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无性系茶苗在栽培技术上比传统实生苗木的要求高,尤其是高山坡地茶园的要求更高。本文从品种选定、茶园建立和茶苗栽植3个方面介绍了无性系良种茶苗栽植技术,同时总结了其幼龄茶园管理技术,以期为茶农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无性系茶树良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将强力助推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茶叶产业化进程。本文从园地选择、园地整理、品种选择与茶苗运输、茶苗栽植、苗期管理、越冬管理几个方面详尽介绍了信阳茶区无性系茶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黔东地区茶苗栽培技术,包括新茶园基地选择、园地规划及开辟、茶苗高效栽培技术、栽植后的管理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6.怎样提高移栽茶苗的成活率? (1)移栽时间。移栽时间主要取决于茶苗的生长动态和当地的气侯条件。茶苗移栽以秋末冬初或早春为适宜期.以雨后初晴或阴雨天栽植的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茶树所特有的多轮采收特性,要提高茶叶单位产量,必须掌握以下六点技术要领。 一是选地选苗、精心栽植 栽种茶树前,要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具有团粒结构、呈微酸性的肥沃土壤。茶苗要选择不带菌、苗木健壮、根系发达的幼苗,茶苗栽植后要精耕细作,为茶树高产稳产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利用扦插的无性系茶苗栽植建园面积越来越大。由于新栽无性系茶苗根系吸收能力较差,抗寒能力较弱,加强其冬季防冻管理,提高越冬成活  相似文献   

7.
<正>建设无性系茶园,是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但由于扦插繁殖的无性系茶苗根冠比小,栽植成活难度较大,有的地方栽后多次补苗,仍然不能实现全苗,以致对无性系茶园建设失去信心。如何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确保"一栽全苗、一建成园",成为无性系茶园建设成败的关键。根据笔者经验,如果没有特殊自然灾害,只要把握好以下关键技术环节,就可使无性系茶苗栽植成活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一建成园"。  相似文献   

8.
程甫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3):531-531,555
根据霍山县 10多年茶树无性系良种栽植经验 ,剖析了当前无性系良种苗移栽的主要问题 ,总结了茶苗移栽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新建无性系茶园,一般从茶苗移栽到成园开采需要3~4年,如果栽植、管理不善,需要的时间就更长。近年来,随着无性系茶园建设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以及无性系茶叶育苗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新建无性系茶园已经可以实现快速成园。只要抓好以下"三改",就能使成园速度起码缩短1年,即在无性系茶苗栽植后2~3年开采见收。一、改移栽"穴盘小苗"为"袋育大苗"原先无性系茶园建设主要使用带根带土较少的"地插苗",移  相似文献   

