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蚯蚓对牛粪中碳、氮及其他营养物质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地位于安徽肥东县桂和养牛场,选择6个地块作为消解床,新鲜奶牛粪采用均匀堆垄铺在消解床上。分析了60 d内奶牛粪便自然堆制和蚯蚓堆制2种处理方式的堆制物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蚯蚓粪p H、总碳、有机碳、全氮、全钾含量均低于传统的牛粪自然堆制物,全磷、速效磷、速效氮和速效钾均高于牛粪自然堆制物,蚯蚓粪的速效氮和速效磷占全氮和全磷的百分比均分别逐渐升高。由此认为,与自然堆制相比,牛粪蚯蚓堆制加快了堆制物矿化速率,提高了堆制物速效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2.
试验在工厂化条件下进行牛粪堆肥,采用好氧堆肥方式,研究不同翻堆间隔对牛粪堆肥温度、水分、养分含量和无害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天翻堆、每2d翻堆和每3d翻堆都能使堆肥达到无害化标准,翻堆次数对堆体的水分散失速度影响较大,每天翻堆堆体水分散失较快,养分损失也较大.每2d翻一次堆效果较好,较适合工厂化生产牛粪堆肥.  相似文献   

3.
闷堆和摊放对黄茶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闷堆和摊放组合试验,探究不同闷堆和摊放工艺组合对黄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闷堆对黄茶的品质变化起到主要的作用,摊放起着次要的作用。重闷堆(闷堆时间为110~120 min)茶样中的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茶色素含量均比轻闷堆(闷堆时间为60~70 min)高,而茶多酚、儿茶素总量和水浸出物含量则比轻闷堆低;长摊放(摊放24 h)茶样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和茶褐素含量较短摊放(摊放12 h)增加,儿茶素总量、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则下降,茶多酚的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
小麦锈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农业》2005,(5):23-23
为害症状:条锈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排列呈虚线状,鲜黄色,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孢子堆破裂后散出粉状孢子。叶锈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上少见,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散生,橘红色,孢子堆中等大小,圆形至长椭圆形,夏孢子一般不穿透叶片,偶尔穿透叶片,背面的夏孢子堆也较正面的小。秆锈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也可为害穗部。夏孢子堆排列散乱无规则,深褐色,孢子堆大,长椭圆形。夏孢子堆穿透叶片的能力较强,同一侵染点在正反面都可出现孢子堆,而叶背面的孢子堆较正面的大。三种锈病病部后期均生成黑色条孢子堆。…  相似文献   

5.
堆肥化处理是有效利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牲畜粪便、减轻环境影响的可行途径。本文针对高寒牧区低温和劳动力资源缺乏的问题,研究了一种静态通气方式和保温措施对堆腐效果的影响。静态通气通过埋植于堆体中的通气管实现,而保温通过堆体外的双层塑料膜的温室效应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埋入通气管与翻堆相比可以显著提高堆体内部和堆体外层的温度,有效加快腐熟速度,减少堆腐过程中养分的损失,降低劳动力投入,可以作为高寒牧区替代翻堆的更好通气手段。双层保温膜与单层膜相比能够有效辅助通气管维持堆体高温。堆肥原料中添加磷肥虽然可提高堆腐温度,但同时也增加了堆腐过程中有机质和氮素的损失,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6.
正一、小麦锈病症状条锈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排列呈虚线状,鲜黄色,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孢子堆破裂后散出粉状孢子。叶锈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上少见,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散生,桔红色,孢子堆中等大小,圆形至长椭圆形,夏孢子一般不穿透叶片,偶尔穿透叶片,背面的夏孢子堆也较正面的小。秆锈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也可为害穗部。夏孢子堆排列散乱无规则,深褐色,孢子堆大,长  相似文献   

