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尿素在养牛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以养牛、羊为主的节粮型畜牧生产发展很快。但随着蛋白饲料的不足及其价格的上涨,使养殖成本不断加大。根据牛、羊等反刍动物能充分利用非蛋白质饲料合成自身所需要蛋白的特点,应加大推广尿素等非蛋白质饲料在养殖业中的利用,以有效节约蛋白质饲料,降低成本。1牛瘤胃微生物对尿素的利用机理牛作为反刍动物,瘤胃内有大量的微生物存在,1g瘤胃内容物含有150~250亿个细菌,含有60~100万条纤毛虫,饲料中的非蛋白质氮能被瘤胃微生物利用合成菌体蛋白质。尿素在瘤胃中细菌尿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氨和…  相似文献   

2.
石平 《四川草原》2009,(7):58-59
<正>尿素是一种非蛋白质的含氮物,由于牛的瘤胃微生物能够利用尿素分解生成的氨合成菌体蛋白供牛吸收利用,因而可以利用尿素作为牛蛋白质的补充来源,以提高经济效益。日粮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是瘤胃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所以补喂尿素的饲料  相似文献   

3.
尿素是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的化肥,是一种非蛋白含氮物,1千克含氮量为44%-46%的尿素,其含氮量相当于7—8千克豆饼,或相当于26—28千克谷物饲料中的蛋白质。而尿素中的氮可以被反刍家畜的瘤胃微生物利用来合成菌体蛋白,为反刍家畜所利用,因此生产上尿素作为反刍家畜蛋白质饲料的补充来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质含氮物的总称。反刍动物牛羊之所以能利用非蛋白氮,是因为其瘤胃中共生着大量微生物,它们能将饲料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和氨基酸等,微生物利用这些氨合成体蛋白,迅速繁殖,当瘤胃的这些微生物下移到真胃和小肠时,可被动物消化吸收利用。有人检查过44种瘤胃细菌对氮源的要求,发现其中80%能利用氨态氮作唯一氮源生长,26%必须依靠氨态氮生长,55%既可以利用氨态氮,也可以利用氨基酸氮生长。氨合成微生物蛋白质的生化过程主要包括氨化反应和转氨反应,  相似文献   

5.
与单胃动物不同,反刍家畜瘤胃中共生的微生物区系能将非蛋白的含氮化合物合成蛋白质。在反刍家畜日粮中加入尿素,由于瘤胃微生物和脲酶的作用,尿素被水解成氨。瘤胃微生物利用这些氨合成菌体蛋白质。  相似文献   

6.
在奶牛生产上应用的非蛋白质氮,主要包括尿素、缩二脲、异丁叉二脲和铵盐。奶牛是反刍动物,具有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四个胃室。由于奶牛瘤胃中微生物的作用,使奶牛对蛋白质及含氮化合物的消化代谢具有特殊性。饲料蛋白质进入瘤胃后约有60%~70%的蛋白质首先被瘤胃微生物降解为氨基酸和氨。生成的这些氨基酸和氨一部分用于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外,其余的氨由瘤胃壁吸收经门静脉随血液进入肝脏合成尿素。合成的尿素一部分经唾液和血液返回到瘤胃再利用,另一部分则从肾排出体外。瘤胃中80%的细菌可以以氨作为生长的唯一氮源合成菌体蛋白,这些…  相似文献   

7.
牛羊是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具有利用简单的非蛋白质含氮物(NPN)合成蛋白质的功能,早在十九世纪就被人发现。尿素等非蛋白氮,价格低廉,含氮量高,如饲料中添加尿素(含氮量42—46%)  相似文献   

