据猪梭菌性肠炎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可对其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则需进行实验室检测。该病防治重点是搞好养猪舍的卫生,同时,要做好环境消毒。  相似文献   

19.
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红痢,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肠毒血症,C型魏氏梭菌引起仔猪的高度致死性肠炎。其特征是排红色粪便,肠性坏死,病程短,病死率高,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  相似文献   

20.
正猪魏氏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肠道疾病,又名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1周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母猪感染后表现为血痢,腹部膨气,病程短,又称为"猝死症"。2015年12月8日,通辽市某养猪场先后有6头母猪突然发病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病变观察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产气荚膜梭菌病。现将对该病的诊断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