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林区道路建设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是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有效途径。介绍了龙游县林区道路建设的现状,阐述其林区道路建设的主要做法,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改善林区生产条件,加快林区道路建设,促进林区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有林区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阐述林区道路类型的基础上,就国有林区道路建设意义进行阐述,通过分析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改善林区生产条件,加快林区道路建设,促进林区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胡涛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3):99-101
该文从山区实施乡村振兴的途径出发,阐述了林区道路建设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发达国家及浙江省林区道路建设情况及由此产生的积极作用,分析了由于林区道路建设的滞后对黟县林业产业发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提出了加快黟县林区道路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林区道路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楼观台林场林区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建设对策,以期改善林场基础设施,加快楼观台林场林区道路建设,促进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经济持续发展,为"美丽陕西"加砖添瓦。  相似文献   

5.
林区道路建设的研究和应用,处于一个新的阶段,根据林业建设发展的需要,结合小陇山林区的实际,从林区道路档案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和维护管理以及应用、建议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环境噪声和环境空气4个维度构建道路建设对林区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模型,评价云南澜沧江上游沿江公路“白济汛-岩瓦”段道路建设对林区环境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道路建设对该林区环境产生中等程度影响,与该区域所处环境基本一致,针对敏感因子,提出林区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道路是国有林场林区生产生活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设施,是国有林场林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改善民生、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对保障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十分重要。中发[2015]6号文件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将国有林场林区道路按属性纳入相关公路网规划","国家结合现有渠道,加大对国有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等具体要求。因此,通过对道路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将为国有林场林区道路建设与发展,努力改善国有林场林  相似文献   

8.
永嘉县林区道路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区道路作为林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是实现林业现代化、林业经营集约化的基础,也是森林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通过对林区道路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今后林区道路建设及养护管理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 建国以来,我国的林区道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到现在已有九万公里的林区汽车运材道路。在这方面,我们的成绩是很大的。我国的主要林区可以分为三大片。即东北、内蒙古的国有林区、西南高山林区和南方九省(区)集体林区。这些林区的木材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七,其中东北、蒙古林区约占百分之五十五,西南林区约占百分之三十二,南方集体林区约占百分之十。如何建设好这些林区,使之实现长期经营,永续作业,越采越多,越采越好,是我国林业建设的一  相似文献   

10.
丁赓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2):90-91
林区道路属于森林经营的基础设施,是林业生产经营的动脉,也是发展林业、提高林业经营水平的重要条件.木兰林场依照林区公路设计规范,结合林场自身软硬件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自己的路网规划和路线测设方法.该文分析了木兰林场林区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依据《黑龙江省森林工业综合统计资料汇编》(2009—2018年)、《黑龙江统计年鉴》(2010—2019年)数据,在遵循综合性、数据科学性、数据可获性、数据可量化原则基础上,从经济建设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生态建设水平3个维度筛选了17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评价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总体成果显著,2009—2018年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由0.208 1提升0.772 0。经济增长率、第二产业发展水平、基础医疗建设、人口素质水平、森林覆盖率等,对促进国有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贡献度较高;人均GDP、第三产业发展、人均住房使用面积、道路里程等,对促进国有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贡献度相对较低;国有林区人民还存在经济欠发达、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就业困难等方面的问题。依据研究结果,建议:以促进国有林区经济发展为核心,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以增加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人均铺装道路里程为重点,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国有林区建成区绿化为目标,巩固生态功能区定位。  相似文献   

12.
根据近年来的交通现状来分析和阐释林区道路货运量预测方法的优缺点,运用神经网络的相关理论对林区道路林产品货运量进行预测分析,运用MATLAB进行训练,预测出林区道路林产品货运量,并与实际数据相比较,对此种方法检验准确度。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林区道路货运量的预测简单有效,准确并且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3.
根据晋宁县森林防火阻隔带系统现状,分析了其目前存在阻隔网络密度低、阻隔带分布不均、防火树种单一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阻隔网络密度,以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为重点的对策。同时对林区道路规格、防火林带网络等级、防火树种选择、防火林带结构与配置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将林区道路分为3级,生物防火林带分为2级来建设,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划后新增林区道路383.67 km,生物防火林带664.93 km,新增后林火阻隔系统总长达2 292.60 km,密度达18.32 m/hm2,与之前9.90 m/hm2的密度相比,得到明显提高,阻隔网络分布更均匀,真正达到提高晋宁县森林防火综合保障能力、减少森林火灾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晋宁县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晋宁县森林防火阻隔带系统现状,分析了其目前存在阻隔网络密度低、阻隔带分布不均、防火树种单一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阻隔网络密度,以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为重点的对策。同时对林区道路规格、防火林带网络等级、防火树种选择、防火林带结构与配置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将林区道路分为3级,生物防火林带分为2级来建设,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划后新增林区道路383.67 km,生物防火林带664.93 km,新增后林火阻隔系统总长达2 292.60 km,密度达18.32 m/hm2,与之前9.90 m/hm2的密度相比,得到明显提高,阻隔网络分布更均匀,真正达到提高晋宁县森林防火综合保障能力、减少森林火灾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原州区国有林场概况及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从加强领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林区道路建设、加强营造林措施、加强森林抚育及病虫害防控、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等方面提出国有林场生态建设的初步设想,以期为原州区国有林场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林区冰雪道路具有等级低、视距短、路面附着力小、平曲线半径小、纵曲线变化剧烈等基本特征,给木材生产运输的驾驶员带来了较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本文以北方林区冰雪道路上6名驾驶员的眼动实驾试验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驾驶员在不同直线长度下的冰雪道路上的眨眼、注视和扫视行为,得出了驾驶员在冰雪道路上行车时的平均眨眼持续时间、平均瞳孔面积变化率呈现相似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平均扫视幅度在中长距离上具有显著变化规律,确定了在北方林区冰雪路面上驾驶员的最佳视觉舒适性直线段长度,为下一步研究驾驶员的生理指标变化规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木兰县林区作为我国几大重点林区建设中的一部分,对于林区的经营管理是我国林业经济建设的重要部分。经过长时间对于黑龙江省林区的开发,造成了深林资源极度减少,经济增长缓慢等问题,将林区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于林区进行整地造林活动的进行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为以后的林区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林区道路平曲线半径对驾驶员生理疲劳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出发,运用时域分析方法,通过行车试验,分析林区道路平曲线半径大小对驾驶员各心率指标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驾驶员在林区道路上驾驶时,平曲线半径越小其MRR值越小,心跳速度加快,容易紧张,其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幅度越大,驾驶员越容易疲劳[1].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解决国有林区的生存、发展问题,针对黑龙江省等一些国有林区提出以农养林、熟化速生丰产林用地的情况,论述了以农养林、熟化速生丰产林用地工作产生的历史原因、现实状况。同时,分析了困扰国有林区改革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国有林区改革应沿着企业现实改革中的步伐,走一条将传统与现实相结合,将森工企业的特殊性与工业企业的一般发展规律相结合,林区实际状况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笔者依据工程实践,论述了林区道路混凝土路面裂缝诸多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