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丁艳 《南方农机》2023,(10):182-185+188
【目的】为有效解决线上教学学生在线参与积极性不高、课程完成率低、师生互动环节缺失、知识与技能传授效果不好,以及线下教学资源不够丰富、难以满足互联网时代的教学需要等问题。【方法】笔者以高职“数控加工编程”课程为例,采用智慧职教云平台作为在线课程平台,将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分别阐述了具体的教学任务。从课程建设思路、教学内容设计、在线课程建设、教学策略研究、课堂有效性评价、教学环节设计和多元化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和实践。【结果】从2020年至今,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加工编程”课程实施了3期完整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开设在大二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反馈良好。2022年,“数控加工编程”课程被评为校级在线精品课程。【结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学生学习,是一种非常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教师利用智慧职教云平台的各种工具,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高效管理,有助于解决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推行“互联网+职业教育”模式,推动职业教育和信息化技术线上线下同步融合,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李琼  冯琛  黄颖  高东玲 《南方农机》2023,(21):178-180+187
【目的】新时代下,单一的线上或线下教学模式,都无法满足对新一代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有必要突破人才培养瓶颈,寻找“新常态”的教学模式。【方法】课题组以“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课程为例,分别从教学内容和课堂体系两个方面,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与实施。【结果】该课程于2019—2020年第二学期首先以虚拟示教的形式进行在线展示,包括机器人的操作和在线编程。经过实际操作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远远高于先前的学习,学习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习覆盖面更广。【结论】受线上教学效果的启发,“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由先前的实训室设备教学转变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未来将继续深化课程的有益成果,整合线上资源、小组讨论等有利因素,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加强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BOPPPS教学模型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了解决传统课堂学生参与度不高、一卷定成绩、不能学以致用等种种问题,探索高效实用的教学模式。【方法】课题组以“金课建设”为契机,探索BOPPPS教学模型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中的教学改革,结合超星学习通、慕课等现代信息化教学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用一个教学设计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结果】选取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2018级机电专业学生为实验对象,对教学环节进行一站式教学设计。该班级的平均签到率为88%,学生到课并积极参与的情况比较乐观。【结论】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化为载体的“金课”课堂蜕变。  相似文献   

4.
涂浩  陈淑玲 《南方农机》2023,(12):184-187
【目的】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成功获批“1+X”证书制度“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第三批试点背景下,旨在探索如何将“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1”和“X”的有机衔接。【方法】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为实施对象,将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完善书证融通体系,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书证融通课程体系、完善书证融通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持续提升师资技能水平五个方面开展改革实践,健全“1+X”证书制度试点专项工作机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升级实习实训条件,提升教师“双师”素质。【结果】该教改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更快、更好、更全面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职业等级证书技能,通过为期三年(2020—2022年)的学生考证实施,完成了309人的学生培训,通过219人,总通过率70.87%;与此同时,学校也获评2次“优秀考核管理中心”、1次“优秀试点院校”。【结论】该教改模式可提高证书考核通过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其他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开展“1+X”证书书证融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刘默  党金金 《南方农机》2023,(24):171-174
【目的】根据职业技术院校的类型与特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探索“岗课赛证”相互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法】课题组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通的现状和问题,深刻理解了“岗课赛证”的融合内涵,以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该专业当前发展遇到的瓶颈与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与结论】通过设置新型课程体系,完成了与“岗课赛证”标准的衔接,同时,丰富了教学体系,深化“三教”工作内容改革,在施教中不断吸取教学经验,改变教学路径,设置成果导向、持续改良的多元评量机制,制定了“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策略。在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同时,提高了学科教学质量和效率,能够为相关领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相似文献   

6.
