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不同产地朝鲜淫羊藿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朝鲜淫羊藿总黄酮含量,比较不同产地朝鲜淫羊藿的质量;方法按2005版药典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淫羊藿苷为标准品,在27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计算总黄酮含量;结果在0.15mg~0.52rug范围内,淫羊藿苷mg数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14%,RSD=1.66%,r=0.9989。不同产地朝鲜淫羊藿总黄酮含量分别为敦化基地(茎6.49%,叶18.75%,地上部分17.63%)、敦化野生(茎4.24%,叶18.18%,地上部分11.85%)、临江野生(茎5.10%,叶14.29%,地上部分13.12%)、北朝鲜野生(茎3.83%,叶11.47%,地上部分10.30%);结论不同产地朝鲜淫羊藿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敦化基地的含量最高,依次是临江野生、敦化野生、北朝鲜野生。同一产地的朝鲜淫羊藿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不同花期石斛花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杂交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Dendrobium nobile)、球花石斛(Dendrobium thyrsiflorum)及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花的最佳采收期,测量3个不同花期(花苞期、微花期、盛花期)的多糖、总黄酮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并进一步测定最佳采收期的石斛花中氨基酸及矿物质元素含量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盛花期的铁皮石斛、杂交石斛、球花石斛及微花期的鼓槌石斛花的多糖、总黄酮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总体上较其他2个时期高;铁皮石斛盛花、杂交石斛盛花、球花石斛盛花、鼓槌石斛微花中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药效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为63.8%~66.7%,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分别为66.4、65.9、63.1、66.0,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4种石斛花中K含量最高(≥2.52×10~6 mg/kg),铁皮石斛盛花中Fe(177.33 mg/kg)、鼓槌石斛微花中Cu(107.00 mg/kg)含量较高。这表明石斛花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石斛花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裸花紫珠不同部位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省儋州、五指山和东方地区野生裸花紫珠为材料,研究其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差异,为合理开发利用裸花紫珠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裸花紫珠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P<0.05)差异。总黄酮在不同部位中含量为:花>全枝>叶片>果实>茎;多糖含量顺序为:花>叶片>全枝>果实>茎;浸出物含量顺序为:花>叶片>全枝>果实>茎。因此,裸花紫珠中活性成分含量以花最高,茎最低;在花器官中,3个地区的种质间总黄酮和多糖存在显著(P<0.05)差异,而水溶性浸出物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三白草中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AlCl3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DPPH自由基(DPPH·)法和测定还原Fe3+能力的方法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芦丁在0.01~0.1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62%,RSD为2.37%,5月和8月份采收三白草中总黄酮含量较高,分别为67.56和44.61mg/g,同时清除DPPH·活性亦较强,IC50分别为2.35和2.57mg/mL。结论不同采收期三白草中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较大差异,为三白草采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地朝鲜淫羊藿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朝鲜淫羊藿多糖含量;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以葡萄糖作为为对照品,在6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分别测定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的含量;结果:在0.042mg~1.05mg范围内,葡萄糖mg数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2.73%,R2=0.9991。不同产地朝鲜淫羊藿总多糖含量分别为:敦化基地(茎:10.18%,叶:11.69%,地上部分11.13%)、敦化野生(茎:10.62%,叶:13.68%,地上部分11.17%)、临江野生(茎:9.20%,叶:9.37%,地上部分:9.54%)、北朝鲜野生(茎:9.62%,叶:11.44%,地上部分:10.18%)。不同产地朝鲜淫羊藿多糖含量差异较大,敦化基地的含量最高,依次是敦化野生、北朝鲜野生、临江野生。