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筛选对马铃薯丝核菌病害具有较好防治作用的生防菌株,并研究其拮抗作用.[方法]采用平板抑菌对峙培养法筛选生防菌,并利用梯度稀释法及共培养法对拮抗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筛选出2株对马铃薯丝核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生防菌株PB12、CZS;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时,菌株PB12的抑菌率为98.67%,CZS的抑菌率为98.36%,生防菌液稀释度的变化对抑菌效果无明显影响;在固体培养时,随着生防菌液稀释度的增加,抑菌能力稍有下降.菌株PB12和CZS均可抑制丝核菌菌核的形成.[结论]筛选出2株对马铃薯丝核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PB12和CZS,并通过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和菌核的形成达到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筛选番茄早疫病菌生防菌,通过叶片表面接触法,从广东茂名地区健康番茄植株叶片表面分离筛选拮抗菌,获得具有对峙生长拮抗作用的菌株52株,对拮抗作用最强的前6株菌进行液体培养,提取离心上清滤液进行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6株拮抗菌均能产生胞外抑菌物,有5株拮抗菌的胞外物抑菌率达70%以上,最高抑菌率为78.12%。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对荷花腐败病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菌,为荷花的健康生产及荷花腐败病的有效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抑菌圈法和对峙培养法从106株供试拮抗细菌中筛选对荷花腐败病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菌,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确定生防菌分类地位,通过与其他6种作物病原真菌的对峙培养了解生防菌的抑菌谱,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明确生防菌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从供试的106株测试菌株中筛选获得4株对荷花腐败病菌具有拮抗效果的生防菌,其中以DR1菌株的拮抗效果最佳,抑菌带宽为9.8 mm.DR1菌株的拮抗谱较宽,对供试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DR1菌株对荷花腐败病的平均防效为41.83%.根据16S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并其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将DR1菌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拮抗活性、耐热性和抗逆性强,且有较宽的抗菌谱,在荷花病害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可应用于猕猴桃果实软腐病的高效生防菌株,为猕猴桃软腐病生防制剂研发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集有猕猴桃软腐病发生的猕猴桃种植园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利用解磷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土壤中解磷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菌落直径法、继代培养及发酵液抑菌试验等从中筛选对猕猴桃软腐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猕猴桃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35株解磷真菌菌株,通过对峙培养从中筛选出5株对猕猴桃软腐病菌具有拮抗作用且抑菌率超过50.00%的菌株,其中MHT0308菌株的抑菌效果最佳,对猕猴桃软腐病菌的抑菌率达87.71%,复筛抑菌圈也明显,抑菌直径达33.50 mm;MHT0308菌株的含菌发酵液和无菌发酵液均对靶标菌生长有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达88.13%和80.87%;猕猴桃果实经MHT0308菌株发酵液处理后对猕猴桃软腐病的离体防效达87.00%;根据MHT0308菌株形态学特征结合其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定MHT0308菌株为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结论]MHT0308菌株对猕猴桃软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防菌资源用于猕猴桃软腐病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禾谷镰刀菌为指示菌测定生物活性,土壤中分离16个细菌菌株具有抑菌活性的生防菌,其抑菌率在75.9%~46.2%。采用生防菌菌悬液,于发病初期对茎基部喷雾,生防菌A2和A7防效最高,分别为74.7%和71.3%。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甘草内生细菌中筛选拮抗压砂甜瓜采后病害病原菌的生防菌.[方法]以初步检测具有抑菌活性的19株乌拉尔甘草内生细菌为供试菌株,以甜瓜采后病害病原菌粉霉病菌(Trichothecium roseum)、白霉病菌(Fusaium sp.)、黑腐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软腐病菌(Rhizopus stolonifer)为指示菌株,经过离体和活体筛选测定内生细菌对甜瓜采后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应用16S rDNA序列分析,结合生理生化指标对1株拮抗活性较强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19株供试内生细菌株中筛选出5株菌株对4种指示病菌的抑制能力较强,其中菌株S0806082的拮抗能力最强,鉴定为Delftia tsuruhatensis.[结论]内生细菌S0806082具有一定的生防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旨在筛选具有高效抑制棉花黄萎菌的芽孢杆菌并对其挥发性抑菌物质进行检测。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棉花、玉米、向日葵根际以及苦豆子植株内分离得到菌株共65株,通过初筛、复筛共筛选到1株高效根际拮抗菌X4和内生菌N4,它们对棉花黄萎菌有较强抑制作用;通过 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分子鉴定,平板对峙法检测2株生防菌对棉花黄萎菌的抑菌活性,生防菌发酵滤液处理法检测对棉花黄萎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微菌核萌发、毒力蛋白产量的影响,GC-MS法对2株生防菌挥发性抑菌物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经分子检测2株高效拮抗菌均为芽孢杆菌;经2株1生防菌发酵滤液处理的棉花黄萎菌的菌丝生长受到抑制,菌株N4的抑制率为65.15%、菌株X4的抑制率为58.82%,且菌丝出现严重形变;经处理的黄萎菌孢子萌发率、微菌核萌发率、毒力蛋白产量均显著下降;研究发现2株拮抗菌的挥发性物质具有抑菌作用,GC-MS法检测2株菌发挥性物质主要是2,3-丁二醇、3-甲基丁酸、2-甲基丁酸和异丁酸,纯品物质检验发现2-甲基丁酸、3-甲基丁酸和异丁酸对棉花黄萎菌均有抑菌活性,2,3-丁二醇没有抑菌活性。可见:2个菌株对棉花黄萎菌具有潜在生防能力,可为生防菌剂的研发提供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8.
