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黄瓜畸形瓜和苦味瓜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保护地及露地后期栽培条件下生产黄瓜时,常出现曲形瓜、尖嘴瓜、细腰瓜、大肚瓜等,有时出现苦味瓜。这种瓜不仅影响外观,而且降低了黄瓜的品质,大大影响了其商品价值。1黄瓜畸形瓜和苦味瓜的成因1.1曲形瓜产生曲形瓜有生理或物理原因。生理原因多为营养不良、植株瘦弱造成,如光照不足,温度、水分管理不当,或结瓜前期水分正常,结瓜后期水分供应不足,或伤根、病虫害引起。尤其是在高温,或昼夜温差过大过小,光照少,地温低等条件下易发生。有的是花期子房就表现出弯曲状态,随幼果长大弯曲加重,曲形瓜在最初或最后的果穗发生多。此外,雌花或幼…  相似文献   

2.
在保护地及露地后期栽培条件下生产黄瓜时,常出现曲形瓜、尖嘴瓜、细腰瓜、大肚瓜,有时出现苦味瓜。预防方法: 1、发现畸形瓜及时摘除。 2、做好温度、湿度、光照及水分管理。 3、采用科学配方施肥技术,或喷洒喷施宝、磷酸二氢钾,或氮、磷、钾按5:2:6比例施用;喷洒喷施宝每毫升加  相似文献   

3.
李苹  李畅  姚芳 《农家致富》2007,(5):27-27
砍瓜是通过杂交培育成功的一个新品种。砍瓜绿蔓匍匐,叶心形,5~7裂,背面茸毛。同株异花,花黄色,大喇叭形。雄花着生在茎基20厘米处,雌花着生在茎基130厘米处,主蔓结瓜为主。瓜为长圆柱形,瓜色先由绿后变金黄色。每株结瓜13~15条,瓜长一般90~130厘米,直径12~15厘米,单瓜重6~9公斤。在生长期的瓜被砍的截面3分钟后伤口迅速愈合,每天继续生长6~8厘米,不影响瓜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绿色食品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种植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白瓜市场前景看好,白瓜面积不断扩大,由原来的不足万亩发展到目前的近7万余亩。但随之而来的白瓜病情也逐年加重,特别是去年白瓜主要生产村屯普遍出现烂瓜现象,严重的几乎绝产,为了不影响农民的种瓜积极性,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诊断为烂瓜现象是多种原因影响下的白瓜疫病表现在果实上的一种症状。  相似文献   

5.
黄瓜畸形瓜的发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畸形瓜包括弯曲瓜、大肚瓜、尖嘴瓜、蜂腰瓜、瘦肩瓜、钩子瓜等. 弯曲瓜.茎叶过密,特别是行距窄,植株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或肥料不足,干旱缺水,引起植株生长衰弱、营养不良,均易产生弯曲瓜.但有些瓜弯曲是由于卷须缠绕、架材和茎蔓阻挡等机械原因造成,应予区别.  相似文献   

6.
坐瓜灵对黄瓜膨瓜速度及产量的影响蒋燕张菊平张兴志(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洛阳471003)黄瓜是目前生产上栽培面积较大的蔬菜之一,如何进一步提高其产量、增进效益是生产中一直探索的课题。本试验用坐瓜灵对黄瓜瓜胎进行了不同时期处理,以研究坐瓜灵对黄瓜膨瓜...  相似文献   

7.
<正> 砍瓜是有关科研单位通过杂交选育成功的一个新品种,具有随砍随长的特性,堪称天下奇瓜。砍瓜绿蔓匍匐,叶心形,5~7裂,背生茸毛,同株异花,花黄色,大喇叭形,主蔓结瓜为主,侧蔓结瓜为辅。瓜长圆柱形,瓜  相似文献   

8.
1蜂腰瓜 瓜的两头粗,中间细,形如蜂腰.原因是土壤硼、钾不足,或植株根系对硼的吸收受阴、代谢失常.细雨胞分裂不正常.另外,高温、干燥、黄瓜发育期内环境条件变化大,植株长势弱,也容易出现蜂腰瓜.  相似文献   

9.
飞碟瓜属南瓜属,是美洲南瓜种中的一个品种,也称元宝瓜、荷花瓜。是近几年从美国、韩国引进的一个新型瓜菜品种。植株贴地生长,生长势强,掌状叶,8~10片时即可见瓜,瓜成熟后有绿、白、黄三种颜色。肉厚且质密,口感细腻,优于西葫芦.果实碟形,既可盆栽观赏又可食用,不但能炒、炝、做汤做馅,而且还适合生食凉拌、蘸酱。  相似文献   

10.
砍瓜是有关科研单位通过杂交、组合、定位选育而培育成功的一个新品种,堪称天下奇瓜。砍瓜绿蔓匍匐,叶心形,5~7裂,背面茸毛,同株异花,花黄色.大喇叭形。主蔓结瓜为主,侧蔓结瓜为辅。想吃瓜不用愁,吃多少,砍多少,日日有瓜吃.天天吃鲜瓜。被砍的截面3分钟后伤口迅速愈合.每天继续生长6~8厘米.不影响瓜的正常生长。该瓜的主要特点:1 生长快 从幼瓜授粉到成熟仅  相似文献   

