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留茶饮料特征的开发利用 (一)速溶茶类茶叶之所以风靡世界成为三大饮料之一,与它所特有的色、香、味品质分不开。以保留茶叶这特有品质特征的开发利用,是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开发利用,现在在饮料市场上已具有一定的商品量。四十年代研制的速溶红茶是这方面开发利用的先驱。这种茶为粉状结晶可速溶于热水、冷水或冰水中,没有茶叶的外形形状,但却保持了茶水的原有风格,由于它方便、快速、销路大开。在美国速溶茶销量已占茶叶市场的1/3左右。速溶茶品种除早期的速溶红茶外,随后又开发了速溶绿茶和调味速溶茶。调味速溶茶目前在西欧、美国、日本和香港市场上销售的花色有茉莉、柠檬、草莓、香橙、苹果、桃等速溶茶三十多种。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速溶茶,是将茶叶中可溶物经提取、浓缩干燥制成的速溶饮料。具有冲泡快,简捷,无残渣,可调节浓度及携带方便等优点。受到美国、瑞士和法、德等非传统饮茶国的爱好。速溶茶以美国消费最多。速溶茶(包括调味速溶茶、冰茶)的总消量达到了茶叶总消费量的45%以上(制造速溶茶的耗茶量约达65~70万担),销售金额超过一亿多美元。速溶茶始于英国,到五十年代初,由美国正式投入商业性生产。现美国为速溶茶的最大生产国,据1970年统计年产7,500吨左右。此外,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及日本等国总共约生产900吨。全世界速溶茶的总产量约为8000~8500吨,耗茶近3,2~3,5万吨,占茶叶贸易量75万吨的2.1~2.3%。  相似文献   

3.
高稳定性的速溶普洱茶研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速溶茶产品的稳定性问题影响市场销售,为了能大批量生产出高稳定性速溶普洱茶,本试验以云南普洱茶为材料,研究高稳定性速溶普洱茶粉加工工艺参数。在加工过程中,浸提2次,提取温度为70~ 75℃,添加茶叶量10%左右的β-CD环状糊精,茶水比1:20,并且陶瓷膜过滤时茶汤制冷温度30℃以下,陶瓷膜过滤后茶汤制冷温度17~18℃,静置充分,可生产出高稳定性速溶普洱茶。应用该工艺生产出的速溶普洱茶稳定好,适合作为罐装茶水的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目前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较低的问题,分别以不同季节的茶叶和不同品种的乌龙茶为加工原料生产速溶茶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速溶茶产品中的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采用Duncan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采摘季节的茶叶为加工原料或不同乌龙茶品种的茶叶为加工原料,其生产出的速溶茶产品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差异分别达显著水平。与春茶为加工原料相比,选用乌龙茶秋茶或绿茶夏茶为加工原料生产速溶茶,显著提高了产品中的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与‘铁观音’品种相比,选用‘单枞’或‘毛蟹’品种的乌龙茶为加工原料生产速溶茶,显著提高了速溶乌龙茶产品中的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  相似文献   

5.
速溶茶是一种茶叶深加工产品,具有营养、健康、方便快捷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巨大。本文对速溶茶的加工技术和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分析速溶茶市场发展和产品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速溶茶用普通茶叶经过抽提干燥制成,具有很高的饮用价值。茶染料在食品制造中可用作染色剂、维生素和香味的添加剂。速溶茶和茶染料已在苏联格鲁吉亚组织生产。氧化酶的合理运用是生产速溶茶和茶染料的技术关键。现已研究出黄、棕、绿和红染料的生产工艺方法。茶染料不仅颜色宜人,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等有效化学物质。茶染料含有  相似文献   

7.
从面积与品种、种植区域、种植方式、加工企业4个方面分析威海市紫甘薯种植加工现状,介绍速溶紫薯粉、紫薯全汁饮料、紫薯含化片、紫薯全粉、紫甘薯红色素、紫薯面条、紫薯粉条等7种企业加工产品,从订单种植、技术保障、创建品牌、保健理念,阐述威海紫甘薯产业发展壮大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八宝速溶茶的研制白卫东,古国培,赵文红(广东仲恺农业技术学院食品系510225)本文研究的八宝速溶茶除具一般速溶茶之优点,外还添加了桂圆、红枣、枸杞、菊花、荔枝等,不但保持了茶的风味,而且还增强了保健性,有着一定的发展前景。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设...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运用冷冻干燥技术进行速溶蛋花汤的加工,研究了生产工艺、特点以及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试验表明,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加工的速溶蛋花汤,具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方便快捷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这几年来,世界消费市场的传统饮茶习惯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冲饮方便的红碎茶,快速溶解的速溶茶,各种新型的加香茶,果味茶、冰茶以及具有一定药理作用的茶畅销工业发达国家。因此提出制茶技术革新的问题。一、提出革新问题的原因由于生产力高速发展,“时间就金钱”这一信念越加深入人心,要花费不少时间的传统饮茶习惯与方式,在逐步为饮茶“快餐”化所代替。这一变化,在工业越发达的地区越明显,如日本茶叶消费日益增多的各种速溶茶和罐装茶水——美国速溶茶、琦玉养蜂株式会社生产的蜂蜜抹茶速溶茶、伊藤园的罐装乌龙茶水……,饮用方便,深受欢迎。饮茶的习惯与方式正向快速、方便、保健等多样化趋势发展。为了适应这个趋势,制茶技术上  相似文献   

