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解决地方应用型高校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兼备家国情怀、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方法】课题组以九江学院材料成型专业获批江西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为契机,以新工科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促进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结合,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构建了九江学院校企“二八合作”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党建+天生我‘材’”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结果】九江学院材料成型本科教学实现了八个转变,在同类型的高校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应和示范作用;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考研率逐年升高,就业率达到99%。【结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坚持OBE理念下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校企、校地、校所协同创新,强化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张萃珍  管菊花  黄磊 《南方农机》2023,(13):182-185
【目的】“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一项重大改革与创新,要稳步推进高职工业机器人“1+X”证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法】课题组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整理细化了工业机器人“1+X”证书考核点,将证书考核内容匹配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及课程模块,采用项目化教学整合知识点,对接岗位能力、结合证书考核标准。重构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明确教学改革试点方向,打造教学创新团队,提升实训室有效利用率,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结果与结论】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1+X”证书的考证通过率提高了20%,表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高峰  夏庆锋  肖扬 《南方农机》2024,(2):192-195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高质量的机械电子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无锡产业发展。【方法】课题组以无锡学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方本科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板,确定了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电子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思政文化+传统文化+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专业文化建设、“案例化教学+本科生导师制+毕业设计双导师制”的课程体系改革、“‘鱼池’教学法+专业学科竞赛+企业项目实训+行业技能证书”的教学方法建设以及“内培外训基础师资+外引挂职双师师资+外聘外协企业师资”的师资队伍建设。【结果】“四位一体”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综合素质,可为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申报及无锡学院升格大学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王智森  肖扬 《南方农机》2023,(21):171-174
【目的】“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对毕业生能否快速进入工程师角色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实现更高水平的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融合培养,亟须探索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方法】课题组以景德镇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统招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二、大三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将“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项目驱动+竞赛促学”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融入“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贯穿全项目、全时域、全过程,挖掘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建设“双师双能型”青年教师队伍,促使教师真正做好学生的引路人。【结果】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实施激发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打破了传统“一考定成绩”的考核方式,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的高素质工程类人才,从而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入新时代,国家确定并倾力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因此,各高等院校必须加快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构建系统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及完善实用的实验教学平台,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服务。【方法】以贵阳学院为例,遵循该校“突出实用、服务本地”的应用型本科办学指导思想,按照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要求,结合学校现有设备、场地、资金投入等情况,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设计了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到创新能力的渐进式能力培养过程,覆盖智能设计、智能加工、智能装配、智能检测、智能运维等智能制造全过程,支撑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门类的软硬一体、虚实融合、多维度多层次的“1+4+9+N”的实验教学平台。【结果】该实验教学平台与理论教学体系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渐进式、系统性地进行实验实践训练,实现了贵阳学院培养实践能力强、学科融合性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要求,同时为其他应用型本科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实验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吴金龙  杨秀芳  王伟 《南方农机》2023,(10):196-198
【目的】为了将高职劳动教育融入工科专业建设,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新时代大学生,激发学生练就自身的实干能力及创新精神。【方法】课题组以工科专业建设发展为基石,提出了“强化意识树精神、立足专业融课程、创新引领强技能”的课程改革目标。结合城轨机电专业特点,对标“2+5”组合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专业知识、扩充实践内容、培育劳动素养和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在劳动教育与实践中树立“明德、慧智、健体、育美”的良好风尚。【结果】在探索劳动教育促进工科专业建设发展中,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重点关注“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谁负责”,解决了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的“不会干、不想干、不敢干、不去干”等问题。【结论】高职劳动教育融入工科专业建设的创新模式提升了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自我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教学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杨梦勤  黎丹 《南方农机》2023,(13):189-191
【目的】“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加强校企的产学研合作,探索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产教融合育人路径与合作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法】课题组以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提出了校企协同育人的主要融合路径与融合机制,通过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课程教学内容等方法,基于企业精益管理的车间教学方式,构建“双融双创”产教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结果与结论】该教学新模式引导学生结合企业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方法,增强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人才培养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满足了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8.
