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蓖麻育种与遗传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蓖麻遗传育种研究十分活跃,尤其杂种优势利用进展很快。为推动我国蓖麻育种向纵深发展,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以供借鉴。 (一)诱变、品质、抗性育种 诱变育种 Athma,P.等人(印,1982、1984)利用甲基磷酸乙脂、一乙基硫酸醋、水合肼及γ—射线对不同品种进行诱变处理,发现诱发突变谱与品种、诱变剂以及处理时期有关。植株高度的改变是最普遍的突变效应。供试三个品种有两个产生了育性和半矮秆突变。其中一个品种在子叶期、减数分裂期和配子体时期以2000—4000拉德的γ—射线照  相似文献   

2.
突变育种近十余年来发展很快,目前我国已在水稻、小麦、大麦、油料等作物中育成一百多个新品种。突变育种已成为植物育种的方法之一。60年代以色列首先用硫酸二乙醇(DES)作为诱变剂,它比辐射处理花生获得更好的突变效应。据报导这些药物可直接与DNA链上的碱基发生作用,并通过烷基在DNA分子内置换氢原子而引进烷化作用,导之基因突变。此外根据花生的特点,还有二个因素适于化学诱变的有利条件。①自花授粉。②胚芽易受突变促进剂的作用,因花生胚芽上有6—8个叶原体,腋部有小芽能获得几个潜在的接受点。因而78年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工作,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禾谷类作物特别是小麦品质的稳定性,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意义。解决这一问题,育种并非是最终的手段。但是要培育形成稳定优质籽粒的品种,目前尚缺乏高适应性的有试验依据的育种途径和方法。因此,研究选择自体调节和生态稳定的基本方法显得极为迫切。在这方面,初期研究必须根据产品质量来研究品种的适应性。已有研究表明,有些品种如赫尔松86  相似文献   

4.
五、茶树品种试验的改进茶树品种试验包括两个重要的内容:田间对比试验和茶类适制性试验。通过试验的实践以及由于制茶设备的改善,茶树品种试验条件和试验的可比性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 (一)选定茶树品种试验的标准种在茶树育种原始材料的研究中以及新品种选育过程中,不论对亲本的研究,还是对育种材料的筛选,几乎都要通过与对照种的比较才确定取舍。对于育种工作来说,对照种极为重要。对照种,又称标准种,它是鉴定品种的尺度和衡量新品种价值的标准。对照  相似文献   

5.
Χ.  ЛГ  史玉荣 《茶叶》1989,(1):56-56
众所周知,育种上应用某些诱变剂可以取得细胞的不可逆变异,即所谓“突变”。由于诱变剂的作用,植物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发生变化,结果,改变了其化学组成。作者对祁门茶树突变种No.0621,No.0947、No.1552鲜叶中的挥发性混合物的组成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化学诱变剂EMS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化学诱变剂育种,其诱发某一性状突变的效率比X射线高3—5倍。化学诱变剂对诱发植物的某一性状变异比杂交育种更有效、更简便,后代性状稳定也较快。因此,引起了育种工作者的重视。七十年代后,国内外学者利用化学诱变剂处理种子、无性繁殖器官、卵、合子或原胚都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而且选育了一批农作物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湖南优质稻育种取得的显著成效。但目前面临着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是品质问题,主要是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商品价值:二是进一步解决优而不高的问题,要在优质的基础上,以增加千粒重为突破口,逐步解决优质与高产的矛盾;三是品种多样化问题,应将早稻米质的改良作为育种的重点,并开展梗、糯稻品种和胚芽米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8.
花生高油酸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花生籽粒油脂的品质是由脂肪酸的组成决定的,高油酸的花生油脂稳定性好,有更高的市场价值与营养价值。因此选育高油酸的花生材料和品种已成为目前花生品质改良育种的重要内容。本文综述了高油酸含量性状的遗传规律、高油酸产生的分子机制、杂交育种、突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高油酸花生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花生高油酸育种和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合农7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结合分子设计育种技术,针对高油高产优良性状育成的大豆新品种。通过黑龙江省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三年平均蛋白质含量37.59%,平均脂肪含量22.23%,为高油品种。植株具备高大繁茂,分枝性好的特性。该品种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黄色,百粒重为19.6 g左右。经过三年的抗病接种试验,鉴定为中抗灰斑病。适应区生育日数为120 d左右,活动积温2 450℃左右。该品种通过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的紧密结合而育成,拓展了大豆育种途径,突破了资源环境约束,提高了育种效率,对作物分子育种创新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系不同剂量和剂量率的γ射线照射不同品种马铃薯的休眠块茎,诱发出突变株系,选育出高产、抗病、优质的辐射高原7号等新品系用于生产,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本文通过对各辐射株系与原品种主要遗传性状的观察、比较,对马铃薯辐射育种中的几个遗传变异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品种试验、品种选育和推广等多个角度指出当前品种审定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全面地分析了问题存在的根源。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品种审定制度改革、提高承试人思想业务素质、完善试验点配套设施和规章制度、提高育种人责任意识和育种理论技术水平、良种良法配套推广等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与有效对策,对于推进现行的农作物品种审定与推广工作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育成了许多新品种。到1979年在苏联已推广的106个品种中有69个是国內品种。目前苏联有32个科研机构进行马铃薯育种工作,其中有两个育种中心:一个设在马铃薯科学研究所,另一个在白俄罗斯马铃薯和果树蔬菜科学研究所。近年来育成的品种中,下列品种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大小麦新品种 (系 )的区域试验、品系比较试验和品系鉴定试验是鉴定参试品种 (系 )的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手段 ,也是新品种审定和推广的一个重要依据 ,搞好这三个试验 ,提高其试验准确性 ,可以有效地进行新品系筛选 ,减少育种工作量 ,客观地测出参试品种的特征特性 ,对于加快育种进程和新品种推广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华东南地区的生态条件、耕作方式、品种特性和多年来的工作实践 ,对于搞好大小麦新品种(系 )的区域试验、品系比较试验和鉴定试验 ,提出以下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关键技术。1 做好播种前准备工作1 1 准确做好…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棉花育种近15年来在抗枯、黄萎病育种、低酚棉育种、夏播棉育种方面有较大进展和成就,但在常规产量育种上己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分析冀棉1号到冀棉16号16个棉花品种,除4个抗病品种外,12个常规品种沿着16个品种平均产量1241 kg/ha的水平线呈上下不规则幅动趋势。要突破产量育种徘徊不前的局面,首先,对今日的育种水平及现状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准确的评估;其次,对己审定的品种进行纵向比较鉴定;再次,改“全优”选择为“主要性状”选择;第四,重视型态育种来突破产量的徘徊局面。  相似文献   

