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调亏灌溉作为一项具有节水、稳产、优质作用的灌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概述了水分调亏对向日葵生长指标、光合特性、耗水规律、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目前向日葵水分调亏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丰富向日葵调亏灌溉理论提供依据,从而更科学地指导向日葵调亏灌溉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相似文献   

2.
由于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的风险越来越大,为此优化传统栽培模式,实行节水灌溉势在必行,调亏灌溉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技术。本文首先深入探讨了调亏灌溉的机理,从葡萄树体的生长状况、根系的发育情况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调控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综合分析。其次文章对分期调亏灌溉、根系分区灌溉和隔行交替灌溉这三种具体的调亏灌溉模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文章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灌溉时期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不同物候期对水分的需求及如何根据葡萄的生长周期来合理安排灌溉时间。最后,文章总结了调亏灌溉对葡萄果实中糖分、酸度、酚类化合物以及香气物质等关键品质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调亏灌溉机理的深入研究,以及对不同灌溉模式和时期影响的探讨,为科学管理葡萄园,实现节水增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也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109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我国又是用水大户,其中农业用水量约占国民经济总用水量的80%以上,但有效利用率却只有30%~40%。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解决农业用水短缺一直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国内外先进的农田节水灌溉新技术为实现这一宏伟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对研究农业节水工作有所启迪。1.精确灌溉农业精确灌溉技术是以大田耕作为基础,按照作物生长过程的需水要求,使用现代化的监测手段,对作物的每个生育阶段以…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下新疆棉花调亏灌溉的节水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亏灌溉是一种在新疆棉花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节水灌溉方法,然而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节水效果尚有待评估.在新疆早熟和早中熟植棉区各选一个代表站点,利用Crop Growth(CROPGRO)-Cotton棉花模型和3个大气环流模式生成的未来气候数据,设置充分和调亏灌溉2组试验,模拟了1999–2018年、2041–2060年和2081–2100年新疆棉花生产,并通过模拟结果评估调亏灌溉在不显著影响新疆棉花籽棉产量情况下的节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调亏灌溉可以有效提高新疆棉花水分生产力,节省灌溉用水量,其最优灌溉用水量较充分灌溉可节约5%~28%的灌溉量;为了在不显著减少籽棉产量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新疆棉花生产耗水量,需要不断优化调亏灌溉策略以适应气候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实现新疆棉花可持续生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业灌溉用水是我国用水的第一大户.其用水量占全国工农业总用水量的80%以上。随着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尖锐,节水已成为我国解决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其节水潜力很大。下面就介绍几种新的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6.
调亏灌溉——果园节水管理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节水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课题,节水灌溉技术是其中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在节水灌溉技术基础上,根据果树生长的生理特点,提出了在特定时段控制灌溉次数和灌溉水量,让植株主动承受一定的水分应力,之后充分供水,使果实迅速膨大,达到提高果树产量和果品品质,又节约大量灌溉水量目的果园灌溉管理新技术-调控亏水度灌溉(RDI)。田间试验结果验证了RDI的功效。并论述了实现果园RDI技术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灌溉用水量的缺乏长期限制干旱地区农业的发展,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旱区农业缺水问题得到了缓解。本文在分析宁夏近年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全区总用水量、农业用水总量和粮食总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全区节水灌溉面积稳步增长,渠道衬砌率逐年增加,微灌是采用最多的节水灌溉技术。同时,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宁夏农业用水量占水利工程总供水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粮食单位耗水量呈下降趋势,说明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对宁夏水资源调控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麦后移栽棉适宜的调亏灌溉模式。【方法】在麦后移栽棉蕾期、花铃期分别设计不同亏水灌溉处理,研究了不同调亏灌溉处理对麦后移栽棉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蕾期和花铃期的水分亏缺均会抑制棉花株高、茎粗等营养生长,其中蕾期水分亏缺影响程度相对较大;无论是蕾期还是花铃期,轻度亏水灌溉对棉花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叶片相对含水率随缺水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蕾期或花铃期轻度亏缺灌溉均有利于地上干物质积累;与全生育期充分灌溉(CK2)处理相比,蕾期轻度调亏灌溉节省灌溉用水5.45%,增产9.16%,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15.05%;花铃期轻度调亏灌溉节省灌溉用水9.09%,增产2.34%,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12.90%;调亏灌溉对麦后移栽棉马克隆值和伸长效率影响不明显,但蕾期或花铃期轻度调亏灌溉都有提高棉纤维长度、整齐度和断裂比强度的趋势。【结论】在水资源供应较为充足时,蕾期轻度调亏灌溉、花铃期充分灌溉可获得最高的籽棉产量和较高的灌溉水利用效率;而在水资源不足的条件下,蕾期充分灌溉、花铃期轻度调亏灌溉是较为适宜的省水、高产、高效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9.
