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荷花幼胚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6,(15)
荷花幼胚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S+6-BA 4 mg/L+NAA 0.4 mg/L可以有效诱导荷花幼胚产生增殖芽,在初代增殖培养中,MS+6-BA 4 mg/L+NAA 0.4 mg/L可以有效诱导芽的增殖,增殖系数达到5~6;在高代增殖培养中,需要降低激素浓度,采用MS+6-BA3 mg/L+NAA 0.3 mg/L,可以保持芽正常生长、增殖,其增殖系数达到6~8;培养基MS+IBA 0.1 mg/L+NAA 0.025 mg/L可以诱导荷花试管苗生根,但是根数不是很多,根长较短。 相似文献
4.
枣幼胚培养中褐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建立枣幼胚离体培养体系时品种、外植体、活性炭、接种方式和基本培养基对褐化的影响,其中,外植体是枣幼胚离体培养时褐化的关键因素。取出早脆王胚珠,剥去珠被接种可以有效防止褐化。不同发育时期的胚珠褐化不同,其结果与品种及接种方法有关。完整接种的早脆王胚珠随其成熟度的增加褐化加重,但切开远胚端接种金丝丰和冬枣的幼嫩胚珠更容易褐化。加倍的MS培养基可以促进早脆王幼胚褐化,附加活性炭可以减轻早脆王完整胚珠褐化。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索出玉米高频诱导具有胚性的愈伤组织和植株再生的条件。[方法]以玉米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2,4-D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6-BA浓度对试管苗分化以及IBA浓度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2,4-D对玉米胚性率诱导有明显影响,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N6+2,4-D 2 mg/L+水解酪蛋白(CH)500 mg/L+脯氨酸(pro)500 mg/L+AgNO310 mg/L;试管苗分化适宜的培养基是N6+6-BA 0.5 mg/L+水解酪蛋白500 mg/L;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结论]该研究可为玉米抗病基因的遗传转化和优良抗病玉米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影响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是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作物,也是现代食品、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玉米的胚性愈伤组织普遍作为转基因过程中外源基因的直接受体,利用玉米幼胚进行组织培养是高效获得胚性愈伤组织的主要途径。选用抗性好、适宜本地种植的玉米自交系幼胚进行了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研究,建立了具有胚性的愈伤组织培养体系,为玉米遗传转化提供了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8.
玉米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以玉米幼胚作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研究了幼胚长度、培养基、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限制幼胚培养的主导因素;幼胚长度以1.0~2.5mm为宜;试验采用的6种培养基对出愈率影响不大,但它们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类型不同,在继代过程中,脯氨酸和水解酪蛋白有利于Ⅱ型愈伤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10.
生长素对小麦幼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川农16、川麦42和良麦2号为供试材料,探讨了三种生长素对其幼胚组织培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相对较好的受体材料。结果表明,三种生长素在幼胚的诱导率、胚发芽率和胚发根率上存在极显著差异。2,4,5-T和NAA在诱导小麦幼胚培养基,其胚芽、胚根发生严重;而2,4-D在诱导率、胚发芽率和胚发根率这三方面相对优于2,4,5-T和NAA,适用于小麦幼胚的组织培养,且适宜浓度范围在2.0~2.5 mg/L。基因型对小麦幼胚组织培养的诱导率没有影响,对胚发芽率有一定影响,而对胚发根率有较大影响。在三种基因型中,以川农16在诱导率、胚发芽率和胚发根率这三方面表现相对突出,可作为转化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11.
