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蛋的孵化率受到种禽的健康状况、种蛋品质、种蛋保存与消毒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另外,随着孵化机性能和孵化技术的日趋完善,种蛋的保存也是决定着种蛋孵化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1]。笔者就一例因种蛋保存不当导致种蛋死胚率偏高的孵化事故作一阐述,以期为孵化生产提供相关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种蛋的孵化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在孵化设备与孵化技术日趋完善的条件下,种蛋的选择、保存与消毒等环节就成为影响孵化率的主要因素.现将种蛋的选择、保存与消毒对孵化率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种蛋的保存     
种蛋保存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孵化率,要保存好种蛋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时间。一般种蛋保存时间越短,种蛋越新鲜,孵化率越高,保存3~5天内的种蛋孵化率在90%以上。随着种蛋保存期的延长,孵化率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4.
鹅种蛋孵化是发展鹅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养鹅生产的基础。鹅种蛋孵化率的高低与种蛋的合格率、受精率、种蛋所处的微环境、孵化条件等密切相关。只有选择、收集、保存好种蛋,尽早对种蛋进行消毒,抓好孵化中温度、湿度、通风、卫生和孵化场的日常管理等几个关键环节,全面考虑影响鹅种蛋孵化率的因素,提高孵化技术,才能提高鹅种蛋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5.
请小心处理种蛋,因为这不但会影响其孵化率,也会影响鸡苗的出壳重与品质,以及日后的生产性能。种蛋在种鸡场和孵化场的保存方式、保存时间,以及种鸡群的龄期等,都会影响到胚胎的死亡率、鸡苗品质和肉鸡的生长。大家早已知道种蛋存放4~5天后孵化率便  相似文献   

6.
鹅种蛋孵化是发展鹅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养鹅生产的基础.鹅种蛋孵化率的高低与种蛋的合格率、受精率、种蛋所处的微环境、孵化条件等密切相关.只有选择、收集、保存好种蛋,尽早对种蛋进行消毒,抓好孵化中温度、湿度、通风、卫生和孵化场的日常管理等几个关键环节,全面考虑影响鹅种蛋孵化率的因素,提高孵化技术,才能提高鹅种蛋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7.
1鹅种蛋保存不当引起的胚胎病新鲜种蛋孵化率高,鹅种蛋保存时间越长,则孵化率越低。母鹅产下种蛋,应尽快的送到种蛋贮存室保存。一般在没有低温设备的情况下,种蛋在夏季的保存时间不宜超过3~5d,如果天气炎热,气温在30℃以上时,尽管种蛋保存2~3d,也会使孵化率降低。在春秋季节不宜超过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在澳大利亚和英格兰,鸵鸟种蛋的孵化率低于或接近 50%,而在南非,不同农场的孵化率相差很大,从 35%到 70%不等,而且最终的孵化率通常较低。由于人工孵化的成功率比自然孵化的成功率低,所以急需优化鸵鸟种蛋的孵化技术。 1种蛋的处理   为了得到高孵化率,正确地处理和保存种蛋很关键。要求尽可能快地收集和运输种蛋以避免任何损伤或震动。大多数禽蛋在孵化前保存不应超过 7 d(但存在着品种差异 ),这对鸵鸟蛋也适用。野生的鸵鸟巢中,一窝蛋中第一只常导致死胚,这只蛋在孵化开始时可能已经产下 18~ 21 d了。   南非现…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的目的主要是找出种蛋保存和鸡胚死亡的最低临界温度,也就是找出种蛋保存在怎样的低温范围,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存后有较低的孵化率和较高的弱雏率,找出种蛋在怎样的低温范围,经过一定时间保存后鸡胚发生死亡。从而避免种蛋在保存过程中,由于温度控制的不合适而使种蛋的孵化率和健雏率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敏 《水禽世界》2006,(4):31-33
种蛋孵化是鹅业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养鹅生产的基础。种蛋孵化率高低除了和孵化技术直接相关外,还间接的与种蛋质量密切相关,如种蛋来源(种鹅的饲养、公母比例、防疫卫生等)、保存时间、蛋重、蛋形、蛋壳质量和清洁度等,为了提高鹅蛋的孵化率必须全面考虑以上因素。  相似文献   

11.
自然环境下种蛋保存条件对孵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汝敏  黄伟霖 《中国家禽》2004,26(13):13-16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平均温度20.8℃,相对湿度89.9%),根据种蛋的保存时间(1~3天,4~6天,7~9天,10~12天)、放置方式(锐端向上,锐端向下)、翻蛋与否,将入孵蛋分为16个处理组,与大批量的种蛋同机孵化。试验结果表明:保存时间对种蛋孵化率起决定性影响,保存期一周内孵化率最佳,超过一周则孵化率明显下降。翻不翻蛋对种蛋孵化率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早期和中后期胚胎死亡率。放置方式对保存期在10天以内的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胚胎早期死亡率、胚胎中后期死亡率没有影响;种蛋保存期超过10天时。锐端向下存放可提高孵化率。  相似文献   

