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京郊典型河流农用水中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污染特征及空间分布,以北京市郊区典型河流——通州区凉水河、房山区刺猬河-小清河的农用水为研究对象,共调查采集30个水体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对水体中PFCs的种类、浓度进行测定,并对其赋存特征及可能的来源进行分析,最终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京郊典型河流农用水环境中PFCs种类较多且污染水平较低。通州区凉水河中检出11种PFCs,∑PFCs浓度范围为0~62.7 ng·L-1,最主要的PFCs为全氟丁烷羧酸(PFBA)、全氟己烷羧酸(PFHxA)、全氟辛烷羧酸(PFOA)。房山区刺猬河-小清河中21种PFCs全部被检出,∑PFCs浓度范围为0~93.1 ng·L-1,最主要的PFCs为全氟戊烷羧酸(PFPeA)、全氟十一烷羧酸(PFUnDA)和全氟十二烷磺酸(PFDoDs)。京郊典型河流农用水中PFCs污染的分布特征总体呈现上游高于下游的趋势,污染主要来自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排放和地表径流输入。生态风险评估表明,水体中PFCs...  相似文献   

2.
木质素的提取方法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木质素主要来源于造纸黑液,具有潜在的工业价值。目前,大多数木质素随废水被排放到自然界中.造成环境的污染。从资源的有效利用、环保两方面讲,木质素的回收再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木质素的提取方法及在工农业生产上综合利用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农药是指使用细菌、真菌、病毒等活的生物体,用以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林生产的有害生物的药剂。它具有对人畜安全,无农药残留,不产生抗药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正被广泛应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中。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很多人由于没有依其特性进行保管和使用,导致应用效果不佳。为了有效提高微生物农药的使用效果,重点应掌握以下5方面的使用要点。  相似文献   

4.
有机磷阻燃剂(OPFRs)逐渐替代溴系阻燃剂(BFRs),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OPFRs逐年增加的产量和在环境介质中越来越多的检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OPFRs普遍具有半挥发性,极易进入环境中并在生物体中积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本文介绍了水环境中OPFRs的污染现状及毒性效应,并对人类健康风险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今后应完善各类环境介质和生物介质的分析测定方法,开展全面、深入的环境调查和生态风险、健康风险评估;重视复合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可接受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农药是指使用细菌、真菌、病毒等活的生物体来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林生产的有害生物的药剂。它具有对人畜安全,无农药残留,不产生抗药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正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中。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很多人由于没有依其特性进行保管和使用,导致应  相似文献   

6.
<正>微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等活的生物体来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林生产的一种或几种有害生物的药剂。它具有对人畜安全,无农药残留,不产生抗药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正在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7.
<正> 微生物农药是指使用细菌、真菌、病毒等活的生物体来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林生产的一种或几种有害生物的药剂。它具有对人畜安全,无农药残留,不产生抗药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正在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中。但是若保管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21,(12)
微塑料是环境中一种重要的有机污染物,其可以在生物体中累积,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具有极大的潜在风险。农业生产依赖于土壤环境,研究发现农田中也存在大量的微塑料颗粒,对此本文总结了农田土壤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和危害,分析了微塑料对农作物以及畜禽养殖的影响,并针对其污染提出了解决方法,为农业生产中微塑料的研究以及微塑料污染防控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是一类具有强蓄积性的有机污染物,在生产应用中容易发生迁移,破坏生态平衡乃至危害人体健康。其中,与PAEs接触最为密切的农产品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总结了农产品中PAEs的提取方法和检测技术,深入探讨了植物源性和动物源性农产品中PAEs的污染水平和吸收特征,大量研究表明,目前农产品已普遍存在PAEs的污染,污染水平受到环境、农产品种类和生物体不同部位吸收差异的影响。根据农产品的污染现状提出了相关PAEs的防控建议,以期对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及其生态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本文对不同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来源、迁移、分布特征及其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微塑料的来源主要包括直接进入到环境中的初生微塑料和大块塑料破裂、分解形成的次生微塑料,其可在大气、水体(淡水和海洋)和陆地环境之间进行迁移。需建立统一的微塑料样品采集、分离和鉴定方法,并结合准确高效的溯源分析技术,进一步探索其环境行为与归趋。微塑料(含自身的添加剂)被生物摄取后会造成物理损伤、引发生物体的行为、生理学和分子学反应,并可能与其他污染物形成复合污染,产生联合毒性效应。通过同位素示踪与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的联用,重点研究微塑料的生物累积和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效应,尤其是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以期为微塑料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农药是指使用细菌、真菌、病毒等活的生物体来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林生产的一种或几种有害生物的药剂。它具有对人畜安全,无农药残留,不产生抗药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正在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中。但是若保管和使用不当,会导致应用效果不佳。为提高微  相似文献   