7.
以多环芳烃为碳源对活性污泥进行驯化.选取未受污染的土壤、农业植物废物、树叶和锯屑加入菲配成模拟含菲堆制原料,分别采用添加经驯化的活性污泥和不添加活性污泥2种方法进行实验室规模的堆制,通过测定菲的残留率、堆体pH值、挥发性固体含量及种子发芽率研究了2个过程中菲的降解及堆肥过程的进展.结果表明:添加驯化的活性污泥大大加快了堆肥过程和菲的降解过程,并进一步降低了堆料中的菲含量:添加经驯化的活性污泥的堆体堆制20 d后菲的残留率可降至4.3%,堆制31 d后菲的残留率可降至1.5%;而未添加经驯化的活性污泥的堆体堆制31 d后菲的残留率才降至4.5%.本实验条件下,堆制31 d后,基本消除了堆料及菲对植物的毒害作用;不需额外调节pH、有机物含量,堆肥过程可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8.
通过玉米秸秆、农家肥+玉米秸秆、农家肥等3种原料堆制发酵有机肥技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原料堆制发酵有机肥成品原料比在50%以上,发酵成品有机肥都呈偏碱性,蛔虫卵死亡率较高;有机质、全氮含量以玉米秸秆堆制发酵最高,总养分、全磷含量以农家肥+玉米秸秆堆制发酵最高,全钾含量以农家肥2次堆制发酵最高。  相似文献   

9.
间歇式曝气与人工翻堆对堆肥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间歇式曝气方式,控制堆肥堆体内氧气体积分数调节堆体内有氧/无氧交替周期,与翻堆方式比较,考察不同发酵模式对堆肥化进程及堆肥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式曝气和翻堆方法均能有效提升堆体内氧气体积分数(翻堆后可使堆体内氧气体积分数达18.5%,曝气可使堆体内氧气体积分数达15.5%).但曝气和翻堆结束后,堆体内的氧气会迅速下降,翻堆方式在27 min内耗尽氧气,间歇式曝气方式在24 min内耗尽氧气.在堆肥化过程中,间歇式曝气与翻堆相比,堆体温度提前约10 d达到室温;堆体含水量提前约18d达到稳定状态;间歇式曝气能够促进堆肥pH快速恢复至中性.堆肥化结束后,间歇式曝气方式与翻堆方式分别使堆肥物料减少51.3%和44.6%(质量分数);总氮含量分别稳定在1.66和1.62 mg/g.可见,间歇式曝气与传统翻堆方式相比,能够促进堆肥快速达到稳定状态,缩短腐熟周期.且比连续曝气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旨在验证自主研发的专用发酵菌剂的应用效果,建立菇渣生物发酵工艺流程和发酵技术体系。[方法]以菇渣为试材,设置对照(不添加发酵菌剂),添加0.2%、0.5%、0.8%(质量分数)专用发酵菌剂以及0.8%市售发酵菌剂5个处理,探究专用发酵菌剂对菇渣堆体发酵效果的影响;采用传统堆体和静态免翻堆体发酵方式,研究不同堆体方式对菇渣发酵堆体温度、理化性状以及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添加专用发酵菌剂均能使堆体温度快速上升,pH值、电导率(EC)、有机质含量均先于对照及市售菌剂处理达到稳定状态,且发酵速度快。免翻堆体发酵方式添加0.5%专用发酵菌剂,菇渣堆体最高温度为73.8℃,比传统堆体发酵高2.2℃;发酵时间约30 d,比传统堆制发酵缩短5 d;在发酵结束时,有机质含量、E4/E6(发酵腐熟度)等指标早于传统堆体发酵达到稳定状态;种子发芽指数达到88.91%,较传统堆体发酵提高2.48%。[结论]2种堆体方式添加专用发酵菌剂,均可缩短菇渣发酵时间,提高发酵质量;而采用静态免翻堆体发酵,配合添加0.5%专用发酵菌剂,可进一步提高菇渣发酵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产生热能来发电的动力设施。目前世界上核电站采用反应堆有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快堆以及高温气冷堆等,广泛使用是压水反应堆,约占核电总装机容量70%。  相似文献   