10.
北方设施茶园无性系茶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优选适宜北方设施茶园的茶品种,并明确其栽培模式和配套农艺措施,以从安徽、浙江、湖南、福建引进的20余个无性系茶树品种为试材,比较了整地栽培模式、种植时间、茶品种、引进地对茶苗成活率的影响,并对不同品种茶苗的抗寒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采用茶园深翻行间起垄栽培模式、春季茶苗假植后再进行移栽,栽植成活率高;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的茶树品种有金萱、安吉白茶、中茶108、毛头种茶、平阳特早5个品种;抗寒性强的品种有罗汉1号、农抗早、碧香早、元宝茶、毛头种茶、龙井43。金萱、安吉白茶、中茶108、毛头种茶、平阳特早、龙井长叶、元宝茶、乌牛早、浙农117、龙井43、白毫早适宜在北方设施茶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油茶栽植成活率与起苗方式、包装方式、打浆沾根方式等栽植措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茶在春季植苗造林中,起苗方式对栽植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工具起苗的油茶苗栽植成活率较高,手拔起苗的栽植成活率较低;栽植时沾根与否对油茶成活率也有一定影响。泥浆+生根粉沾根的油茶苗栽植成活率最高,仅泥浆沾根的成活率较高,不沾根的油茶成活率最低。从整个试验可得出,油茶幼苗的水分保持对苗木栽植的成活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栽植方式对西洋参生长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比西洋参在林下容器苗栽植、林下裸根苗栽植和大棚裸根苗栽植3种栽植方式下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量,找出适于西洋参生长的栽植方式。[结果]3种栽植方式下西洋参株高的年净生长量差异显著,表现为林下容器苗﹥林下裸根苗﹥大棚裸根苗;林下容器苗栽植和大棚裸根苗栽植的西洋参主根粗显著大于林下裸根苗栽植的西洋参;须根数、根鲜重、根干重表现为林下容器苗﹥大棚裸根苗﹥林下裸根苗;而根部含水率表现为林下裸根苗﹥林下容器苗﹥大棚裸根苗。[结论]林下容器苗栽植的西洋参生长及产量较高,适于规模化栽植。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多年的栽树实践,总结出要提高栽植成活率,除在正常季节栽植外,反季节大苗栽植做好选苗、整地、起苗、装卸运输、栽植和养护等6个环节,也能提高栽树成活率。提到的栽植环节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选择避风向阳的宜茶地块、推行免挖种植沟整地法、优选抗寒品种、慎选茶苗调运地、适当增加植苗密度、搞好茶树越冬前精细防护、推行地膜覆盖栽植等方面,介绍了北方高山茶区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技术,以期为优良茶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无性系茶苗的种植与管理,主要包括园地选择、园地开垦、品种选择、茶苗运输、茶苗移栽、苗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为无性系茶苗成活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种植水稻期间病虫害的防治是根本性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水稻的收成问题,以往的栽植方法就是稻田育苗人工进行插秧,接着越来越多的抛茶苗、机器插苗和直播的栽植方式出现。各种栽植方式的出现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病虫害发生,各种栽植方式对水稻病虫的影响具有差异性。这篇文章通过对几种栽培方式进行简要概述,探讨了不同栽培方式对病害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病虫害防治措施,便于给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建议,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钵苗栽植过程中存在漏苗、挂膜与栽植穴口过大等影响钵苗栽植质量的问题,试验研究了栽植鸭嘴开合控制机构运动特性与栽植鸭嘴的结构特性.【方法】基于MATLAB软件,采用遗传算法,在杆件参数的约束条件下,将高副关节位移优化到最大,保证栽植鸭嘴张角的稳定性.【结果】通过高副关节的运动位移与栽植鸭嘴的结构优化,获得鸭嘴开合控制机构的杆件参数最优值.【结论】通过田间试验统计分析,当移栽机的前进速度为0.5m/s时,钵苗的直立度为87.5°,栽植穴口直径为33mm,漏苗率仅为2%,表明栽植鸭嘴开合控制机构性能参数的优化提高了钵苗栽植质量.  相似文献   

18.
无性系良种茶园是当前茶叶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北缘茶区自然气候条件与南方茶区有较大差异,保证新建园安全越冬、确保栽植成活率是北缘茶区建园的重点。通过分析无性系茶苗自身特点及北缘茶区的自然气候特点,提出了北缘茶区无性系良种茶园建园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玉米钵苗半自动移栽机人工投苗移栽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为实现自动取苗作业,以玉米穴盘育苗方式为研究对象,自主研制一种基于非圆齿轮行星轮系传动的取苗栽植机构.移栽机构采用非圆齿轮行星轮系传动机构和栽植臂相结合方式,实现玉米钵苗自动取苗、送苗、栽植和回程4个动作.搭建试验台架,采用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优化方法,以移栽频率、夹苗片长度和钵苗株高为试验因素,取苗成功率和伤苗率为试验指标,对影响取苗移栽机构参数组合作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移栽频率为40~45 r·min-1、夹苗片长度为94~103 mm、钵苗株高为170 mm时,取苗栽植机构取苗成功率达91.67%,伤苗率3.71%.研究满足移栽机构设计要求,为玉米穴盘苗取苗栽植机构设计解决自动取苗问题提供依据.同时,为全自动玉米钵苗移栽机研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苗木栽植的成活率与起苗、贮运、栽植技术等环节息息相关,因此在植树造林的建设中必须对起苗、分级统计、贮藏、运输、栽植等各个环节加强技术性管理,才能确保苗木栽植的成活率,为实现林业大发展,建设生态秀美的山川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