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揭示新八——绵羊双羔素及其技术对促进母羊排卵力、增加产羔率、羔羊出生体重和周岁羊剪毛量的综合生理作用及生产应用效果试验证明,双羔技术可使母羊排卵率提高0.47±0.04枚,产羔率提高44.4%,单羔和双羔出生体重分别提高0.51 kg 和0.41kg,周岁母羊剪毛量和体重分别增加0.32±0.04kg 和2.98±0.45kg,上述指标经 F 值测定,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毛羊罩衣对绵羊羊毛纤维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方法]以聚氯已稀为主要原料,制成不同型号的羊罩衣,在绵羊剪毛后给绵羊穿上,来年剪毛时脱下。研究细毛羊罩衣对羊毛被毛结构、羊毛纤维产量、羊毛纤维品质、羊毛油汗、羊毛净毛率和杂质、羊毛毛纺加工的影响。[结果]绵羊穿上罩衣1年后,个体羊毛纤维长度平均增长0.33 cm(P<0.05),净毛率提高12.44个百分点(P<0.01),净毛产量提高0.44 kg(P<0.01),羊毛中油脂含量提高6.44个百分点(P<0.01),毛丛污染深度下降3.10 cm(P<0.01),灰尘含量下降21.25%(P<0.01)。[结论]绵羊穿上罩衣后,明显改善了羊毛纤维的质量,提高了绵羊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
<正>1绵羊的一般管理1.1剪毛1.1.1时间和次数。剪毛最好在气候稳定和羊只体力恢复之后进行。我国北方牧区多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秋季剪毛多在8月下旬、9月中旬。粗羊毛在春、秋剪两次,细毛羊、半细毛羊和杂种羊一年内仅春季剪一次毛。1.1.2注意事项。剪毛前12 h停止放牧、饮水和喂料,不捆绑,防止羊肠胃臌胀。剪毛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剪刀要平放,紧贴皮肤,遇到褶皱要抚  相似文献   

4.
<正>1.剪毛前应空腹12~24小时,即在剪毛前不采食,不饮水,空腹剪毛。雨淋湿的羊,应在羊毛晾干后再剪。湿毛难剪,且剪下的毛不好保管。2.剪刀应贴近皮肤,均匀地把羊毛一次剪下,留茬要低。若毛茬过高,也不要重剪,以免造成二刀毛,影响羊毛利用。3.剪毛动作要快,时间不宜拖得太久。翻羊动作要轻,以免引起瘤胃臌气、肠扭转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贵州杂交绵羊体重体尺及血液生化指标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贵州杂交绵羊生长发育情况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对贵州杂交绵羊的体重体尺、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杂交绵羊生长速度快,成年公羊平均体重为81.60 kg,成年母羊平均体重为64.01 kg;贵州杂交绵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贵州杂交绵羊体重体尺之间均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血液生化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的指标较少,仅ALB与TG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P0.05),ALB与Ca、Ca与TG之间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P0.01)。对比研究发现,贵州杂交绵羊生长发育快、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继续选育提高有望培育成优良肉羊品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主要非遗传因素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14月龄鉴定性状的影响,收集9 942条母羊鉴定记录.[方法]利用SAS(8.1)软件的GLM程序,分析了鉴定时年份和群别对被毛性状、剪毛性状、体型外貌、品种等级评分和鉴定时体重等性状的影响.[结果]鉴定时年份和群别对头毛评分、毛长度、毛密度评分、毛细度评分、剪毛后体重、剪毛量、体型外貌评分、品种等级评分、鉴定时体重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结论]在估计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遗传参数和育种值时,鉴定时年份和群别可以作为固定效应放到模型中.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目的羊毛是绵羊的一项重要经济产品。对生产同质毛被的细毛羊和半细毛羊用现行的手工剪毛或机械剪毛都比较费力、费时、费工。并且不可避免地在羊体上留存长短不等的毛茬,不能充分利用实际毛长;在剪下的羊毛中还混有相当数量的重剪毛;此外,由于剪伤皮肤,容易引起化浓、生蛆,影响羊毛的再生,甚至因感染破伤风而招致死亡。试用药物采毛,目的在于探索替代手工和机械剪毛的实际可能性,以期减轻体力劳动,节约强壮劳力,减少羊毛的损失,增产优质羊毛。  相似文献   

8.