11.
一、消费者的评价以静罔县经济连为中心的速溶茶研制组在速溶茶商品化之前对家庭主妇等对象进行征询意见的调查(参加调查者590人)。对速溶茶的评价分为五种,其调查结果回答如下:1、可立刻饮用很简便者占参加人数的23%;2、不需依赖茶壶很便利者为18%;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认为,中小企业投资茶饮料生产时须慎之又慎。因为目前国内大型茶饮料生产企业的市场战略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心城市,而一些中小企业对介入中小城市和农村茶饮料市场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由于中小企业在技术、资金和市场等方面都处于劣势,投资开发茶饮料应注意3个问题:①在技术上要与有技术优势的科研院所合作,然后逐渐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②产品要新,定位要准,范围不要太大,以便集中财力和物力进行突破,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品牌;③资金不足的企业,可用速溶茶或浓缩茶汁进行调配加工,以减少设备投资费用。专家指出,由…  相似文献   

13.
速溶茶的加工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速溶茶的传统加工工艺及一些工艺研究进展,并展望速溶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火龙果是仙人掌科的三角柱属植物(量天尺属)的果实,该植物原产中美洲,是热带、亚热带的著名水果之一。目前火龙果主要以鲜食为主,其加工技术还不够完善,已有的火龙果加工产品主要有制汁、酿造、糖渍等。对火龙果加工技术现状进行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茶饮料是中国饮料市场仅次于碳酸饮料、水、乳饮料的第四大饮品,市场发展迅速。市售流行的茶饮料包括调味茶、奶茶(液体奶茶,固体奶茶)、纯茶等,这些茶饮料主要采用的茶叶原料有速溶茶粉、茶叶、抹茶等。简要介绍速溶茶粉、红碎茶、抹茶这3类原料的特点及其在生产加工、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感官审评因子。  相似文献   

16.
不同速溶茶茶叶原料与茶渣主要成分及金属离子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茶渣的综合利用,分析了不同种类速溶茶茶叶原料与茶渣中的主要成分及金属离子含量。理化指标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料茶叶相比,不同种类速溶茶茶叶茶渣中的粗蛋白、纤维素含量分别提高了25.77%~38.56%、32.57%~58.54%,而粗脂肪、灰分含量分别下降了61.55%~70.79%、47.72%~56.72%。品质指标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料茶叶相比,不同种类速溶茶茶叶茶渣中的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含量的下降率分别在58.34%~67.93%、46.95%~61.05%、49.33%~58.09%范围内。金属离子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料茶叶相比,不同种类茶叶茶渣中的金属离子铅、铜、砷、镉含量有所下降,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可见,速溶茶制作后的茶渣中依然含有较多的有益成分,特别是粗蛋白和纤维素,同时也含有较多的金属离子,研究结果为后续茶渣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前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茶渣的综合利用,分析了不同种类速溶茶茶叶原料与茶渣中的主要成分及金属离子含量。理化指标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料茶叶相比,不同种类速溶茶茶叶茶渣中的粗蛋白、纤维素含量分别提高了25.77%~38.56%、32.57%~58.54%,而粗脂肪、灰分含量分别下降了61.55%~70.79%、47.72%~56.72%。品质指标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料茶叶相比,不同种类速溶茶茶叶茶渣中的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含量的下降率分别在58.34%~67.93%、46.95%~61.05%、49.33%~58.09%范围内。金属离子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料茶叶相比,不同种类茶叶茶渣中的金属离子铅、铜、砷、镉含量有所下降,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可见,速溶茶制作后的茶渣中依然含有较多的有益成分,特别是粗蛋白和纤维素,同时也含有较多的金属离子,研究结果为后续茶渣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前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应用混合CD生产速溶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CGT酶(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生产β—CD,在酶促转化完成以后,须将转化液经纯化、浓缩、结晶分离和重结晶等步骤,得到β—CD精品。转化液中将近一半的α—CD、γ—CD和其它糖类作为生产中的付产物处理。另一方面,在制作速溶茶时,除了以β—CD作为载体外,常需添加一定量的淀粉糖作为赋形成分。如果将β—CD生产中所产生的混合CD及其它糖类直接干燥后用于速溶茶的生产,这将对于降低β—CD的生产成本和速溶茶的生产成本而具有双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不同贮藏条件对茶制品内含成分的影响,并初步预测产品的货架期。针对影响茶及其制品品质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研究了水分、温度和光照因子对速溶红茶、速溶绿茶、茶黄素、茶多酚茶制品贮藏过程中内含成分包括水分、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等含量变化的影响,采用加速货架期测试(ASLT)法预测不同茶制品贮藏理论货架期。结果表明:光照条件能够加剧速溶红茶中茶多酚的氧化降解,不利于多酚类物质保留;茶多酚样品中,多酚与儿茶素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表现出了相同趋势;速溶绿茶在高湿贮藏条件下含水量增加明显,贮藏5d及10d时,含水量相比贮藏前分别增加了6.7倍和9.6倍;与贮藏初期相比,速溶红茶在光照贮藏10d后茶多酚含量降低23%。ASLT初步试验表明,20℃贮藏条件下,速溶红茶和速溶绿茶样品的货架期为27个月,茶黄素及茶多酚样品货架期为13.5个月。本试验能够为特定类型茶制品贮藏环境因素的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浸提、干燥等工艺条件对优化GABA速溶红茶制备的问题,以‘金萱’品种的GABA红茶为原料,蒸馏水作为提取溶剂,以GABA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GABA速溶红茶浸提参数,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茶水比对GABA速溶红茶粉中GABA含量等的影响;在确定最佳浸提工艺条件基础上,分析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工艺对GABA含量的的影响,并确定制备GABA速溶红茶茶粉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GABA速溶红茶浸提过程中,浸提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最大,浸提温度与总固形物提取率具有极显著关系(P<0.01)。经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5 min,茶水比1:15,在此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下,经冷冻干燥后获得GABA含量高达10.11 mg/g的GABA速溶红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