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近几年国内外发生的一些关于动物性食品安全的事件,从“瘦肉精”事件到“三聚氰胺”事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什么样的动物性食品才能让我们放心食用?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因素是什么?国家和政府采取了那些措施来保证食品的安全问题?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例如,2004年发生在安徽阜阳的假奶粉事件、2005年发生在四川省资阳市和内江市的猪链球菌事件、2006年发生在上海的猪肉“瘦肉精”事件以及发生在河北省的“白洋淀”红心鸭蛋事件等等,已经成为倍受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消费者信心,导致市场对动物性食品需求不旺,影响畜牧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和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食品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物质基础。但由于近年来因食品安全引发的事件频频发生,如疯牛病、二恶英、禽流感、口蹄疫和瘦肉精等,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关注。2002年有报道,欧洲又爆发了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即荷兰在猪饲料和一些软饮料中添加了一种醋酸羟孕酮(Acetic  相似文献   

4.
周通 《当代畜牧》2013,(14):91+94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食品和饲料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媒体爆出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譬如:苏丹红、地沟油、瘦肉精等事件,这些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检测也更加重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食以安为先,要想知道安全与否须以检验检测为依据,因为食品中常含有化学污染物、微量元素、微生物、某些转基因食品中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运用食品检测检验技术是保证食品安全最为基础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卫生安全事件接连不断.动物源性食品表现尤为突出。特别是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上海300多人因食用含有“瘦肉精“残留猪肉而中毒的“瘦肉精事件”.河北等地成鸭蛋被苏丹红污染的“红心鸭蛋事件”,山东等地多宝鱼药物残留超标的“多宝鱼事件”.接踵而至。这些事件尚未平息,又传出了福州查获含有苏丹红的鲜鸡蛋.香港发现孔雀石绿污染的桂花鱼。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卫生安全重于泰山。食品卫生安全事件频发.危害严重.影响广泛。我国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为何屡禁不止.难防难控?“多宝鱼事件”等一系列食品卫生安全风波再次向我们发出了拷问。  相似文献   

6.
我国食品添加剂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食品添加剂产业,正以每年产值增长20%的速度发展,成为食品工业中不容忽视的后起之秀。然而近几年来,我国食品添加剂产业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食品添加剂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瘦肉精、苏丹红、孔雀石绿等事件。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添加剂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我国食品添加剂产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注兽药残留危害 重视食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话说“病从口入”,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物质来源。作为食品,必须首先保证安全。我国动物源食品中药物残留问题比较严重,近几年相继发生的畜产品中”瘦肉精”残留中毒事件、出口禽产品中氯羟吡啶。磺胺喹口恶啉残留超标事件以及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事件等.尤其是2001年11月7日在广东省河源发生的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8.
樊福强 《饲料广角》2009,(20):47-49
通过几周的思考.对于畜牧食品加工业发展的行业本质还是感觉没有找到.近些年发生的养殖事件(禽流感、猪流感、疯牛病、口蹄疫等)、畜牧食品事件(大头娃娃、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以及中国畜牧食品出口受阻,让人感受到食品安全是这个行业的本质.只要实现了安全目标,就自然得以发展和壮大,常识提醒我们.实际情况不会如此.安全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和潜在威胁,国内相继发生的"瘦肉精"、"三聚氰胺"等兽药残留问题,对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人类不应以牺牲自身健康为代价,换取畜产品量的增加,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有格为先。当前,三鹿毒奶粉事件未平,双汇"瘦肉精"事件再起,食品安全成为最大的社会之痛。《小康》杂志调查显示,67.9%的受访者对中国食品"没有安全感"[1]。从三位副总理掌门的最高级别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到食品安全犯罪可判死刑的严刑峻法,食品安全治理不可  相似文献   

