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谈新疆蜂群的转地饲养新疆石河子农学院(832003)夏平开一、新疆蜂群转地饲养的必要性翻开新疆的养蜂历史,自本世纪初从俄国引入黑蜂以来至六十年代,均在伊犁、塔城山区定地饲养,产量不稳定,风调雨顺则丰收,天旱或阴雨连绵则减产。自五十年代从内地引入意蜂...  相似文献   

2.
新疆黑蜂属于高加索蜂种,在新疆饲养了几十年,已成为新疆伊犁山区和阿尔泰山区的当家蜂种,也是我国宝贵的蜂种资源。为了保护新疆黑蜂,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0年颁发了《建立伊犁黑蜂保护区》的文件,明确规定不准其他蜂种进入该区饲养。由于种种原因,自七十年代以来,内地意蜂不断进入该区,对黑蜂保护带来严重威胁。为此,笔者就新疆黑蜂及其保护谈谈自己的看法。新疆黑蜂实际上包括伊犁黑蜂和阿尔  相似文献   

3.
蜂种的选购     
饲养的蜂种要适应当地的气候和蜜源条件,还要考虑是副业还是专业饲养,定地还是转地饲养,以及管理技术水平.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以及高寒地区,适合饲养黑色品种蜜蜂;西南和华南亚热带地区,西方蜜蜂度夏困难,不宜定地饲养.亚热带地区以及广大山区,适合饲养中蜂.其他蜜源丰富的平原和浅山区,饲养意大利蜂,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优良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蜂王质量的好坏在发展养蜂事业上起着决定的作用,也是致富的一项关键措施,在三十多年养蜂的实践中体会尤深。下面就育王问题写几点意见:一、蜂种的选择:实践证明杂交优势的利用是一项增产的措施。目前普遍饲养的西方蜂种有意蜂、苏联黑蜂和喀蜂等,通过适当组合,能获得很好的杂交蜂。意×黑(♂)杂交一代、杂交二代是较理想的定地和转地饲养的蜂种。我在近十年的定地饲养中都选用了这个品系而获得较好的  相似文献   

5.
王勤生 《中国蜂业》2004,55(3):20-20
在山区定地饲养的蜂农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所饲养的蜜蜂品种.在刺槐蜜源多的地方中蜂的采集力不如西蜂.在以荆条、枣花为主要蜜源的地区,中蜂有飞行敏捷、上蜜快、在夜问取蜜不螫人等特点.中蜂最适合山区定地饲养,突出表现为大蜜源过后,采集零星蜜源的能力比西蜂强好几倍,歉收年表现尤为明显,很适合中老年业余养蜂者.  相似文献   

6.
伊犁尼勒克山区地处祖国大西北的天山山脉西麓,无霜期短,属高寒山区。这里的大部分蜂场定地饲养体大耐寒、繁殖力强、采集勤奋、善维持大群的伊犁黑蜂。每年七月上旬至八月下旬,这里温度最高,百花盛开。是一年中唯一的蜂蜜生产季节,在这段时间,山区最主要的蜜粉源植物油菜、直齿荆芥(土名蜜蜂花),牛至(土名百里香、野薄荷)、牛蒡(别名大力子)、飞帘、大蓟、刺蓟、草地老鹤草(土名小兰花)、新疆党参、薄荷、益母草等纷纷开花泌蜜,是这个山区养蜂的黄金时代。在气候正常的情况下,如果管理得好,这一生产期,伊犁黑蜂的单产可达120—150公斤,甚至还要更高。伊犁黑蜂怎样才能在短暂的生产期夺高产,根  相似文献   

7.
在南方山区定地养蜂,传统认为中蜂最为适宜。但饲养中蜂经济效益相对低;而意蜂因大量消耗饲料也不理想;喀蜂则因秋衰严重而无法饲养。为了培育适应山区饲养的高产蜂种,我在试验蜜蜂杂交组合过程中发现(Kr×K)×E 三交种蜂具下面的生物学特性及经济性状,适宜南方山区定地饲养。一、蜂王产卵力强,工蜂育虫积极,子脾密度高,能保持10框子脾。分蜂性弱,群势能维持到20框。  相似文献   