8.
一、反刍动物利用饲料蛋白质和NPN的特点 日粮中的蛋白质饲料被反刍动物摄入后,以不同的途径进行消化吸收,只有一部分能以完整的形式通过瘤冒进入真胃和小肠,被消化分解,其中的40%~80%的饲料蛋白在瘤胃内被微生物分解为肽、氨基酸和氨。瘤胃中的各种微生物群,选择性地利用自己所需的营养成分,有的利用肽或氨基酸,有的利用氟,最后合成菌体蛋白或原虫蛋白供反刍动物机体利用。部分未被利用的氨被吸收进入血液,经肝脏合成尿素后随尿排出体外,造成氮的损失,这实际上造成了饲料蛋白质的浪费。 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存有极为复杂…  相似文献   

9.
羊作为反刍家畜,具有特殊的消化特点,其瘤胃中的微生物能利用非蛋白氮合成机体需要的高品质菌体蛋白。当前作为羊氮营养来源,工业合成含氮物种类很多,但尿素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尿素含氮量达42%~45%,蛋白质当量2.62~2.81,1千克尿素相当于5.6~6.0千克大豆饼。况且尿素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若能在养羊业中得以合理利用,不仅能降低饲养成本,改善增重效果,还能节约有限的蛋白质饲料,是缓解蛋白饲料紧缺、人畜争粮矛盾的有效途径。1 尿素在羊体内的利用机理尿素在羊瘤胃内被一部分微生物产生的脲酶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可作为瘤胃…  相似文献   

10.
瘤胃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发酵,能将品质差的饲料蛋白质或非蛋白氮(NPN)转化为生物学价值高的菌体蛋白(其氨基酸组成近似卵蛋白),供反刍动物利用,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即饲料蛋白质通过瘤胃时被微生物分解形成大量的氨,造成蛋白质饲料的浪费。另外,瘤胃微生物分解尿素等非蛋白氮产生氨的速度大于其利用氨合成菌体蛋白的速度,不仅会造成NPN的浪费,而且还易导致氨中毒。将饲料蛋白质保护技术与NPN缓释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可调控瘤胃微生物的活动,增加过瘤胃蛋白,同时可使瘤胃微生物分解尿素产生氨的速度与能量的释放相匹配,提高反刍动物对NPN的…  相似文献   

11.
胡俊 《广东奶业》2006,(2):27-27,30
尿素是一种非蛋白质的含氮物,由于牛的瘤胃微生物能够利用尿素分解生成的氨合成菌体蛋白供牛吸收利用,因而可以利用尿素作为牛蛋白质的补充来源,以提高经济效益。日粮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是瘤胃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所以补喂尿素的饲料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粗蛋白和碳水化合物,这是保证牛瘤胃中微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充分利用尿素的首要条件。以尿素喂牛必须注意使用方法和用量,如果投喂过量,不仅效果差,甚至可引致牛只中毒,严重时可致牛只死亡。为了安全有效地使用尿素,在生产实际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影响尿素转化为蛋白质的因素1.1饲料…  相似文献   

12.
常永杰 《畜牧兽医杂志》2013,32(5):74-74,76
1 利用尿素的原理 尿素应用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养殖主要是做为蛋白质的补充饲料,饲料尿素含氮量一般为42%~45%,500g尿素相当于1.3~1.4kg粗蛋白,同时,约相当于3.5kg豆粕所含的蛋白质。其原理是反刍动物的瘤胃能产生脲酶,当尿素进入瘤胃后很快溶解,并被脲酶水解产生氨和二氧化碳,一部分氨被瘤胃微生物利用,先是形成氨基酸,最后形成菌体蛋白质,菌体蛋白质被反刍动物所利用,来不及被微生物利用的部分氨通过瘤胃壁由血液转到肝脏中再形成尿素,大部分随尿排出体外,少部分通过唾液再进入瘤胃,进行再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13.
尿素是一种非蛋白质的含氮物,由于牛的瘤胃微生物能够利用尿素分解生成的氨合成菌体蛋白供牛吸收利用,因而可以利用尿素作为牛蛋白质的补充来源,以提高经济效益.日粮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是瘤胃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所以补喂尿素的饲料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粗蛋白和碳水化合物,这是保证牛瘤胃中微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充分利用尿素的首要条件.用尿素喂牛必须注意使用方法和用量,如果投喂过量,不仅效果差,甚至可导致牛只中毒,严重时可致牛只死亡.为了安全有效地使用尿素,在生产实际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4.
尿素是非蛋白氮化合物,含氮量在46%左右,1公斤尿素相当于2.8公斤蛋白质或相当于7~8公斤植物油饼所含的氮,是很有潜力的蛋白质饲料来源。 尿素不能直接被家畜作为营养物质利用,但牛是反刍动物,瘤胃内含有大量微生物和纤  相似文献   