11.
1.蜂腰瓜 瓜的两头粗,中间细,形如蜂腰.原因是土壤硼、钾不足,或植株根系对硼的吸收受阻,代谢失常,细胞分裂不正常.另外,高温、干燥、黄瓜发育期内环境条件变化大,植株长势弱,也容易出现蜂腰瓜.  相似文献   

12.
砍瓜是有关科研单位通过杂交、组合、定位选育而培育成功的一个新品种,堪称天下奇瓜.砍瓜绿蔓匍匐,叶心形,5~7裂,背面茸毛.同株异花,花黄色,大喇叭形.主蔓结瓜为主,侧蔓结瓜为辅.想吃不用愁,吃多少,砍多少,日日有瓜吃,天天吃鲜瓜.被砍的截面,3分钟后伤口迅速愈合,每天继续生长6~8厘米,不影响瓜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3.
"五色瓜"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古人有关"五色瓜"形态的描述,差异明显;现代学者多数认为"五色瓜"是"东陵瓜"。本文首先通过对史料进行梳理考证,得出"五色瓜"并不一定是"东陵瓜",且"五色瓜"可能为薄皮甜瓜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五色瓜"与"东陵瓜"的关系与渊源,从文学记载的角度进行解读,认为"五色瓜"的形象是在"东陵瓜"形象的基础上,文人通过想象而产生。  相似文献   

14.
<正> 香炉瓜,原产印度,后由西藏喇嘛引入我国,历来是佛教的吉祥物和上等贡品。它形态奇特,上红下白,上园下尖,下有三足鼎立,酷似香炉而得名。 此瓜好看,可作吉祥礼品,而且特别好吃,嫩瓜甜、脆、香,可炒可凉伴。老瓜甜、粉、香,可与板栗媲美,并  相似文献   

15.
砍瓜是有关科研单位通过杂交培育成功的新品种 ,堪称天下奇瓜。想吃瓜不用愁 ,吃多少 ,砍多少 ,日日有瓜吃 ,天天吃鲜瓜。1 主要特点1.1 生长快 从幼瓜授粉到成熟仅 2 0多天 ,每天平均生长 6~ 8cm。试验记录 :2 0天生长至130cm ,砍掉 5 0cm ,留 80cm ,隔 6日测量 ,长至12 0  相似文献   

16.
飞碟瓜,又名碟瓜、碟形瓜,为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的一个变种,是我们近年新引入的名特蔬菜品种.它的食用部分--嫩瓜,具有外形美观、风味清爽等特点,集食用、观赏于一体,加之其适应性强,既适合露地栽培,又适合保护地栽培,因此,一经引入,便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我们已开始向全国大部分地区进行推广,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17.
瓜实蝇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防治试验与系统诱捕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明苦瓜地诱捕瓜实蝇雄成虫的数量动态和瓜实蝇对苦瓜的危害损失率,测定苦瓜的经济允许损失率分别为2.85%~3.09%。通过回归分析,建立苦瓜损失率与瓜实蝇雄成虫的诱捕数量的关系模型,测定瓜实蝇的经济阈值为每个诱捕器5.3~5.8只。  相似文献   

18.
变色瓜     
品种介绍:变色瓜也称金芒果瓜、彩瓜,俗称老鼠瓜。为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结瓜30~50个,单瓜重350~600克,幼瓜白中带绿色花纹,远看如一只只老鼠,所以称老鼠瓜。瓜体有黄、橙、红等色,红色为成熟色,剥开外皮,里面是一粒粒红玛瑙般的果实.入口滑嫩清爽.有补血健胃之作用。嫩瓜食用味道好,炒菜或做汤口味清香。  相似文献   

19.
黄瓜弯瓜也称畸形瓜.属生理性病害。造成黄瓜弯瓜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摘叶过多过早容易导致黄瓜弯曲。2.前期单株结果过多。3.开花时子房小的花.质量不好,即便开花,以后得到的养分也较少,容易引起弯曲瓜。4.正常的长果型瓜条。在果实膨大时需要一定时间.环境条件稍微不好,就会形成弯曲瓜,所以,后期选肥用肥很重要。5.结果初期长出的是正常瓜,如果养分不能及时供给.不久也会形成弯瓜。6.结出的长果型黄瓜.在膨大时遇到叶片的阻碍,也会形成弯曲瓜。7.高温引起的缺钾、缺硼也可能出现尖头瓜、弯瓜。一般白天温度不应超过32℃。白天应控制在25-30℃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20.
黄瓜不同瓜位单瓜结籽数及千粒重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黄瓜不同瓜位单瓜结籽数及千粒重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腰瓜的单瓜结籽数及千粒重最高 ,变异系数较小 ;根瓜的千粒重变异系数最小 ,但单瓜结籽数变异系数较大 ;顶瓜的单瓜结籽数及千粒重变异系数均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