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畜牧研究所利用外种牛西门塔尔、黑白花公牛与本地黄牛杂交,产生西杂一代、黑杂一代;用圣格鲁迪公牛杂交本地黄牛所产一代杂种再与西门塔尔公牛杂交产生三元杂种。西杂一代(4头)1—3胎平均泌乳期319.6±77.1天,产奶1822.7±605.6公斤,乳脂率5.09±0.52%;三元杂(5头)1—5胎平均泌乳期317.9±74.3天,产奶2630.5±711.5公斤,乳脂率4.65±0.40%;黑杂一代(5头)1—2胎平均泌乳期318.6±63·9天,产奶量为1802.6±561.2公斤,乳  相似文献   

2.
亚洲水牛已分成河流型和沼泽型。乳用品种的绝大部分属于河流型。沼泽型水牛产奶很少,主要作肉用和役用。许多亚洲国家目前正打算用河流型水牛与沼泽型水牛杂交以改良沼泽型水牛的产奶能力。本试验用么拉(河流型品种)和兰卡(沼泽型的斯里兰卡本地牛)杂交。泌乳和产犊记录来自49头兰卡(L),112头么拉(M),68头么拉×兰卡(F_1)和48头么拉×F_1(B_1)母牛。经过产犊年份调整的305天产奶量表示为第一胎平均产奶量±标准误(s、  相似文献   

3.
3 泌乳性能特点丹麦红牛泌乳性能的特点是产奶量高,奶品质好,泌乳性稳定,对饲料特别是粗饲料转化和利用性能好.3.1 产奶量高经笔者两次对丹麦红牛和黑白花牛在同一营养水平下,观察头胎305天产奶量,黑白花牛比丹麦牛略高(见本刊上期表1).但是丹麦牛奶质好,若换算4%标准奶,本场培育的7头丹麦红牛头胎305天产奶5443.1±481.6kg,比同期同胎21头黑白花牛(4946.6±889.3kg)多产奶496.5kg,提高10%(p<0.05).本场培育的7头丹麦红牛比4头  相似文献   

4.
安×渤F_1成年母牛的改良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阐述了安×渤 F_1成年母牛的平均体重为 387.40± 47.65kg,比渤海黑牛增长59.09kg,提高18.00% ,差异极显著(P< 0.01)。在所列10项体尺和7项体尺指数对比中,除肢长率外,F_1 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后腿围、前胸宽尤为明显。F_1在毛色、体型方面表现了父本、母本的共同特征,但F_1均无角,额顶隆起极明显,额顶、耳内、乳房基部被毛较长且粗;白章牛多于渤海黑牛。6岁F_1平均产犊为3.54±0.60头,比渤海黑牛的3.29±1.14头多0.25头。  相似文献   

5.
西门塔尔牛的推广价值与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万存 《中国牛业科学》1993,19(3):72-75,78
西门塔尔牛引入甘肃省10多年来改良本地牛效果显著,生产性能逐步提高。肥育120天的18月龄F_1、F_2和F_3阉公牛日增重分别为1.069、1.118和1.222kg,比本地牛提高45.28~130.57%(P<0.01);胴体重216.91、214.91和248.68kg,提高29.67~116.90%(P<0.01),屠宰率58.03%、57.46%和58.46%,提高4.73~11.46%,F_1、F_2母牛泌乳期标准乳产量为1596.70、1831.00kg,分别比本地牛提高54.15%、111.81%(P<0.01)。乳脂率分别为4.99%和3.75%。西杂牛饲料利用效率高,役用性能好,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应消除顾虑,作为当家品种在全省积极扩大受配数量和比重。  相似文献   

6.
一、试验牛的选择 供试牛是双庆乡太安村牛场和村民个人饲养的2~5周岁母牛。其中:奶×本1代12头,本地黄牛6头;经产牛16头,青年牛2头,合计18头。 二、试验方法 (一)在试验牛自然发情后的第14天,将14毫克促卵胞素(FSH)用1%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7.
我们采用1980—1986年《安西黄牛资源调查》及《黄牛冻配改良配种繁殖调查登记》中的资料并加以统计整理,对安西黄牛的发情,排卵和受精等繁殖性能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发情 1.发情周期及影响因素据对342头(次)母牛统计,发情周期平均21±3.5天。青年牛(63头次)发情周期平均19.5±3.5天,成年牛(271头次)为21.5±3.5天;老龄牛(8头)为30±5天。青年牛的发情周期比成年牛短2天,比老龄牛短7天,差异显著(O.01相似文献   