15.
用尿素喂牛应注意的问题牛的瘤胃中生存着大量细菌和纤毛虫,这些微生物不仅能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还能利用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理论上,1公斤的尿素相当于2.6-2.8g的粗蛋白含量,即约等于7kg的豆饼粗蛋白质,由于瘤胃微生物能利用非蛋白氮合成菌体蛋白,提...  相似文献   

16.
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存有大量的微生物。饲料中的蛋白质在痛胃中大部分被微生物分解成氨基酸和氨。非蛋白氮在反刍动物体内酶的作用下也可以分解出氨,分解出的氨能被瘤胃微生物吸收合成它本身需要的菌体蛋白质。当瘤胃的这些微生物通过消化道传送到真胃和小肠时就被动物体消化吸收,从而得到蛋白质营养。痛胃微生物对所需要的氮源没有特定的要求,非蛋白氮和低质量的蛋白质都能满足它的要求。因此,可用非蛋白氮代替蛋白质饲料来饲喂反刍动物。l非蛋白显添加剂种类非蛋白氛是一类非蛋白态的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常用于反刍动物饲养的非蛋白氮主…  相似文献   

17.
尿素属非蛋白含氮物。在反刍动物瘤胃中各种微生物产生的脲酶作用下,尿素被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瘤胃微生物将氨合成氨基酸,再进一步合成菌体蛋白。这种菌体蛋白被反刍动物消化吸收,转化为反刍动物的体蛋白质。但尿素喂牛因进入瘤胃后分解速度太快,不能充分利用,同时尿素分解的氨,大量被血液吸收会使酸碱平衡失调,引起中毒。因此,尿素喂牛要掌握如下要点:①断奶前犊牛及病牛不喂尿素;②尿素用量以蛋白质需要量的1/6计较为安全。如一头450公斤哺乳母牛每天需可消化粗蛋白质  相似文献   

18.
脲酶抑制剂氢醌对绵羊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饼类饲料饲喂反刍动物时,饲料的真蛋白质平均只有30%通过瘤胃,而其余70%则在瘤胃内被微生物降解,所产生的氨只有80%被转化成微生物蛋白质,其余的20%则在肝脏内合成内源尿素,参加尿素再循环的代谢途径。Satter等(1975)认为,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内大量降解时增加了内源尿素周转环节,造成浪费。当日粮内含有尿素时,由于尿素分解太快,氨的释放速度超过了微生物对其利用的速度,使微生物对尿素的利用量减少。因此,在日粮中使用脲酶抑制剂是减缓瘤胃内尿素的分解速度,增加小肠菌体蛋白质的供应量,节约优质蛋白质的…  相似文献   

19.
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寄居多种的共生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纤毛原虫等,它们有利用非蛋白质状态的含氮物质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尿素进入瘤胃后,在脲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NH_3)和二氧化碳。微生物利用产生的氨和瘤胃中的淀粉  相似文献   

20.
尿素是动物体内蛋白质分解的最终产物,工业合成的尿素含氮量为47%,不仅是一种高效化肥,而且因其1kg尿素相当于2.8kg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也相当于7kg豆饼、5~8kg油渣和26~28kg谷物饲料的蛋白质。所以经常作为蛋白质饲料。奶牛的瘤胃细菌能产生尿酶,尿素在瘤胃内尿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瘤胃微生物再利用分解出的氨形成微生物蛋白,最终被奶牛消化利用。然而,由于饲喂方法不当,常常引起奶牛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