8.
伊犁黑蜂于本世纪初由俄国引入,在新疆伊犁山区饲养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现已完全适应伊犁山区的气候、蜜源条件而逐渐变成一个具有独立遗传特性的地方品系。据焦东升先生二十多年的观察、考察和鉴定,伊犁黑蜂在体形、吻长、肘脉指数以及耐寒性、采胶性、性情凶暴等方面和欧洲黑  相似文献   

9.
责任编辑     
吕纪增 《蜜蜂杂志》2005,25(12):31-31
饲养的蜂种要适应当地的气候和蜜源条件,还要考虑是副业还是专业饲养,定地还是转地饲养,以及管理技术水平。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以及高寒地区,适合饲养黑色品种蜜蜂;西南和华南亚热带地区,西方蜜蜂度夏困难,不宜定地饲养。亚热带地区以及广大山区,适合饲养中蜂。其他蜜源丰富的平原和浅山区,饲养意大利蜂,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优良生产性能。开始饲养蜜蜂,以购置5 ̄10群较适宜。蜂群过少,如有损失,不易繁殖补充;在技术经验不足的情况下,饲养蜂群过多,容易造成巨大损失;随着技术的提高,可以逐渐扩大饲养数量。蜂种最好向本省的种蜂场…  相似文献   

10.
葛凤晨 《蜜蜂杂志》2007,27(4):27-28
(接2006年第11期) <抢救新疆黑蜂纪行>的文章发表以后,收到了许多读者的来信和来电,大家都在关注黑蜂的命运,广东省罗定市中蜂饲养者林志华师傅,从<蜜蜂杂志>上看到飞逃的黑蜂野生在大松树中未收捕下来的消息,非常着急,来信帮助我们出点子、提供收捕黑蜂的方法;新疆布尔津县政协主席土尔别克先生,来电话要求帮助喀纳斯山区繁育黑蜂,恢复黑蜂蜂场;有的蜂友来信要求引进黑蜂饲养;有的蜂友继续帮助我们寻找黑蜂并提供线索;还有的蜂友对黑蜂未来的保护措施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养蜂,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蜜源,新疆有些地区蜂多,蜜源相对不足,满足不了定地饲养的需要,这样就势必造成大多数蜂场需要转地养蜂的局面。新疆养蜂者利用蜜粉源的方式包括定地饲养、定地结合小转地饲养和长途转地饲养3种。能否对转地蜂场进行准确的蜜源调查并选择适宜的放蜂场地和确定最佳的放蜂路线是饲养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自1980年开始,我校蜂场先后引进了东北黑蜂,安纳托利亚蜂,喀尔巴阡蜂、喀尼阿兰蜂等种蜂,作为本场的杂交素材。用其作母本培育蜂王和本意雄蜂杂交,目的在于摸索适于我地饲养(主要是定地饲养)的优良蜂种。根据我们饲养中的观察及记录材料,对各蜂种的优良性状及不足之处,已有粗浅认识。现作一介绍,供参考。一、东北黑蜂优点:蜂王产卵力强,子脾面积大,密实度常在85%以上。耐寒,春繁速度快。单王群达15框,双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在我国饲养的蜜蜂主要有:东方蜜蜂(主要是中华蜜蜂)、西方蜜蜂(有意大利蜜蜂、东北黑蜂、喀尼阿兰蜜蜂、高加索蜜蜂、安纳托利亚蜜蜂和新疆黑蜂等亚种)以及西方蜜蜂的一些杂交种。其中意大利蜜蜂、东北黑蜂及新疆黑蜂等在我国人工管理饲养近100年,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的当家品种。意大利蜜蜂、喀意杂交蜜蜂除海拔3 500 m以上和沙漠戈壁以外全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在较寒冷的地方有东北黑蜂和新疆黑蜂分布。中蜂是中华蜜蜂的简称,是我国土  相似文献   