王海平  金燕 《南方农机》2023,(7):159-163+170
【目的】高职本科“4+0”联合培养模式,是一种跨越高职和普通本科的联合培养模式,在高职本科“4+0”联合培养模式下,应达到出于高职而高于高职的目标,培养的技术工程师和现场工程师,既要做到技术理论基础强,也要实现实践技能及应用能力强。【方法】课题组以“4+0”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高职本科联合培养模式为例,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人才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期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寻求该培养模式从试点探索到稳步发展的有效途径。【结果】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发挥双方的办学优势,协调提升育人质量。【结论】高职本科“4+0”联合培养模式是我国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中最新的培养模式,它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改革,有效促进了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培养满足注塑制品生产企业和模具企业对注塑模具设计岗位的技能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达到国家模具设计师(中级)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标准。【方法】课题组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高职模具专业核心课“塑料模具数字化设计”课程改革的背景、现状和问题,探讨了该课程进行“岗课赛证”四位一体融合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根据企业行业要求、职业标准、技能大赛、“1+X”证书标准,形成以注塑模具设计员岗位能力为目标,以典型注塑模具结构设计为主线,以企业真实案例为载体,以培养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思政要素的“岗课赛证”融合课程改革与实践的育人模式。【结果与结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塑料模具数字化设计”课程“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实践后,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大大提高,其学习成绩、课程完成度、出勤率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都有一定提升,为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健  杜彦斌  陈鹏 《南方农机》2023,(24):178-180+183
【目的】在“新工科”以及“智能制造”专业的建设背景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如课时少、教学模式单一以及实践环节不足等,亟须解决这些问题。【方法】课题组基于课程培养目标,提出“双线”结合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中国大学教学平台的“线上”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预习,提高“线下”教学的效果;提出多元融合的教学模式,采用板书和多媒体课件对知识点的关联进行梳理,采用动画或视频,对复杂数学模型变换的过程进行展示,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出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措施,利用学校虚拟仿真平台进行测试系统的搭建,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基地,让学生感受测试系统实际工作过程。【结果】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达成教学目标,同时增强了学生对复杂知识点的理解,学生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结论】可有效解决现阶段“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而为将来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王波  马桂潮  陈奕辉 《南方农机》2023,(20):175-179
【目的】针对技工院校不少学生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缺乏和自主性不够,而传统教学模式与工学一体的融合度不够紧密、评价与考核方法相对简单的问题,引入一种可应用于技工院校一体化课堂的教学方法——系统教学法。【方法】首先,根据西门子柏林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课程资源与原理,结合技工院校人才培养需求对其进行本土化,形成具有技工院校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其次,与西门子公司展开深度的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场地,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培养师资;最后,以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引进的“通风控制系统”课程为例,根据系统教学法对一体化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评价与考核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教学。【结果】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一定的激发,学生在专业方向和学习目标方面的感知更为明确,自信心更足。【结论】系统教学法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显著,为学生今后的工作走向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0.
谢菲  胡荣  唐磊 《南方农机》2023,(11):190-191+195
【目的】为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线开放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迫在眉睫,以解决目前教学中出现的知识点抽象、课堂活跃度低、学生自主能力差、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方法】基于智慧职教平台“机车车辆主型电器装调”在线开放课程,根据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专业课程标准,课题组从课程目标和考核标准出发,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智慧职教平台在线开放课程,整合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沟通交流平台。【结果】有效地发挥了在线课程教学的优势,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实践动手的能力,为其今后从事铁路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张萃珍  管菊花  黄磊 《南方农机》2023,(13):182-185
【目的】“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一项重大改革与创新,要稳步推进高职工业机器人“1+X”证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法】课题组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整理细化了工业机器人“1+X”证书考核点,将证书考核内容匹配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及课程模块,采用项目化教学整合知识点,对接岗位能力、结合证书考核标准。重构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明确教学改革试点方向,打造教学创新团队,提升实训室有效利用率,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结果与结论】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1+X”证书的考证通过率提高了20%,表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侯建明  蔡伟通  何秋梅 《南方农机》2023,(13):169-172+185
【目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具有工程概念多、知识点零散等特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授课方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和学习资源不够丰富等问题,亟须进行教学改革以提升教学效果。【方法】课题组利用智慧职教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该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并制作微课资源,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方法,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多维度、深层次的学习方式。【结果】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学生能有效地进行碎片化和个性化学习,在课堂上能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机械产品创新设计能力以及对课程和教师授课的满意度均得到了提升,更好地增强了课程的育人功能,并实现了课程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3.
