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产业链当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位置,互联网促使农产品销售由线下至线上的转变,电子商务已是农产品销售主要模式。本文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运用“互联网+”的特点,对适合自身的电商模式展开分析研究,并对电商模式发展进程中存在相关问题展开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于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营销中的促进作用,推动农业效益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拼配是普洱茶精制加工生产中的重要工序,通过对不同特性的普洱茶进行计量拼配,以获取更好的品质。为解决传统普洱茶拼配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普洱茶自动化多口计量拼配设备。计量拼配机组由匀料上料输送机、连续式称重计量输送机和其他单机组成。该设备能够实现加工生产过程的连续化、数据化、自动化、绿色化,提高普洱茶计量拼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推动茶叶行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主流电商市场的逐渐饱和,社区成为零售市场一片有待开发的蓝海。同时,伴随着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团购模式的成熟,孕育出了社区电商这种"线上购买+线下提货"的商业模式,其中,生鲜果蔬类农产品是社区电商的热销产品。社区电商拓宽了生鲜农产品销售渠道,具有需求频率高、资金周转快的优势。同时,由于生鲜农产品的特性,对其供应链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在分析生鲜农产品社区电商供应链发展现状基础上,研究其供应链上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直播+短视频”模式具有成本低、受众广、互动性强的优势,依托互联网平台,农产品销售不再受地域限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因此,研究“直播+短视频”模式下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对于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课题组通过分析农产品营销现状,找出“直播+短视频”模式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限制因素,从网络营销人才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内容营销、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树立新媒体思维五方面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注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形成自己的特色平台。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直播+短视频”的营销模式有助于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有助于农村直播电商的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销售的整体水平,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王艳 《农业工程》2020,10(8):125-128
在“后疫情”阶段,农产品销售流通领域正在发生深层次和全渠道的电商化变革,形成新的产销体系。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建立电商平台和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农产品上行创新路径。通过比较分析社区团购、定制领养、社群营销和网络众筹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创新模式,提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选择的建议,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城市电子商务的发展出现了瓶颈,相比较而言,农村地区因为基础设施不足、观念相对落后、电商从业人员少、农产品品牌和规模的约束,整个农村电商市场依然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乡村电商的发展对于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和提升品质、乡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更多人才回到乡村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浙江省开化县村头镇乡村电商发展现状,针对乡村普遍存在的电商经营和市场化意识不足、农产品生产和经营分散、农产品选品能力较弱、农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农产品品牌建设不足、农产品经营缺少必要的检验和认证、农产品电商人才短缺等发展困境,提出政府要加强村民电商教育、扶持农产品的经营主体、完善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品牌认证、培育和引进更多电商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1四川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概况随着涉农企业和农户农产品电子商务意识不断增强,通过自建电商平台、委托第三方电商平台、加入百度推广营销等方式,减少了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降低了流通渠道成本,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难卖的问题,推动了四川农产品的网上交易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四川省农产品电子商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以淘宝网、农特产品网等为代表的电商平台,通过第三方担保交易模式,引导企业和个人免费开设店铺进行农产品销售;二是以中药材天地网、中国农购网、成都通吃网等为代表的涉农电商,通过互联网和线下实体店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下,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人们购物和商家交易的重要方式,电商平台的盛行也对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带来直接影响,茶叶作为我国特有的农副产品,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其销售的重要渠道。与传统销售途径相比较,电子商务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制约、有效降低销售成本。但是由于茶叶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何获取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是商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主要针对消费者对茶叶电子商务营销的信任影响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相关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为有效开展农产品营销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挑战。文章针对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的现状,指出了农产品在电子商务营销中存在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网络营销意识较差、缺乏专业电子商务营销人才、营销模式单一、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提出了适合阜新市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的策略,如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多途径探索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积极打造特色品牌等,旨在进一步推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艳 《农业工程》2019,9(11):132-134
传统的营销方式已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下茶行业发展的需要。茶叶企业应加强对现有互联网以及网络资源的利用,通过创新电子商务营销模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陕西茶叶电子商务营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提出创新的网络营销模式,促进茶农增收,助力陕西农村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1.
杨希  陈杰  张春枝  张德俊 《农业机械》2012,(12):118-120
以云南普洱茶为原料,采用接入优势菌种:黑曲霉、米曲霉以及红曲霉分别进行发酵,初步研究了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茶多酚和茶色素的变化情况,最终以茶多酚含量、茶色素含量的变化和感官评价来判断普洱茶发酵的效果。结果表明:接入黑曲霉的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茶多酚含量和茶色素含量的变化最显著,茶汤色也由发酵前的黄绿色变为发酵后的红棕色,香气独特陈香,相比之下更能体现普洱茶的品质特点。  相似文献   

