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国粮食需求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数量统计方法预测表明: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大陆地区)可控制在12.5205-12.7285亿,国民收入年增长速度以7.6%-9.2%为宜。口粮消费总量趋于稳定,动物性食品消费持续增加,说明食物结构正向营养化、科学化方向转化。估计到2000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为4863.9-5096.7亿公斤,我国完全有能力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产品进出口形势分析与展望(2001—2002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放 《世界农业》2002,(7):20-22
2001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水产品进出口总量为426.7万t,进出口总额60.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和6.7%。其中水产品出口量195.3万t,出口额41.9亿美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27.3%和9.2%;水产品进口量231.4万t,进口额18.8亿美元,分别比2000年下降8.1%和增长1.6%。水产品实现贸易顺差23.1亿美元。一、2001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特点1.在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加大2001年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160.7亿美元,比…  相似文献   

3.
中国畜产品出口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萍 《世界农业》2002,(10):21-22
2002年以来,在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的情况下,畜产品贸易却出现了滑坡。1~6月份,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2.9亿美元,比2001年下降3.6%。其中,出口额13.3亿美元,下降8.5%;进口额9.7亿美元,增长4%。畜产品贸易额占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7.5%,比上年下降0.7%。一、1~6月畜产品出口情况1.2002年2~5月畜产品出口下降,其他两月增长2002年1~6月,我国畜产品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累计贸易顺差3.6亿美元,比上年缩小1.6亿美元。其中,1月出口2.4亿…  相似文献   

4.
积极发展粳稻生产 不断优化稻米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常年种植面积4亿亩左右、总产2亿t左右。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消费国,全国60%以上的人口主食稻米。每年消费稻谷约1.9亿t,占粮食消费总量的35%.稻谷作为口粮消费占稻谷总消费的86%、占口粮总消费的65%。所以,稻米是我国城乡居民最主要的口粮.在粮食消费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因此。稳定和发展水稻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就稳定和发展了我国的粮食生产;积极促进粳稻发展、不断优化稻米结构,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粮食消费结构.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其作用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实现农业和粮食业的现代化,是广东省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找省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粮食生产发展缓慢,1993年粮食总产比1978年只增加119万t,增长7.9%,远远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广东人多地少,加上外来人口近1000万人,以及工业、饲料发展的需要,粮食供求矛盾越来越尖锐,1993年全省粮食总产1629万t,而粮食消费总量大约为2400万t。粮食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今后能否稳定发展广东粮食生产,提高粮食自给水平,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必须把粮食生产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依然严峻国内贸易部丁声俊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预计,世界人口到2000年总人口数将达61.22亿,其中发展中国家的总人口将达48亿之多。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将为3.7%,发展中国家为4.9%;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为3.5...  相似文献   

