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棉所 41是中国棉花研究所选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 ,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虫性强等特点。 2 0 0 2年引进镇平试验、示范、表现突出。2 0 0 3年镇平生产试验及较大面积试种后 ,综合性状表现良好。1田间种植表现1 .1产量表现2 0 0 2年镇平县棉花品种比较试验 ,每公顷子棉产量 31 42 .5 kg,皮棉 1 2 75 .8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2 9增产 4.0 %和 2 .4% ,居 1 2个参试品种第 3、第 2位 ;2 0 0 2年在镇平县良种场示范的 6.67公顷中棉所 41 ,每公顷子棉 30 87kg,皮棉 1 2 4 1 kg,分别比中棉所 2 9增产 3.7%和 1 .9% ;2 0 0 3年镇平县棉花…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射阳县地处沿海棉区,常年植棉5.5万公顷,是高品质棉生产基地和产棉大县。1998—2005年,在该县陈洋、合德等镇(区)成功示范了“西瓜—棉花—冬莴笋”高效栽培模式,2005年示范面积达到200hm2左右,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西瓜每公顷产量48t,产值3.8万元;皮棉每公顷产1350kg,产值1.9万元;莴笋每公顷产量49.5t,产值3.0万元。每公顷合计总产值8.7万元,纯收入5.7万元。1种植方式通常畦宽2.4m,4月上旬在畦面中间栽植1行西瓜,株距50cm,每公顷8250株;5月上旬在瓜行两侧栽植2行棉花,行距1.2m,株距30cm,每公顷栽2.8万株;11月上旬待棉株拔秆后重新…  相似文献   

3.
4密度篇在当前的棉花生产中,留苗密度过大是很多棉农的一种通病,由此造成的(难打药、难座桃、病虫多、黑桃多)对棉花高产高效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实例一:在唐山丰南区东田庄,过去种植老品种一般每公顷密度都在6.0万~7.5万株。2006年种植的40多公顷的“国审9418”懒汉棉,同一品种,其中一位棉农每公顷密度9万株以上,每公顷子棉3750kg;其另一位棉农种了3块地,每公顷密度都是6万株左右,地力差的每公顷产量3750kg左右,高产地块的产量达到5250kg。需要说明的是,高密度下能取得不错的产量,归功于两点:一是9418这个品种的成铃性极高、耐密性强;二是…  相似文献   

4.
郭自温 《中国棉花》2002,29(1):34-35
洋葱-西瓜-棉花一年3熟间作套种模式是耕作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提高棉田效益,使棉农增收的有效途径.2000年南乐县示范推广种植66.8hm2,平均每公顷产洋葱6万公斤,西瓜5.25万公斤,皮棉1425kg,公顷产值6万元.较常规麦棉间作公顷产值增收3倍多.因此,2001年本县推广该模式种植面积达333.5 hm2.  相似文献   

5.
慈抗杂 3号是浙江省慈溪市棉科所以慈 96— 5为母本、WH— 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抗虫杂交棉新组合。 1999年随着浙江省区试引入海盐种植 ,几年来 ,慈抗杂 3号表现出了产量高、抗性好、管理方便等特点 ,深受棉农的欢迎。1 种植表现1 1 产量1999年浙江省棉花区试海盐点 ,慈抗杂 3号公顷皮棉产量 15 34 5kg ,比对照泗棉 3号增产 39 4 % ,居第一位 ;2 0 0 0年浙江省棉花区试海盐点 ,慈抗杂 3号公顷皮棉产量 1912 5kg ,比对照泗棉 3号增产 9 8% ,居第一位 ;2 0 0 1年浙江省棉花生产试验海盐点 ,慈抗杂 3号公顷皮棉产量 15 34 5kg ,比对照泗棉 3…  相似文献   

6.
麦-棉-瓜-菜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张家宪  刘超 《中国棉花》2006,33(4):23-24
为了解决植棉面积萎缩问题,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麦、瓜、棉、菜间作套种多熟制栽培模式。推广示范表明,以优质棉淮杂3号与小麦、西瓜套作为主的棉田高效多熟种植综合效益非常可观,比传统的麦棉、油棉、瓜棉栽培模式增效显著。1常年经济效益以小麦、棉花、西瓜、秋冬菜为主的间套种植模式,一般小麦每公顷6000kg,收入8400元;冬菜每公顷1.5万kg,收入7500元;棉花每公顷子棉3000kg,收入1.5万元;西瓜每公顷产量4.5万kg,收入3.15万元;毛豆或豆角每公顷生产1.125万kg,收入1.5万元;总计每公顷收益7.5万元以上。由于经济效益高,农民种棉积极性高涨,棉…  相似文献   

7.
湖北沙洋县棉花高产创建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以龙  王晔  孙阳 《中国棉花》2012,39(5):41-41
湖北沙洋县从2009年开展棉花高产创建示范活动,经过几年的示范为棉花创造高产积累了经验。2011年全县棉花生产面积1.3万hm^2,每公顷子棉产量3450kg、皮棉1380kg,高产创建示范区每公顷子棉4125kg、皮棉1650kg,产值3.39万元。  相似文献   

