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界冲击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研究这一问题对理解猪肉价格形成和制定稳定生猪生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猪肉价格波动性的研究忽视了外界冲击发生时猪肉价格波动所处的周期。首先,将猪肉价格波动划分为上涨周期和下跌周期2个阶段,运用指数GARCH模型研究不同周期猪肉价格对正向冲击和负向冲击的非对称性反应特征。其次,从生猪养殖主体结构、养殖者价格预期、生猪市场交易机制3个方面解释猪肉价格非对称性波动的原因。最后,为养殖者选择生猪生产策略和政府部门制定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家顾问》2013,(8):11
受供求影响,我国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业内人士称之为"猪周期"。一般走势是:猪肉价格上涨-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增-市场生猪供应大增-猪肉价格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猪肉价再上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国家放开肉价的1985年,猪肉价格涨幅达34.8%,猪肉产量比上年增长了13.5%。此后,周期性波动逐渐形成,生猪价格呈在波  相似文献   

3.
受前期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及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中国生猪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生猪市场供需格局转向偏紧平衡,导致近期猪肉价格恢复性连续上涨,生猪养殖也开始扭亏为盈。展望后市,猪肉价格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是随着市场供给保障能力增强,且不考虑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猪价大幅上涨缺乏支撑,季节性波动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4.
生猪生产波动是引发猪肉价格波动进而扰动CPI的重要因素。为了弥补现有实证研究中样本量和指标选取方面的诸多缺陷,基于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中国生猪生产波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猪肉价格对生产波动的影响最大,价格变动10%将引起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同向波动1.5%左右;2玉米价格变动10%将引起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反向波动0.5%左右;3疫病对生产波动构成显著的负向冲击,当生猪重大疫病死亡率达到1‰,出栏量将负向波动3%;4养殖规模化水平具有稳定波动的作用,而补贴政策并无明显的波动稳定作用;5前期猪肉价格持续下跌、饲料成本上涨和大范围疫病爆发对2007年全国生猪出栏量大幅度下挫的贡献率分别为47.4%、14.9%和8.3%,在疫情严重的地区,疫病的贡献率高达27.3%。  相似文献   

5.
罗军  梁俊芬  马巍  马力  万忠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7):32-33,45
首先对2011年广东生猪市场价格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广东生猪价格呈先扬后抑、总体上升走势;其次从生猪供应大幅波动、成本持续高位运行、猪周期影响等方面探讨了猪肉价格大幅度波动的原因,并对2012年广东生猪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认为广东猪肉价格将振荡回调;最后针对2011年猪肉价格大幅度波动的现状,提出做好价格预警和信息发布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3):108-108
针对当前猪肉价格波动情况,农业部有关负责人5月23日表示,当前全国生猪生产平稳发展,猪肉市场供应是有保障的。目前,农业部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发展生猪生产,确保满足市场需求。这位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农业部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生猪生产稳步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06年全国生猪出栏6.81亿头,比上年同期增长3%;猪肉产量5197.2万t,增长3.7%。今年一季度,生猪出栏2.3亿头,比去年同期增长2.5%;猪肉产量1773.4万t,增长3%;存栏4.67亿头,下降0.3%,猪肉供应来源充足。这次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是由于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影响、养殖成本增…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国内外生猪价格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现代时间序列分析考察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生猪价格数据,并进行了长期协整关系、短期动态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结果表明,国际市场猪肉价格与国内市场仔猪、活猪、猪肉价格之间存在着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国际市场猪肉价格波动会导致国内生猪价格的同向波动。其中,对国内仔猪价格的影响最大。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国内市场生猪价格主要受自身的前期价格影响,而对来自于外部市场价格的冲击反应较弱。  相似文献   