涂浩  陈淑玲 《南方农机》2023,(12):184-187
【目的】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成功获批“1+X”证书制度“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第三批试点背景下,旨在探索如何将“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1”和“X”的有机衔接。【方法】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为实施对象,将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完善书证融通体系,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书证融通课程体系、完善书证融通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持续提升师资技能水平五个方面开展改革实践,健全“1+X”证书制度试点专项工作机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升级实习实训条件,提升教师“双师”素质。【结果】该教改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更快、更好、更全面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职业等级证书技能,通过为期三年(2020—2022年)的学生考证实施,完成了309人的学生培训,通过219人,总通过率70.87%;与此同时,学校也获评2次“优秀考核管理中心”、1次“优秀试点院校”。【结论】该教改模式可提高证书考核通过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其他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开展“1+X”证书书证融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提出对高职院校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1+X”证书制度是高职院校对接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要明确“1+X”证书制度的内涵及实施意义,立足自身专业特点,从制度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探索“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结合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产业资源开展校企合作,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10.
实施“1+X”证书制度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实现“中国制造2025”兼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要明确“1+X”证书制度的内涵及实施意义,从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教材教法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1.
卢慧娟 《南方农机》2023,(9):171-174
【目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法】笔者利用专业基础课受众面广的特点,在“机械制图”课程中进行“三全育人”教学改革,组建课程教学育人团队,建构课程教学育人体系,并结合农业类高职院校就业特点,确定家国情怀、“三农”情怀、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四方面的育人维度。【结果】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过教学改革与实践,确定了“立足苏南、服务‘三农’”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了一批具有正确的工程伦理观、良好的职业素养、励志建设更好的“三农”、德才兼备且具备一技之长的高技能专业人才。【结论】在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立德树人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2.
张娟  马军 《农业机械》2022,(3):70-73
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双创培养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为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本着“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结合专业、注重实践”的原则,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5个角度阐述如何更好地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更好地将双创教育贯彻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多环节渗透创新创业精神和技能的培养,真正做到“专创融合”,本课题的研究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梁芬 《南方农机》2023,(18):174-177
【目的】为了解决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单一化”等问题。【方法】笔者结合学校服务中原区域经济的发展定位和新工科建设需求,提出了“行业+企业+专业+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人才培养“升本、就业、创业”的培养目标,探讨了该专业面向智能电网方向的专业特色,构建了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课程群,详细论述了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方法。【结果】解决了新工科背景下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传统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升级改造的瓶颈,打造了新兴产业下面向智能制造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其他同类高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探索体现能力本位的CDIO人才培养模式构架,以企业为实施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依托国家级本科大学生校外基地项目全面实施实践教学改革,按照工程教育改革目标,积极探索各环节相关融合、互为补充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全面落实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试点班级的相关培养工作;在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实习+毕业设计"实践课程尝试、"四合一"综合实习及企业双导师制的全面实施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农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要求,产教融合作为信息化教学理念,逐渐使用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开创人才培养综合模式,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在研究过程中探索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群体建设和人才培养生产实践进行综合,在遵循国家职业培养标准的情况下,构建完善的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进行衔接,形成企业、高职院校、行业联合办学的新局面,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6.
殷镜波  刘星  吕庆龙 《南方农机》2023,(13):195-198
【目的】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专业定位不准确、与产业对接薄弱、校企合作不紧密、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方法】课题组按照“需求导向、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实施“岗位引领、三层递进、多轮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无人机四大典型行业应用领域岗位群,制定了无人机核心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以“会飞—善用—能创”三层能力递进为主线,构建了新型教学体系,搭建了行企校协同、多维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组建了结构化“三师”队伍,实施“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建立行企校混合所有制协同育人机制。【结果】该教学改革模式实现了精准对接无人机应用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行企校协同共建高职新兴专业可示范推广的有效范式。  相似文献   

17.
李响初  李依宸 《南方农机》2023,(22):169-172+195
【目的】在“双高计划”视域下开展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创新路径研究,对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课题组利用CNKI数据库平台资源及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平建设高职院校近3年的质量年度报告,分析“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现状、存在的困境,并以此为基础从顶层设计、强师“组合拳”、评价体系3个维度有的放矢提出基于“双高计划”视域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路径。【结果】产教融合既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基础工程,也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和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有效路径,本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高质量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傅志强  高志强 《农业工程》2019,9(6):112-115
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人才培养制度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工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通过遴选组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春耘现代农业实验班进行实践探索。结果表明,模式改革在学生实践技能、创新创业意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成效显著,特别是协同培养和“管理学+农学”双学位培养模式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作用尤其突出,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笔者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引入OBE教学理念,从市场需求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并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设置项目课程群的教学体系,同时以学生为中心改革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着培养目标,探索出一套基于OBE理念的机械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应用于教学中,机械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周兴  黄佳 《湖南农机》2012,(7):210-212
地方本科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订单式"人才培养可以搭建一个较好的办学平台;解决地方本科院校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难题。文章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认为实现了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的有机融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非常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