8.
在城郊蔬菜与棉花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 ,采用豌豆、冬菜、棉花、地膜花生 (早毛豆 )套种法 ,既能较好地缓和棉花与蔬菜生产的矛盾 ,又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 ,提高土壤肥力和种植效益。本县近郊城乡镇和泗阳棉花原种场棉农采用这种一年五熟种植方式 ,面积已发展到 3 0 8公顷 ,每公顷棉田可产皮棉 1 1 2 5kg,大麦 1 2 85kg,冬菜 1 5750 kg,豌豆嫩头 2 2 50 kg,豌豆荚 3 750 kg,花生鲜果 3 50 0 kg(或早毛豆 750 0 kg) ,每公顷产值达 4.86万元 ,是棉—麦两熟产值的 2 .59倍。1 种植方式秋播时整地作畦 ,净畦面 4m,沟宽 3 3 cm。 1 0月中旬 ,在…  相似文献   

9.
大棚双膜瓜套棉技术是指在同一地膜内西瓜棉花套种 ,外覆 4~ 8m的拱棚 ,起到增温保湿的作用 ,从而使农作物生育期提前的一种立体栽培技术。一般西瓜在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成熟 ,上市早、销路好、效益高 ,一茬西瓜每公顷产量达 2 .63万~3.40万公斤 ,二茬西瓜每公顷产量达 6万~ 7.5万公斤 ,棉花每公顷产量达 90 0~ 1 1 2 5kg以上 ,比麦套棉中棉花产量高 ,每公顷综合效益达 4.59余万元 ,虽然大棚每公顷多投资 3万元 ,但每个大棚至少可使用 3年 ,每公顷大棚年均多投入 1万元 ,扣除此项投入 ,每公顷大棚双膜瓜套棉比麦套棉平均增收 1 .95余万…  相似文献   

10.
棉花—西瓜套种的栽培模式在沧县张官屯、旧州两乡镇已推广多年,2004年发展到133hm2。西瓜平均每公顷产30t,效益1.5万元;棉花平均公顷产子棉450kg,效益2.3万元,两茬合计公顷效益3.8万元,效益较高。1品种选择缩短棉花、西瓜的共生期是品种选择的一项主要依据,西瓜选用中早熟品种,如京欣1号、郑杂9号、金钟冠龙等。棉花选用株型大、长势强、不早衰的高产抗虫棉品种,如国审668、邯333、GK12、冀棉25、sGK321等品种。2施肥重施底肥,公顷底施粗肥60~75m3、磷酸二铵375kg、碳酸氢铵375kg、钾肥150kg。棉花花期公顷追施尿素225kg。3播种西瓜、棉…  相似文献   

11.
中棉所 41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将 Bt+ Cp TI双价抗虫基因导入中棉所 2 3育成的抗虫棉新品种 ,经本地种植 ,不但抗虫性好 ,而且产量高、早熟性好。1主要生育特性1 .1生育期中棉所 41全生育期 1 35天 ,与苏棉 9号相比 ,苗期长 2天 ,花铃期长 1天 ,全生育期长 3天。1 .2生物学特性中棉所 41出苗快 ,苗齐苗壮 ,叶片中等 ,叶色深绿 ,株型紧凑 ,果枝上举 ,整株呈筒型。1 .3结铃性好 ,产量高前期上桃慢 ,中期成铃快 ,强度大 ;结铃性强 ,每公顷成铃达 88.5万个 ,铃较小 ,铃重 4.7g;公顷子棉产量 41 77.5 kg,皮棉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中棉所19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种。铜山县1993~1994年引进种植,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生产应用表明:该品种在徐州地区无论作春棉还是作麦套棉种植,均具有早熟、高产、优质和兼抗病虫等特性,深受广大棉农的欢迎。1 种植表现1.1 产量。1993年铜山县棉花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中棉所19名列6品种产量第一位,较对照品种苏棉5号增产8.32%。1994年获徐州市政府一等奖的铜山县郑集镇张湾村麦套棉68公顷,采用该品种每公顷产皮棉1831.5kg,比全镇推广品种苏棉5号平均每公顷多产皮棉570kg。其中0.3公顷高产攻关田,单产皮棉2130kg。1…  相似文献   

13.
蒜套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山东省金乡县以蒜套春棉为主体,狠抓蒜棉套种,以良种为基础,以蒜棉茬口衔接为重点,以提高蒜棉产量、质量、效益为中心,优化套种技术,实现了蒜棉面积同扩大、产值效益同增加的目标.2005年全县大蒜面积为3.67万hm2,套种春棉3.53万hm2;2006年全县种大蒜4万hm2,套种春棉3.97万hm2,每公顷产大蒜21 t,子棉4200kg,平均公顷蒜棉收入7.5万元;2007年套种棉花4.81万hm2,每公顷产大蒜22.5 t,子棉4230 kg,平均蒜棉收入7.56万元.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宿迁市引进示范种植科棉1号0.7hm2,平均每公顷产子棉5139kg;2003年和2004年泗洪县大面积推广,2004年种植1466.7hm2,平均单产子棉4461kg,较当地大面积种植的苏棉9号增收子棉1153.5kg,其中34.7hm2高产示范方单产子棉5823kg,表现出明显增产优势。为了进一步挖掘科棉1号高产潜力,提高本地棉花生产水平,现根据近几年来的试验、示范及大面积生产调查,对科棉1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作如下探讨。1高产优质产量结构根据科棉1号生育特性,结合本市生产情况,确定的皮棉产量指标为每公顷1875~2250kg。据实践,其产量结构为:每公顷有效铃数90万~105万个,…  相似文献   