11.
《吉林畜牧兽医》2006,27(10):67-67
就近日在上海发生的“瘦肉精”中毒事件,记者专访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他指出,解决根本要靠强化食品监管,堵住源头,加快立法。瘦肉精是我国明令禁止使用的违禁药品。使用瘦肉精的生猪毛色发亮,肉色鲜红,瘦肉率高。一般使用瘦肉精的生猪收购价每公斤高出0.2元,利益驱动使猪贩子和养殖户铤而走险。近几年,瘦肉精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生猪主销区,如广东、上海等地;多数是因为食用猪内脏引发中毒,尤其是猪肝和猪肺易引发中毒。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猪肉产品还是安全的。此次上海大规模“瘦肉精”食物中毒事件,暴露出目前我国对于违法使用饲料添加剂监…  相似文献   

12.
《湖北畜牧兽医》2011,(4):44-44
2011年3月20日,据河南省济源市畜牧局透露,此前济源双汇食品公司发现的19头瘦肉精疑似阳性生猪,目前17头已经得到确认,剩余2头排除。瘦肉精事件经媒体曝光后,济源双汇食品有限  相似文献   

13.
四川生猪是否安全?外地猪肉是否会对本地造成影响?日前,四川省畜牧食品局表示,四川人吃的猪肉基本都是四川本地的。而省畜牧食品局2010年监测了“瘦肉精”55868批次,检出率为0。“四川已经连续10年瘦肉精检出率为零”。  相似文献   

14.
《北方牧业》2011,(7):6
<正>双汇瘦肉精事件曝光后,各地流通企业迅速作出反应。记者3月17日走访了北京华联、家乐福等部分连锁超市门店,发现双汇肉类食品已陆续下架。另据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媒体报道,部分当地超市也开始下架双汇产品。  相似文献   

15.
瘦肉精的残留危害及监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因食用含有瘦肉精的动物源性食品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国家有关部委虽多次发文并采取相应措施,严厉打击非法制售、使用瘦肉精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瘦肉精残留事件已为我国养殖业和肉食品安全领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2006年9月上海曾出现300多人的瘦肉精中毒事件;2009年2月广州也发生了瘦肉精中毒事件.2009年4月27日,《联合早报》报道:中国产牛肉产品被韩国查出含瘦肉精;2011年河南发生震惊全国的"3·15"瘦肉精事件,更是把瘦肉精残留推上了风口浪尖.同期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饲喂瘦肉精的生猪流入南京市部分定点屠宰企业和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的情况进行了报道.这是近年来在肉类行业发生的又一次影响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国家明令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禁用的药品进入肉品产业链,造成肉品生产的无效供给和消费者的恐慌心理,严重影响了国家形象和产业发展.现将瘦肉精的来源、危害及辨别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殖业持续快速增长.动物源性食品严重匮乏的局面已不复存在。我国肉,蛋产量都已稳居世界首位.社会需求已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随着人民群众对动物源性食品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几年.国内相继发生“瘦肉精”事件、兽药残留超标事件、禽流感事件以及最近四川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事件,  相似文献   

18.
《北方牧业》2006,(23):26-26
<正>近几年,兽药残留事件、“瘦肉精”事件、食品中毒事件不断发生,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兽药残留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兽药等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再加上工业和生活“三废”污染,造成畜产品药物残留及有害物质超标。在加工过程中,由于一些经营者违法违规使用禁用品,致使有的产品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而只有从动物性食品源头上杜绝兽药残留,才是解决残留问题的最根本方法。要从养殖场、屠宰加工、贮藏、运输,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动物食品安全的控制与把关,消费者才能得到最安全的食品。  相似文献   

19.
OIE食品安全工作的概况及应对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世界各地由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食品污染事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疯牛病、二口恶英事件、口蹄疫、O157事件以及瘦肉精中毒事件等都对人类健康有直接威胁,加剧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OIE等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2002年OIE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组,正式启动了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领域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控制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食品安全愈来愈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动物性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重点之一是控制动物性食品的药物残留.近年来发生的“瘦肉精”、氯霉素、硝基呋喃等影响安全的事件.都是因药物残留存在或超标.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影响动物性食品出口创汇.在国际国内均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为有效地控制动物性食品的药物残留.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