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兰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北部,土壤肥沃,适宜耕种,是黑龙江省的玉米主产区。为了提高呼兰地区玉米产量,笔者对该地区影响玉米产量的限制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得出的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品种杂乱、土壤耕层变浅、种植密度和保苗率偏低、施肥不科学、病虫害防治不到位及干旱等,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影响汤阴县玉米生产的因素,如播种与收获期、种植密度、气象因素以及田间管理,以期为汤阴县的玉米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制约镇赉县玉米产量的因素,提出如何提高产量措施。  相似文献   

4.
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为了弄清影响玉米产量性状的主要因素,为玉米生产和育种提供参考,进行了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穗重、行粒数、吐丝期对穗粒重的影响较大,株高、籽粒含水量对穗粒重的影响较小,行粒数、株高、籽粒含水量、吐丝期均通过穗重间接地对穗粒重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从玉米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空秆、秃顶、倒伏、倒折等因素已成为影响当前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现就上述四因素形成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1玉米产量的构成因素玉米经济产量是指玉米的籽粒产量,它是由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粒重3个主要因素构成的。亩产量(千克)=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10-6。穗数、穗粒数、粒重三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理论上说,玉米品种特性、播种技术、种植密度影响着有效穗数,穗粒数、粒重取决于苗期、穗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收集了1980年至2010年30年间黔西南州玉米生产的各项相关数据,其中包括玉米产量、种植面积、肥料施用情况、气候因素等。旨在通过对这些相关因素的数据分析找出黔西南州玉米产量的限制因子,为黔西南州玉米高产栽培研究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为产量的提升找到切入点,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30年来的玉米产量与生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我们认为该地区玉米单产的提高是由氮、磷、钾和复合肥用量的增加所导致,而良种和管理技术是产量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8.
从品种选择、地理环境、品种搭配、营养块的制作、播种时间、施肥、移栽时间、密度、单株定向、病虫害和收获等方面介绍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影响玉米分蘖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内在因素,由玉米品种特性决定,其次是外在因素,由播期、土壤条件、施肥水平高低等决定;但分蘖对玉米产量是否有影响及影响大小定论不一,笔者就以上问题在2015~2016年做了调查研究,发现玉米分蘖对玉米产量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增产作用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0.
从品种选择、播种时间、密度、施配、病虫害和收获等方面介绍玉米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接茬早玉米比套播早玉米生长发育速度快、生育期提前,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方面均较套种早玉米好,而经济系数方面则比套种早玉米稍低.套种晚玉米可使晚玉米生长发育时期提前约10d,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方面比接茬的晚玉米表现要好,从早、晚玉米比较看,早玉米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方面均优于晚玉米.在效益方面,"油菜‖紫云英/玉米/玉米‖绿豆”模式最佳.  相似文献   

12.
赵强 《乡村科技》2020,(7):115-116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温度、水分、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对于玉米的质量和产量起着关键性影响作用。通过了解温度对玉米每个生长阶段的影响,可以帮助种植者根据温度合理调整播种时间、方式,及时预防高温高热天气,减少因为温度原因导致减产的情况,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玉米生产中存的问题,本文从玉米的品种选择、种植密度、施肥状况及耕作方式等方面探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明确玉米产量的关键栽培因素,从而为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近几年对乌苏市主要限制玉米产量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今后玉米高产措施,只有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力度,增加农业生产综合技术的普及率和利用率,才能克服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挖掘玉米生产的增产潜力,才能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与全国不同地区玉米产量比较,分析建平县玉米产量存在可提升空间。从播种时机、覆膜、肥料、病虫害防治等不同角度论述有利于提升玉米产量的因素,为促进建平县玉米产量上台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尤其在东北三省以玉米为主要的种植作物,但是在玉米的种植中,劳作的繁重,病虫害以及杂草的危害逐渐加重,生产管理的松散,使玉米的产量逐年下降。文章针对东北的各项具体特殊条件因素对玉米栽培技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玉米栽培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一、种植现状东北地区,平原地域辽阔,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很适合玉米的生长种植。随着大型农机器具的宣传及购买补贴政策,一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机械化耕种生  相似文献   

17.
玉米根系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综述了玉米根系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玉米根系的生长及分布、玉米根系的活力分布、玉米根系与产量的关系、影响玉米根系生长和分布的因素等。最后针对吉林省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8.
玉米产量与株型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小区产量与株型性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区产量与单株粒重的关联度最大,其次与叶间距、株高、叶片数等玉米株型性状因素关联紧密,说明玉米的产量变化是单株穗粒重与株型各性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玉米杂交选育中以杂交优势为基础结合株型育种,应注重叶间距、株高、叶片数、茎粗、茎叶夹角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玉米产量的丰、欠与玉米生育期中的农业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玉米一生中总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气象、农业气象灾害,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玉米产量的丰、欠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农业气象条件占着很重要的比例,不同的气象条件影响着玉米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干旱地区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干旱地区7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判断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干旱地区玉米选育目标及制定相应栽培技术措施。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联度表现为:株高0.595 93、穗位高0.571 86、穗长0.809 2、穗粗0.623 93、秃顶长0.667 3、穗行数0.661 57、行粒数0.796 67、千粒重0.615 08,关联序为穗长行粒数秃顶长穗行数穗粗千粒重株高穗位高。穗长和行粒数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