15.
哈密是新疆东部地区主要产棉区之一。近年来狠抓棉花生产关键技术措施,植棉水平提高,棉花产量稳中有升。2005年哈密植棉8666hm2,每公顷产子棉4450kg。2006年植棉面积扩大为1.07万hm2,每公顷产子棉5325kg。由于产量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棉农人均纯收入近2500元。实践证明,只有落实关键栽培技术,才能确保棉花稳产高产。1整地1.1秋翻施肥。根据气候特点,在上冻之前进行深秋翻,深度30cm。深翻前每公顷施有机肥15t、掺入磷肥105kg、钾肥60kg、氮肥60kg。1.2整地。3月初,用机力整地。选用平地器加磨进行平整,消除地表裂缝,破坏土壤毛细管以减少土…  相似文献   

16.
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 ,常年植棉 2万hm2 ,皮棉总产 2 .5万吨 ,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和产棉大市。1 999~ 2 0 0 2年 ,在渔洋镇成功示范了“油菜—西瓜—辣椒—棉花”高效模式 ,面积 5 0 0万 hm2 ,占该镇棉田面积 1 3.1 % ,取得了公顷产值近 7万元 ,纯收入超过 5万元的好收益。现就该模式的经济效益和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经济效益油菜每公顷产 1 430 kg,收入 2 345元 ;西瓜每公顷产 5 5 0 5 0 kg,收入 2 862 6元 ;辣椒每公顷产35 4 0 0 kg,收入 2 690 4元 ;皮棉每公顷产 1 1 40 kg,产值 1 1 993元。每公顷合计产 1 1 40 kg,产值 1 1 993元…  相似文献   

17.
南农 98 - 7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抗虫杂交棉新组合 ,2 0 0 3年在本地试种 ,表现良好。1生育特性。植株呈塔形 ,长势稳健。生育期 1 30天左右 ,株高 1 5 0 cm左右 ,叶片中等 ,色深 ,皱折明显 ,结铃性强 ,铃卵圆形有铃尖 ,吐絮畅。2产量表现。经测定 ,2 0 0 3年平均种植密度为每公顷 2 .73万株 ,单株结铃 1 8.8个 ,铃重 4.6~5 .3g,衣分 40 %以上。公顷产皮棉 1 0 0 7kg,比中棉所 2 9( 941 kg)增加 66kg,增产 6.5 %。3抗性强。抗虫性较好 ,抗渍性、抗病性好。4栽培要点。 ( 1 )适期播种。播种期宜在 4月上旬双膜育苗 ,5月中旬移栽…  相似文献   

18.
1选育经过徐棉18号原名徐9856,该品种组合为苏棉12号×豫棉21号,1995年杂交,经南繁加代、扩大群体,1996年F2代长势突出,抗枯、黄萎病好,1997年从F3代初选出单株40多个,复选出单株20多个,决选出10多个单株于1998年进入株行圃鉴定。其中徐9856表现出产量高、抗性强、衣分高等特点。1999年升入所品比,每公顷子棉产量4381.5kg,皮棉产量1945.5 kg,较泗棉3号增产13.9%。2000年参加江苏省联合鉴定,每公顷子棉产量3148.7 kg,皮棉产量1373.7 kg,较泗棉3号增产4.87%。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种区试,平均每公顷子棉产量3557.4 kg,皮棉产…  相似文献   

19.
诸渭芳 《江西棉花》2008,30(1):45-46
浙江余姚黄家埠镇常年种植棉花400 hm2左右,占全市棉花面积的22%,从2001年开始试种杂交抗虫棉南抗3号以来,目前常年种植杂交抗虫棉面积已占本镇棉花面积90%以上,推广速度居全市领先。杂交抗虫棉的推广给广大棉农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常年皮棉产量稳定在1 500 kg/hm2上下,比常规棉增产30%以上,且具有节本增效、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环境污染等优势。1试验目的从近几年余姚黄家埠镇大面积推广种植南抗3号以来,该品种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抗逆性较差,遇高温干旱蕾铃脱落多,早衰严重和棉铃偏小等特点。因此,为寻找替代南抗3号的接班品种,2006年…  相似文献   

20.
新陆早54号具有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产量水平高、早熟性好及适合机采等方面的优点,自2009年在博州棉区示范种植以来,受到广大棉农的欢迎。4年来累计示范推广种植5670hm2,每公顷平均子棉产量6240kg,皮棉产量2432kg;高产棉田每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