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养殖设施建设、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中华鳖的全程生态养殖技术,以期为中华鳖的经济、生态、高效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藤县外荡网箱养殖中华鳖的优势及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藤县外荡网箱养殖中华鳖的优势,并介绍了其养殖技术,包括了水域选择、放养前准备、鳖种放养、饲料投喂、病害防治、及时起捕等内容,以期为采用外荡网箱养殖中华鳖的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中华鳖稻田生态养殖技术,具体包括稻田选择、土方工程、防逃设施、稻田整理、移栽水草、投放螺蛳、鳖种选择、鳖种放养、水稻种植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中华鳖生态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包括选择场地与建设池塘、种萍与投螺、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疾病防治、自然越冬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中华鳖的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适合川东北稻区应用的稻田甲鱼循环生态高效共生模式,以提升稻田综合种养殖的经济效益,促进养殖户增收,推进四川省生态养殖产业发展。【方法】根据中华鳖的放养规格、放养密度和养殖周期设计4个试验组共12个稻田甲鱼处理模式,分析各模式对水稻及中华鳖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试验组的水稻产量最高达456.37kg/667m~2,符合有机水稻种植平均产量(300~400kg/667m~2)的标准,中华鳖产量最高达270.05kg/667m~2;中华鳖的生长受放养密度的影响较大,其增重率最高达314.16%、特定生长率最高达0.292%、日增重为最高达2.252g。经济效益最高的养殖模式为中华鳖投放规格0.45kg、投放密度200尾/667m~2、养殖周期600d,年平均经济效益达19 868.04元/667m~2,投入产出比1∶2.39。【结论】稻田甲鱼模式水稻产量基本达到有机水稻种植产量标准,且中华鳖生长正常,经济效益可观,投资回报率高,能显著提升稻田利用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利用3口池塘开展了主养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搭配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的高效健康养殖试验,池塘面积均为0.6hm2,分别放养平均规格为1.0g/尾的黄颡鱼夏花15.0、22.5、30.0万尾/hm2,同时搭配放养规格为0.5kg/尾的白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鱼种6000尾/hm2,规格为0.25~0.50kg/尾的中华鳖2250只/hm2。采用一次放足、分批上市方式,经过319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3口试验塘黄颡鱼产量分别为9000、12800、14700kg,盈利分别为72300、92900、9630元,利润率分别为35.81%、36.11%、33.00%。  相似文献   

7.
田藕 南美白对虾 中华鳖立体生态套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探明田藕、南美白对虾、中华鳖三者间的生态适应性和产量效益的叠加作用,进行藕 虾 鳖立体生态套养试验。结果表明,田藕套种有利于改善水体的质量,藕、虾、鳖套养后的效益明显高于单一的白对虾养殖效益,增加1388%。施足基肥、减少追肥,合理配组虾与鳖的放养日期与投放密度能有效增加藕、虾、鳖的产量与效益,减轻中华鳖对白对虾的捕食危害。  相似文献   

8.
中华鳖营养价值高、口感鲜美,是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滋补佳品,生态养殖模式下养殖中华鳖经济效益高。文章结合寿县堰口镇实际,对中华鳖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华鳖的池塘养殖管理粗放,经济效益高,已经成为养殖户喜爱的项目,笔者根据养殖经验,总结出中华鳖的池塘养殖技术要点,为广大养殖户发展中华鳖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繁昌县峨山沈弄水产养殖场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包括养殖设施、苗种设放、饵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治、捕捞等,以期为中华鳖的生态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华鳖俗称甲鱼、王八,是较为名贵的淡水水产品,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所以长期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在中华鳖的养殖过程中,由于不能准确把握养殖密度,投放的食料配比欠缺科学性等问题,造成中华鳖产值下降,产品口感以及其营养价值也相应受到影响。本文就大水面立体生态养殖的方法进行探究,试分析其对于鳖类养殖的实际效用,希望为我国中华鳖养殖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甲鱼是淡水经济动物,学名鳖,目前人工养殖品种主要是中华鳖。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滋补力强,经济价值高,是高级美食佳肴。1997年,峨山县农业局与福建省霞浦县华丰鳗业公司翔兴水场养殖厂签订养殖协议,并于当年引种10万只甲鱼苗。采用恒温高密度养殖技术在峨山县放养,取得成功。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甲鱼人工养殖属于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项目,发展此项目要注重解决养殖及防病治病技术,并有销售市场,才可适当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中华鳖养殖3项记录管理网络化系统的设计、特点和养殖企业实际应用等进行描述。该系统是在对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的分析,借鉴国内外其它食品生产溯源系统先进模式,以及充分掌握中华鳖养殖特点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华鳖养殖全程可追溯模拟系统。它将为实现水产养殖生产、用药和销售的网络管理,方便政府部门对养殖企业进行全程、远程质量安全监控,以及及时追踪、追溯问题产品的源头及流向提供便捷的操作工具,同时有利于推进健康养殖示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介绍嘉兴市秀洲区中华鳖标准化养殖示范推广的工作措施及工作成效,以促进中华鳖标准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华鳖的营养价值高,口感鲜美,是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滋补佳品,尤其是生态养殖模式下的中华鳖营养价值高且经济效益高。文章结合寿县堰口镇实际,对中华鳖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的池塘养殖环境及饲料条件对中华鳖的养殖成活率、增重量、饲料系数、经济效益和成品鳖外观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软泥底的池塘底质、用木板或竹板制成晒背台和饵料台、池塘水面种植一定面积的水浮莲、投喂福寿螺肉和小杂鱼虾的池塘养殖的中华鳖生产性能最好、经济效益最高,成品鳖外观体色光鲜,裙边硬,体态生猛,在中华鳖的养殖生产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自2001年逐步得到推广养殖以来,在近年来成为沿杭州湾一带重要的水产养殖经济品种,养殖面积达20余万亩。但由于种质资源退化,高密度养殖病害高发,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多种不利因素,导致养殖风险急剧提高,养殖效益大幅下降。为转变水产养殖增长方式,开拓健康养殖思路,笔者提出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中进行中华鳖套养试验,利用中华鳖食性,并控制适当数量的中华鳖来防治南美白对虾病害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平均亩产南美白对虾409.2kg,中华鳖7.2kg,亩产值10809元。为该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三段式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浙西南山区水库的生态环境条件,进行温室+池塘+水库网箱三段式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中华鳖生态养殖实用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对生态养殖模式、设施建设、经济效益、鳖的品质等技术经济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华鳖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中华鳖健康养殖新模式,我站于2006年5月至2008年3月承担实施了“中华鳖池塘生态健康养殖试验”项目。试验采用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创造了仿生态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鳖,俗称团鱼、甲鱼、王八,在分类上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鳖科,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高,历来被视为滋补的营养保健品。中华鳖养殖业起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2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2014年全国中华鳖养殖产量约为34万吨。中华鳖养殖业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