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探讨两种梅花鹿茸片内在质量存在的差异 ,对 6对样品氨基酸、总磷脂、钙和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水解氨基酸总量、总磷脂、钙和磷的含量在带血梅花鹿茸片中分别为 4 4 4 7%、1 0 4 8%、6 6 2 5 %和 6 6 6 1% ;在排血梅花鹿茸片中分别为 4 2 6 7%、1 0 2 7%、7 394 %和 7 347% ,两种梅花鹿茸骨片的总氨基酸、总磷脂、Ca和P的含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2.
东北梅花鹿茸不同部位牛磺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 10支东北梅花鹿茸作了不同部位牛磺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东北梅花鹿茸腊片、粉片、血片和骨片各部位之间牛磺酸含量差异极显著 (P <0 0 1)。  相似文献   

3.
东北梅花鹿茸不同部位水解氨基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 10支东北梅花鹿茸作了不同部位水解氨基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水解氨基酸含量在东北梅花鹿茸腊片、粉片、血片和骨片各部位之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相似文献   

4.
4种东北梅花鹿茸片总糖与水溶性蛋白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东北梅花鹿茸片的内在质量差异,选取10支东北梅花鹿茸,切片时分腊片、粉片、纱片和骨片进行取样,对其总糖和水溶性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茸腊片、粉片、纱片和骨片的水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4.97%、3.95%、2.55%、1.59%,总糖含量分别为3.21%、2.21%、1.04%、0.49%,4种茸片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分别对 8对梅花鹿茸二杠茸与三杈茸中总磷酯和牛磺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东北梅花鹿茸二杠茸与三杈茸之间的总磷脂和牛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梅花鹿茸、马鹿茸不同部位氨基酸、总磷脂、钙、磷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梅花鹿茸、马鹿茸不同部位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其中含有7种以上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各个部位氨基酸的总量,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总磷脂的含量由基部到顶端逐渐增加,钙、磷的含量则由基部到顶端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7.
建立考马斯亮蓝显色法(Bradford法)测定梅花鹿茸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方法,研究鹿茸不同规格和部位水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比较干燥和超微粉碎加工法对梅花鹿茸水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采用建立的Bradford检测法,以水溶性蛋白含量为指标,对梅花鹿茸的浸提方法,超声波次数,超声波方式进行比较选择,确定最佳浸提条件为0.1 g的鹿茸粉,加入pH 7.4的PBS(0.01 mol/L)4 mL,37℃浸提30 min,4℃冷浸24 h,超声波130 W 4 min处理3次,4℃,6 800 r/min离心8 min。结果表明:梅花鹿茸二杠茸水溶性蛋白为59.275~648.225μg/mL,梅花鹿三杈茸水溶性蛋白为55.878~683.721μg/mL。二杠茸高于三杈茸;烘干二杠茸不同部位的含量变化为粉片高于蜡片,腊片高于纱片和骨片,纱片和骨片相近;冻干茸高于烘干茸;3种超微粉碎鹿茸间水溶性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梅花鹿茸和花马杂交F1代鹿茸营养成分(常规成分、元素含量、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为鹿茸的加工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凯氏定氮法、高温干燥法、灼烧法、索氏提取法、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两种鹿茸的蛋白质、水分、灰分、粗脂肪、磷脂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结合分光光度法测定Ca、P、Na、K、Mg、Fe、Zn、Mn、Cu等无机元素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As、Pb、Cd、Cr、Hg等元素的含量;采用氨基酸分析仪结合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种鹿茸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梅花鹿鹿茸粗灰分含量极显著高于花马杂交F1代鹿茸(P0.01);梅花鹿鹿茸总磷脂含量显著高于花马杂交F1代鹿茸(P0.05);梅花鹿鹿茸K、Mn、Fe、Cu、Pb、Cd、组氨酸含量极显著低于花马杂交F1代鹿茸(P0.01);梅花鹿鹿茸Na、Hg、甲硫氨酸含量显著低于花马杂交F1代鹿茸(P0.05);梅花鹿鹿茸中必需微量元素总含量和重金属元素总含量低于花马杂交F1代鹿茸,梅花鹿鹿茸总氨基酸含量高于花马杂交F1代鹿茸氨基酸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花马杂交F1代鹿茸具有和梅花鹿鹿茸相似的营养成分,有较高的研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鹿茸简介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等的雄性鹿密生茸毛尚未骨化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鹿茸富含多种营养素,是良好的滋补品。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对梅花鹿茸多种营养成分中梅花鹿茸中氨基酸的总含量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很高;鹿茸中的蛋白质含量也较高;富含钾、钙、镁、铁、锌,而粗脂肪含量较低,为合理利用鹿茸的入药及食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梅花鹿茸血中胆固醇的含量与梅花鹿血、猪血和鸡血进行了比较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 ,梅花鹿茸血含胆固醇 0 0 9mg/mL ,明显低于其他 3种对照品  相似文献   

