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1猪痢疾 猪痢疾是由致病性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猪的肠道传染病。 1.1症状 潜伏期3天至2个月以上。自然感染多为1~2星期。一般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3个类型。  相似文献   

2.
最近2年猪鼻炎病常有发生,主要表现打喷嚏流鼻液,严重时呼吸困难,张嘴呼吸.病初仅几头发病,后期全栏发生,波及全舍,甚至全场.病程1~3星期,如有混合感染,会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3.
1病原与临床症状猪增生性肠炎的病原为细胞内劳森菌。很多猪在感染活跃期会排放出大量细菌,在接种后1~3星期的粪便中可检出大量细菌,感染猪可持续排菌4~10星期。病菌一旦被排放在农场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存活于猪粪便中,从而造成猪场持续性感染。细胞内劳森菌对一般的消毒剂有抵抗力,但对季铵盐和  相似文献   

4.
1微生物感染 1.1大肠杆菌 幼龄猪在出生后3星期以内极易感染大肠杆菌,其感染无季节限制。黄痢常波及同窝以内90%以上的仔猪,有的达100%,病死率很高;发生白痢时窝发病率可达30%~80%。  相似文献   

5.
1流行病学猪胸膜肺炎性嗜血杆菌病的感染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以喷嚏和咳嗽的分泌物及渗出物为媒介,或带菌猪直接接触而传染的。因此,发病多局限于某栋猪舍或某个猪栏。仔猪的感染在哺乳期间与有无母源抗体无关。抗体在感染后第2星期出现,在机体内  相似文献   

6.
猪混合性感染疾病比较常见,高热性综合症、猪呼吸道综合症、猪腹泻综合以及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都是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现象。混合感染性疾病,无论是哪一种感染状况,也不管季节的交替变化,一旦发生就比较难诊断,难治疗,甚至难以控制。2012年8月,桦川县悦四马架乡张某的猪场购进一批40日龄左右的仔猪,2星期之后,新购进的仔猪零  相似文献   

7.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感染猪的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新生仔猪表现神经症状,还可侵害消化系统.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胎及呼吸系统症状,对养猪业危害很大,近年来感染率和发病有扩大蔓延的趋势,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1 病原 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亚科类.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污染的猪舍中能够存活1个多月,在肉中可以存活5个星期以上.一般常用的消毒药都有效.  相似文献   

8.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繁殖障碍病,该病主要表现为胚胎和胎儿的感染及死亡,特别是初产母猪发生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胎,而其他年龄的猪感染后一般不见明显的临床症状. 1流行特点 猪是唯一的已知宿主,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家猪、野猪都可感染,但发病常见于初产母猪.一般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一旦猪场发生本病后,可持续多年.感染本病的母猪、公猪及污染的精液等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一旦病毒传入阴性猪场,于3个月内几乎100%猪只都会感染.感染后3~7天开始从口、鼻和肛门排出病毒,以后可不规则地排毒.本病可经胎盘垂直感染和交配感染,公猪、育肥猪、母猪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环境,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被污染的工作服、工具、车辆也是传播本病的原因.本病的发生与季节关系密切,多发生于每年4~10月份或母猪产仔和交配后的一段时间.母猪早期怀孕感染时,其胚胎、胚猪死亡率可高达80%~ 100%.本病的感染率与动物年龄呈正相关,5~6月龄阳性率为8% ~29%,11~16月龄阳性率可高达80%~100%,在阳性猪群中约有30%~50%的猪带毒.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昆明地区猪流感(SI)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PCR检测方法对昆明地区的猪群进行猪流感感染状况的调查.对2013年3~5月期间的107头猪的肺脏样本进行PCR检测.SIV抗原阳性有25份,平均阳性率为23.36%,其中:昆明地区家庭散养户SIV感染率为14.58%,规模化养殖场猪SIV感染率为30.51%.这说明昆明地区SIV的感染较为普遍,尤其城市规模化猪场感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伪狂犬病(Psecdorabies,Aujeszky's disease)在自然条件下能感染猪、牛、羊、犬、猫、鼠、野猪、貂、熊、狐等动物.除猪以外,其他动物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具有发热、奇痒和急性脑脊髓炎等典型症状,均为致死性感染,但散发或地方疫源性流行.猪是该病毒的储藏者和传染源,猪感染后的症状因日龄而异;成猪仅表现增重减慢等轻微症状;种猪表现不育公猪常发生睾丸肿胀、萎缩等,种用性能降低或丧失,母猪则表现返情,屡配不孕;妊娠母猪表现为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仔猪常出现高热、食欲废绝、呼吸困难、流涎、呕吐、腹泻、抑郁、震颤,继而出现运动失调、间歇性抽搐、昏迷以至衰竭死亡,15日龄以内仔猪死亡率高达100%,断奶仔猪发病率为20%~40%,死亡率为10%~20%.伪狂犬病给许多国家的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引起世界各国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2013年4月,山东潍坊市养猪专业户王某猪场里初生仔猪陆续从3d到10 d开始腹泻,多在吃奶后呕吐,迅速消瘦,个别共济失调,并多在1个星期内死亡.  相似文献   

