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附红细胞小体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播途径多,病猪以高热、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特征.文章介绍了猪附红细胞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原体变化及防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2.
嗜血支原体病作为一种新发人兽共患病正日益得到兽医学界与相关部门的关注.该病原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并有隐性感染、慢性迁延、条件致病、急性发病时致死率高的特征;最初猪嗜血支原体命名为附红细胞体,并将其归为立克次氏体目.而后在其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后将其重新分类为支原体类微生物.但是该分类还存在异议.研究报道证实人类也可感染嗜血支原体微生物,病人以低热、乏力、嗜睡、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腹泻腹痛、肝脾肿大,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胆红素增高为特征.然而,该病在临床医师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对急性附红细胞体病患畜(猪、犬)病理组织学、血液学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显示:患畜均有体温升高、呼吸和心跳加快、谷-丙转氨酶和血清胆红素增高、血糖降低、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总数、淋巴细胞下降、白细胞总被上升等血液学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病理剖检可见血液稀薄,血凝延迟、胃肠粘膜出血,其他部位粘膜、浆膜和脂肪黄染,肝脾肿大;心、肝、脾、肾等大部分实质器官有含铁血黄素沉着和广泛的器官损害等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贫血、肝功能下降、血糖降低和广泛的器官损害是急性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先兆子痫及子痫并发HELLP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及出血倾向等,以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压积降低、外周血涂片见到异形红细胞、肝酶及胆红素升高,血小板减少等为主要诊断依据。小剂量阿斯匹林和潘生丁联合应用以抗血小板凝聚和及时终止妊娠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12条健康幼犬经血液学检查确认无附红细胞体感染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消化道接种组,将奶牛附红细胞体阴性菌血和阳性菌血分别经呼吸道接种对照组和消化道接种组各犬,逐日采血,测定其红细胞感染率,并在红细胞感染率最高的时候,测定其生理指标、血液常规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本试验结果表明,消化系统接种组接种前后各犬体温、脉搏、呼吸、血红蛋白和一分钟胆红素无明显差异(P>0.05);红细胞感染率、红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和总胆红素差异显著(P<0.05),红细胞感染率最高可达30%。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消化道可以感染该病。  相似文献   

6.
选择12条健康幼犬,经血液学检查确认无附红细胞体感染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肌肉接种组,将奶牛附红细胞体阴性菌血和阳性菌血分别经肌肉接种对照组和肌肉接种组各犬,逐日采血,测定其红细胞感染率,并在红细胞感染率最高的时候,测定其生理指标、血液常规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本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而肌肉接种组犬体温、白细胞总数、总胆红素升高、脉搏、呼吸次数加快,红细胞感染率平均可达39.6%,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降低,一分钟胆红素不变.试验结果证明,伤口可以传播该病,为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附红细胞体病患畜病理组织学及血液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急性附红细胞体病患畜病理组织学,血液学和部分生理生化变化指标变化的显示:患畜均有体温升高,呼吸和心跳加快,谷-丙转氨酶和血清胆红素增高,血糖降低,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总数,淋巴细胞下降,白细胞总数上升等血液学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相似文献   

8.
赵喆  李坚  宋燕燕  曾燕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7,25(2):161-162,164
目的观察换血疗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血液学影响。方法对1999至2005年我科因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换血的41例次新生儿,检测换血前后胆红素、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结果41例新生儿在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其换出率分别为50.1%和54.8%;患儿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明显下降(P<0.01或<0.05),换血过程顺利。换血后出现感染4例(9.8%),贫血15例(36.6%),出血倾向1例(2.4%)。结论换血治疗重症胆红素血症可明显降低血胆红素水平;但换血过程中对新生儿内环境尤其是血液系统有明显影响,换血后易出现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降低;提示换血后应预防感染、贫血、出血的发生,密切监测血常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避免出现严重换血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三、附红细胞体病 本病是以贫血、黄疸、高热为主要特征的血液寄生虫病。附红细胞体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红细胞感染率约为70%.最高达90%以上。目前本病的传播途径尚无定论.有人认为是虱、蚊、蜱等吸血昆虫传播。  相似文献   

