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铃薯环腐病菌的PCR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环腐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文河 《马铃薯杂志》1998,12(2):125-126
  相似文献   

3.
应用PCR技术快速检测马铃薯环腐病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铃薯环腐病菌16SrDNA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引物1∶5-′TGTACTCGGCCAT-GACGTTGG-3′和引物2∶5-′TACTGGGTCATGTTGGT-3)′,进行马铃薯环腐病菌PCR特异性扩增试验。合成的引物能从马铃薯环腐病菌总基因组DNA和细菌纯培养,以及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的马铃薯块茎中特异性扩增环腐病菌16SrDNA基因片段1046bp。该试验结果为马铃薯环腐病的鉴定、检测及病害流行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主要用于植物病毒的检测 ,但近年来也在植物细菌检测上得到了应用。其原理是将抗原及抗体的免疫反应与酶的高效催化反应有机地结合起来 ,即通过化学的方法将酶和抗体结合起来 ,形成酶抗体。把抗原或抗体附着于固体表面 ,用结合了某种酶的特异抗体 (酶标抗体 )和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和酶的复合物 (抗原 +酶标抗体 ) ,然后加入酶的反映底物 ,酶催化无色的底物发生水解、氧化或还原反应 ,生成可溶性或不可溶性的有色产物 ,从溶液的颜色变化 ,可以用肉眼或酶标仪判定和测定结果。2 0 0 1年 ,我们应用了此方法对从田间采集到的 30…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环腐病菌鉴定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传统的马铃薯环腐病菌鉴定方法主要是革兰氏染色法、茄苗接种鉴定法以及根据菌体的各种特征特性进行鉴定应用血清学鉴定检测马铃薯环腐病菌方法主要是乳胶致敏试验(AG)、凝胶双扩散试验(DD)、间接荧光抗体染色试验(IFAS)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马铃薯环腐病菌技术主要是应用RFLP分子标记、基因探针技术、核酸斑点杂交方法以及ITS-PCR方法.对于马铃薯环腐菌的鉴定检测不能单单依靠一种方法,因为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其缺点和局限性,为得到真实、可靠的判定结果,应将多种方法取得的结果结合起来进行最终判定,因此针对马铃薯环腐菌鉴定检测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临夏地区马铃薯环腐病气候动态预测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度、湿度和降水等气象要素是马铃薯环腐病发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了探索临夏地区马铃薯环腐病和建立温、湿度引起发病的预测模型,利用临夏地区马铃薯种植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通过相关因子诊断、数理统计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临夏地区马铃薯环腐病不同发病阶段和发病区域气候条件以及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把马铃薯环腐病划分为以临夏市为代表的半干旱区和以和政县为代表的阴湿气候区,从发病早期到晚期,划分为两个区域两个阶段,建立了临夏地区马铃薯环腐病发病区域不同发病阶段的预测模式。实现马铃薯环腐病气象预测;各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到73%以上,为临夏马铃薯推广栽培及病虫害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马铃薯环腐病菌鉴定方法主要是革兰氏染色法、茄苗接种鉴定法以及根据菌体的各种特征特性进行鉴定;应用血清学鉴定检测马铃薯环腐病菌方法主要是乳胶致敏试验(AG)、凝胶双扩散试验(DD)、间接荧光抗体染色试验(IFAS)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马铃薯环腐病菌技术主要是应用RFLP分子标记、基因探针技术、核酸斑点杂交方法以及ITS-PCR方法。对于马铃薯环腐菌的鉴定检测不能单单依靠一种方法,因为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其缺点和局限性,为得到真实、可靠的判定结果,应将多种方法取得的结果结合起来进行最终判定,因此针对马铃薯环腐菌鉴定检测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建立检测马铃薯环腐病菌NCM-ELISA方法并组装成试剂盒,应用于检测、检疫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实践意义。本研究以马铃薯环腐病菌为抗原,制备兔抗血清,利用碱性磷酸酯酶标记的羊抗兔血清(GAR-AP)为酶标二抗,建立了马铃薯环腐病菌NCM-ELISA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抗血清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400,最低检出菌液浓度为1.0×106个.mL-1,特异性也比较强。因此,该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速度快、实用方便等特点,可以应用于马铃薯环腐病菌的快速检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褐腐病是由于高温干燥引起的生理障碍,发病部位的细胞因水分胁迫而枯死(Iritani,1984)。障碍类型有:内部褐色斑点型、中心部坏死型、木栓状环纹型、肿状内部锈斑型等。北海道在夏季高温干燥年份,各地褐腐病多发,主要是生理障碍所造成的。特别是在市场流通中,褐腐病明显地降低  相似文献   