11.
以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实验感染猪2到3星期后,用间接血球凝集试验可以检出猪体内的抗体。抗体滴度在第8到第11星期时达到最高水平并一直持续到第28个星期,以后开始下降,但直到接种后47个星期时,还能检出抗体。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气温升高及湿度的加大,猪群细菌病发病率将上升,更需警惕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只感染猪,可以影响2周龄至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群,发病率为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13.
1流行病学 多种动物呼肠孤病毒都可以人工接种感染易感猪,但在自然条件下较少发生种间感染,猪呼肠孤病毒对猪的感染才是主要的。在普通饲养猪群里,3个血清型猪呼肠孤病毒分布特别广泛,有些地区80%猪体内检出3个血清型的病毒抗体。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是消化道和呼吸道,可经胎盘感染。公猪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但是否可以引起生殖道感染尚未可知。排毒方式主要是通过病猪的粪便、鼻分泌物及精液,尿液未查出病毒。病毒的抵抗力较强,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猪舍可长时间存活病毒,为猪群的感染创造了条件。猪只感染病毒后较少发病的原因,可能与体内已有免疫状态相关。感染后很快出现抗体转阳,并持续很长时间,甚至维持终生。新生猪被动获得性免疫抗体可存在11星期,继而抗体消失,成为对猪呼肠孤病毒易感猪,成年猪多数抗体阳性。  相似文献   

14.
猪衣原体病是由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类多症状性传染病.本病一般呈慢性经过,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急性暴发,表现为急性经过.猪衣原体病的发生呈散发、地方流行性.病猪和潜伏感染的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的发生与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潮湿阴冷、饲料营养不全、饮水缺乏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猪群均可感染本病,尤其怀孕母猪和新生仔猪更为敏感,育肥猪在本地的平均感染率在10%~50%.由于大批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和新生仔猪死亡,以及适繁母猪群不育空怀,已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1流行特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由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及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发。幼猪最易感,多见于6-8周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1星期内乳猪感染后,可引发原发性肺炎,至全窝死亡。多数于断奶前感染,引发鼻炎且鼻甲骨萎缩;若断奶后感染,鼻炎消退后无症状而成为带菌猪。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主要是飞沫传播,带菌母猪通过接触经呼吸道感染仔猪,不同日龄猪再通过水平传播扩大到全群。本病传播较缓慢,多为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地区分布情况、季节性特征和混合感染病原类型,基于中国知网、NCBI等数据库,对2008-2018年间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病例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全国18个省市地区统计样本数量共计6951份,其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样本数3345(48.12%)份,混合感染阳性样本数1325(19.06%)份;我国中部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率高于其他省市;冬季(12~2月)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多发季节;细菌和病毒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主要病原,在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中,主要混合感染病原类型为大肠杆菌,在与病毒的混合感染中,可以与猪圆环病毒2型、猪轮状病毒、猪瘟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嵴病毒、猪Delta冠状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进行混合感染,混合感染主要以二重混合感染(15.41%)为主,三重混合感染和四重混合感染分别占总样本数的3.25%和0.40%.本文归纳了近10年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基本特征,为了解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及提高疫病综合防控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以5~8周龄的仔猪最易感染和发病.其它年龄段的青年猪、母猪及种公猪亦可感染,有的以隐性感染或慢性跛行为重.  相似文献   

18.
在养猪业中猪病往往造成很大损失,而猪病中尤以呼吸道疾病为最,如猪气喘病、猪啼炎、猪萎缩性鼻炎及猪流行性感冒等。目前,预防猪病有多种药物保健添加剂,但多属促生长的抗生素类、抗菌类、激素类和驱虫类药物或制剂。这类药物长期使用会使猪体产生耐药性,且专门预防猪呼吸道感染的保健添加剂不多,效果也不明显。为探讨预防肥育猪呼吸道感染的有效途径,我们在猪的基础日粮中添加硫酸锌和金霉素进行了实验比较。现简介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日期:1991年12月~1992年3月,共4个月时间,即供试猪入栏至出场为止。  相似文献   

19.
猪疥螨病俗称猪癞子或疥癣.是由猪疥螨寄生于猪皮肤内而引起的一种接触感染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病猪主要以皮肤剧痒和皮炎症状为特征.多发生于阴湿寒冷的秋、冬和早春季节,大小猪只均能感染,一般轻度感染影响生长发育,重度感染甚至可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养殖业也得到了较为迅猛的发展.但随着养殖户对猪的养殖增多,随之而来的便是猪的各种常见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其中,猪蓝耳病是猪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但此种疾病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后,会造成猪的大面积感染和死亡,因此,有效的疾病诊断与治疗是极其具有必要的.文章阐述了猪蓝耳病及混合感染后的临床症状,提出了猪蓝耳病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的诊治,并进一步探讨了此种情况下的有效预防措施,旨在为养殖业的快速、稳步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