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自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以来,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已成为“三农”建设中的重点。基于这一背景,分析了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问题,探讨了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提出了深化农村信用体系改革,构建更为科学、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以此来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匮乏、金融资源可获得性不强等问题。通过强调农村地区金融体系改革,建立更加科学的金融服务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以此来做到对资源的合理投入,促进金融资本撬动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精准扶贫要精准发力。金融支持是精准扶贫工作推进的一个重要力量,能为扶贫工作注入更多的资金活力。本文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金融精准扶贫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开展金融支持,提供了一些可行性较高的金融支持路径,可供今后的精准扶贫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村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而且也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分析了农村供应链金融对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作用,针对农村供应链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防范措施,以期为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助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金融发展在其中显示出重大的作用,文章针对江西省农业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江西省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5.
乡村要振兴,必须要把产业放在首要位置,解决乡村问题的核心要素是产业兴旺。乡村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和可持续性双重保障,绿色金融因其核心理念在于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手段。本文立足于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首先从绿色金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过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发,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撑,绿色金融不仅可以满足乡村产业多样化融资需求,也有助于培育乡村产业新质生产力;并分析了绿色金融在助推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和应对措施,以发挥绿色金融的最大促进效应,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1-2019年河南省与金融创新有关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分析了金融创新在河南省乡村振兴中的具体作用.结果发现,金融创新对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即金融创新水平越高,资本越逃离农村.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完善金融监管,引导资本回流,发挥好金融创新在河...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需要发展经济,发展经济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理念,绿色金融的发展无疑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可选路径。基于此,笔者分析了湖南省绿色金融的供需现状,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全面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有发展绿色金融的意识,应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配套体系,健全法律配套体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大力培育优质的专业人才,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9.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满足“三农”普惠主体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金融需求,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然而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在赋能乡村振兴发展中面临数字普惠产品门类不够丰富、信用征信体系不完善、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对此,本文首先针对陕西省数字普惠金融现状展开调查研究,然后对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丰富数字普惠金融产品门类、完善农村信用征信体系、提高数字化水平等建议,以期满足乡村振兴普惠化和智能化等多渠道发展需要,赋能陕西省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数字普惠金融在地域上不受限制,成本小且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做到精准扶贫,为此可以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课题组为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及影响,在解析普惠金融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乡村振兴水平的作用机制。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统筹难度大、产业经济结构发展不均衡、乡土文化弘扬亟待加强等诸多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农民金融素养、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乡村内生动力、健全农村征信系统等对策建议,让信息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大引擎。 相似文献
12.
随着脱贫攻坚的胜利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三农”工作的重点已由扶贫脱贫转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转变的实现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但在实践中,金融机构对金融功能的认知不足、相关配套政策不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脆弱等问题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必须强化金融机构的认知,提高责任意识,积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金融助推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乡结构的发展和变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以及战略选择。为此,基于山东滨州实际情况,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笔者通过调研走访贵州省黔东南州的部分县,尝试分析当前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建议,为解决当前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利用数字普惠金融,促使金融服务乡村,助力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法】课题组运用中介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来表示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构建莫兰指数模型,以此说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结果】1)RG和UR与IGUR的相关性均在0.8以上,故被解释变量IGUR和解释变量RG、UR之间的关系是显著的。2)调研城市的莫兰检验的p值均小于0.05,z值均大于1.96,莫兰指数显著。3)地区生产总值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p﹤2e-6),城乡收入差距对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无显著影响(p﹤5.83e-10)。4)ACME的p值﹤0.05,说明间接效应显著,城乡收入差距在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结论】1)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其地区发达程度也越高。2)数字普惠金融的应用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教育支出增加和对外开放程度变大会对城乡收入差距减小起到消极作用,而城镇化率增加和地区生产总值增加会对城乡收入差距减小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文章就乡村振兴发展面临的治理思想、人才流失、文化建设、法治建设、基础设施、基层组织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对商丘乡村振兴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了商丘在经济建设、乡风文明、文旅融合、生态文明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商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使乡村振兴真正的得到落实,对乡村振兴的障碍因素和对策进行分析,使乡村振兴工作顺利的开展.通过建立系统的乡村教育体系,构建专业的机制使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分析并掌握农业生产发展规律加大力度对于农村宅基地进行改革,能够较为有效地提升乡村振兴水平.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必须要认识到障碍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并运用对策进行解决,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