8.
王长琴  周德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8):322-327
基于2004—2018年周度猪肉价格、生猪疫情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一阶对数差分形式的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和门限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TARCH),实证分析不同阶段猪肉价格的波动特征、不同生猪调控政策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猪肉价格波动呈现波动性集聚特征和非对称特征,价格下跌引起的波动大于价格上涨引起的波动。不同的生猪调控政策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不一样,生猪补贴政策、猪肉储备政策对猪肉价格波动起到抑制作用,可以减小市场波动风险;而近年来实施的"禁养区"等生猪调控政策提高了猪肉价格波动率。  相似文献   

9.
近期,国内生猪价格出现回升.猪价上涨以后,一些养猪户纷纷补栏,生猪存栏量明显增长.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近期生猪价回升是正常现象,预计不会有较大的上涨空间,投资大办养猪业仍需谨慎. 据分析,这次猪价上涨是生猪市场长期处于低谷,存栏量减少的必然反弹.2000年以来,全国生猪价格一路走低,严重影响了生猪养殖户的积极性. 从猪肉的消费来看,农村消费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猪肉的价格上涨.在农村,猪肉仍是餐桌上的主角.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带动了农民的猪肉消费. 今后一段时间,生猪价格不会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猪价格受季节影响较大,通常一年中的4~7月为振荡整理期.二是价格上升因素刺激下,生猪存栏量特别是母猪存栏量稳中有升.三是饲料市场低迷,生猪饲料基本稳定.为消化余粮,农民仍愿意养猪.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生猪消费量呈下降趋势,对市场供给影响不大.五是其它副食品价格走低,将进一步抑制生猪价格的上扬. 有关人士指出.生猪价格上扬是一个好消息,但必须看到,目前生猪仍处于饱和状态,价格不可能有大的上扬,千万不要盲目增加饲养量.  相似文献   

10.
陈艳丽 《农业展望》2012,8(3):21-26
受生猪供应偏紧、饲料原料价格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2011年上半年生猪价格一路走高,下半年震荡回调,呈"~"型走势。受生猪价格利好影响,猪粮比价上半年以上涨为主,下半年震荡回落后,饲料成本高企致养殖盈利缩减,年底受需求影响猪粮比价回升。猪肉进口大幅增加,出口出现下降。此番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给减少,成本上涨助推价格高涨。受生猪价格及疫病平稳的利好影响,2011年生猪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供给趋紧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生猪价格波动与CPI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生猪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关系,选取2006年1—3月的月度生猪价格环比数据和CPI的同比数据为样本,利用VAR模型实证发现,CPI不是生猪价格波动的格兰杰原因,生猪价格波动是CPI的格兰杰原因;生猪价格波动和CPI是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二者对自身的影响大于给对方带来的影响;长期来看,生猪价格对CPI影响逐渐增大,并存在一定时滞效应,而CPI对生猪价格影响不显著。在对结论解释的基础上,给出的应对策略是健全生猪预警机制和猪肉储备体系,完善猪肉价格补贴政策和强化生猪金融支持,建立生猪信息共享平台和引导主体理性预期。  相似文献   

12.
陈艳丽 《农业展望》2011,7(7):21-23,29
在2008年生猪和猪肉市场持续高价和国家扶持生猪生产发展政策的拉动下,生猪养殖快速发展,在2009年生猪生产周期性调整中,全国生猪产能过剩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形成了供大于求的格局,肉价随之下跌。由于各方积极努力,生猪产能在低谷期积极调整,于2010年6月中旬猪肉价格止跌触底反弹。受生猪供应偏紧影响,2011年上半年没有出现往年的季节性下降周期,尤其"五一"过后,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创200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点。至2011年6月底,中国生猪价格已连续上涨1年,全国生猪市场终于站在了历史的最高峰,并创造了新的纪录。由于猪肉价格大涨,猪粮比价超过5:1已满1年,生猪养殖的利润水平基本与2008年盈利最高点持平。此番猪肉价格上涨供给减少是主要原因,成本上涨助推价格高涨,稳定生产成头等大事,各方应理性对待,稳定生产,多措并举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第一季度国内市场猪肉产品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种上涨势头将会持续至第二季度。上涨表现在两个方面:1.生猪价格上涨,产区涨幅大于销区。2.猪肉价格上涨,涨幅低于生猪。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市场需求拉动。“两节”期间猪肉消费量增加,价格上扬,1月下旬,国内部分  相似文献   