高峰  夏庆锋  肖扬 《南方农机》2024,(2):192-195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高质量的机械电子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无锡产业发展。【方法】课题组以无锡学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方本科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板,确定了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电子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思政文化+传统文化+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专业文化建设、“案例化教学+本科生导师制+毕业设计双导师制”的课程体系改革、“‘鱼池’教学法+专业学科竞赛+企业项目实训+行业技能证书”的教学方法建设以及“内培外训基础师资+外引挂职双师师资+外聘外协企业师资”的师资队伍建设。【结果】“四位一体”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综合素质,可为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申报及无锡学院升格大学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李兵 《南方农机》2023,(10):173-175
【目的】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基层的农业机械化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出现短缺,特别是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的需求量大,高质量的专业硕士培养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提出新要求。【方法】笔者对如何完善“农业机器运用管理学”课程目标及内容进行了分析,对新时期“农业机器运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具体为利用慕课资源提升教学效果,利用翻转课堂进行师生角色变换,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进教学质量。【结果】利用慕课、翻转课堂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突破时空限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学习,满足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性的应用型人才,采取"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应用在维修电工实训课中,把传统教学知识点化解为多个"教学项目",围绕"教学项目"进行教学,以学生作为主体,老师作为辅助。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以此提升维修电工实训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郑明强 《南方农机》2023,(11):184-186
【目的】“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学生学习三维软件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其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不能满足此课程的教学需要,应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方法】将OBE理念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从教学方式、评价机制、教学内容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采用“教学继续开展,改革先行”的方式,不断优化、提升专业建设和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掌握实践技能的水平。【结果】该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能力,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结论】基于OBE理念,以学习产出作为依托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班集体之间的团结,为“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为培养综合性应用技术型人才助力,进而推动职业教学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农业电气化背景下“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仿真试验平台建设,改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充分、实验促进教学效果提升不明显等问题。【方法】依托MATLAB/GUI平台设计实现了四大类变流电路的仿真实验基础平台,在仿真实验平台中,学生可以修改各关键参数,观测各关键点的波形曲线,实现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和研究,并深入理解实验意义,提高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应用水平。【结果】该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代替了传统仪器设备实验,避免了设备故障、元件老化等不可控因素,尤其是不受时间地点等环境限制,为学生在农业电气化领域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打下坚实基础。【结论】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合理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仿真实验教学,既能解决学生学习习惯、方法的差异,又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为提升教学质量、创建一流课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机器视觉技能实践,完善课程体系及成绩评价体系,实施新形态项目化教学。【方法】以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视觉技术及应用”的教学改革为例,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对接职业技能竞赛和“1+X”证书,采用多维度评价体系,利用“四有课堂”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结果】在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专业中采用“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改革方式,“工业机器人视觉技术及应用”课程课堂实践任务参与完成度从65%提高到85%,课后拓学完成率由73%提高到87%,学生参加“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证书中级考核通过率高达90%。【结论】通过课程改革并实施多维度课程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加“1+X”证书考核和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机器视觉相关岗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张庆  李华兵 《南方农机》2023,(7):181-183
【目的】“智能制造单元集成与应用”是制造类和机电类专业中的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专业课程,学好“智能制造单元集成与应用”课程,对“工业机器人应用”“PLC控制技术”“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工业组态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控制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等前导课程的要求较高,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方法】教学团队根据现有教学实训设备,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以汽车轮毂产品的制造流程为主线,设置7个项目和25个学习任务,通过智慧职教建立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学习动力。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同时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考核指标涵盖表达能力、安全意识、职业素养、操作规范、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等各方面,以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实操能力。【结果】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综合应用能力,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了大幅提升。【结论】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系统方案设计、PLC与机器人编程、硬件搭建及电气连接和集成系统联调、M...  相似文献   

20.
赵艳霞 《南方农机》2024,(7):173-176
【目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作为高职学校机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载体。传统教学方法普遍存在教学内容枯燥难懂、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衔接不当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因此亟须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方法】根据“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现代学徒制学习方式的特点进行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一种“项目化”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模式通过项目的形式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依据项目需求开展知识学习,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过程评价”考核模式的运用,能减轻学生期末考核压力,将课程考核分散于课程学习过程中,提高知识的运用效率。【结果】56名学生中有45名学生表示基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知识,能独立完成基本的程序设计及硬件调试任务,而且有多名学生表示愿意再深入学习本课程。【结论】通过此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幅度提升,能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升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