设施葡萄调亏灌溉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设施葡萄调亏灌溉的基本节水思想;论述了葡萄调亏灌溉的理论基础与生理生态机制;探讨了设施葡萄的调亏灌溉途径及其模式;构建了葡萄调亏灌溉的技术体系,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于程 《农业工程》2012,2(4):42-46
该文系统地阐述了调亏灌溉理论的发展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提出来调亏灌溉技术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调亏灌溉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滇中高原区农业灌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滇中是云南省的农业经济核心区,城市发展大量挤占农业用水,水资源紧缺和不合理用水加剧农业灌溉供需矛盾,从需要与可能综合分析提出滇中的农业灌溉发展趋势,以及相应的灌溉需水量和节水水平。并分析了滇中地区的农业灌溉需水规律,达到支撑滇中调水工程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张尚贇 《河北农机》2023,(20):139-14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农业用水在水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是我国最大的紧缺资源。在农业用水中,灌溉用水占了很大比重。据统计,我国每年在灌溉上消耗的水资源有400亿立方米左右。为了节约用水,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我国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特别是在北方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农业灌溉用水被大量挤占和浪费。在新疆、内蒙古、甘肃、河北等地,由于水资源紧缺和气候干旱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生产受到了影响,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无水可灌”的情况。本文分析了农田水利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必要性,阐述了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提出了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策略,旨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茜  刘松涛 《节水灌溉》2016,(10):113-116
介绍了果树调亏灌溉的基本概念,分析了调亏灌溉技术与果树生长生理生态指标、果实产量和品质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相互关系,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调亏灌溉技术在果树栽培上的应用,提出了果树调亏灌溉研究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最后对调亏灌溉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张德儒 《南方农机》2023,(10):193-195
【目的】农业生产需要使用大量水资源,传统灌溉方式会加剧水资源浪费问题,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因此研究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笔者利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结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优势与实际应用场景。【结果】相比于传统的农业灌溉技术,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具有操作难度低、可自动调节与自我纠错、抗腐蚀性强、节水能力强、灌溉效率高等优势,不仅可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而且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结论】应用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可以弥补传统灌溉方式的不足,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应扩大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提升农业灌溉的自动化水平与节水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先进技术和机械设备被应用,促使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由于农业自身对自然资源依赖性较强,农作物生长需要水资源支持,在农业灌溉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水资源损耗。应用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在满足农业灌溉生产需要的同时,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水资源损耗,带来可观的效益。文章就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进行分析,探究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农业灌溉用水反弹的影响因素,优化水资源管理,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构建灌溉用水量与其他要素(包括水资源以外的生产资料,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之间的非替代性的农业生产函数,推导农业灌溉用水反弹的影响因素,以西北5省为例,利用基准模型和二元选择模型验证农业灌溉用水反弹的影响因素。【结果】(1)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发现,农作物产量和水分生产率是影响农业灌溉用水反弹的2个因素,且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对农业灌溉用水反弹有正向效应,灌溉水分生产率对农业灌溉用水反弹有反向的影响;(2)西北5省的所有市域中,约65%存在农业灌溉用水反弹,即西北地区普遍存在着农业灌溉用水反弹;(3)在基准模型中,农作物产量的增加量每增加1%,农业灌溉用水反弹会增加0.094 3%~0.611 3%;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水分生产率每增加1%,农业灌溉用水反弹会减少0.927 3%~0.990 1%。二元选择模型的结果影响方向与基准模型一致。【结论】农业生产要素变化所引起的农作物产量增加导致了对水资源的新增需求,部分抵消了节水技术能实现的预期节水量。  相似文献   

17.
调亏灌溉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对黑土区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而调亏灌溉方案的优劣取决于它的综合效果,难以直观评价。以2013年在黑龙江省红星农场进行的玉米调亏灌溉技术效应的试验研究为基础,选取了8个评价指标,采用投影寻踪分类模型(PPC),利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优化其投影方向,根据投影函数值得到各评价指标对综合评价的贡献大小对不同调亏处理的各项指标进行排序。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调亏程度为田间持水量60%的处理为最佳调亏灌溉方案,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比适宜调亏灌溉处理分别提高了2.11%和6.42%。研究结果可为黑土区玉米灌溉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高效用水农业首先要发展节水灌溉,在农业水利灌溉领域,通过分析国际先进的节水模式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评价我国灌溉农业高效用水工程进展。针对我国人口与水、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问题,论述我国水资源现状和农业用水状况以及我国节水灌溉进展,指出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和推广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加提高节水意识,健全节水法规,发挥政府职能,提高资金投入,不断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创新以及落实管护责任等改进建议,激发节水灌溉工程长效运行等方式以推进我国灌溉农田高效用水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9.
对调亏灌溉旱稻产量性状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产量、千粒质量、有效穗、穗粒数与作物3阶段灌溉水量之间的统计回归数学模型,找出对产量、千粒质量、有效穗、穗粒数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建立了一级模糊概率综合评判模型,确定理论上满意的旱稻节水灌溉技术方案并进行综合评判,这对探索旱稻亏缺节水灌溉规律,提出一种节水效率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生物工程节水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棉花调亏灌溉的生态生理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人工控制试验条件下 ,采用子母盆栽土培法 ,以棉花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调亏灌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棉花调亏灌溉是可行的 ,可以实现节水、高产和高效的目标。适时适度的水分调亏显著抑制蒸腾速率 ,而光合速率下降不明显 ,复水后光合速率又具有超补偿效应 ,光合产物具有超补偿积累 ,且有利于向棉铃运转与分配 ;抑制营养生长 ,促进生殖生长。棉花调亏灌溉的适宜指标是 :苗期轻、中度调亏 ,0~ 40 cm土层湿度控制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 0 %或 5 0 %;蕾期轻度调亏 ,0~ 40 cm土层湿度控制下限为 6 0 %;花铃期不宜调亏 ,应保证充足供水 ,0~ 40 cm土层湿度应不低于 75 %;吐絮期可中度调亏 ,0~ 40 cm土层湿度可控制在 5 0 %~ 5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