探索饲喂棉籽壳对新疆细毛羊精液品质的影响,为在绵羊上应用提供参考。将12只断奶的新疆细毛羊随机分成对照组(不喂棉籽壳)、试验一组(每天饲喂0.5 kg棉籽壳,含游离棉酚218 mg)、试验二组(每天饲喂1 kg棉籽壳,含游离棉酚436 mg)。3组分圈饲养,10月龄时采用电子采精,间隔30 d采精1次,共采精3次,对精液品质进行评估。试验二组羊的精液品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一组精子活力、活精子率、pH值、射精量、畸形率等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射精量和精子密度都高于对照组和试验二组。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每天饲喂0.5 kg棉籽壳的试验羊精液品质高于不喂棉籽壳组和每天饲喂1 kg棉籽壳组,说明适当饲喂棉籽壳对细毛羊精液品质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但过量饲喂会导致精液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9.
为评定吊挂电推采毛在规模化长毛兔养殖场的实用推广价值,本研究比较了两种采毛方式(剪刀剪毛和吊挂电推采毛)的工作效率,并分析了在秋、冬两个季节采用两种方式采毛对长毛兔生产性能和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吊挂电推采毛效率[(322±9)s/只]要显著高于剪刀剪毛效率[(457±18)s/只](P0.05)。两种采毛方式对长毛兔体重和60天养毛期产毛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秋季采毛时,两种采毛方式都不会引起血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和免疫球蛋白的显著变化(P0.05)。冬季采毛时,两种采毛方式都会使血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经过24 h的恢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仍然显著高于采前水平,剪刀组皮质醇恢复到剪毛前水平,而电推组皮质醇仍维持显著上升水平(P0.05);免疫球蛋白水平在采毛前后无显著差异,但在采毛24 h后,剪刀组和电推组的免疫球蛋白较采前均上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研究结果不仅对吊挂电推采毛的推广使用有重要指导价值,而且也为阐明长毛兔采毛应激的生化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利用提高绵羊双羔新技术,在深入研究黑山羊生殖生理特点的基础上,从1990年起,我们与新疆八一农学院合作研制黑山羊双羔素及其应用技术。经3年的研制及应用推广试验,研究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提高黑山羊产羔率及羔羊品质的技术措施。该技术能使黑山羊的产羔率由自然的104.2%提高到129.2%(P<0.01),羔羊初生体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39 kg(单羔)和0.38 kg(双羔)。此技术简便易行,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适用性强,无任何副作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经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美利奴羊导血的我国镇南种羊场斯达夫细毛羊(澳血含量为37.78%)所产的羔羊于3月龄内(70~90天)开始出现高弯腹毛(约占10.47%)。首先出现在脐前部和腹缘左右内侧部,以靠近左右腹侧线内的腹前部和腹中部出现得最多。高弯腹毛随月龄的增长而逐渐扩展。试验羊第1次剪毛前高弯腹毛出现率高达94.19%,其中:高弯腹毛面积5cm×5cm内(含5×5)的(类羊)占6.98%,5cm×5cm~10cm×10cm的(类羊)占20.93%,10cm×10cm~15cm×15cm的(类羊)占26.74%,15cm×15cm以上的(类羊)占39.54%。此外,正常弯(类羊)仅占5.81%。高弯腹毛的分布状态呈块斑状,其表现特点以3块斑为最多(39.53%),次为连片斑(16.28%),再次为两块斑(11.63%),1,4,5块斑各占8.14%,6块斑仅占2.33%。细毛育成母羊的高弯腹毛面积的大小对体侧毛的弯曲数、毛长、细度、密度和体重均无显著影响。较大面积高弯腹毛羊(类羊)腹毛着生不良,毛纤维较细,腹中和腹后部毛长随高弯毛面积增大而变短。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策勒黑羊、阿勒泰羊、柯尔克孜羊3个新疆地方品种绵羊体重与体尺的相关关系,建立体重与体尺指标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为将来的绵羊品种选育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与理论参考依据。试验随机选择并测量周岁策勒黑羊、阿勒泰羊与柯尔克孜羊的体重(Y)、体高(X1)、体长(X2)、胸围(X3)、管围(X4),运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19.0分别对3个品种羊的体重与体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不同品种绵羊的体重与体高(X1)、体长(X2)、胸围(X3)、管围(X4)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最优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641X3+0.233X2+0.846X4-30.604(R2=0.771,P<0.01),Y=0.450X3+0.401X2+1.262X4-25.087(R2=0.799,P<0.01),Y=0.416X1+0.303X3+0.659X4+0.155X2-27.785(R2=0.870,P<0.01)。  相似文献   

13.