拮抗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乳酸菌对植物病害的生防作用,从食品中筛选植物病原拮抗乳酸菌,并研究其对13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及对黄瓜炭疽病的室内和田间防治效果。采用不同的乳酸菌培养基,从豆腐乳和泡菜中分离、筛选出8株不同的乳酸菌。抑菌测定结果表明,各菌株对黄瓜炭疽病菌均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其中以L2拮抗作用最强,L3和L8次之。从中筛选出拮抗乳酸菌L2作为黄瓜炭疽病的生防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对黄瓜炭疽病菌的抑菌率为43.67%,稀释10倍的发酵滤液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优于对照10 000个单位的农抗120液,盆栽和温室小区接种L2的防病效果分别为62.98%和54.19%,与农抗120液的效果相当。研究还发现,L2对供试的其余12种病原菌均有抑菌效果,其中对烟草赤星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和黄瓜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因此,乳酸菌对于植物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番茄叶霉病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拮抗菌AYM-18的抗菌物质,为利用该菌开发环境友好型的生物农药应用于番茄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拮抗菌AYM-18的全细胞培养液、无菌滤液和菌体悬浮液对番茄叶霉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确定其抗菌物质的主要来源,并采用单因子试验测定其抗菌物质的稳定性及产生条件.[结果]拮抗菌AYM-18的全细胞培养液、无菌滤液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明显,产生的抑菌带较早、较大;AYM-18菌株无菌滤液在pH 5~9、-20~80℃时均表现出很强的抑菌活性.AYM-18菌株抗菌物质产生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6、接种量5%、28℃条件下培养36h.[结论]拮抗菌AYM-18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拮抗作用源于其代谢物质,其抗菌物质具有一定的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产生条件温和,具有开发成生防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拮抗烟草黑胫病病原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的生防菌资源,本研究对连作烟田烟草黑胫病发病地块的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中的细菌进行了分离培养、筛选,并对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了鉴定及生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从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35株菌,其中菌株SYT-SF对烟草疫霉的拮抗作用最强,抑菌率达到77.15%;菌株SYT-SF具有较好的抑菌广谱性;依据菌株SYT-SF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及gryA基因序列分析,将SYT-SF归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暂定名为Pseudomonas sp. SYT-SF。盆栽试验表明,菌株SYT-SF预防组和治疗组对烟草黑胫病的生防效果分别达到71.97%和65.05%。菌株SYT-SF在烟草黑胫病生防菌剂及植烟土壤保育菌剂开发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番茄灰霉病的拮抗菌,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鉴定。[方法]以番茄灰霉病病原菌为供试菌,从耕作土壤中筛选拮抗菌,利用平板对峙法对拮抗菌进行初筛和复筛,并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对拮抗菌进行鉴定。[结果]从番茄灰霉病发病植株根系土壤中筛选出13个拮抗性能较为稳定的分离物,其中3个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较强,抑制率达60.00%以上。结合形态学观察及16S r DNA系统进化树分析,分别鉴定为固氮类芽孢杆菌、多黏类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结论]该研究为番茄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番茄灰霉病内生拮抗菌并研究其抑菌物质。[方法]从65株健康番茄植株中分离到内生拮抗细菌46株,在此基础上通过PDA培养基打孔扩散法进行复筛,获得了1株强烈抑制灰葡萄孢菌的抑菌物质产生菌。研究了该抑菌物质对灰葡萄孢菌菌丝和孢子的抑制作用,并经酸沉淀、Sephadex G-50凝胶层析纯化、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显微镜观察发现该抑菌物质具有列膜抑菌机制,初步鉴定抗菌物质为3.3 kDa左右的多肽类物质。[结论]为开发新的生防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海洋中筛选对农业病害真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海洋微生物。[方法]以5种农业病害真菌为筛选模型,采用平皿拮抗法对分离获得的菌株进行初步筛选,对有活性的菌株再进行复筛,并选择活性高的菌株进行发酵工艺优化。[结果]初筛中有拮抗作用的海洋细菌有21株,进行复筛后菌株MB133在稻瘟菌平板上抑菌效果最明显,菌株MB025、MB026、MB133在油菜菌核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平板上均存在抑菌效果。抑菌效果最明显的菌株MB133的优化发酵工艺:最适装液量为12%,最适接种量为2.0%,最适培养基p H 7.0。[结论]该研究为农用抗生素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4.
