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越年蚕种的冷藏保护是蚕种保护的重要阶段,每年12月蚕种浴消后,越年蚕种要进入冷库用低温冷藏保护,目的是使滞育蚕卵整齐地活性化,获得健全而发育整齐的蚕种,同时利用蚕卵胚子各个发育时期所具有的耐冷藏特性的不同,控制其孵化,达到按需出库、催青饲育[1]的目的。冷藏保护方法有单式冷藏和复式  相似文献   

2.
越年蚕种的浴消、整理是蚕种生产过程中重要一环,浴消整理工作是否适时合理、细致认真,直接影响蚕种的良卵率和孵化率,是提高蚕种质量的关键之一,必须按照蚕卵冬季生理要求,掌握标准,认真操作,杜绝差错,做好冬季浴种工作。1蚕种浴消日期的确定蚕种浴消时间的迟早与蚕种孵化率有着密切关系,因为在浴消过程中,各种操作都能使蚕卵受到物理刺激,加快蚕卵的活性化。浴消过早,浴消后蚕卵容易遇到高温,部分已活性化的蚕卵胚胎会加快发育,这些蚕卵胚胎在低温冷藏抑制中,对低温抵抗力减弱,便会造成蚕种孵化不齐和催青死卵等。浴消过迟,蚕卵已解除滞育…  相似文献   

3.
<正>越年种的冷藏是蚕种保护的延续,越年种冷藏保护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解除部分蚕卵的滞育,抑制部分发育过快的蚕卵,促使蚕种发育齐一;二是有利于蚕桑生产用种时间上的合理布局.我省单、复式蚕种一般在年末至元月上中旬陆续入库,单式种作春用,复式种作夏秋用,由于冷藏时间长,蚕种集中,  相似文献   

4.
春制越年蚕种保种时间长.从六月上中旬蚕卵产下至十二月上中旬浴消整理入库,要经过高温多湿的盛夏,也要经过温度多变的秋天和初冬.稍有不慎,就会发生霉变,产生大量死卵,再出卵,胚子过早活性化,不耐冷藏,增加冷藏死卵等.增大折扣率,降低蚕种质量.尤其是川东地区,经常发生伏旱和秋干,保种任务就显得格外艰巨了.如是设计和建设好保种室就成了保好蚕种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越年蚕种的冬季保护(浴消和冷藏)是蚕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浴消整理工作是否适时合理、认真细致,直接影响蚕种质量和孵化率。因此必须按照蚕卵冬季生理要求,掌握标准,认真操作,杜绝差错,加强浴消技术处理工作,确保越年蚕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 初冬是越年蚕卵逐渐解除滞育,开始活性化的时期。在此期间,一般自然越冬感受低温时间长,蚕卵解除滞育充分,活性化率高,明春催青孵化齐。反之,冬季接触的温度忽高忽低,易使蚕卵胚子发育不齐,出现异常胚子,导致春期催青孵化不良。为了摸清本省现行品种蚕卵的冬季解除滞育早迟,于74年、75年、78年、79年进行了调查,作为蚕种冬季浴消适期和入库冷藏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蚕种在越冬期的保护是否合理关系到翌年的孵化整齐度。因此蚕种经浴消整理后都送冷库低温室保护在5~7℃中,待胚胎发育到甲胚子阶段再入2.5℃冷藏。甲胚子是复式冷藏第一次入库的标准胚子。识别甲胚子形态和了解胚子发育进程,对掌握入库时机有一定意义,为此对现行品种的甲胚子形态特征与持续时间作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8.
青志勇 《四川蚕业》2010,38(1):40-40
<正>即时浸酸蚕种是指蚕蛾产卵后在正常温度(24~25℃)保护下,经20个小时左右,给越年蚕卵以盐酸浸渍处理,使其停止滞育的过程,从而使越年蚕卵继续发育至孵化。在生产中,采用此法主要是为调节夏季用种的供应。但由于运输关系,各生产单位根据各自的用种计划,自行进行蚕种即浸,然后入库作短期冷藏、以备出库,然即浸蚕种由于各种因素,易造成蚕卵孵化不齐,给生产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9.
<正> 越年散卵蚕种经过浴洗、消毒等过程受到理化刺激,加深了蚕种活性化的进程,如保护不当,易造成死卵增加,孵化率降低。为了掌握好越年散卵蚕种的冷藏技术,摸索其科学的保护技术措施,完善散卵制造的配套技术。我站曾组织南充、三台等蚕种冷库对不同发育时期的蚕卵在5℃中保护的最佳经过  相似文献   

10.
邱习平 《江苏蚕业》1998,20(3):38-39
<正>越年蚕种在越冬保护期间,为了清洁卵面,除去附着在蚕卵面上的鳞毛、蛾尿、尘埃等不洁物,并彻底消灭卵面上可能附着的病原体,防止蚁蚕孵化后受到感染,必须进行蚕种的浴洗和卵面消毒.越年蚕种的浴消整理是关系到蚕种质量的好坏和孵化量的多少、蚕种规格化的重要操作过程,必须认真对待,精细操作,安全、合理、严肃地执行各项技术规格和技术要求,减少对蚕种的理化刺激,防止再出卵.在蚕种冷藏入库适期之前必须将蚕种整理结束,统计出各批的净种数量.  相似文献   

