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作为饮料的国家。茶叶经过了历代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实践,制茶技术的传播,才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三大饮料之一。最早是由单一的茶类,经过历代制茶技术的改进和发展,而成为今日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这些茶类由于制法不同,表现在干茶  相似文献   

2.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它综合了绿茶不发酵和红茶全发酵的制法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优良品质,具有绿茶的鲜浓和红茶的醇厚、香气著高及“绿叶镶金边”等特色。乌龙茶的制法,为我国劳动人民所创造,是我国特有的一个茶类。但是,形成乌龙茶特有品质的实质是什么?鲜叶加工过程物质的变化规律如何?目前研究资料尚届少见。此外,在加工上怎样进行生化理管,使制茶过程的物质变化更随人们的意愿而有定向地转化,这还是待试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台湾乌龙茶的发展及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阮逸明 《中国茶叶》2005,27(3):13-14
台湾先后引进了乌龙茶、包种茶、红茶、绿茶(龙井、眉茶及煎茶)等制造技术并得到发展,使台湾成为兼具不发酵茶类(绿茶)、部分发酵茶类(包种茶、乌龙茶)及全发酵茶类(红茶)产制技术的产茶地区.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历史悠久,茶园辽阔,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由于茶叶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演变,创制了众多的茶类,如红茶、绿茶、乌龙茶、黑茶等。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为了进一步提高各类茶叶的品质,要求各种茶类要有相应的茶树品种,即不同品种适制不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世界已有38个国家生产红茶,红茶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占90%以上。成为世界消费量最大的茶类。但近年来红茶之始祖──福建省工夫红茶主销区的改变,出口价下跌,生产成本逐年提高导致传统出口“闽红”消声匿迹。仅留下“正山小种”少量出口,处于惨淡经营中。本文对红茶的历史、现状、问题与对策提出几点见解。一、福建红茶历史回顾工夫红茶是福建首创,从武夷岩茶演变到红茶,这中间还经历过一种“红边茶”的过渡阶段。“红边茶”的摇青和氧化程度比乌龙茶重,其汤呈红色,但还不是今日全发酵的红茶产品。制乌龙茶用火烤,制红边茶须日…  相似文献   

6.
滇红茶是云南省传统代表茶类,主要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制成。因其“形美、色艳、香高、味浓”的特点享誉国内外,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为云南省茶叶产业甚至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滇红茶科研文献,从滇红茶种质资源及适制性、品质特征与主要成分、保健功效、加工技术、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措施等五个方面总结概括了滇红茶的研究进展,旨在帮助相关学者了解滇红茶,并为滇红茶今后的产品创新与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富含γ-氨基丁酸(gabaron)的茶的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日本。通过研究,日本将GABARON茶的最低含量标准定为1.5mg/g,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加工利用课题组自1997年开始立足我国茶树品种资源及多茶类生产的实情,对该茶的红茶、绿茶、乌龙茶多茶类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茶类丰富显特色台湾茶叶界称台湾是世界上一个特殊的茶区,若就茶类而言,的确如此。由于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世界上生产的茶类,在台湾几乎都能生产。台湾最初的制茶方法,是从福建武夷山和安溪引进的,生产乌龙茶,以后进而创制出台湾特有的包种茶。四十年代初,太平洋战争爆发,乌龙茶在美国的市场被爪哇红茶代替,台湾乌龙茶一落千丈,台湾始转向印度引种阿萨姆种,在平镇、鱼池试种,发展红茶生产。五十年代初,由大陆来台的茶业经营者倡导,兴起生产外销绿茶。同时,大陆各省同胞迁台居住者甚多,不少人士喜欢饮用绿茶,遂仿效大陆制法生产多种内销绿茶以及其它内销市场需要的茶类。以致目前台湾茶类众多,但仍以乌龙茶和包种茶为台茶  相似文献   

9.
一、茶叶生产与四个现代化的关系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先饮茶和发明制茶技术的国家。湖南是我国茶叶主要产区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目前生产的有红茶、绿茶、黑茶和黄茶四大类,销路很广。供内销、外销和边销。  相似文献   

10.
花茶史话     
“茶味花香融一体,沁人心脾长精神”。无论寒冬酷暑,人们只要沏上一壶优质花茶,一杯在手,齿颊留香,回味无穷,确有一番乐趣。中国是茶的故乡,是饮茶、种茶和制茶最早的国家,茶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的茶叶可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乌龙茶)和红茶六大茶类。花茶是再加工茶的一类,是用红茶、绿茶或乌龙茶为原料,再用各种香花窨制而成的一种香型茶,所以也  相似文献   