7.
实现农业和粮食业的现代化,是广东省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找省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粮食生产发展缓慢,1993年粮食总产比1978年只增加119万t,增长7.9%,远远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广东人多地少,加上外来人口近1000万人,以及工业、饲料发展的需要,粮食供求矛盾越来越尖锐,1993年全省粮食总产1629万t,而粮食消费总量大约为2400万t。粮食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今后能否稳定发展广东粮食生产,提高粮食自给水平,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必须把粮食生产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我国煤炭工业快速发展,2000年全国产煤9.9亿吨,2001年产煤11.04亿吨,2002年13.8亿吨,2003年16.67亿吨。2004年全国产煤19.56亿吨,占全国一次性能源生产总量的74.3%,当年煤炭销售量为18.91亿吨,占全国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的65%,均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煤炭产量达21亿左右,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与消费国,生产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我国稻谷的年生产能力在2亿t以上.国内年消费总量约1.38亿t。其中口粮消费1.17亿t.占总消费量的83%,养活着近2/3的中国人口.稻米质量及安全性直接关系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问题。稻米产业也是我国最具优势的粮食产业.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个性信息素腺体的分析技术,研究了枣粘虫(AncylissatovaLiu)第一代雌成虫性信息素组分的精确比例。研究结果表明:枣粘虫的性信息素由4个组分组成,即E9-C12:0AC(Ⅰ)、Z9-C12:OAC(Ⅱ),7,-C12:OAC(Ⅲ)和Z7-C12:OAC(Ⅳ),各组分精确比例为Ⅰ:Ⅱ:Ⅲ:Ⅳ=52:35:6:7;E9/Z9的比例为60.9±7.8%E,E9/Z9比例的变异系数C.V=10.3%。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单雌性信息素腺体的含量平均为5.8±3.3ng,各组分的含量分别为3.02(Ⅰ),2.03(Ⅱ),0.35(Ⅲ),0.40ng(Ⅳ)。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安全食品战略体系及其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我国安全食品发展状况及其演变过程,分析了我国各类安全食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目前发展安全食品的类型与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战略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食物观要求把牢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以可持续发展为本质要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对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面临资源约束加剧、供需数量与质量等结构性矛盾突出、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等一系列挑战,端稳端牢中国饭碗、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面临诸多考验,树立大食物观具有强大的时代必要性和紧迫性。要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基础,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着力推进人才培养,为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提供要素支撑。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引导居民调整膳食结构,优化农业支持政策,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洪凯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2):96-99,103
本文从粮食的生产、流通、储备,分析广东省的粮食安全问题,对广东近期粮食安全的目标、供求进行了预测和评价;提出了广东省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即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适度扩大储备规模,合理调整粮食储备品种结构,完善市场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绿色食品研究与开发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2 0世纪初发达国家“石油农业”的弊端暴露以来 ,国外出现多种替代农业 ,安全、无污染、优质营养类食品的名称繁多 ,如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自然食品、生态食品等 ,但实质与绿色食品相同 .本文介绍了国外这些绿色食品的研究和开发进展以及我国绿色食品工程研发状况 ,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对策 ,即从政策资金扶持、市场法制建设、科技研究推广、“绿色”意识培育等 4方面入手 .  相似文献   

15.
秦彤  荆培君 《农业网络信息》2012,(7):117-118,124
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注意,也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如何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试验于1987~1988年进行,把健康鲜猪肉样按不同季节置于自然室温下,以国家卫生标准的感官指标为分档依据,并选择TVB-N,pH值,氨粗定量、过氧化物酶及细菌总数五项肉鲜度常规检验方法和肉抽汁中可溶性蛋白质凝固性试验,进行肉品从新鲜至变质的感官,理化及细菌学同步检验,经188份(次)的检测,对鲜猪肉在自然室温下的变化规律及现行鲜猪肉国家卫生标准作了探讨,并把检验过程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验证了上述各种检验方法在检验鲜猪肉时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过敏原问题食品是对公众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潜在威胁之一。澳大利亚作为食物过敏率较高的国家,早已对过敏原问题食品实施召回,分析澳大利亚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管理和现状,对我国建立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体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通过梳理澳大利亚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的相关法规、指南和通告,总结了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管理系统;整理了澳大利亚1998—2020年4月间的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数据,并分析了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现状。虽然澳大利亚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管理系统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形成了闭环循环系统,但过敏原标签问题仍是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的主要原因,企业过敏原标签管理仍需完善。最后从我国需建立相对独立的食品过敏原管理体系、确定适用我国国民体质的食品过敏原范围、完善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计划及指南规范、完善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信息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纳米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纳米科技是在纳米尺度理解、控制和操纵物质世界的一项科学技术,已在材料、化工、医药、食品、能源等领域得到应用.对纳米技术在食品加工、食品包装和食品分析检测上的应用研究以及纳米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与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论述了绿色食品的产生背景、发展概况及其标准体系中各类别标准的特点及在保证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指出了我国目前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概略介绍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对读者了解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联系与差别,了解绿色食品的本质特征,把握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思路,都会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事关全民福祉,也有利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和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江西省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当前食品产业的现实基础和存在问题,探索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和支持政策。研究表明,近年来食品产业的发展规模得到显著提升,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管制度在逐渐完善,市场监管力度和技术创新实力在不断加强,绿色产业链条在不断健全。但仍存在食品产业链条不强、食品出口竞争力不强、食品安全监管有待提升等问题。为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优化食品产业结构布局、加强食品产业科技创新、提升食品产业品牌价值、推动食品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加强食品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实施路径。同时,需要给予更多政策去引导食品企业明确品牌定位,鼓励开拓国内外市场;完善市场投融资机制,助力食品企业提质发展;完善食品监管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全过程追溯机制;制定和推行绿色生产标准体系,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认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