12.
农村户用沼气池用于启动的第1池发酵原料,除了应尽量采用碳氮比适宜的纯净牛粪、马粪、羊粪,或2/3的猪粪+1/3的牛、马粪外,在投料之前,还应进行堆沤处理。堆沤时,应在收集到的启动原料堆上泼水,保持湿润,并加盖塑料薄膜密封,以利于聚集热量和富集菌种。堆沤时间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调节,夏天堆沤2~4天,冬天堆沤1周左右,当堆沤原料温度升高到40~50℃,颜色变成深褐色后,方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沙蒿高温堆腐过程中化学变化特征,采用实验室恒温箱调控温度的方式模拟堆腐过程,定期取样测定全碳、全氮、总腐植酸碳、pH等化学指标。结果表明,在堆腐过程中全碳、全氮、碳氮比及腐植酸碳都呈降低趋势,全碳由堆制前的812.4 g/kg降低到410.0 g/kg,全氮由堆制前的35.9 g/kg降低到30.9 g/kg,碳氮比由堆制前的22.6降低到13.3,总腐植酸碳由堆制前的27 g/kg降低到14 g/kg,pH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由堆制前的7.01降低到5.50后又升高到6.49。沙蒿堆腐过程中化学指标的变化规律是制定沙蒿堆肥腐熟度和保证沙蒿堆肥质量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堆肥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及生活垃圾后作为有机肥还田是处理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堆积的最佳利用途径,可达到资源化、无害化的目的。通过2013年四次试验,得出加有生活垃圾的堆料、加有牛粪的堆料、加有羊粪堆料、加有猪粪的堆料在升温速度、堆制成功速度上依次递减;玉米秸秆作为堆料明显好于其他秸秆的结论。通过试验检验了该技术的成熟性,为白银市处理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和胡乱堆放的农作物秸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核废料中存在放射性高寿命长的MA,对环境有潜在的危害。本文主要综述在快中子堆、热堆以及混合堆等各种堆型中嬗变MA的研究现状,通过对各种堆芯嬗变MA的对比,分析嬗变MA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翻堆次数对陈香茶品质的影响,在茶叶堆积发酵过程中设计3~8次的翻堆次数处理,结果表明,翻堆次数与陈香茶品质关系密切;随翻堆次数的增加,陈香茶主要品质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TF、TR及粗纤维素显著下降,而褐素成分的TB大量积累。  相似文献   

17.
秸秆堆腐还田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堆制前准备、堆制等方面介绍了秸秆堆腐还田技术,并对该技术产生的效益进行分析,旨在指导充分利用秸秆还田,促进其综合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小麦施肥技术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用沼气池首次投料,除了应尽量采用碳氮比适宜的牛粪、猪粪或2/3的猪粪+1/3的牛粪外,在投料之前,还应进行堆沤处理。堆沤时,应在启动原料堆上泼水,保持湿润,并加盖塑料薄膜密封。以利于聚集热量和富集菌种。堆沤时间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调节,夏天堆沤3-5天。冬天堆沤10-15天,  相似文献   

19.
正一、操作技术1.选择田边地角取水方便处,人工挖低并做田埂,田埂要求与田岸一样平(能够保水)。水稻秸秆一般每亩堆1堆(大麦、小麦两亩堆1堆),一堆秸秆量约500公斤,占地6~7平方米。2.秸秆分层叠堆,每层高40厘米,浇足水分(用沼液更好),使秸秆含水量为60%~70%,撒施催腐菌剂;每堆  相似文献   

20.
基于Fluent流场模拟的立式好氧堆肥反应器设计及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好氧堆肥反应器搅拌不均造成的堆肥过程中堆体空间腐熟度进程不一致等问题,设计了有效容积为1 m3、内设 3 层桨式搅拌装置的立式好氧堆肥反应器,以香菇菌渣与鲜鸡粪湿重比 4∶1 混合为堆肥物料,利用Fluent 对搅拌装置进行流场模拟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堆肥物料在流场中做上下循环运动,物料混合均匀;中层堆体温度最先达到高温期 55 ℃以上,其次为上层堆体、下层堆体,高温期持续时间满足 GB7959—2012;O2含量介于 13.1 % ~ 20.02 %,堆体处于好氧状态;上、下层堆体生菜种子发芽指数较中层堆体先达到 80 %,堆肥结束时上、中、下层堆体的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 112.03 %、112.03 % 和 109.46 %,完全腐熟;3 层堆体的温度、O2含量和种子发芽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 > 0.05),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