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友信 《水禽世界》2002,(12):45-46
A型禽流感病毒(AIV)天然存在于各种水鸟,并可通过各种水鸟周期性地传播到其它鸟类和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中。这种病毒通常表现宿主特异性,但是也有特例发生。1997年春天,香港爆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而在此后一例从发病儿童中分离到的一株禽源流感病毒,其血清型与HPAI爆发中的流感病毒类似。在整个禽流感中毒事件中共有18人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住院,其中6人致死。值得庆幸的是,这种病毒表现了有限传播性,并且在1998年初香港政府通过彻底捕杀活禽而防止了再次传播。在香港的活禽市场(LBMs)彻底捕灭之前,检…  相似文献   

2.
正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禽流感病毒(AIV)感染家禽后引起的各种综合征,从无临床症状感染到呼吸道疾病和产蛋下降,到死亡率接近100%的严重全身性疾病不等。根据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低致病性禽流感(LMPAI)。高致病性禽流感可导致严重的家禽群体发病和死亡,不仅给家禽养殖业带来毁灭型的打击,还可以不断地跨种间传播感染人类,人感染后死亡率高达60%。  相似文献   

3.
A型禽流感病毒(AIV)天然存在于各种水鸟,并可通过各种水鸟周期性的传播到其它鸟类和哺乳动物,包括人类。  相似文献   

4.
AIV按其毒力和致病性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所谓的高致病性是指高感染性和高病原性,高感染性体现在病毒经一定途径侵入机体后能在机体各组织器官内快速有效的复制和在不同个体间进行快速有效地传播,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一般为48 h)导致全群鸡发病死亡:高病原性是指少数的病毒粒子进入到机体后可引起全身感染,导致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5.
<正>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表现出发病突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对家禽养殖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过去几十年中,各种类型的禽流感病毒已经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了人类,表现出从轻微疾病到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不同临床表现。水鸟被认为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感染后通常呈亚临床状态,但某些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可能导致家禽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对禽流感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防控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上禽流感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类减蛋综合征是由病毒引起的禽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综合征。病毒环境因素及理化因子的抵抗力较弱,强毒引起各种日龄的鸡发病死亡,通常幼龄鸡比成年鸡易感。发病原因本病病毒可感染种禽类尤其鸡、火鸡易发病。本病可经各种途径传染,如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同时也具有空气传播的可能性。本病传播迅速,短期内可在全群内散播,并迅速波及到众多鸡场,从一个地区呈流行式。潜伏期从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产蛋率。症状及危害最急性病例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急性病例大多数精神沉郁,…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感染和(或)疾病综合症。感染后是否出现症状或症状轻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宿主及病毒毒力、被感染的禽种有无并发病等。流感病毒可分为不同的亚型,不同的亚型致病力也不同,可分为高致病力和低致病力禽流感。高致病力禽流感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即可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直接通过接触传播很快从一笼或一片传至全群,并向周围蔓延,引起大批死亡,对养禽业造成巨大损失。低致病力禽流感,传播快,病程长,临床症状比较明显。病禽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及神经系统的症状,虽死亡率较低,但严…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火鸡和某些野禽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为主,少数伴有神经症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特征是暴发时的突然死亡和高死亡率,短时间内全群覆没。本病已在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流行,成为地区性流行疫病。禽流感中的H5N1病毒,可能跨物种传播,因而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2004年实行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V,简称禽流感)强制免疫以来,禽流感基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在十几年的防控过程中,禽流感疫情仍然不断发生,引起这种情况的因素较为复杂。其中水禽(鸭、鹅)在禽流感的发生、传播、流行、变异和跨种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禽(鸭、鹅)是禽流感病毒重要的传播媒介,是禽流感病毒的储存器、放大器和混合器。它们既可以携带多种亚型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又能长期储存陆禽(鸡等)来源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促使禽流感病毒重组。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野生水禽和鸡,将禽流感病毒的传播放大。通过接触野生水禽,可促使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远距离传播。研究水禽在禽流感流行中的作用对我国禽流感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流行特点及其未来控制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感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力的大小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或H7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H5或H7亚型禽流感病毒都可引起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通常由H9等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到目前为止,高致病性禽流感已经在亚洲、欧洲、非洲等50多个国家的家禽养殖业和野生鸟类中不断发生,疫情出现此起彼伏之势,不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而且造成了60多种野生鸟类的死亡,仅在我国有记录的野生鸟类死亡品种就有16种,这对一些濒危鸟类物种形成了巨大威胁;更为严重的是人类感染禽流感的数量在不断攀升,2005年全球发病与死亡数分别为97人和42人,而今年截至到10月3日,发病与死亡数分别为105人和70人。因此,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11.
正鸭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鸭的烈性病,在生物安全和免疫缺失的地区,其感染率和发病率均很高,尤其是2~6周龄的商品鸭极易感染,并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症状,再加上后期的细菌继发感染,常常导致大量的死亡,死亡率往往在5%~40%,甚至全群覆没,经济损失十分严重。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鸭流感的发生,项目组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2.
禽流感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症.由于禽流感病毒的血清亚型多,不同血清亚型之间及同亚型不同毒株对禽类的致病性不同,禽流感的临诊表现则各不相同.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低致病性和高致病性两大类.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流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可引起100%的鸡群发病,75%以上的病鸡死亡,有时感染的鸡群可"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13.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流感高致病力毒株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急性、烈性传染病。以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为特征。该病毒可感染人或其它畜种引起流感病或死亡。被国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现就养鸡大户(场)如何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谈以下几点措施:1严防输入性传播。种蛋、种鸡和雏鸡必须从无疫区引进。杜绝从疫区来的人员、车辆、禽类及其产品进入养殖区。2加强防疫。防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的关键,也是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最有效的措施。因此,要提高防疫意识,严格按规定给鸡群定期注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防疫密度要…  相似文献   