褐化是植物组织培养中一种常见的问题,直接影响组织培养能否成功。为了控制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现象,选取‘丹黄25’、P138、H21 3个玉米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着重探讨胚龄,2,4-D、甘露醇、L-脯氨酸和AgNO3浓度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授粉11天的‘丹黄25’幼胚、13天的P138和H21幼胚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待长出愈伤后转移到添加2 mg/L 2,4-D、10 g/L甘露醇、10 mg/L L-脯氨酸、10 mg/L硝酸银的继代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褐化率显著降低,表明培养基的种类及添加物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植物组织培养“抗褐”之初探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蚕豆幼叶作为离体培养材料,比较了不同的抗氧化剂和培养基的抗“褐化”效果,探讨了植物组织培养中“抗褐”的可行方法,为解决植物组培中普遍存在的“褐化”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百合幼胚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百合败育胚离体培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pH值对百合幼胚的萌发及成苗有一定的影响,以pH值5.0为最好;活性炭的浓度对其影响不明显,培养基中加入氨基酸类物质使胚萌发及成苗比率均高于对照,加入维生素类物质对胚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胚龄对小麦盾片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播种时间、取材时间和盾片大小对小麦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分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元月初播种的材料具备很好的盾片组织培养效果,生根和绿点率都可达100%,植株再生频率平均为46%,开花后第16d取材,生根和绿点率都达100%,植株再生频率平均达80%,达到最佳组织培养效果的的盾片大小为0.15~0.20cm。 相似文献
15.
16.
鸢尾组织培养中防褐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鸢尾组织培养中的防褐化技术。[方法]以德国鸢尾黄娃娃、血石和不朽白3个品种为培养材料,以Ms+15g/L蔗糖+8∥L琼脂粉为基本培养基,研究影响鸢尾组织培养的褐化因素与防褐化技术。[结果]鸢尾的新生芽和花瓣较适宜作组织培养的外植体,与其他部位相比褐变率较低;外植体组织块适中(3mm×3mm×3mm)可降低褐变率;在培养基中加入0.1%vc或0.3%活性炭对防止组织褐化效果明显;外源激素2mg/L6-BA易引发褐变,2mg/L Kt和2mg/LNAA对组织褐变影响不大;使用乙醇消毒剂时,对外植体浸泡时间以5~10s为佳,褐变率最低;全光照条件培养容易诱发褐变,采用仿人工气候条件培养较其他条件培养可有效抑制褐变的发生。[结论]该研究为鸢尾工厂化育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SONG Yun XIA Yan-li WEI Xin ZHANG Zhi-ming ZHAO Mao-jun RONG Ting-zhao PAN Guang-tang 《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2007,6(11):1291-1296
This study was to find the regularity in the hereditary variation for the main culturing characters of the immature embryo culture in maize. Two kinds of inbred-line, R18-599 (red) with very excellent embryo culturing capacity and R15 with very poor embryo culturing capacity, were used as P1 and P2 for obtaining six generations. By culturing immature embryos of the six generations, four culturing characters, namely embryonic callus induction efficiency, nonembryonic callus induction efficiency, cloning ability of the embryonic callus, and number of regenerating plant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general mean analysis and generation joint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mbryonic callus induction efficiency accorded with two major additive-dominance-epistatic genes and polygene-mixed additive-dominance-epistatic inheritance model. The in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nonembryonic callus accorded with two major additive-dominance-epistatic genes. The number of regenerating plants accorded with one major gene and polygene-mixed additive-dominance inheritance model. The cloning ability of the embryo callus accorded with two major genes and polygene-mixed inheritance model, whereas the effect of epistatic gene on this character was identified results of the two methods, generation joint analysis may genetic information. to be different using the two methods. By comparison of the not only raise experimental precision but also provide more 相似文献
18.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现象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外植体褐化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已成为影响组培成功的主要障碍。结合近几年的研究,对导致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发生褐化的形式和发生机理、影响褐化的内外因素以及防止和减少褐化的基本途径等进行了阐述,并对解决组织培养中褐化这一难题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大叶栎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大叶栎多酚类物质含量对初代培养外植体褐变的影响情况。[方法]将大叶栎外植体接种在添加不同浓度的活性炭和抗坏血酸的MS培养基上,观察其褐变致死情况。同时对大叶栎不同年龄、不同部位试样的多酚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对初代培养外植体褐变的影响,初步研究降低大叶栎初代培养外植体褐变的措施。[结果]大叶栎不同器官、不同部位的试样多酚类物质含量不同,多酚类物质含量与大叶栎初代培养外植体褐变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99),在培养基中添加1.0~3.0 g/L活性炭和0.1~0.3 mg/L抗坏血酸有利于降低大叶栎初代培养外植体的褐变,活性炭的效果略优于抗坏血酸。[结论]大叶栎初代培养外植体的褐变与多酚类物质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