12.
关于种蛋保存温度对孵化率的影响的研究,以前曾有过很多报道,但是从实用角度对与保存时间相对应的温度条件进行系统性试验并不多。本文介绍在现场通过调查保存温度和孵化率的相关性,以图用控制温度来提高孵化率,研制出种蛋在保存2~3周后孵化率仍接近90%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家禽》2004,26(11):19-19
日本福岛禽畜研究所研究出一种新方法。作法是:先把选择好的种蛋放在不漏气的塑料袋内,然后袋内充满氮气而排出空气,再放在10℃左右的环境下保存。经试用对比,采用这种方法保存的种蛋与普通方法保存的种蛋相比孵化率有显著提高,保存1周的孵化率由65%提高到75%,保存2周的由60%提高到70%,保存3周的孵化率达68%,4周达60%。普通方法保存2周以上的孵化率在40%以下。种蛋保存新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种蛋储存期对孵化性能的影响,试验以散养东北当地土鸡种蛋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保存期(1~3 d、4~7 d、8~15 d和16~30 d)种蛋孵化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东北当地散养土鸡种蛋的最佳保存时间为7 d,种蛋保存时间在1~3 d和4~7 d之间的受精蛋孵化率变化不明显,保存超过7 d的种蛋受精蛋孵化率显著降低(P<0.05),且保存时间越长受精蛋孵化率越低;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胚胎死亡率增高,保存1~15 d对胚胎早期死亡率影响不大,保存时间超过15 d会导致中后期死胚率增高。说明保存时间对种蛋孵化性能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将960枚昌图豁鹅种蛋根据种蛋的保存时间和是否翻蛋分成8组,每组120枚,在自然环境下(平均温度为13.7℃,平均相对湿度为78%。)分别保存1~3d、4~7d、8~11d和12~14d,其中4组翻蛋,另4组不翻蛋。保存期满后同机分批孵化。结果表明:种蛋保存时间在1~3d和4~7d对孵化率没有影响,保存超过7d种蛋的孵化率降低,且保存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随着种蛋保存时间延长,在孵化过程中,胚胎的死亡率增高,保存1~14d对胚胎早期死亡率影响不大,保存时间超过7d会导致胚胎中后期死亡率增高。种蛋保存期间翻蛋与否对孵化率没有影响,但影响胚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日本福岛禽畜研究所研究出一种保存种蛋的新方法 ,其具体作法是 :先把选择好的种蛋放在不漏气的塑料袋内 ,袋内充满氮气而排出空气 ,然后放在 1 0℃左右的环境下保存。经使用对比 ,采用这种厌氧法保存的种蛋与普通方法相比孵化率显著提高———保存一周的孵化率由 6 5 %提高到 75 % ;保存两周的孵化率由 6 0 %提高到 70 % ;普通方法保存 3周的孵化率仅在 40 %以下 ,而新方法保存 3周的孵化率仍达6 8% ,4周的仍可达 6 0 %日本:厌氧法保存种蛋$黑龙江省绥棱县社会经济调查队!152201@亚军…  相似文献   

17.
<正> 种蛋的保存条件对孵化率影响很大。在长途运输种蛋时,一定要妥善解决好包装的问题。加拿大农业部渥太华研究室,在种蛋保存方面作了大量试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他们的试验证明:把种蛋保存在塑料袋中,能提高孵化率。特别是保存在充以氮气的塑料袋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种蛋保存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种蛋的孵化率及雏禽的质量。一些孵化厂或鸡场因条件限制往往将种蛋保存在仓房或鸡舍内,导致孵化率下降,严重时造成无法孵化的后果。这种现象在炎热夏季表现尤其突出。作者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发现地窖保存种蛋的效果比较理想。这种方法克服了仓房或鸡舍保存种蛋的某些缺点,且方  相似文献   

19.
种蛋孵化是发展鹅业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养鹅生产的基础。但是种蛋孵化率高低除了和孵化技术直接相关外,还间接地和种蛋来源、种鹅的饲养、公母比例、防疫卫生、保存时间、蛋重、蛋形、蛋壳质量和清洁度等密切相关。为了提高鹅蛋的孵化率,笔者结合多年孵化工作经验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种蛋的孵化率,需要做好各个细节工作,其中,种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雏鸡的质量和孵化率。而管理好种鸡是提高健雏率和种鸡孵化率的重中之重,所以,对种蛋的选择,消毒,运输及保存都会对孵化率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