10.
猪附红细胞体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及相关指标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了猪附红细胞体小鼠感染模型,研究了感染后血液常规指标,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旨在为附红细胞体病跨种间感染机制研究以及免疫功能变化研究提供借鉴。研究采用分离纯化的猪附红细胞体为感染源,以尾静脉注射方式人工感染SPF小鼠,感染后通过血液压片镜检,PCR检测及透射电镜检测鉴定模型建立成功。同时检测对照组和试验组小鼠的血液常规指标变化,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和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变化,发现试验组小鼠红细胞总数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红细胞比容降低,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下降,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了猪附红细胞体小鼠感染模型,研究了感染后血液常规指标,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旨在为附红细胞体病跨种间感染机制研究以及免疫功能变化研究提供借鉴。研究采用分离纯化的猪附红细胞体为感染源,以尾静脉注射方式人工感染SPF小鼠,感染后通过血液压片镜检,PCR检测及透射电镜检测鉴定模型建立成功。同时检测对照组和试验组小鼠的血液常规指标变化,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和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变化,发现试验组小鼠红细胞总数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红细胞比容降低,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下降,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2.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又名红细胞孢子虫寄生于红细胞或血浆中而引起猪的一种原虫病,本病主要以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发红为特征,可引起猪只特别是仔猪的大批死亡。1病原病原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寄生于红细胞内,也可游离在血浆中。猪附红细胞体呈环形、球形、椭圆形、杆状、月牙状、逗点状和  相似文献   

13.
猪痢疾(Swine dysentery)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Trepone-ma hyodysenteriae)引起的猪的一种以消瘦、腹泻或粘液性出血性下痢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特有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大肠粘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或发展为纤维素坏死性炎症,发病快,发病率、死亡率高;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及血浆中的猪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 suis)引起的猪的一种以溶血性贫血、黄疸、呼吸困难、虚弱和发热为主要特征的血液寄生虫病,其临床特征以高热、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特征,死亡率高。笔者曾成功确诊并有效治疗一起猪痢疾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病例,现将诊治经过介绍如下,谨供同行在临床上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动物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15.
本病是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特征的。它是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血浆和骨髓中的一群多形态微生物。虫体呈现多种形态,大多是以环状为主,也有杆状、球形及发芽状的。虫体多数在红细胞表面游离在血浆中。附红细胞体是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它对于干燥和化学药品比较敏感,对低温的抵抗能力较差。附红细胞体是由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一种散在性、热性、溶血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16.
仔猪附红细胞体病贫血和黄疸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阐明仔猪附红细胞体病贫血和黄疸的发病机制。[方法]对患附红细胞体病仔猪进行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和组织器官的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患附红细胞体病仔猪的血清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显著增高,血糖浓度降低;肝、脾和淋巴结等器官的细胞变性、坏死,红细胞破裂增加,表明患附红细胞体病仔猪的贫血属于溶血性贫血。[结论]红细胞的大量破坏和肝细胞的大量变性、坏死是导致黄疸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于附红细胞体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以发热、贫血或黄疸等症状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特征及治疗方法,为该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共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猪舍之间完全隔开,30头/组,对发病和对照组红细胞进行镜检,并进行胆红素代谢试验以及三氮脒和强力霉素治疗对比试验。[结果]发病猪红细胞周围呈刺状或无规则形状,可不规则移动,在血浆中可见到游离活附红细胞体。治疗后,血浆中游离的附红细胞体消失。发病猪血清TBIL和IBIL明显升高,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三氮脒组和强力霉素组之间TBIL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强力霉素组IBIL降低至正常范围内(3.51μmol/L)。[结论]附红细胞体病可引起发病猪只IBIL显著升高,临床上使用三氮脒或强力霉素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等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病羊主要以黄疸性贫血、发热、呼吸困难、虚弱、流产、腹泻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又名红细胞孢子虫)寄生于红细胞和血浆中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溶血性黄疸、呼吸困难、皮肤发红和虚弱为特征。各种年龄猪都可感染发病,对养猪业的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