15.
蔬菜育种的三向选择策略及其定量化实施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分析现有蔬菜育种技术的特点和杂种优势育种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杂种优势育种中自交系的选育理论和国内外的蔬菜育种实践中,概括、总结出蔬菜育种的三向选择策略,即基于从选育出的材料直接应用于目前的新品种育种实践的目标考虑,在对一基本材料的分离世代(如F2代)进行选择时,除以对照品种为依据,按有性杂交育种途径经多代选择选育出新品种外,还可按照杂种优势育种目标中对母本、父本的要求,经多代选择选育出母本自交系、父本自交系。实践中,三向选择策略的实施方法有定性法和定量法2种,但定量法能更大程度地提高育种效率,将更受育种者的青睐。初步从遗传上探讨了三向选择策略在杂种优势育种中的两种定量化实施方法:1)以对照品种为依据,2)以杂种优势预见性育种理论为依据。这2种定量化实施方法,均解决了亲本自交系的选择指标定量化这一难题,从而可以定向选育亲本,提高了杂种优势育种的预见性和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6.
寒地水稻花培育种选择效率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5年寒地水稻花培育种与同期常规育种统计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经花培入选的产量鉴定新品系的选择效率为16.94%,是同期常规新品系选择效率11.34%的1.49倍;经花培育成的审定品种的选择效率为0.93%,是同期常规育成审定品种选择效率0.28%的3.32倍。从花培育成品种的推广种植面积与常规育成品种比较分析,花培育种与常规育种有同样好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小麦春化基因VRN2与春化发育表现型的关系,以6个不同春化发育特性的普通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PCR技术对春化基因VRN2的CCT保守区中43个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ZCCT-A1的CCT功能域的序列存在差异,肥麦有R35W突变,另外5个品种均有R39C突变;ZCCT-A2均存在R16C突变;B和D基因组中均未发现突变。这表明VRN2基因编码区的等位变异主要出现在A基因组上,而B和D基因组中的VRN2基因在目前大面积主栽品种中均为显性。  相似文献   

18.
1选用高糖品种目前新疆昌吉地区主栽品种有3个,新甜七号、新甜九号和苏垦8312,含糖率16%~18%,并且具有高产(75t/hm2以上)、抗病等特点。为提高甜菜含糖率,一是每年都要选用杂交一代种子,不断提高与发挥优良品种的种性;二要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和方法,不断选育具有杂种优势的高产高糖品种,并力求做到良种良法相配套。2正确处理密度、产量与含糖率的关系根据各地土壤、气候条件以及水肥状况进行合理密植。据呼图壁县农技站近年来甜菜密度试验证明: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上述品种地膜栽培或垄栽一般为公顷保苗8…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马铃薯常规育种体系主要以夏作为主,冬作马铃薯育种在2003年前未见报道,也没有完善系统的冬马铃薯育种体系。因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优势,云南省可以一年四季生产马铃薯。云南省冬马铃薯因错季上市,不仅满足国内鲜食市场反季需求,薯农的比较效益也高。但目前冬作生产上使用的品种为生育期长的‘合作88’和‘丽薯6号’,冬作马铃薯专用品种缺乏,产生冬马铃薯市场品种单一,上市集中等问题,亟需系统完善的育种体系选育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要具有高产、抗病的特点,而且在口感和风味上还要能迎合消费者的多样化喜好。新的高效冬作马铃薯育种方法,采用大春筛选出的68个优良品系,2016~2020年在云南省建水县连续开展4个冬季试验,实施过程中采取促进成熟期晚的品种(系)提早成熟的栽培技术。筛选出了5个适合冬作的品系,分别定名为‘云薯114’(S13-592)、‘云薯115’(S12-1528)、‘云薯116’(S12-1496)、‘云薯703’(S12-1998)和‘云薯608’(S10-843),该5个品种4年平均产量均在45 000 kg/hm2以上,与露地相比,经过促早熟栽培技术产量两年平均提高...  相似文献   

20.
辐射诱变育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自然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之一。植物发生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通常为10-’。本世纪以来,人们陆续发现X射线、y射线、离子束等电离射线处理植物种子、植株、活体组织乃至细胞和DNA分子,均可诱发各种突变,大幅度提高突变频率。辐射诱变应用于水稻育种,可以创造多种优良突变体,其中有些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有些可以作为杂交亲本而间接利用。不管直接还是间接利用,通过辐射育出的新品种均可归于辐射育种成果。我国水稻辐射诱变育种起步较早,目前居于世界先进行列。1966~1989年间通过辐射处理而育成年种植面积在3万公顷以上的品种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