林娜  游玲  郭华  魏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382-3384,3564
[目的]探讨山苍子内生细菌的抑菌活性及生防效果。[方法]从山苍子的根、茎、叶和果中分离出内生细菌52株(其中根23株、茎8株、叶7株、果实14株),采用对峙生长法检测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5株来自叶和果的内生细菌分别对杨树溃疡病菌、小麦纹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株16S rD-NA序列(序列号为JN252095)与Bacillus megaterium最为接近的山苍子叶内生细菌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可促进辣椒植株生长。[结论]山苍子内生细菌作为农作物生防细菌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短短芽孢杆菌A57对棉花主要病原真菌的拮抗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短芽孢杆菌A57(Brevibacillus brevs,A57)是从棉花根际土壤分离出来的桔抗细菌。该细菌对棉花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vasinfectum)和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具有较强拮抗作用,在PDA平板上对峙培养,平均抑制率分别是33.5%、39.5%、29.5%。该菌菌液稀释10倍对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的防效分别是49.8%、56.8%、48.9%。还利用A57不同稀释度的无细胞滤液培养棉花无菌胚,发现无细胞滤液对棉花幼苗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其中稀释500倍的促生作用最大,其胚轴20.2 mm,对照16.4 mm,较对照增加24.4%,从其无菌胚长成的幼苗提取浸提液,发现浸提液对棉花枯萎病菌仍有一定的拮抗作用,抑制率为5.7%。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A57菌株的主要拮抗机理是通过产生拮抗物质造成病原真菌菌丝体断裂、扭曲、畸形,抑制分生孢子的萌发,造成孢子畸形。用(NH4)2SO4沉淀法提取A57菌株的粗蛋白,对供试的病原菌仍具有较高的拮抗活性,70%浓度时其拮抗活性最大,A57粗提蛋白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最大抑制率为23.7%,同时该菌经(NH4)2SO4沉淀后获得的粗提蛋白的上清液对病原指示菌仍具有一定的拮抗活性。以枯萎病菌为指示菌,研究了该菌株表现最佳拮抗活性时的菌液发酵条件,结果表明,A57适宜培养基为LB培养基,pH8,好气条件下抑菌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6.
草莓病害生物防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平板稀释法从20份根围土样中分离出67株芽孢杆菌,用异步培养法筛选出对草莓灰霉菌和立枯丝菌核有强拮抗作用的菌株22个,其中对2种病原菌有一强一弱拮抗作用的菌株9个,对2种病原菌均有强拮抗作用的菌株5个。朱10,12,34和63还对梨轮纹病菌和玉米大斑病有拮抗作用,表现为广谱抗菌丝,其中菌株10和12对4种病原真菌均有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皿内对峙试验从175株植物内生放线菌株中筛选具有生防效果的拮抗菌株,然后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对筛选出的生防菌的生防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皿内对峙试验共筛选出对番茄叶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放线菌株26株;菌株BAR1-5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相对防效达到49.7%,接种番茄叶霉菌前和接种后喷施BAR1-5发酵上清液的相对防效分别达到62.6%和50.6%;BAR1-5菌株发酵液原液和5倍液的相对防效分别达到42.5%和33.1%。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AR1-5对番茄叶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1株很有生防潜力的内生放线菌株。  相似文献   

18.
N1729是从棉花根际土壤分离出的拮抗细菌,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 SrDNA的分子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N1729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对棉花立枯病菌、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对立枯病菌的抑菌带最宽,为18.3 mm(3 d后),抑制率为45.7;.该菌无细胞滤液,对以上三种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对立枯病菌的抑菌作用最好,抑制率为33.8;.还利用N1729不同稀释浓度无细胞滤液培养棉花无菌胚,发现无细胞滤液对幼苗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稀释10倍无细胞滤液的促生作用最大,胚轴长度20.2 mm,较对照增加23.2;.通过硫酸铵沉淀法提取N1729粗提蛋白,发现该菌粗提蛋白耐高温、对氯仿不敏感、对胰蛋白酶敏感.  相似文献   

19.
番茄灰霉病菌生物防治菌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多种筛选方法,从保护地土壤和番茄病果上,分离筛选对灰霉病菌有营养竞争和抑制作用的菌株。结果表明,在分离获得的细菌165株、真菌93株、放线菌210株中,细菌、真菌以营养和空间竞争作用为主,而放线菌生长缓慢,以产生抑菌物质为主,约有20%的放线菌表现出有抑菌作用;离体叶筛选灰霉病生防菌结果表明,细菌x24、x28,真菌z45、z120与放线菌f15、f111、f163均具有较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诱捕分离土壤中的生防放线菌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以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和黄枝孢(Fulviafulva)2种病原真菌作为靶标菌,利用皿内诱捕法从土壤中分离获得22株放线菌,经对7种靶标真菌进行皿内拮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其中8株放线菌对部分病原真菌有很强抑制作用,占到分离菌株总数的47.1%,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放线菌有7株。有45%的菌株可以抑制苹果炭疽菌、茄子黄萎菌和大豆腐霉菌。菌株SC1,SC11和A1的发酵液对4种靶标菌的抑制作用最强,75%菌株的发酵液对灰葡萄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菌株SC1,SF1和A3的发酵液对苹果灰葡萄孢的控制作用超过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