10.
11.
马铃薯种薯中存在环腐病菌潜伏侵染,这种潜伏侵染逐代累积、逐渐表现症状,这是马铃薯环腐病无法根除的根本原因。本研究应用国外成功报道的根据存在于pCS1质粒和环腐菌染色体中一个1.3 kb的插入因子IS1121、高度重复的DNA片段设计的环腐病菌亚种特异性引物序列合成出引物对CMSIF1-CMSIR1和引物对CMSIF2-CMSIR2。以环腐标准菌株、黑龙江省环腐菌株以及马铃薯上其它主要的细菌病原菌(青枯病、软腐病、黑胫病)为试验材料进行直接PCR和嵌套式PCR扩增,结果只有环腐标准菌株和黑龙江省环腐菌株出现特异性片段(直接PCR扩增出1046 bp的片段,嵌套式PCR扩增出864 bp的片段)。将环腐菌纯菌种菌悬液稀释成浓度梯度并与马铃薯组织液混合进行直接PCR和嵌套式PCR检测灵敏度比较,结果表明嵌套式PCR检测灵敏度比直接PCR检测灵敏度提高了100 ̄1000倍。以明显感病症状的块茎、无明显感病症状的块茎和健康块茎为试验材料进行直接PCR和嵌套式PCR,结果除明显感病症状块茎外,所有无明显感病症状的块茎也均被检测出带有环腐病菌。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玉米顶腐病发生情况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玉米顶腐病(Fusariummoniliformevar.subglutinansWr.&Renik)是玉米上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曾有报道。在我国,此病于1998年在辽宁省阜新地区首次发现,为我国玉米上一种新的病害。据调查,当年阜新县发病面积达60万hm2,占玉米种植面积的1/3。此外山东、吉林、黑龙江等省也有此病发生。2002年,玉米顶腐病在辽宁省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和流行,造成玉米生产上严重的产量损失。许多地块因此病造成毁种,农民和生产部门对此反应强烈。针对这一生产上的新问题,对辽宁省玉米顶腐病的发…  相似文献   

13.
阿尔山市马铃薯腐烂病的发生因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尔山市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内蒙古兴安盟西北部.由于该地区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蚜虫量较少,是生产马铃薯原种的理想基地.所以,马铃薯是该市的主要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根据环腐病菌16S rRNA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了马铃薯环腐病菌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体系。研究表明,该体系可以准确、稳定、定量的检测出样品中最低浓度为1fg·μL-1(即3.21×103copies·μL-)1的目的基因,检测极限可以达到几个拷贝。该检测体系可对马铃薯环腐病菌进行微量检测,对于保证马铃薯各级种薯、商品薯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牛志敏 《中国马铃薯》2002,16(2):116-117
马铃薯黑胫病是一种重要的马铃薯细菌性病害 ,是以茎基部变黑的症状而命名的 ,因此又称“黑脚病”、“黑腿子病”。此病危害程度随着马铃薯生产年份的不同而有差异。近年来 ,该病害在黑龙江省北部马铃薯生产区有上升趋势 ,严重的可造成2 0 %~ 4 0 %的减产。1 黑胫病的发生1 1 症状马铃薯黑胫病可发生在植株生长发育的任何阶段 ,表现出多种症状 ,主要危害地上茎、匍匐茎和块茎。被侵染的植株 ,茎呈现一种典型的墨黑色腐烂 ,病斑发展往往是从块茎开始经由匍匐茎传至茎基部 ,继而可发展到地上茎或扩展至全株。茎部发病往往使植株生长不良 ,…  相似文献   

16.
刘学敏 《杂粮作物》1998,18(1):49-52
检测马铃薯环腐病菌的PCR、ELISA和DNA杂交等方法的比较S.A.Slack等著刘学敏译尽管在种用马铃薯中,对细菌性环腐病的不容许残留限制超过了50年,但在北美洲,该病仍然是马铃薯种薯的主要限制因素。由于实施不容许残留限制主要是通过观察大量种用马...  相似文献   

17.
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近年来在我国河南、河北、山东等小麦产区扩散蔓延,危害逐渐加重。对小麦茎基腐病发病症状、病原种类、发病规律以及防治策略等进行了综述,为该病害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甘蔗梢腐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水稻鞘腐病的发病症状,阐明了该病的病源及侵染循环,指出了该病的发病条件,并从选用抗病品种、消灭菌源、加强水肥管理等环节详述了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刘华  杜珍 《中国马铃薯》2003,17(5):316-316
1 症 状马铃薯纺锤块茎病可发生在植株生长发育的任何阶段 ,表现出多种症状 ,主要危害地上茎、实生种子和块茎。被侵染的植株初期症状表现为分枝减少 ,叶片与主茎成锐角向上耸起 ,叶片变小 ,顶叶皱缩卷曲 ,有时顶部叶片呈紫红色 ,后来逐渐出现叶脉坏死 ,植株严重矮化。感染纺锤块茎类病毒的种子不饱满 ,比重轻 ,发芽慢 ,长出的苗子细弱 ,叶片耸立 ,上部叶片向上卷 ,植株矮 ,生长缓慢 ,叶片灰绿。感病严重者 ,块茎呈纺锤或梨型。染病的块茎症状是由圆变长呈纺锤型尖头状 ,芽眼变浅 ,芽眉实起 ,形态不规则 ,可能裂纹。2 病 原马铃薯纺锤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