8.
对西安市第二奶牛场 1 986~ 1 990年所分娩的泌乳牛群进行了调查 ,1 0 0头 6胎以上的高胎牛平均胎次为 (6 .6 9± 0 .6 4) ,平均情期受胎率为 6 7.4% ,平均产犊间隔为(385 .3± 1 1 .6 ) d,而 30 0头 5胎以下的低胎牛分别为 (2 .6 9± 1 .3、43.5 ) %和 (41 3.6±1 4.9) d,两者相应的繁殖性能指标均差异显著 (P<0 .0 5 )。高胎牛和低胎牛的终生日平均产奶量分别为 (1 8.5 8± 2 .5 1 )和 (1 8.43±3.2 1 ) kg,差异不显著 (P>0 .0 5 ) ,但高胎牛经济效益显著高于低胎牛。  相似文献   

9.
提高奶牛泌乳性能的饲养管理技术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导了根据成年母牛的生理、消化、泌乳的特点制定饲养管理技术规范以提高奶牛泌乳性能的试验,研究表明:试验组成母牛在一个泌乳期(305天)奶产量X5194kg比按传统饲养的对照组X4493kg增加701kg提高,15.6%,经t值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乳脂率X3.51±0.25%,比对照组X3.1±0.39%提高0.4个百分点,差异达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积石山县1978年以来,坚持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本地牛,至1984年底累计授配母牛19311头,繁殖成活杂种牛6901头,其中冻配杂种牛占30%,居全省首位。据在大何家等13个乡,200余个农户中,随机选定226头冻配一代杂种犊牛,进行的“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本地牛效果观察”表明:12月龄西秦黄、西犏、西黄、本地牛公母牛平均体高分别为100.61±5.12、98.51±5.05、94.45±13.16、  相似文献   

11.
酵母培养物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前选择体质量相似的36头头胎牛,体质量和产奶量分别相似的18头2胎牛,体质量和产奶量分别相似的18头3胎牛;随机将36头头胎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8头牛;18头2胎牛和18头3胎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胎和3胎牛各9头.试验从分娩开始至泌乳期160 d结束,试验期间基础日粮相同,试验组奶牛每天每头饲喂20 g酵母培养物,以研究酵母培养物对不同胎次奶牛产奶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整个试验期头胎牛试验组较对照组每天平均产奶量提高0.4 kg,多胎牛(2胎和3胎)试验组较对照组每天平均产奶量提高1 kg.结果表明,酵母培养物可提高奶牛产奶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蜀宣花牛6 767个胎次的产奶量测定和1 055头母牛乳样的乳成分分析,揭示了蜀宣花牛的泌乳性能。牛群实际胎产奶量一世代平均3109.4kg,平均泌乳期281.4d,平均乳脂含量4.6%;二世代的平均产奶量、泌乳期和乳脂含量分别为3 311.3 kg、281.2 d和4.5%;三世代分别为3889.4 kg、283.5 d和4.5%;四世代分别为4 495.4 kg、297.0 d和4.2%。从不同胎次看,蜀宣花牛母牛的产奶量和泌乳天数均随胎次的递增而增加,第3~4胎达到高峰,从第5胎开始,随着母牛产犊胎次的递增,产奶量有所下降。蜀宣花牛乳脂含量明显高于黑白花奶牛、纯种西门塔尔牛和我国育成的草原红牛及新疆褐牛。表明蜀宣花牛具有较好的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13.
对引入的娟姗牛与西藏本地黄牛杂交一代的调查分析表明:(1)西藏本地黄牛经杂交改良后,胸围、十字部高等主要体尺指标都有极显著提高;初生重和各月龄体重均有显著提高;(2)调查15头初产牛产奶量发现,杂交母牛的产奶量比本地牛高1 594.1kg;调查50头市场屠宰牛发现,饲养一头杂种牛的经济收入比本地牛高2 100余元。采用娟姗牛对当地黄牛进行改良,不仅可以改善西藏本地黄牛体型小、生产性能低、饲养年限长等缺陷,还对提高西藏黄改的经济效益和增加农牧民收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随机选210头中国荷斯坦成年母牛检测,应用同分发检测尿酮,检测出49头发生隐形酮病,发病率为23.33%,将患隐性酮病母牛随机选出20头,分成2组,每组10头,分别选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找出不同胎次、日产奶量、生产周期、膘情和患其他疾病与奶牛隐性酮病的发生关系,结果表明:1~6胎母牛隐性酮病的发病率在17.50%~33.33%之间,以6胎母牛发病率最高为33.33%;泌乳期母牛隐性酮病主要发生在围产后期(33.33%)和泌乳盛期(33.35%),说明随着泌乳期的推移隐性酮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母牛日产奶量在26~33.5kg的母牛隐性酮病发病率为30.23%,说明泌乳期母牛隐性酮病的发病率随着日产奶量增加而上升;膘情上等的母牛发病率仅为11.76%,中下等的高达46.67%,说明随着母牛膘情下降隐性酮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有其他疾病的母牛母牛隐性酮病的平均发病率34.61%高于群体的发病率(23.33%)。两组治疗治愈率分别为90%和80%,试验1组治愈率比试验2组高10%,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母牛治愈后单头平均日产奶量分别比治疗前增加7.10kg和5.05kg,提高了36.32%和23.79%。  相似文献   