12.
林永秀  牟达的 《农业与技术》2013,(10):152-152,206
在农业生产中,不论是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还是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对防治病虫草害、促进农作物增产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农药的生产量和使用量逐年增强,有关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事例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对土壤造成的严重污染已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因此,采用多种工程技术治理土壤农药污染已经被纳入各地的议事日程,并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酰胺类除草剂因其高效、高选择性、广谱性、价格低廉、施用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近代农业生产。但因其易在环境中发生迁移和富集,已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容忽视的危害,因此去除土壤中残留的除草剂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综述了酰胺类除草剂的降解方式、降解该类除草剂的微生物所属类群及降解途径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除草剂污染修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进行展望,为修复酰胺类除草剂污染环境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健康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农药生产和消费大国,种植者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农药包装物被随意丢弃、掩埋和焚烧,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介绍了农药包装废弃物概念;农药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当地政府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具体作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及处置对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旨在为各级政府、农药生产企业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中及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朱美霖  姜阳  曹红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53-10254,10342
环境中的As污染问题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As通过地下水和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毒害作用。由于不同形态的As毒性差别很大,因此可以通过调控其存在形态减少其对人或其他生物造成的毒害;了解不同形态的As在生物体中的转化机理和影响因素,就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促使其形态发生转化。在此对生物体代谢途径中不同形态As的转化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王义存 《甘肃农业》2004,(10):53-53
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 ,它具有解渴、提神、抗氧化、防龋、降压、降血脂、灭菌等多种保健和预防疾病的功效 ,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及生产要求 ,化学农药频繁使用 ,造成了农业环境的污染 ,也引起了生态系统种群的不平稳 ,生长在这种环境中的茶树及生产出来的茶叶 ,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 ,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一、化学农药在茶叶生产中的作用茶树主要分布在亚热带暖温带地区 ,这种环境的气候 ,温暖湿润 ,易于病虫生长和蔓延 ,严重影响了茶叶产量及品质。据统计 ,我区茶叶生产中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达 15%以上。在防治这…  相似文献   

17.
<正>化学肥料污染是在农业生产中因施用大量化学肥料而引起水体、土壤和大气的污染。任何种类和形态的化肥,施用到农田后,都不可能全部被植物吸收和利用。化肥用量过大,使用化肥不当,或施用化肥后作物利用率不高,导致化肥大量流失,都会造成污染。如今,化肥被视为仅次于农药的污染源,造成的危害与农药相当。一、化肥污染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一是使水源污染,造成人们生活用水的短缺,并因饮用被污染的水源而致  相似文献   

18.
由于全球滥用抗生素,细菌病毒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使得生物体出现抗生素耐药性,导致抗生素和抗菌药物失效。由于大部分抗生素无法被充分吸收,环境中残留的抗生素对土壤产生压力。本研究在苏州选取8个采样点,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测定其中的四环素类及磺胺类抗生素浓度,通过比较其不同的土壤理化性质、作物种类和施肥种类探究苏州农田土壤中抗生素水平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不仅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会影响抗生素种类和水平,而且抗生素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也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生态环境内的动植物及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因此未来需要更加注重农田土壤管理,控制抗生素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农药是指使用细菌、真菌、病毒等活的生物体来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林生产的一种或几种有害生物的药剂.它具有对人畜安全,无农药残留,不产生抗药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正在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中.但是,生产实践中很多人因没有依其特性进行保管和使用,导致应用效果不佳.要想最大限度地提高微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应注意掌握以下七要诀:  相似文献   

20.
生态蔬菜业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生产“绿色蔬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恩格斯早就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自然辩证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生产的进步,人类在开发大自然的节节胜利中污染了自身存在的环境,一些有害及有毒物质频频不断地通过各种食品侵入人体,在有人体参与的食物链中循环,威胁人类的健康及生命安全。蔬菜是人们每日不可缺少的重要副食品,由于环境的污染及在生产和供给过程中缺乏科学知识及一定的有力措施及保证手段,大量的、不同程度被污染的蔬菜被人们食用,对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产与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