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在河南省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主客观因素,提出改变不利于农村女性转移的传统观念,提高农村女性文化素质,加大对用工单位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大力发展当地经济,为加快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创造有利条件等措施,以期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河南省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主客观因素,提出改变不利于农村女性转移的传统观念,提高农村女性文化素质,加大对用工单位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大力发展当地经济,为加快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创造有利条件等措施,以期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急需得到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输出地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为农民规划出有效的劳动力转移方向,并全程跟踪服务,做到转移得了,也能转移得好,最终能让农民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真正实现自己职业地位和财富的提高。本文以福建省沙县政府利用沙县小吃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案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情况培训和就业指导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农业的大量劳动力滞留在耕地上找不到出路,是广大农民贫穷落后的根源之一。本文在对乌盟丰镇县的农业劳动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计算了丰镇县农业劳动力的剩余量,并找出了当地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原因和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当地情况的转移途径和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10,(10):53-53
江苏省宜兴市鲸塘镇读者匡某来电:近年来省里给予农户就业创业扶持,其中包括扶持农村劳动力转移。我是当地农户,想参加今年劳动力转移培训。请问:江苏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标准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合水县农村劳动力状况,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转移培训的途径及对策,提出了富有操作性的观点和做法,这为当地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步伐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该文就永安市的实际,以洪田镇20个行政村为调查点,对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进行分析,浅谈永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以及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大力宣传提高农民对转移劳动力的认识,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鼓励自主创业人,同时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等措施,以有效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自身经济收益,改善整体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8.
农业劳动力转移在目前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对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我们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以数据分析说明淄博市在转移农业劳动力的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指出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立法,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法律法规,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环境,这样,才能保证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298-5299
从5个方面论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对策。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拓展农业就业规模;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推动小城镇建设则增加农村地区当地就业机会;加强技能培训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关键;同时应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庆阳市农村劳动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区域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向当地工业部门转移等就地转移,以及通过培训和服务,保障农民工权益等向外转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山地烟散叶穿针式烘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烤烟生产减少用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烘烤质量的技术措施,探讨重庆市山地烟的散叶穿针烘烤技术,试验研究了散叶穿针烘烤和常规挂竿烘烤对山地特色烤烟外观质量、烘烤成本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挂竿烘烤相比,散叶穿针烘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明显改善,上等烟比率、上中等烟比率、均价和产量等烟叶经济性状显著提升,烤烟烘烤成本显著降低,并且散叶穿针烘烤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山地特色烤烟生产提质增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温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浙江省温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研究,总结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培训方式。通过分析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效果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提出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加快农村劳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其主要举措有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长效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加大筹集资金筹措力度和完善培训资金管理制度.抓好培训基地建设,制定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不足的问题,结合对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分析了我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及优化劳动力转移环境等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从边际生产率近乎为零的农业部门流大量地流向了边际生产率较高的非农部门,其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但我国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的组织化程度相当低,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致使农村劳动力外流并未达到理论预期目标,出现了城乡差距扩大、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持续下降、农业生产女性化和留守儿童教育边缘化等问题。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组织化管理效应理论分析,可以发现进行农村劳动力外流组织化管理,能极大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出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组织化管理,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宁夏为例,将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城市化水平、城乡期望收入差距、劳动力转移成本作为内生变量,建立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同时进行协整检验、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对自身有强的带动作用.市场化程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正相关,收入差距和城市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负相关.因此,应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鼓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改革户籍制度来增加劳动力流动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膜下、碗罩式井窖移栽技术在黔西南州的应用,并将两种井窖式移栽技术进行了比较,得出碗罩式井窖移栽技术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减工降本、抵御恶劣气候等优点.该研究为碗罩式井窖移栽技术在各大烟区推广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青格达湖乡劳动力转移现状出发,从制度、经济和农民自身素质等角度分析该乡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青格达湖乡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包括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旅游业、推进青格达湖乡城镇化进程以及建立健全剩余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18.
以地区差距为切入点,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利用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定量分析了迁出地、迁入地的各项社会经济特征对劳动力省际迁移的影响程度,并得出了中国劳动力由内陆向东南沿海迁移的现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等结论。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data from the Second National Agriculture Census in 2006,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bsolute quantity and age structure of China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by the classical approach. It showed that the migration of rural labor force was still far away from "Lewis turning point", and "mingong huang" ( shortage of peasant workforce) appearing in coastal areas could be explained with the location separation between the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and rural labor force. It was a feasible and an effective way to push forward the transfer of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from the east coast to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to absorb the abundant supply of rural labor force.  相似文献   

20.
贺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057-2059
城乡收入和区域间收入差距的存在,在促进非农产业发展的同时,推动和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和在区域间的流动。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特征和原因,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减少和降低农民流动的成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