15.
<正> 胚胎移植需要一定数量与供体同步发情的受体。本实验于1987年9—10月,在甘肃省张掖市小河乡、沙井乡和临泽县沙河乡进行,在短期内(16天)有计划的利用分散在农村的102头黄牛和杂种牛做受体,采用PGF_(2α)处理诱导母牛同期发情,并移植了黑白花鲜胚。现将同期发情情况、胚胎移植妊娠率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试验牛注射PGF_(2α)的受体牛,有本地黄牛(蒙古牛)62头,黑白花×本地黄牛1代26头,西门塔尔×本地黄牛1代39头和犏牛2头.都是农民分散饲养,年龄3—8岁,膘情中等,分娩3个月以后,有正常发情周期的役用经产母牛或青年母牛.注射药物前经直肠检查卵巢有活动黄体。自然发情牛的条件相同.  相似文献   

16.
用ME为 10 70MJ/kg、CP为 14 3%的精料配合氨化秸秆对西本、秦川和本地三个肉牛组合进行育肥对比试验 ,结果 ,6 0天饲养 ,各组每头牛平均增重分别为 48 0 5± 4 6 4,47 0 9± 8 42 ,39 0 6± 5 73kg ,平均每头日增重分别为 80 0 89± 77 31,784 91±14 0 3,6 5 1 0 4± 95 5 1g ,西本、秦川 ,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本地黄牛 (P <0 0 1)。  相似文献   

17.
1 试验目的试验目的在于用鲁梅克斯K -1杂交酸模鲜草代替象草 ,观察其对母牛泌乳量的影响 ,评价鲁梅克斯K -1杂交酸模对泌乳牛的生产效果 ,为大面积推广该牧草提供科学依据。2 试验材料与方法2 .1 饲料来源鲁梅克斯K -1杂交酸模鲜草由柳州市畜牧站提供。2 .2 供试母牛基本情况供试泌乳母牛选择了羊角山奶牛场 40头荷斯坦母牛 ,按年龄、胎次、泌乳期泌乳量基本相同的原则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2 0头。2 .3 试验设计本试验为期 3 8天 (预试期 5天、试验期 3 3天 )。试验开始前和试验期 ,供试牛放于同一栏舍内由专人饲养。每…  相似文献   

18.
1977年,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对南涧县本地黄牛进行改良,截至2006年底,已产西杂牛20442头,西杂牛初生重、6月龄重、12月龄重、18月龄重分别为20.95kg、76kg、148kg、188kg,比南涧本地黄牛分别提高120.5%、76.25%、65.45%、61.6%。特别是推进肉牛产业向肉乳兼用方向转型发展以来,使"两头牛"的利润集中在1头牛身上体现。母牛可以挤奶,公牛和淘汰母牛作为肉用,把肉牛和乳牛变为1头牛,有效促进养殖户的增收,饲养1头西杂牛比饲养1头本地黄牛多收入1000余元。  相似文献   

19.
江西乳肉兼用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毗邻沿海,发展乳肉兼用牛生产的交通、区位及生态优势十分明显。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断努力,江西乳肉兼用牛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牛改良数量始终保持在20万头.次/年,并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在我省的泰和县开展了西杂母牛人工挤奶试验,挤奶西杂母牛达200余头,一个泌乳期产奶量达2440.13±244.56kg,乳脂率(5.48±1.61)%,乳蛋白(4.14±0.60)%;以西杂一代牛为母本,利用皮埃蒙特、夏洛来和利木赞牛为父本的"皮×西×本"夏×西×本"和"利×西×本"的三元杂交模式得到初步确定,三元杂交肉牛的肉质达优质肉牛标准。据此对江西乳肉兼用牛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调查分析了彬县西黄F1牛在体型外貌、生长发育上与本地黄牛的差异。结果表明,西黄F_1改良牛毛色变杂,体型得到改进,生长发育加快。西黄F_1母牛平均初生重为32.95kg,公牛为36.93kg,分别比秦改母牛、公牛初生重提高42.21%和61.97%;西黄F_1公、母牛6月龄体重分别为150.43kg和123.7kg,分别比同龄秦改公、母牛提高22.91%和1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