14.
陈艳丽 《农业展望》2013,9(2):15-20
2011年猪肉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之后,养猪户纷纷补栏,导致生猪存栏量增加,2012年春节后市场供应量一直处于饱和状态。但是终端消费低迷不振,加上进口猪肉的冲击,春节后生猪价格连续下滑4个月,跌幅明显较往年大,国家迅速启动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开展冻猪肉收储,2012年下半年生猪价格稳中有升,全年呈“U”型走势。尽管饲料等养殖成本上涨趋势减缓,但产能仍然大于需求,2012前期猪价上涨的速度和幅度较快,猪价处于高位,但猪价上涨空间有限。预计2013年上半年猪肉价格趋向平稳,或会受淡季影响而轻微向下,2013年下半年则因猪肉供应减少,猪价有望反弹。  相似文献   

15.
信息荟萃     
我国猪肉价格普涨 自去年初以来,全国各地的猪肉价格大幅度提高,部分地区达到了近20年来的最高点。有关专家认为,猪肉价格大幅上涨,调动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有利于农民增收。但是,生猪的市场价格波动呈明显的周期性,政府、社会、农民都应理性看待生猪价格上涨,密切关注市场变化,防止盲目发展养猪。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11,(21):18
国庆后,市场上的猪肉价格反而出现了上涨,通常节假日期间价格略微上涨容易被大家接受,而节后出现了"倒置行情",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肉价上涨比较"波动"据了解,这次肉价节后的小幅上涨和节前节中的回落不无关系,而零售市场的价格上涨,主要是猪肉批发  相似文献   

17.
猪肉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商品。2011年以来,我国猪肉价格稳中有涨,进入6月份以后更是加速上涨,创历史最高,增加了消费者生活负担,影响了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度波动的通知。使生猪生产者增强了长期发展生产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我国是猪肉生产及消费的大国,近年来,猪肉价格波动呈现频率加快、幅度增大的趋势。猪肉价格波动不仅增加农户收益的风险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广大民众的生活。正确识别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并对猪肉价格波动进行科学预测,有助于确保市场健康平稳运行。【方法】运用多维关联规则定量分析生猪养殖加工产业链、替代品市场、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突发性事件和国际市场环境等5方面共16种因素与猪肉价格波动的关联和影响程度,将挖掘得到的高相关因素作为模型输入变量,运用支持向量回归机构造提前多步的猪肉价格波动预测模型。【结果】与猪肉价格波动关联程度最高的前3位因素是生猪疫病、生猪价格和仔猪价格,置信度分别为1.00、0.93和0.82;对猪肉价格影响程度最大的前3位因素是生猪疫病、猪肉产量和出栏猪肉量,提升度分别为1.84、1.67和1.67。相较于基准预测模型,将12个高相关影响因素作为模型输入,均方根误差减少29.11%,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减少16.00%。【结论】使用多维关联规则进行变量筛选,不仅能减少模型的变量个数,还能有效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鉴于生猪疫病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关键影响作用,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  相似文献   

19.
基于蛛网理论的我国近10年生猪价格波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瑛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3):106-108
根据经济学中著名的"蛛网理论",对1996-2007年全国生猪平均价格进行分析,发现在这11年里,生猪价格依次出现了趋于收敛型蛛网波动、趋于封闭型蛛网波动以及趋于发散型蛛网波动.由此引出了猪肉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并依据这些原因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猪肉价格在经历了一年多以来的急速上涨和高位运行后,今年却是一路下跌。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今年春节后,受生产周期性波动影响,生猪价格持续走低。截至4月11日,全国生猪出场平均价格为每千克14.61元,猪粮比价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坠入"预警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