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其中做出巨大贡献。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国家生态文明的前提、实现美丽乡村的要求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条件。而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帮助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同时为农村生态文明提供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从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意义出发,发现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障碍,最后回归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3.
李荣 《南方农机》2022,(8):101-103
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正在稳定增长,各行各业都有较快的发展,但是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大使得农村的发展减缓,同时,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日益恶化,对农村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基于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毋庸置疑,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为了全方位地推动乡村发展,改善乡村...  相似文献   

4.
闫书书  房艳 《南方农机》2023,(14):106-108+122
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乡村生态振兴,还关系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基于此,课题组立足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具体分析了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农民对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环保意识淡薄;企业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社会责任感较低;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制度缺乏执行力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我国乡村实际,提出了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建设企业环保文化,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策执行力等对策建议,以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张启志 《农业工程》2017,7(6):67-68
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体布局,包含了生态观念和生态经济、生态制度和生态环境,其不仅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手段,还是乡村建设水平鉴别的“金指标”。主要介绍了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生态工程,并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赵新战 《农业工程》2019,9(11):141-144
新农村生态文明教育对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意识,主要内容是加强农民的生态文明理念、知识和法规教育。通过SWOT分析,提出新农村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加强农村生态文明教育的组织领导;通过农村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传承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创新生态文明教育载体;加强生态文明的规章制度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贯穿生态文明教育。   相似文献   

7.
张芸 《南方农机》2022,(9):129-13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也逐渐出现了转机,但在核心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等方面仍没有彻底摆脱传统经济的限制和约束,故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笔者阐述了乡村振兴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关优化措施,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为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基于此,课题组在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意义,并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从聚焦乡村民生需求、提升乡村配套设施、丰富乡村建设内涵、实现乡村村民增收等方面迈出美丽中国建设重大步伐,推动乡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结合商洛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全民健身、全域旅游及民俗体育产业发展要求,分析商洛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基于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理念,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完善健康产业保障体系,创新休闲体育运动产业形态,构建大健康+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助力商洛市乡村振兴探索新路径,为生态商洛、休闲商洛、健...  相似文献   

10.
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号更加鲜明,苏南地区乡村生态振兴亟须被推进。课题组从国内外乡村振兴现状与对比分析切入,阐述了生态振兴的意义,分析了苏南地区乡村生态振兴中存在的产业与生态发展不协调、农民参与生态治理较少、生态振兴的文化意识淡薄等现实困境,并探究了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路径,如促进生态振兴与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农民参与生态振兴的积极性、推进生态振兴与数字化结合发展、重视乡村文化意识传承工作,为有效改善苏南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发展指明方向。苏南地区应树立大局观、长远观,团结起来,充分发挥各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通过文化意识或机制作用,共同努力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以维护和打造苏南地区乡村良好宜人的生态环境为本,坚持农业绿色发展,协调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  相似文献   

11.
王心乐 《南方农机》2023,(23):102-105+132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快乡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笔者通过文献分析法对乡村文化的价值作用进行了详细梳理,认为其不仅可以宣扬乡村文明理念、引领乡风文明,还可以构建农民的精神家园、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了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和实践路径。结果表明,未来的乡村文化建设应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将文化资源的静态保护与活态利用有机结合,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形态和新的文化自信,让文化因子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以此改变乡村文明的落后面貌,为实现乡村振兴树立深厚的文化自信,满足广大乡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12.
王琼 《南方农机》2022,(19):101-103+107
主体是工作目标实现的执行者,是影响农村生态治理质量和乡村经济发展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必须着力于乡村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需求,科学引进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转型的理论工具,明确乡村生态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及二者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夯实乡村生态治理的主体责任、精准定位农民在乡村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地位、以网络为媒介全面传播先进理念与优秀文化、构建互联互动的合作治理长效机制等几项有效措施。实践证明,乡村生态治理要具备鲜明的绿色发展导向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和深层次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建设工作,全面提高乡村生态治理质量和治理水平,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就必须把乡村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乡村建设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村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没有村民参与的乡村建设就是纸上谈兵,也不是真正意义的乡村振兴。然而,在具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存在村民认知不足、主动性不够、人员流失严重等困境。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研究如何引导作为乡村建设重要力量的村民关注、融入、参与乡村建设,形成一种政府引导、乡镇主导、村民参与的乡村建设模式,对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面对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作出的战略性决策,人才是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新型职业农民是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加快培育职业农民有助于彰显乡村振兴活力,推进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还要意识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面临着选拔过程不够规范、培训主体力量不集中、中央政策在地方落实不够到位等问题,因而要着力激发新型职业农民的内生动力,构筑职业农民培育协同发力作用机制,拓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必要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5.
郝栋栋 《南方农机》2022,(10):104-106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重要工程,随着国家数字乡村政策性文件的印发和国家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有效推行,农业发展信息化、农民生活智能化、农村建设网络化整体加速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基于此,笔者从长丰县、苍南县、秭归县三个国家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经验着手,面对数字乡村发展在主体性意识淡薄、资金来源单一、高...  相似文献   

16.
刘云  赵亮 《南方农机》2022,(24):108-110
山东省以地方名称命名的特色农产品众多,结合地理标志农产品促进乡村经济、文化和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课题组通过结合山东省各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开发情况,归纳总结出该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品牌建设推广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助推乡村文化和生态旅游业发展提出了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关于生态问题的科学理论,当前诸多因素制约着山西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对推进山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此,文章在对山西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构建中华民族生态文明的伟大进程中,辽宁省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应结合省内各地生态实际,积极主动地为辽宁省县域生态文明的建设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9.
笙婷婷  于光 《南方农机》2023,(10):100-102
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带领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以集体所有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促进农村产业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题组概述了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的缺少科学清晰的发展规划、高素质农业人才匮乏等发展困境,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变农民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思维认知、重视农村经济管理类人才队伍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等建议,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