11.
鹿生茸期配合饲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鹿生茸期营养需要,设计一种适合梅花鹿和马鹿的配合饲料。该配合饲料由玉米、小麦麸、大豆粕、玉米DDGS、玉米蛋白饲料、玉米胚芽饼、常量元素添加剂、微量元素添加剂和维生素添加剂组成。对30只梅花鹿和30只马鹿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该配合饲料能显著提高梅花鹿和马鹿鹿茸产量和质量,降低饲料成本,提高个体产值、鹿茸售价、饲粮转化率和报酬率,直接经济效益提高1~2倍。  相似文献   

12.
饲粮蛋白质水平与鹿茸产量和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5岁以上生茸期梅花鹿和马鹿各120只,采用无添加剂和单一能量、蛋白质饲料精料补充料,以及劣质粗饲料饲粮,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鹿茸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鹿茸产量和质量随饲粮蛋白质水平或生茸期蛋白质食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呈极显著logistic生长曲线型,并提出鹿茸产量和质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3.
选用氨基酸、胆固醇、钙、磷作为检测指标,对冻干法加工的东北梅花鹿血粉、猪血粉、牛血粉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三者的内在质量差异,探讨评定东北梅花鹿血粉的质量依据。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血粉中的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动物血粉(P〈0.05),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牛血粉(P〈0.05)、猪血粉(P〈0.05),因此,冻干法加工的鹿血粉是较理想的氨基酸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的保健食品和药品。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茸鹿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养鹿业历史悠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0多年来 ,逐步建立起一支宏大的茸鹿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茸鹿育种及推广的专业队伍 ,培育出双阳梅花鹿、西丰梅花鹿新品种和长白山梅花鹿、天山马鹿清原品系 ,使梅花鹿成品茸平均单产由选育前 0 .50~ 0 .74kg提高到1 .2 3~ 1 .30 kg,马鹿鲜茸平均单产由选育前的 2 .70 kg提高到 7.1 5kg,推广优良种鹿 1 80 0 0余头 ;“高产马鹿选育”和“塔里木马鹿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西丰梅花鹿品种选育研究和推广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个体表型选择种鹿、单公群母配种和大群闭锁繁育的方法,并应用对幼鹿的科学培育和选育鹿科学饲养管理等综合配套技术,经过193 1~1973年7个世代家养舍饲繁育、1974年选定系祖鹿建立选育群和育种核心群至1995年3个世代的连续系统选育,由源于东北梅花鹿和地方品种的西丰梅花鹿品种,在西丰县育才等4个参茸场育成了半山区舍饲型的3 60 1只西丰梅花鹿品种,其中,核心群鹿92 9只,占2 5 8%。该品种具有体貌相对一致,体型中等,体质结实,鲜茸平均单产3 2 0 5kg,成品茸平均单产1 2 5 9kg,茸的支头大,嘴头肥大,优质率高( 70. 9% ) ,畸型茸率低( 7.6% ) ,繁殖成活率77 .8% ,生产利用年限10年,遗传性状稳定,茸重的遗传力为0.49,重复力0. 63 ,产仔日期重复力0 .68,种用年限2.2年,鲜茸重的遗传进展5 19g,年改进量89g ,F1的杂种优势率茸重性状13.0 4% ,繁殖成活率的为18.94% ,选育的第Ⅲ世代年只均新增纯收益成年公鹿10 3 0元,成年母鹿790元,已获经济效益12 2 1万元,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率5 .63元/元;又经1996~2 0 0 4年在本县和2 0多个省、市、自治区上百家万余只的推广应用表明,西丰梅花鹿的生产性能和遗传性能稳定,稳产高产高效,年只均创净效益成年公鹿15 0 0元,成年母鹿160 0元,其杂交改良效果,尤其是与双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