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试验证明,供卵牛中,回收卵数多的牛,血中β—胡萝卜素浓度高;在受卵牛中,β—胡萝卜素浓度高的牛,受胎的可能性也大。日本在农林水产省福岛种畜场,对25头供卵牛进行血液测定,在受精卵回收发情后第七天采血,测定血中β—胡萝卜素的浓度。在新冠种畜场,对10头牛(经产5头)初产5头),分别在5、7、10月随机取样采血,测定血中β—胡萝卜素的浓度。结果:供卵牛血中β—胡萝卜素的浓度,近夏季上升,秋季开始下降,差异显著。这与青草的采食量有关。在供卵牛中,回收卵数1~9个的15头,10~21个12头,它们血中β—胡萝卜素的浓度分别为10.24微克/毫升  相似文献   

2.
将8头荷期坦供体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2头,分别按优势卵泡+注射促卵泡素(FSH)、优势卵泡+不注射FSH、去优势卵泡+注射FSH、去优势卵泡+不注射FSH处理供体牛,处理后第4天应用B型超声波导引活体采卵,试验重复10次。结果显示:注射FSH前去优势卵泡对其可采卵泡数、回收卵母细胞数和可用卵母细胞数均有显著提高(P0.05),但不注射FSH时去优势卵泡对提高采卵效率无显著效果;活体采卵对供体牛卵巢虽造成一定损伤,但停止采卵2~3个月后均能恢复正常发情、配种后能正常妊娠,对供体牛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试验牛的选择 供试牛是双庆乡太安村牛场和村民个人饲养的2~5周岁母牛。其中:奶×本1代12头,本地黄牛6头;经产牛16头,青年牛2头,合计18头。 二、试验方法 (一)在试验牛自然发情后的第14天,将14毫克促卵胞素(FSH)用1%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4.
1典型病例 2007年9月,我旗道材杜苏木,荷叶花嘎查接治了1头4岁荷斯坦奶牛. 2 发病情况 该病牛是从辽宁省引进,引进后数月此牛末发情,用三合激素给该牛注射.用药后2~3天发情,但是仍不受胎.  相似文献   

5.
<正> 胚胎移植需要一定数量与供体同步发情的受体。本实验于1987年9—10月,在甘肃省张掖市小河乡、沙井乡和临泽县沙河乡进行,在短期内(16天)有计划的利用分散在农村的102头黄牛和杂种牛做受体,采用PGF_(2α)处理诱导母牛同期发情,并移植了黑白花鲜胚。现将同期发情情况、胚胎移植妊娠率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试验牛注射PGF_(2α)的受体牛,有本地黄牛(蒙古牛)62头,黑白花×本地黄牛1代26头,西门塔尔×本地黄牛1代39头和犏牛2头.都是农民分散饲养,年龄3—8岁,膘情中等,分娩3个月以后,有正常发情周期的役用经产母牛或青年母牛.注射药物前经直肠检查卵巢有活动黄体。自然发情牛的条件相同.  相似文献   

6.
153头健康经产中国荷斯坦牛分为3组,用3种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第1组注射1次氯前列烯醇;第2组注射2次氯前列烯醇;第3组注射促排3号—氯前例烯醇—促排3号。结果表明:第1、2、3组发情率分别为32.65%(16/49)、45.59%(31/68)和91.30%(42/46),第3组发情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  相似文献   

7.
153头健康经产中国荷斯坦牛分为3组,用3种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第1组注射1次氯前列烯醇;第2组注射2次氯前列烯醇;第3组注射促排3号-氯前例烯醇-促排3号.结果表明:第1、2、3组发情率分剐为32.65%(16/49)、45.59%(31/68)和91.30%(42/46),第3组发情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同期发情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 ,以寻找适合本地环境的同期发情方案。 15 3头健康经产的中国荷斯坦牛分为 3个组 ,用 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第 1组 :注射 1次氯前列烯醇 ;第 2组 :注射 2次氯前列烯醇 ;第 3组 :注射促排 3号 -氯前列烯醇 -促排 3号。结果表明 :第 1组、第 2组和第 3组发情率分别为 32 6 5 % (16 4 9) ,4 5 5 9% (31 6 8)和 91 30 %(42 4 6 ) ,第 3组的发情率分别显著高于其它两个组 (P <0 0 5 )。结果提示促排 3号 -氯前列烯醇-促排 3号可能是较适合中国荷斯坦牛的同期发情方案。  相似文献   