同一产地的朝鲜淫羊藿不同部位多糖含量也有很大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靠、易行,适合淫羊藿多糖的含量测定,以控制其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采收期、不同年限东北铁线莲中总多糖及齐墩果酸含量的变化,为东北铁线莲药材的采收期和采收年限确定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83nm处测定东北铁线莲总多糖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东北铁线莲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东北铁线莲总多糖以8月中旬的含量最高,为30.97mgg;总多糖以三年生的含量最高,为21.48mgg。东北铁线莲齐墩果酸以10月中旬的含量最高,为8.33mg·g^(-1);齐墩果酸以二年生的含量最高,为6.95mg·g^(-1)。结论该地区的东北铁线莲最佳采收期为9月末,采收年限为三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辽东丁香枝中黄酮及多糖的含量.对辽东丁香枝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黄酮及多糖含量。以芦丁和葡萄糖为对照品,在50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测定黄酮的含量,在620rim波长下测定总多糖吸光度,分别测定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的含量。结果在0.15mg-1.5mg范围内,芦丁质量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在0.04mg,.-0.20rag范围内,葡萄糖质量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74。黄酮在3月25日含量最高为8.52%,总多糖在9月4日含量最高为12.67%。结论通过T-TEXT比较不同采收期辽东丁香枝中的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差异显著,黄酮随着多糖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本方法简便、快速、可靠、适合辽东丁香黄酮及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西藏不同青稞品种的品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西藏地区不同青稞品种的品质差异,采集了西藏青稞主产区的不同青稞品种,并对青稞中的水分、淀粉、粗蛋白、粗纤维、矿质元素以及有效成分总黄酮、花青素、β-葡聚糖等14项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有色青稞中淀粉和微量元素Mn、Cu、Zn的含量在年度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且有色青稞微量元素含量普遍偏低;青稞总黄酮含量范围在0.14%~0.42%,均值为0.23%;β-葡聚糖含量范围为2.65%~6.52%,均值为4.59%;有色青稞花青素含量变化较大,范围在0.022 7~0.649 7 mg/g,均值为0.133 2 mg/g。总黄酮含量、β-葡聚糖含量年际间差异不大,花青素含量年际间差异巨大。总黄酮含量有色青稞显著高于普通青稞,而β-葡聚糖含量二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不同采收期、不同海拔朝鲜淫羊藿茎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不同海拔朝鲜淫羊藿茎中总黄酮含量。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淫羊藿苷为标准品,在270nm下测定吸光度,计算朝鲜淫羊藿茎中的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在0.06mg~0.42mg范围内,淫羊藿苷质量(mg)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60%,RSD=2.47%,r=0.9991。不同采收期朝鲜淫羊藿茎:6月16日(3.325%),7月13日(3.738%),8月1日(2.958%),8月17日(2.684%),9月2日(5.526%),9月16日(2.090%),10月2日(3.922%);不同海拔的朝鲜淫羊藿,海拔629米(3.509%),海拔805米(2.319%),海拔925米(2.777%)。结论随着采收期的不同茎中总黄酮的含量有所变化。本方法简便可靠、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朝鲜淫羊藿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为进一步研究朝鲜淫羊藿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桦褐孔菌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以评价不同地区的桦褐孔菌质量。方法桦褐孔菌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总黄酮抗氧化活性测定采用羟基自由基(-OH)的方法。结果 S5-吉林长白山桦褐孔菌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0.072μg/g),S3-黑龙江牡丹江总黄酮含量最低(0.031μg/g);S5-吉林长白山、S7-俄罗斯西伯利亚、S6-吉林吉林、S4-黑龙江伊春的总黄酮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效果均较好,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产地桦褐孔菌在总黄酮含量方面存在着差异,且总黄酮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采收期内不同采收时间人参内在成分变化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长白县5年生人参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采收期内不同采收时间的质量与生理状况相关性,为人参采收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发现,参根总皂苷含量、内含物含量以及折干率变化均与人参最佳采收期均有一定的相关性。淀粉含量与人参总皂苷含量呈正相关,还原糖、可溶性糖则与人参总皂苷含量呈负相关;淀粉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变化,与还原糖、可溶性糖等含量变化同步。综合各因素的变化情况,确定吉林省长白县5年生人参最佳采收期为9月7日到9月20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威海地区不同产地的沙滩黄芩中黄酮和黄芩苷含量.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黄芩苷含量.结论 威海不同产地沙滩黄芩中黄酮和黄芩苷含量有差别.  相似文献   

13.