11.
从生产用蚕种中抽样,对浙江省现行春用和夏秋用主要推广品种越年蚕种在浴消后及时进入5℃或2.5℃保护的解除滞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蚕品种间解除滞育的迟早和快慢有明显差异,一代杂交种解除滞育时期比原种稍迟。供试原种,1月中旬基本上全部解除滞育,而供试一代杂交种,至2月上旬才全部解除滞育。根据本试验调查的结果,认为原种应适当提早浴消,以便在12月下旬、1月初入库为好。此外,夏蚕或早秋蚕用的越年蚕种,浴消后入库保护温度宜采用2.5℃,有利于延长解除滞育后的有效冷藏期限。  相似文献   

12.
蚕种三次冷藏法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种冬季浴消后,当蚕卵胚胎仍在甲前时就第一次入库冷藏,以后按设计要求进行三次冷藏法试验。经241~254日冷藏,于8月15日进行第一次孵化调查;经261~274日冷藏,于9月14日进行第二次孵化调查,并作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经三次冷藏的蚕种实用孵化率、收茧量稍有降低,其他幼虫经过、强健度、茧质、丝质等与对照种基本一致。综合各项成绩,越年种延长至晚秋饲养,在生产上具有实用价值。该法不仅能使冷藏有效期延长,而且也可缩短冷藏期,使越年蚕种达到全年能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孵化率是衡量蚕种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对养蚕单产及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孵化率的因素较多,有内在的、外在的,有先天的、也有后期形成的.春制越年蚕种从蚕种繁育到出库催青大约经过10~12个月,这一过程中,蚕卵要经过越夏、解除滞育、浴消、冷藏、感温、冷藏、催青等许多技术处理,蚕卵的营养消耗较大,胚子发育受外界的影响明显.一日孵化率反映了蚕卵胚子发育的整齐程度,提高越年蚕种一日孵化率对降低养蚕成本,控制蚕病发生,提高蚕茧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春用越年种从母代产卵到次代孵化需要经过漫长的秋、冬季节,在蚕种长期保护过程中,外界气温变动幅度较大。因此,为避免外界环境温度带来的不利影响,促使蚕种孵化齐一,必须在蚕种发育各阶段做好以下相关工作。1越年蚕种冷藏保护工作对越年蚕种进行冷藏保护,能够解除部分蚕卵滞育,同时抑制部分发育过快的蚕卵,促使蚕卵发育齐一。要严格按照复式冷藏温度标准,分阶段对蚕种进行保护。1.1甲前胚子冷藏阶段  相似文献   

15.
蚕种入冷库前的保护,顾名思义是指蚕卵产下后到放进冷库前这段时间,将其保护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中使其正常完成滞育,保证蚕种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1 越年种的保护蚕种保护是指产卵到蚕种冷藏前对外界环境条件的管理。春制越年种这一阶段长达1 0个月以上 ,蚕卵生理发育上经历着受精———胚体形成———滞育———活性化的漫长复杂过程。蚕卵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并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蚕种保护的实质就是通过对环境条件的控制来实现对蚕卵越年性的管理。蚕种保护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蚕卵越年性变化的进程 ,关系到蚕种质量的好坏。蚕种保护的要领在于通过对蚕卵各期的合理保护 ,使蚕卵滞育和滞育期后耐冷藏的累计日数大于产卵后到次年收蚁期间的天数。实验和实践证…  相似文献   

17.
<正>蚕种入库工作是蚕种场与蚕种冷库互相配合提高蚕种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为提高蚕种孵化率打下基础。本人认为做好冷藏浸酸种入库工作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冷藏蚕种的数量安排冷库应在蚕种入库前向有关方面了解秋用种计划,再了解各场送本库的各批蚕种预计制种张数,以合理安排各批蚕种的入库工作计划。入库胚子过嫩,冷藏时间延长,会增加死卵;入库胚子过老,冷藏时间偏短,则浸  相似文献   

18.
云南一些地方春季养蚕时间早,导致云南早春用地方品种云7×云8孵化不整齐,孵化率达不到生产上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这部分计划早春用蚕种在冬季浴消时进行浸酸处理试验,盐酸比重为1.075,温度为43.3℃,浸渍时间中系和日系都为6min,然后按常规方法入库进行复式冷藏。来年春季三月上旬,对浸酸处理试验种与常规浴消处理的蚕种进行孵化率对比调查和蚁蚕72h绝食生命率对比调查。试验结果表明:用这种浸酸方法处理的蚕种比常规浴消的蚕种一日孵化率和二日孵化率有了显著的提高,蚁蚕72h绝食生命率与常规浴消的蚕种无明显差异,有效地提高了早春用蚕种的孵化率,在生产上应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秋制蚕种隔年秋用,经1991、1992两年采取延长第1次冷藏O℃处理时间或调整浴种前的保护温度,推迟入库时间或两种办法处理相结合等手段,对超期冷藏进行了试验,达到了秋制越年种秋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蚕种冷藏是蚕种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控制蚕卵的发育,调节蚕种的供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蚕种冷藏主要有冬期冷藏和冷藏浸酸种产卵后的冷藏。冷藏的目的都是为了控制蚕卵的发育进程,使在预定的收蚁日期齐一地孵化,并且孵化率高,蚁体强健,但不同时期冷藏对蚕卵的生理作用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