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杨虎  沈浩 《蚕业科学》2021,47(4):374-379
中国是蚕桑起源地之一,传统蚕桑产业发达.桑树作为其基础环节,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积淀了丰富深厚的文化意蕴.文中在梳理文献基础上,分析中国古代桑树资源利用变迁,其主要体现为桑叶饲用、桑椹果用、桑树药用、桑林文化、桑基鱼塘等5个层面.以史为鉴,文中进一步分析桑树的当代生态价值,其功能集中表现为涵养水源、修复土壤、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4个方面.进而结合当前中国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任务,尝试性阐述其具体应用路径,包括蚕桑科技完善、传统蚕桑产业升级和蚕桑生态旅游,以期能够更好地开发桑树资源,为传统蚕桑产业升级和桑树多元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曾燕蓉 《广西蚕业》2019,56(1):39-46
运用SWOT法分析,发现广西生态桑产业具有桑树资源丰富、桑树生长优势明显、蚕桑产业优势强大、产业产品安全性优势突出等特点,同时也面临蚕桑产业发展地区农业生产力落后且科技推广难度大、生态桑研究起步较晚等方面的挑战。认为广西应抢抓“一带一路”新机遇,加大科技部门在生态桑方面的研究投入,集中优势力量,攻克蚕桑资源多用途开发与利用技术瓶颈,加快推进产业链延伸,最大限度提升生态桑发展潜力,促进生态桑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2020年6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所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站长苏超研究员及专家团队一行应山西省蚕桑研究院韩红发院长邀请,赴山西运城、长治等地调研和指导工作。在山西省蚕研院试验基地,团队实地考察了桑树种质资源圃、北方科研协作区桑树新品种鉴定园,同相关专家就桑树种质资源保护、桑树新品种鉴定和育种进行了交流、探讨。在沁水县张村乡丰沁蚕桑文化产业园,专家们考察果桑管理状况,对桑园果蝇、桑木虱的防治进行现场指导,并对授粉树配置、桑果收获后剪伐技术进行详细讲解。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桑树品种最多的国家。种植桑树的主要作用是为家蚕提供饲料。近年来通过对桑树在营养、耐旱、耐涝、耐寒、耐盐碱及抗重金属胁迫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桑树的多种优良特性被发掘和利用,桑树资源多元化创新利用正逐渐丰富蚕桑产业的内涵。为进一步提高对桑树资源生态作用的认识,从生态防护林构建、城市绿化带修建、消落带生态恢复、石漠化与荒漠化治理、盐碱地治理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等6个方面阐述了桑树的生态应用现状,展望了桑树生态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肖建京 《广西蚕业》2006,43(4):15-17
提出了桑园病虫害的生态治理新观点,通过合理规划蚕桑产业,创造良好的桑树病虫害生态治理条件,如引进和推广抗病桑品种、优化桑树栽培管理技术、合理的养蚕布局、保护天敌以及应用环境友好型的新农药,将为桑树病虫害的生态治理提供更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种生产岗位科学家"、"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桑树育种岗位科学家"、"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桑育种与资源利用学科现有研究人员10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3人,硕士1人。主要研究方向:①开展桑树新品种选育和推广以及养蚕技术应用;②拓展桑树资源在果用、功能保健和药用、生态等方面的应用;③通过开展桑树基因组学研究、提升生物技术在桑树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 在蚕茧价格下跌,部份地方有毁坏桑树的情况,为了及时传达、贯彻宜宾地委、行署在高县召开的蚕桑生产大会精神,珙县沐滩乡在最近召开了保护桑树资源大会,参加会议的200多个蚕农纷纷表示一定要稳定蚕桑生产,保护好现确桑树资源,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迎接新的市场机遇。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是我国蚕桑业的主要发祥地,由于其悠久的发展历史,独特的地貌和气候,丰富的桑树资源,成为我国八大生态桑种区域之一。近日,在山西省闻喜县新发现一株古桑树。2009年9月30日,山西省蚕桑研究所、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运城综合试验站有关专家对古桑树进行了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9.
