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肖薇薇 《吉林农业》2011,(7):261-261
通过对水源区生态现状进行综述,阐明了构建该区域生态安全预警体系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进而对建立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可行性、原则、基本方法及预警内容要素进行初步研究,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南水源区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曹睿  张慧君  严向军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2):103-104,122
为了保护水源区生态环境和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提出赋予了实施生态补偿全新的内涵。在评价临安市生态补偿现状的基础上,依据临安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新要求,提出了以公共补偿为主,互助补偿、市场补偿为辅的生态补偿机制架构,并探讨了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3.
对口协作模式从省级层面逐步落实到县级层面,甚至是乡镇层面,形成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补偿的特色模式。通过对对口协作模式的法制协调机制、理论基础、开展的具体方式和近年来取得的成果的分析表明,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生态补偿对口协作模式,作为不同行政区域互相不隶属主体间的利益补偿性合作的重要试点,既不同于传统的纵向转移支付,也不同于正蓬勃发展的市场支付制度,是在两种模式之外的制度创新。对口协作模式是纵向财政机制的补充,有力地拓宽了补偿方式,增强了受偿区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值得重视和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探索出昆明市松华坝水源区保护和农业发展路径,采用文献查阅、政策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昆明市松华坝水源区概况、水源区保护与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开发水源区延伸价值,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库区经济发展,加强水源区管理服务、加大水源区保护力度,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合理控制水库人口数量等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在保护水源区的前提下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西峡县发展猕猴桃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就西峡县资源秉赋、生态环境、秦巴山区扶贫及中线水源区核心涵养区的政策支持等方面论述了发展猕猴桃产业集群的优势,以及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生态条件改善及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额尔齐斯河流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也是“引额供水工程“的水源区,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地区。在“引额供水工程“建设的同时,应研究流域内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以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本文在对流域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十堰市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高标准、高要求的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生态环境适宜发展高山无公害、无污染的反季节蔬菜。介绍了该市高山蔬菜基地分布情况及茬口模式、产业化水平、技术应用水平及产业综合水平,分析了该地区产业优势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秸秆还田技术,项目围绕滇池流域及水源地水源保护、土壤有机质提升,开展秸秆直接全量还田,对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减少农业有机废弃物乱堆、乱放及化肥的用量,减少火灾隐患,保护水源区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源区是重要的供水地,关系着城乡居民的用水安全,但对水源区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对松华坝水源区的调查,分析该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从农村生产方式、农户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农户增收中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峡县发展猕猴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从西峡县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猕猴桃的独特功效、秦巴山区扶贫及中线水源区核心涵养区的政策支持、西峡县旅游产业的助力、科技研发及人才资源优势、配套服务优势等方面论述了发展猕猴桃产业集群的优势,以及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生态条件改善及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区域开发活动,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和间接、有利和有害的影响。在综合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从生态结构的合理性、生态功能的稳定性、生态环境的适宜性3个方面构建了由植被覆盖率、景观破碎度等17个指标组成的生态环境干扰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整理前后的区域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调节土地整理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和干扰方式以及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谢雨萍  向悟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28-5131
应用旅游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构建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模型,定量评价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2004年和2006年旅游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足迹处在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旅游生态占用率小,生态农业旅游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说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旅游模式是减少旅游生态足迹和提高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杨冬梅  任志远  赵昕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2):98-101,105
采用生态安全的综合指数和层次分析方法,建立生态脆弱区神木县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综合评价神木县10年来的生态安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10年来,神木县生态安全状况由中警状态走向预警状态;生态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生态安全状况仍然严重。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环境污染压力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阐述了这一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为改善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极为脆弱的地区,配合国家扶贫政策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的生态移民是积极而有效的尝试.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态移民有着大量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回顾,对生态移民扶贫研究进行了梳理.研究认为,生态移民能有效地解决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贫困问题,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但在国内实践中,生态移民却遇到了很多挑战.  相似文献   

15.
乌鲁木齐是绿洲城市,自然环境比较脆弱,由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及自然地理单元的特殊性等原因,致使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建设生态城市是乌鲁木齐市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3个方面构建了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乌鲁木齐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从评价的结果来看,2001~2006年乌鲁木齐城市生态安全程度较低。基于此提出了乌鲁木齐城市生态安全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曹辰  杨国林      锁旭宏  刘涛      安旭伟  胡栋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2):200-207
以阜新市为研究区域,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选取阜新市2007、2013年和2019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对湿度、绿度、干度和热度4个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进行提取,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将多重影响因素耦合为遥感生态指数RSEI,从而对阜新地区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2007-2019年,阜新市RSEI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0.671增加到2019年的0.687,生态环境指数上升2.32%;研究区域内大部分RSEI等级为中和良的地区,面积占比提高到90.58%;总体来看,生态环境整体向好发展。对于阜新市与RSEI指数相关度最高的是干度分量,因此应重点关注干度分量中建筑指数和土壤指数协同作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枯枝落叶层水文生态功能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通过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凋落物及其分解过程以及蓄积量随时间变化的分析,研究了枯枝落叶层的持水、截留作用和蓄水保土效益,认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枯枝落叶层的水文生态功能最终体现在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效能上,为综合评价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安全角度,创新性地建立包含生态环境、景观格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四大因素的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使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更加全面。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综合确权法对指标赋权,运用改进的综合指数评价模型计算规划前后的安全分值,定量探讨土地整治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以湖南省平江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出全县2020年相对2010年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1.1204,土地整治规划对环境的整体影响是正面的,在生态安全方面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PSR模型的艾比湖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并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对艾比湖流域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在13项评价指标中,影响流域生态安全的主导因素为森林覆盖率、草地面积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其所占权重均在0.1以上;(2)自2000—2010年以来,艾比湖流域生态安全指数由0.230 9增加至0.755 6,流域生态环境呈现良性发展趋势,生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当地政府通过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草地面积以及治理水土流失等措施,不断改善了该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基于门槛理论对壶瓶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现状进行分析,挖掘出影响该区生态环境规划的有利因素为水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丰富、优势生态产业得以发展,以及门槛限制(不利因素)为生态过程不连续、生态环境的破坏、农药化肥的使用、城镇化水平低;提出了保障生态安全、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价值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