9.
饲养繁殖母猪,有时会出现长期不发情、配不上种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试用下述方法。给猪肌肉注射兽用促性腺激素(HCG)、每头1500~2000单位,注后2~5天均能发情,即可配种。一般的母猪只需注射一次。如注后7天仍未发情,可用同样方法和剂量注射第2次。笔者在1982年曾对3头母猪做过试验。这3头母猪都是产3窝仔猪以上的经产猪。体况均是中等以上,在产仔后3~4个月内没有发情。注药后有2头在3天内发情,一头5天发情,并都配种妊娠,产了仔。这种激素一支(5000单位),  相似文献   

10.
给牛人工授精后第7日、20~22日共3次以酶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中孕酮浓度变化,以探讨牛的发情状态的判定及早期妊娠诊断。供试牛共52头,其中47头(90.4%)为排卵性发情,1头(1.9%)为无排卵性发情,其于4头(7.7%)为非发情的牛。自人工授精60日后进行直肠检查,其中36头(69.2%)确认为妊娠,并且这些牛均为排卵性发情。妊娠牛(n=36),与授精后第7日的非妊娠牛(n=16)血中孕酮浓度差异显著。在授精后第20~22日,妊娠牛血中孕酮  相似文献   

11.
我们根据性激素对发情周期调节机理制定了乙烯雌酚、胎盘组织液联合应用治疗方法.共治疗38头.治愈36头.治愈率达94%。138头牛临床症状调查到了应该发情的年龄无发情表现.性成熟推迟、有的近20月龄时出现初情.发情微弱.周期不正常。直检卵巢体积小.如五分币大.质度略硬.表面光滑.无卵泡黄体。发情跟检2—3天.无发育成熟卵泡.不排卵.少数牛子宫细小.发育不良。2治疗方法首先wthy注射乙烯雌酚10~20mg.注射10天后没发情表现.叮注射第2次.注射量6~10fig待牛发情结束后2天.肌注25%胎盘组织液20n。l以后.每隔4天肌注1次.4…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提高西门塔尔母牛繁殖率的措施,试验将新疆阿瓦提县饲养的西门塔尔适龄空怀母牛1 286头分为3组,A组462头母牛、B组430头母牛,第0天肌肉注射维生素ADE液10 mL,第7天肌肉注射氯前列醇钠(CS)0.8 mg(A组第7天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ADE液10 mL,B组不注射),第10天发情的母牛肌肉注射1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H);C组394头母牛,第0天检查空怀并登记,第7天肌肉注射氯前列醇钠0.8 mg,第10天有发情表现的肌肉注射1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3个组母牛均在注射氯前列醇钠6 h内采用西门塔尔牛X性控冻精进行人工授精。空怀母牛自然返情后(19~21 d)进行补配,配种前肌肉注射1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测定母牛首次和二次发情率、受胎率和母犊率。结果表明:经过两次同期发情处理,A、B、C组西门塔尔母牛总发情率分别为98.9%、97.9%、95.2%,总受胎率分别为89.1%、81.5%、72.5%,母犊率分别为90.2%、90.4%、90.4%。说明西门塔尔母牛同期发情处理第0天和第7天肌注复合维生素ADE液可以显著提高母牛的发情率、受胎率。  相似文献   

13.
在石阡县高魁、大岩两村用氯前列烯醇注射空怀健康的黄牛(86头)、水牛(46头)共132头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和冻配试验.结果表明:0~8 d发情牛共122头,同期发情率为92.42%(122/132),在2~6d发情的占总发情数的92.62%,有卵泡发育的母牛占发情母牛数的55%(22/40);冻配第一情期受胎率为43.59%(51/117),第二情期受胎率为60%(27/4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为探讨不同方案诱导牦牛发情效果。[方法]选择放牧的母牦牛60头为试验牛。分2组,每组30头进行试验。其中试验1组带犊母牦牛12头,不带犊母牦牛18头,采用方案Ⅰ;试验2组带犊母牦牛14头,不带犊母牦牛16头,用方案Ⅱ处理。第一针注射黄体酮注射液,以治疗为目的,间隔10天肌注PG,第二天注射血促性素;结果第1组用方案Ⅰ处理后带犊、不带犊母牦牛发情率分别为42%(5/12)、56%(10/18),受胎率分别为60%、80%;第2组用方案Ⅱ处理后带犊、不带犊母牦牛发情率分别为86%(12/14)、100%(16/16),受胎率分别为65%、81%。[结果]表明,通过对牦牛进行冷季补饲,诱导发情及同期发情处理,使93%的母牦牛发情。[结论]方案Ⅱ是较为理想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将生殖正常的54头杂种母牛,在发情周期的第8—12天进行重复超排处理。FSH—P的总用量为28毫克,每天二次,逐日递减。FSH—P处理后的48小时,每头牛注射前列腺素(PGF)500微克。第一组注射FSH—P为对照组;第二组注射FSH—P,并在前列腺素处理后36小时再注射400微克17β雌二醇;第三组注射FSH-P,并在PGF处理后48小时再注射250微克GnRH。在母牛开始发情后的12,24,36小时用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发情后第七天用非手术法采卵(胚胎)。通过直肠检查,记录黄体数并评价卵的回收率。并将试验牛全部采血进行激素测定。处理结果,卵巢反应没有差异。第三组回收的胚胎均数,显著地高于第一、二组(P<0.05),但多精卵或可移植的胚胎均数间差异不显著。组间胚胎回收率、受精率或可移植胚胎的百分率亦不存在明显差异。第二组排卵末期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地高,这与较高的受精率有关。而且发现黄体数和胚胎参数及发情期雌二醇的水平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关于牛的冷冻受精卵移植的研究(胚胎移植)。供卵牛是经过超排处置的10头黑白花牛和2头黑毛和牛,另外对2头自然发情的牛自其桑椹胚采取66个胚泡供本次试验使用。冻结的容器采用6×70mm的玻璃安瓿,用1.0摩尔的甘油作冻结保护物质。冻结法:35℃~-5℃以1℃1分的速度冷却(置于-5℃的冰中),再以0.3℃/分的速度冷却至-36℃。然后由-36℃直接移入液氮中保存;其融解的方法是置于37℃温水中融解。融解后,66个受精卵中有39  相似文献   