收集了新疆巩乃斯种羊场1999-2008年的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母羊鉴定记录,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对一个品种5个品系(中美体格大品系、中国美利奴羊品系、肉用型多赛特品系、多胎品系、毛密品系)的14个主要性状(头毛评分、毛长度、毛细度评分、毛弯曲评分、毛密度评分、毛油汗评分、毛匀度评分、毛光泽评分、体型外貌评分、鉴定时体重、剪毛后体重、剪毛量)进行主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个主要性状按不同品系可简化为7~10个主成分因子,所提供信息量占14个主要性状信息量的85%。在主成分的基础上把14个性状划分为2个大类群。  相似文献   

14.
选择自然感染羊狂蝇蛆的绵羊67只,应用伊维菌素注射剂分别按0.1、0.2和0.3mg/kg体重剂量颈部皮下注射给药,进行驱除羊狂蝇蛆的效果观察,同时设阳性对照组。结果显示,伊维菌素注射剂0.2、0.3mg/kg 剂量组绵羊的羊狂蝇蛆驱净率和驱虫率均达100%;0.1mg/kg 剂量组绵羊的羊狂蝇蛆驱净率、驱虫率分别为93.9%和98.6%。试验证明伊维菌素注射剂对羊狂蝇蛆有高度驱虫性,临床使用0.2mg/kg体重剂量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15.
该试验拟考察分娩体重对母猪在泌乳期内体况变化和采食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择健康的经产约克夏母猪35头,按分娩体重(190~250 kg)依次分到7个处理中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体重的增加,母猪泌乳期总采食量也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呈一定的剂量一效应关系.就体重损失而言,240 kg与250 kg处理组的母猪体重损失显著大于200 kg组的母猪(P<0.05);200 kg组(P=0.1)和220 kg组(P<0.05)也不同程度地优于190 kg组.至于采食量,结果表明,250 kg组(P<0.05)和240 kg组(P<0.1)的母猪,在采食量上超过210 kg组、高于200 kg组(P<0.1)、极显著超过190 kg组(P<0.01).试验结果说明,母猪体重与采食量变化和生产性能密切相关,母猪分娩体重对泌乳期失重和采食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整个泌乳阶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自罗姆尼羊引入中亚热地区后需进行春秋两次剪毛所作的测定。分3项内容,即5月初至10月初,10月初剪毛后至翌年4月底以及春季剪毛后秋季不再剪毛至年底。结果说明:高气温环境对毛纤维生长有一定影响,不剪秋毛时母羊自9月~11月间毛纤维生长速度减慢,并对当年繁殖有影响,常年保持中等以上营养需要,实行春秋两次剪毛时,毛纤维长度会达到毛纺工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微量元素铜对奶牛泌乳性能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微量元素铜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效果,选择年龄、胎次、体重及泌乳期均接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24头,随机分组.应用对比饲养试验,添加不同量的微量元素铜:试验Ⅰ组饲料中含铜6 mg/kg,试验Ⅱ组含铜10 mg/kg,试验Ⅲ含铜12 mg/kg,观测泌乳期奶牛产奶性能和主要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微量元素铜,不影响奶牛的采食量;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奶牛在试验期的平均日产奶量分别为23.95 kg、27.56 kg和26.92 kg,与对照组的22.62 kg相比,平均每头每天多产奶1.33 kg、4.94 kg和4.31 kg,试验Ⅰ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奶量分别提高了21.84%和19.03%,且牛奶的乳脂率和干物质含量并未降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李兵 《新疆农业科学》2001,(Z1):214-215
羔羊出生后母羊的泌乳性能高低直接关系到羔羊的生长和发育.本试验旨在研究中国美利奴初产母羊冬春季节补饲多汁青贮甜高粱秸秆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试验组多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母羊泌乳力、羔羊总增重分别为15.08和26.18kg.高于对照组3.93和9.71kg,母羊繁育率高于对照组12.5%,剪毛量(污毛)比对照组高10.75%、体重(剪毛后)提高17.32%.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导入GRF基因质粒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36头体重为约102kg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成四组每组9头,分别注射含有0mg,3.37mg,6.74mg,10.11mg质粒的5ml生理盐水。在试验过程中,定期进行增重,饲料采食量和生长激素水平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动物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其中6.74mg处理组效果最好,日增重比对照组高出17.33%(P<0.01),饲料转化率提高18.05%(P<0.01)。屠宰后进行组织质粒残留检测,未发现有残留。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反刍动物产品中CLA含量寻找植物油的有效添加模式,研究以植物油调控的相同亚油酸水平日粮对绵羊瘤胃液脂肪酸动态变化和血浆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4只雄性、健康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绵羊(东北半细毛羊×陶赛特羊),体重(40±1 kg),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不添加油脂组(CK组)、添加4%花生油(PO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