11.
中国福建武夷山、天山是茶树物种起源"隔离分布"演化区域,武夷山市桐木关乃世界红茶的摇篮地。正山小种红茶被公认为红茶的鼻祖。武夷红茶,早于16~17世纪传播到西方。19世纪,中国武夷山市等地茶种和制茶工艺被英国人秘传到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福建红茶有正山小种和工夫红茶,后在印、斯等国又衍生有红碎茶,从此形成世界红茶三大品类。到21世纪初,中国茶种、种茶技术及制茶工艺已传到世界60余个国家和地区,至2015年全球茶叶出口总量196.2万吨,其中红茶出口量为153.4万吨,占出口总量的78.19%。世界茶叶消费以红茶为主。红茶成为世界第一大茶类。  相似文献   

12.
红茶是当今世界的主销茶类,全世界80%的饮茶之人喜欢红茶。而福安市是闽红“三大工夫”之首的“坦洋工夫”红茶的原产地,也是我国主要产茶市和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近几年来,福安市委、市政府把以茶叶为主的食品加工业列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强力打造“坦洋工夫”品牌,带动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丁勇 《广东茶业》1999,(3):39-41
工夫红茶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产品,数百年来为中国茶业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在世界茶叶市场尤其是西欧市场一直颇受消费者的亲睐,也是中国红茶中足以与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红碎茶相抗衡的红茶品类。世界驰名祁红、滇红、粤红等工夫红茶享誉海内外,拥有较为稳定市场份额,其中祁门工夫红茶更被誉为“芬中英豪、群芳最”。近年来,随着红碎茶热的兴起,工夫红茶的生产受到了不应有的冷落和冲击。当前,我国茶业已形成了名优茶比重增大、多种茶类并举的产业格局。从而,工夫红茶的原料质量难免会产生负面影响,成品茶品质与以前相比也有所降低。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如  相似文献   

14.
《茶世界》2011,(5)
红茶制法的发明源于中国,后传至世界各产茶国。目前,红茶是世界上消费区域最广、生产量最多、国际贸易量最大的茶类。国际上红茶的主要消费区域是欧洲、美洲和亚洲,其次是非洲、大洋  相似文献   

15.
乌龙茶以具有“最优美而诱人的天然果香”,被誉为“茶类中之香槟酒”。但是,由于其生产条件受茶树品种、地域气候与技术设备等的限制,中下档茶占有相当比重,传统制法中采用窨花技术,以助茶香,对于改善中低档乌龙茶的品质,很有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创办于1935年8月,至今已70周年。70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55年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关怀下,根据院所领导的部署和茶叶科学、生产发展的需要,先后对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等各大茶类的制茶工艺与技术理论开展多项研究,并取得了多项成果。其中“乌龙茶做青工艺及其设备研究”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茉莉花茶窨制新工艺、设备研究与中间试验”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红茶制作工艺的研究进展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我所科技工作者即开始对传统的红茶初制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主要是针对工夫红茶,…  相似文献   

17.
乌龙茶晒青新工艺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是我国特有的一个茶类,主产广东、福建、台湾,属半发酵茶,它综合了绿茶的不发酵和红茶的全发酵的制法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优良的品质,具有绿茶的醇厚、香气高和红茶的鲜浓及“绿叶红镶边”等特点,这些特色的形成一是取决于鲜叶的物质基础,二是决定于制造工艺。晒青是乌龙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也是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关键工序之一,是为做青工序打基础。目前,乌龙茶加工受阴雨天气制约,致使适采适制优质茶的原料不能及时加工,影响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开展了传统日光晒青的主要技术指标及阴雨天人工处理萎凋技术的研究,为…  相似文献   

18.
一、乌龙茶名称的由来乌龙先为地名,后为茶树品种名.五口通商前后,乌龙茶畅销欧美,在世界茶叶市场独树一帜,成为有别子红茶绿茶的茶类.它的采制工艺源远流长,师承北苑龙团凤饼,追求"真香".明末清初,集全国制茶工艺的优点,在武夷山创造发明了"做青"工艺,形成武夷岩茶.  相似文献   

19.
夏克本 《茶叶》1994,20(4):22-23,41
一、概况“清明早”是瑞安市农家的一个茶树品种。历史悠久,据瑞安县志记载:(瑞安)“茶树品种.仅一种,因制法不同而有红茶绿茶之分。品类:红茶、绿茶、旗论、黄汤、炒青、箱茶6种。金邑山地产之,以集云山及第二区最富,为出口货大宗。年产60万斤。”这仅一种品种就是指  相似文献   

20.
福建茶叶的起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是世界东方植物多样化区域,又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国)的“演化区域”;是世界上最适宜植茶的“宝地”,又是世界上茶树“品种王国”;是世界上茶类和特种茶最多的区域,又是世界上名茶辈出区域之一,还是世界上最早把茶叶转播到国外的最古老茶区之一。它为世界茶叶的传播,为中国茶叶的发展,立下了丰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