12.
王艳 《农机化研究》2023,(5):264-26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普及,电子商务的新模式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农业生产的产品营销方面,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下农民的实际收益相对较低,农产品销售渠道和经销步骤的复杂造成了农产品终端售价的高昂问题,因而促进了农业电商平台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在农业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支持下,我国各地的智慧农业技术应用逐渐增多,智慧农场、智慧大棚等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农业机械智慧生产与农业电商平台创造了良好的契合条件。为此,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与营销模式弊端出发,分析了智慧农业与现代化农业电商平台发展的优势,阐明了智慧农业支持下农业电商平台的新特征,并针对智慧农机生产特点对农业电商平台的功能进行了重新构架与细节设计,介绍了在电商平台功能下的农机智慧生产新模式,并设计了农业电商平台的特色功能,有利于提升农业电商平台的用户数量。  相似文献   

13.
雷睿  刘琴  秦资源  程馨 《南方农机》2023,(12):40-42+46
【目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研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化对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课题组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以湘西地区为例,分析了湘西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化现状,指出目前湘西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化主要存在品牌信誉不高、品牌竞争力不强、品牌推广不足等问题。基于此,课题组提出了提高产品质量、精准定位品牌、拓宽销售渠道、重视品牌日常维护等品牌建设对策以及健全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完善市场环境等品牌保障建议。【结果】通过对湘西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化策略的研究,可以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化提供建议,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初 《农业工程》2021,11(11):127-132
基于“现象-问题-路径”的基本研究逻辑,梳理“视频+农产品”销售现状,概括出“互动型、社交式,信息型、单项式,电商型、平台式,复合型、嵌入式”4种具体营销方式,并分析“视频+农产品”销售模式中存在的“信息质量差异性、网络市场无序化,市场竞争激烈性、内容生产同质化,信息数据爆炸性、盈利模式单一化,农业产品特质性、品质保障复杂化”4大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监督管理、品牌建设、盈利能力、品质管理”4项重点举措,助力“视频+农产品”营销模式优化升级,进一步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雷睿  周盼  程馨 《南方农机》2023,(10):106-109
“地标”农产品品牌化对新发展格局下畅通产业、市场、经济社会循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课题组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保靖黄金茶为例,依据其发展现状,从原产地、建设主体、产品自身和消费者四个维度对保靖黄金茶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指出了保靖黄金茶存在品牌内涵挖掘不深、品牌化建设主体协同较差、品牌管理混乱等问题。通过讲好品牌故事,促进多主体协同共建品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打造个性化子品牌等措施,可以促进保靖黄金茶品牌化建设,助推湘西地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邓瑶  李双  殷久海 《南方农机》2023,(6):28-31+35
自2016年淘宝等传统电商开始探索“直播+电商”新销售模式以来,电商直播高速发展,由于刚需高频消费、市场体量大、电商渗透率低,农产品电商成为近年电商发展的热点。基于此,课题组立足消费者和运营团队视角,选取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乡村小微型电商直播企业进行案例分析,以农产品特征为切入点研究电商直播发展问题,赋能乡村振兴,研究发现农产品电商直播存在文化特征体现不充分、地标品牌树立不强大、价格特征导向不明确、产品品质控制不标准、产品结构设计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充分发挥区域民族文化特色优势、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地理标志性品牌、明确导向兼顾各方利益设置价格、以标准化分类分级控制产品品质、以市场为导向均衡调控产品结构等建议。结果表明,手机正在成为新农具,直播正在成为新农活,农民正在成为新网红,农产品正在成为新网货,数据正在成为新农资,电商直播让农民的角色定位从传统的生产者向现代经营者转变。  相似文献   

17.
马宁 《农业工程》2018,8(4):146-148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及信息化建设的普及,农产品借助电子商务进行发展成为农产品营销的新途径。然而,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网络普及程度低以及缺乏专业的电商人才等原因,造成当前农村电商环境下农产品滞销。针对上述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拓展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解决当前电商环境下农产品滞销问题。   相似文献   

18.
解决茶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可以满足茶叶销售与食品安全的要求。因此,应加强茶产品中茶叶的质量控制,以保证茶产品交易的正常化、促进茶业持续健康发展。文章以茶叶加工中的安全问题为出发点,分析了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销售渠道不顺畅是北京市设施蔬菜产业集群建设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瞄准北京市设施蔬菜营销渠道建设,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品牌数字化管理与服务体系,提升园区标准化、数字化生产水平,发展灵活多样电商模式,挖掘线上线下营销潜力等方式,完善设施蔬菜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渠道,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结合农村农产品生产销售实际,详细分析农产品的产业结构、生产规模、农产品电商发展优势等,对普遍存在的农产品电商平台的管理技术缺乏、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农产品品牌竞争力低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相关对策,为农村农产品电商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质量、做好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对接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