14.
<正>新疆黑蜂含有欧洲黑蜂和高加索蜂血统,它在新疆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生物学特性,与国内其他西蜂比较,突出表现在凶暴、怕光、抗寒、抗逆等多方面。我们在新疆接触了一些黑蜂,在收集黑蜂素材进行饲养繁育的过程中,进一步验证了黑蜂的个性,在实践中认识了新疆黑蜂。2002~2003年收集到黑蜂素材以后,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应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单群繁育和集团繁育,现已繁育3~4代,纯度逐年提  相似文献   

15.
(接上期)黑蜂进入新疆已有近百年历史,其分布区由小到大,沿着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区的边境向内扩展,分布区横跨天山延伸到阿尔泰山部分山区,这里地形复杂,蜜源丰富,交通不发达,适合黑蜂繁衍生存。黑蜂分布区由大到小,也是随着异种蜜蜂的进入而不断收缩,在收缩过程中在山区也许还有意蜂杂交不到的地方,残存着黑蜂的基因。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查阅了新疆黑蜂历史上的分布范围,特别是阿尔泰山和天山黑蜂分布区内的地理、气候、植被、交通等资料,进一步从文献资料中去认识阿尔泰山和天山黑蜂分布区,为赴新疆现场考察作准备。为了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6.
<正>黑蜂进入新疆已有近百年历史,其分布区由小到大,沿着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区的边境向内扩展,分布区横跨天山延伸到阿尔泰山部分山区,这里地形复杂,蜜源丰富,交通不发达,适合黑蜂繁衍生存。黑蜂分布区由大到小,也是随着异种蜜蜂的进入而不断收缩,在收缩过程中在山区也许还有意蜂杂交不到的地方,残存着黑蜂的基因。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查阅了新疆黑蜂历史上的分布范围,特别是阿尔泰山和天山  相似文献   

17.
自2002年以来收集的黑蜂素材,分别经过单群繁育和集团繁育,纯度基础较好的向原种黑蜂发展;纯度基础较差的在繁育中不断提高纯度,按着黑蜂原种目标进行繁育,并继续收集黑蜂素材,扩大黑蜂基因信息量,为保存新疆黑蜂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繁育过程中,我们在对黑蜂素材生物学特性观察的基础上,对新疆黑蜂及有关蜂种进行了主要形态指标的鉴定和分子标记的检测,检验了近几年所收集的新疆黑蜂素材繁育的后代纯度。进一步证明:①虽然新疆黑蜂与东北黑蜂都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从俄国引进的黑蜂,但由于原黑蜂血统基础不同,饲养地域气候、蜜源、地理条件…  相似文献   

18.
新疆国营尼勒克种蜂场养蜂专业户张西磊一家,今年饲养新疆黑蜂150群,收获蜂蜜9.5吨、花粉80公斤、出售种蜂35群,三项总收入达21,625元,净得利润14,850元,成为全场第一个养蜂万元户。张西磊从事养蜂已二十年,掌握了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新形势的鼓舞下,他自筹资金,添置养蜂器材,对种质优良的新疆黑蜂进行科学饲养管理,实  相似文献   

19.
<正>一、新疆养蜂史新疆养蜂历史,据1933年吴绍磷编《新疆概观》记载:"蜜蜂甚多,土人亦知养蜂,但用旧法。"1957年,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张爱平的调查报告:"新疆养蜂始于1910~1912年间。"据尼勒克种蜂场有关《新疆黑蜂资源调查与研究实验报告》介绍,黑蜂是20世纪20年代,约1925年或1926年由俄罗斯人从中亚西亚经哈萨克斯坦带入新疆,带入时只有十群,并定地在伊宁饲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新疆黑蜂含有欧洲黑蜂和高加索蜂血统,它在新疆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生物学特性,与国内其他西蜂比较,突出表现在凶暴、怕光、抗寒、抗逆等多方面。我们在新疆接触了一些黑蜂,在收集黑蜂素材进行饲养繁育的过程中,进一步验证了黑蜂的个性,在实践中认识了新疆黑蜂。2002 ̄2003年收集到黑蜂素材以后,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应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单群繁育和集团繁育,现已繁育3~4代,纯度逐年提高,初步形成了一个黑蜂素材繁育体系。2002年我们在布尔津禾木喀纳斯乡接触了木拉提汉和苏洛托勒哈两个蜂场,几乎每个人都挨了蜇,真正领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