17.
我们采用1980—1986年《安西黄牛资源调查》及《黄牛冻配改良配种繁殖调查登记》中的资料并加以统计整理,对安西黄牛的发情,排卵和受精等繁殖性能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发情 1.发情周期及影响因素据对342头(次)母牛统计,发情周期平均21±3.5天。青年牛(63头次)发情周期平均19.5±3.5天,成年牛(271头次)为21.5±3.5天;老龄牛(8头)为30±5天。青年牛的发情周期比成年牛短2天,比老龄牛短7天,差异显著(O.01相似文献   

18.
对17头黑白花奶牛采用PRID(阴道内释放孕酮)法,对分娩后无发情的牛诱导发情;对性周期不规则的牛,经过超排处置后进行卵的回收;以及经过连续2次超排处置后对卵的回收情况分别进行研究后,得到下列结果:(1)分娩后64~143日的4头无发情牛;使用了PRID法。阴道内给药12日后除去药物。在除去药物的24小时前,肌肉注射PGF_2α25mg。于除去药物48小时后观察到3头牛发情,其中2头牛于除去阴道给药后58小时进行人工授精而怀孕。(2)性周期不规则的8头牛,利用PRID法给药12日,在除去阴道给药48小时前,采用性激素及PGF_2α进行超排处  相似文献   

19.
我县奶牛近年常常出现空怀期延长,奶牛不发情等现象,考虑到与缺碘有关,经采用短时间补喂碘化钾与注射雌二醇对照试验,收到可喜效果。选择产后长期不发情的成年母牛82头,分为补喂碘化钾的Ⅰ组(43头)和注射雌二醇的Ⅱ组(39头)。均为无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的牛。Ⅰ组每头每天1~1.3g碘化钾混于精料中喂1周;Ⅱ组每头一次肌肉注射10mL(20mg)雌二醇。结果Ⅰ组补喂碘化钾日期到发情配种日期平均间隔天数24.8±19.4d。喂药后第1次发情37头,发情率86.1%,配种37头,妊娠26头,第1次情期受胎率70.3%,总受胎率(妊娠牛头数占用药牛头数)为60.5%。Ⅱ组注射雌二…  相似文献   

20.
研究探讨了在人工授精后和胚胎移植过程中注射hCG以促进黄体功能从而提高奶牛的受胎率。试验一:随机选取自然发情后的4~8岁荷斯坦经产奶牛39头进行人工授精,在输精后第5天和第10天,分别肌肉注射hCG2000U/头(试验组)或生理盐水5mL/头(对照组)。在输精后的第0天(输精当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每组随机抽取12头牛从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以测定血清中孕酮浓度。结果hCG处理组牛血浆孕酮浓度在输精后第7、14和21天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输精后45d的受胎率在hCG处理组为63.2%,高于对照组的45.0%,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二:选取16头生殖系统健康、16~17月龄的青年荷斯坦牛作为受体牛,在发情后第7天,对A、B级黄体的牛施行胚胎移植,试验组牛于胚移同时静脉注射6000UhCG,对照组牛则注射生理盐水5mL/头。结果hCG处理牛在胚移后第7和14天的血浆孕酮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移植后第35天的受胎率试验组为62.5%,高于对照组的50%,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后特定时间,使用外源hCG能够有效促进黄体发育,提高血液中孕酮浓度,从而一定程度提高母牛受胎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