14.
<正>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生在各种家禽和野鸟的传染性疾病。此病毒有多种血清亚型,在临床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死亡率可达90%~100%,而且还可以感染人类,引起死亡,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为有效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和传播,笔者对在防控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和大家一起探讨综合性的防控措施。1病原禽流感是一种禽类从呼吸系统到全身严重败血症等多种症状  相似文献   

15.
仇进 《动物保健》2014,(8X):59-59
给全球养殖禽类及产业造成巨大损失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可以导致死亡的疾病。在近三十年当中,这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非洲,中国,欧洲,东南亚等地相当流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流感区域,对当地造成相当大的威胁。虽然目前这种病毒并没有在人际之间发生传播,但是这种病毒若于人流感病毒进行新的重组,就将成为人间传播可致死的流感病毒,这会形成新的流感盛行。人类感染禽流感的主要途径分别是通过直接接触了带有禽流感病毒的禽类或者接触了含有禽流感病毒的排泄物。在经过不断变异后的禽流感很有可能冲破种属屏障,从而将危机到人类和哺乳类动物,从而在宿主和病毒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使宿主发病升至死亡。目前研究出其致病机制,并对其进行防治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6.
禽流感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据报道在我国鸡群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主要为H5亚型,能引起急剧发病和100%的死亡,严重威胁着禽业生产。目前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仍以预防免疫为主。在基层家禽免疫工作实践中发现,长日龄规模养殖的群鸡,为有效预防HPAI、ND、IB、IBD等主要疫病,  相似文献   

17.
给全球养殖禽类及产业造成巨大损失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可以导致死亡的疾病。在近三十年当中,这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非洲,中国,欧洲,东南亚等地相当流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流感区域,对当地造成相当大的威胁。虽然目前这种病毒并没有在人际之间发生传播,但是这种病毒若于人流感病毒进行新的重组,就将成为人间传播可致死的流感病毒,这会形成新的流感盛行。人类感染禽流感的主要途径分别是通过直接接触了带有禽流感病毒的禽类或者接触了含有禽流感病毒的排泄物。在经过不断变异后的禽流感很有可能冲破种属屏障,从而将危机到人类和哺乳类动物,从而在宿主和病毒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使宿主发病升至死亡。目前研究出其致病机制,并对其进行防治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8.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高死亡性传染病,目前对该病尚无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病就必须扑杀,易感动物紧急免疫。对家禽进行疫苗免疫是预防禽流感病毒感染的最有效途径。我们采用血清学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的方法,对家禽的免疫抗体水平进行检测,从而全面了解禽流感的免疫状况。该实验为评估本县禽流感的发病几率提供科学依据,为以后的免疫方案制定及补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多种家禽及野鸟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尤其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急、传播快,其致死率可达100%,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并影响人类的生活.高密度的免疫注射是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在禽流感的防控工作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为了解禽流感的免疫抗体水平,及时掌握流行病学动态和免疫效果,笔者对部分养禽专业户和家禽散养户进行免疫效果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因其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分为非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高致病性3大类.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不仅可致易感禽类90%~100%的死亡率,还可引起人的感染,甚至死亡,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为有效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和传播,本文对该病的发病特点、危害性和病毒耐受性、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提出了科学化饲养管理、制度化消毒灭源、程序化免疫接种和规范化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综合性防控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