不同参龄西洋参中皂甙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CS—930型双波长薄层扫描仪分析不同产地、不同参龄、不同采收期的西洋参中的皂甙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产地的西洋参中皂甙含量有差异;(2)西洋参中的皂甙含量随着参龄的增长而增加;(3)西洋参中的皂甙含量随采收期的不同而变化;(4)8月31日采收的西洋参(柏同参龄),其单体皂甙和总皂甙含量最高。(5)8月31日采收的西洋参(相同参龄),其Rb_1含量较高,9月23日采收的西洋参,基Re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小叶丁香皮中黄酮类及多糖的含量,对小叶丁香皮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黄酮及多糖含量,以芦丁和葡萄糖为对照品,在50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测定黄酮的含量,在620nm波长下测定总多糖吸光度,分别测定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的含量。结果 0.05mg-0.5mg范围内,芦丁质量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在0.052mg~0.20mg范围内,葡萄糖质量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74。黄酮在4月29日含量最高为14.86%,总多糖在6月23日含量最高为33.24%。结论通过T-TEXT比较不同采收期小叶丁香皮中的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差异显著,多糖随着黄酮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本方法简便、快速、可靠、适合小叶丁香黄酮及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平贝母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用薄层色谱法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平贝母以及不同品种贝母和伪品之间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平贝母在薄层色谱上并无显著性差异,而不同品种贝母和伪品之间在色谱上则有着明显的差异,为平贝母药材鉴别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明水县不同采收期柴胡多糖含量动态积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明水县不同采收期柴胡多糖含量动态积累规律。方法:采用蒽酮一硫酸比色法,以葡萄糖作为为对照品,在6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分别测定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的含量。结果:在0.0216mg~0.108mg范围内,葡萄糖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值线性关系良好,112:0.9990。不同采收期的柴胡的总多糖含量不同,随着采收期的延后,总多糖的变化趋势是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规律。其中2号样品(6月30日采收)和6号样品(8月30日采收)的总多糖含量比较低,分别是8.67%和7.49%,3号样品(7月15日采收)和8号样品(10月2日采收)的总多糖含量比较高,分别是12.06%和11.2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靠、易行,适合柴胡多糖的含量测定。由于柴胡中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柴胡皂苷、多糖、植物甾醇、挥发油等,因此多糖含量的多少是评价其质量的一个指标,同时应结合柴胡皂苷含量来评价药材质量,确定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7.
鲜食糯玉米品质差异及适宜采收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8个鲜食糯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授粉后17~29 d不同采收期百粒鲜重、子粒粗淀粉含量、含水率与鲜穗蒸煮品评分的变化及关系。结果表明:4项均值在不同品种间及不同采收期间差异极显著;最佳品质期在授粉后的时期及长短、最佳品质时的百粒鲜重占最大粒重的比例、子粒粗淀粉含量在品种间均存在差异;推迟采收有利于增加百粒鲜重;子粒含水率在59%~64%时可作为鲜穗最适采收期。  相似文献   

18.
研究林下山参不同季节人参皂苷的动态累积及规律。用高效液相的方法对不同季节林下参的人参皂苷含量进行测定,并对人参根的各个部位的长度,重量进行测定。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林下参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林下参9月份的总皂苷的含量较高,并且人参皂苷-Rg1、-Rb1的含量高于其它采收时间。林下参中人参皂苷含量具有特征是:9月份含量达到峰值,10月份含量稳定或是略有减少。辽东地区林下山参的最佳采收期为9月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中药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分析进行方法学研究,并测定淫羊藿的不同采收期样品茎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技术对7个采收期品种8个样品进行测定,以ODS-C18(4.6mm×250mm,5um)柱为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流速1 ml/min,UV检测波长270nm。结果:本方法测定淫羊藿苷在0.1~1.4m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不同采收期的淫羊藿茎其淫羊藿苷的含量为0.01667%~0.30985%。结论:由于采收期不同淫羊藿茎中淫羊藿苷的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吉林省三个不同地区山药的生长发育状况、产量及营养品质进行了研究比较,研究表明临江山药块茎生长势最强,产量最高;其次是长春山药;长春山药产量与临江山药及白城山药产量差异不显著;临江山药与白城山药产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营养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长春山药的淀粉、可溶性总糖、粗多糖、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含量5项指标均表现最高,品质最好,且含水量最低(75.64%),因而表现为粉性足、不易折断、久煮不散,具有良好的蒸煮品质。临江山药的淀粉、可溶性总糖、粗多糖、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含量均高于白城山药,白城山药5项指标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