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与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江苏省高效生态桑园管理、桑园散养草鸡、桑叶粉饲养畜禽、叶果兼用桑树品种选育、家蚕蛹虫草栽培、桑基鱼塘生态基地建设等系列试验调查,探讨了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五种典型模式与应用效果,为促进现代蚕桑茧丝绸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蚕桑生产与经营、蚕桑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研讨新方法,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桑园生态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梅 《江苏蚕业》2010,(4):31-34
近些年,桑园治理依赖农药、化肥。桑园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恶化。桑树药害、家蚕中毒事故经常发生,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和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桑园治理现存问题分析,根据农业生态治理要求和害虫生态治理原理,提出推进桑园生态治理对策,对维护桑园生态环境有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桑树绿化生态价值、家蚕对环境敏感性、茧丝绸绿色产品、蚕桑生态旅游功能等方面,分析探讨了蚕桑和茧丝绸产业的生态价值与作用,对进一步发挥蚕桑生态优势,促进蚕桑产业提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广西蚕业研究院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近年来所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不足,并从桑树资源在动物饲料、生态治理、食药用产业研究与开发以及木薯蚕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与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思路,旨在加快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进程,促进蚕桑产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简述柳林县蚕桑生产现状及桑树资源现状。分析建设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栽培桑树的主要问题。结合山西蚕桑生产形势,提出建设柳林高产、优质、高效桑树栽培的技术模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安康市桑树资源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正余 《中国蚕业》2005,26(1):73-75
为了摸清安康市桑树资源及科技人员状况,加快蚕桑产业化建设步伐,根据安康市林业局召开的2004年蚕桑工作会议安排意见,由安康市蚕桑站牵头对全市桑树资源和蚕桑科技人员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及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蚕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初步评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蚕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对全面认识蚕桑产业价值,促进农业环境与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构成蚕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指标有:原材料的提供、涵养水源、土壤保护、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废物处理、基因种质资源的保护、休闲、文化等8个类型。根据基础数据的可获得性,采用使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机会成本法等,初步定量评价了我国蚕桑生态系统5项服务功能经济价值。结果表明:我国蚕桑生态系统5类服务功能每年的总价值是435.72×108元,蚕桑生态系统每年提供原材料、涵养水源、土壤保护、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以及废物处理的价值分别为:8.74×108元、2.58×108元、114.34×108元、296.7×108元、13.36×108元。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桑树保护工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上的病虫害为害桑树等植物,导致桑树生长不良,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从而影响养蚕的成绩,所以桑树病虫害防治是蚕桑生产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广东省地处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环境适宜桑树和病虫害的生长,因此,病虫害的种类是全国最多的。广东的桑树保护工作曾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目前,我省桑树保护工作已明显落后于全国其他蚕区,已不适应广东省蚕桑生产的健康发展。本文就广东桑树保护工作的现状、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我省的桑树保护水平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北方蚕业》2020,(2):48-51
甜桑是子长及周边各县古老的桑树品种,是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干旱、寒冷、贫瘠的环境条件下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保留下来的地方特色品种,以乔木桑养成。陕甘宁边区时期,子长境内有零星桑树22 300株。2019年秋冬季,子长市蚕桑开发中心对本地自然生长的甜桑百年老树进行了专门调查,发现树龄在80年以上的仅剩498株,分布于涧峪岔镇、南沟岔镇等8个乡镇3个便民服务中心的25个村落。文章提出了建立甜桑种植资源圃、接穗园、苗圃,建设甜桑中高干示范园、川台地密植桑园,成立桑树种植资源保护站,发展甜桑生态乔木桑,开发蚕桑高附加值产品等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蚕桑生产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桑树病虫害对桑树的危害程度不断加剧,桑树病虫害种群及空间分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某些病虫害的蔓延速度加快,危害成灾,这无疑对蚕桑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针对重庆市桑病虫发生情况,为减轻桑病虫危害损失,确保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从重庆市桑树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特提出桑树主要病虫害的联防联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民 《中国蚕业》2009,30(2):61-64
介绍了改革开放30年来嘉兴市秀洲区蚕桑站作为主持单位或主要参加者,在桑树栽培、养蚕技术、桑树保护、蚕具改良、消毒器具、技术集成等蚕桑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科技成果情况。  相似文献   

20.
靖江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比较适合蚕桑生产近几年来,除了原有的桑树病虫害,农业、林业的病虫对桑树危害的程度和范围有扩大趋势。建立和完善靖江市桑树病虫害测报系统,有效保护蚕桑生产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笔者认为,借鉴于农业的植保体系和林业的森防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起蚕桑病虫害测报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