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盆景构图并非单纯的物体摆布,而应着眼于“布阵取势”。在自然界里,山有偏正欹斜,树有卧立悬垂,峰峦树石的风姿神态,那是客观世界的巧妙之功;而在盆景中,作者则须根据主题,充分利用素材,通过根、干、枝、叶等在完整画面中的空间划分和确定来获得。如作品《游龙探海》,构图采用直立横出势态,再配植一石,以达均衡。主干通过露根沿石而上,  相似文献   

2.
<正>刺柏盆景《东风劲吹》以卓尔不凡的立意给观赏者一种全新的感受。通过淳朴的盆景画面,人们不仅看到了风的朴实,更领略了中华民族改革开放浪潮的熠熠风采。《东风劲吹》高95厘米,宽138厘米(见图),是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江苏泰州市花木盆景协会会长鞠桂林先生的力作。他选择一株一干多枝的桩坯,匠心独运,让那些不同方向的分枝,分生出数十条扭动的(绑扎或修剪形成的)小枝条,又令  相似文献   

3.
细观此盆景(见《中国花卉盆景》2007年第1期封4),从造型、侧枝处理等环节上似乎存在一些问题。一、有呆板嫌疑。因其双干左右第一枝处在同一平行线上,双干高耸型整个画面应尽量不使它成为等腰三角形,保留的侧枝也尽量有密有疏,高低错落。这样才能有动感,有灵性。  相似文献   

4.
附石盆景是中国盆景中的一门传统技艺,它通过树与石的互相依附,紧密配合,去开拓盆景艺术的表现范围,增强盆景的表现力。柽柳作为河南盆景的地方树种之一,在历次盆景展出中受到盆景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张瑞堂先生的《丰收在望》开创了柽柳“垂枝式”盆景的先河,王选民大师又进一步深化,细作了柽柳的“垂枝式”,使柽柳得到了升华。除做“垂枝式”外,柽柳还可作“仿松式”、“朵云式”、“自然式”等等。  相似文献   

5.
去年10月初在《花木盆景》第九期中读罢曾宪烨先生的《三干飘枝半悬岩的造型探索》,并对3幅附图,特别是造型设计二式,用放大镜作过多次仔细观察后,即在我的学习笔记本上,记下这样一段感想:“三干飘枝半悬岩式盆景艺求造型,构思新颖,形象别致,很值得推广。遗憾的是,焉能以图代物?三干连根茎干奇危可用作盆景造型的活素材,在自然中这种巧缘,是不会再生的。可惜所见的是画,不是真正的三干飘枝半悬崖式盆景。”近日又在《中国花卉盆景》第六期中拜读了彭友洲先生与曾宪烨先生商榷文章后,更是感触万千,艺术本身就是多变的,更何况盆景又是一种鲜活的生命艺术,  相似文献   

6.
《归乡行》是一盆三干的老榆桩配之龟文石而成的水旱盆景,虽有不足之处,但也颇见作者的功力。以图片而言,临水枝处理的确不尽人意,就象有的同志所言“风格极不统一”,“显得极其呆板,缺少生气”。这些评语虽然偏激一些,但不无道理。从图可知临水枝造型手法与主干(中干)和右干是不协调的。后二者形态较灵动自然,富有生机,属于自然形的造型;临水枝修剪得过于整齐,闷闷乎就象块馒头,属于云片式的造型。由于二者之间造型手法不一,所以看起来就不太顺眼协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岭南盆景艺术特点是截干蓄枝法。笔者在本刊92年第10期谈及过《截干蓄枝法在山松艺术造型上的应用》,当时提到的“截干蓄枝”,实际上是以蓄枝迫芽为主要目的,至于“截干”。因为它的对象是山松,难度就非常大,稍有不慎,全树枯死。由于当时实践理论不够成熟,未能深入,事隔数年,又有所体会,所得所失共同探讨。一、山松截干后枯死的原因植物之死,不外乎病害与人为因素,如果山松因截干而死,就是人为因素。究其因是截干不当,破  相似文献   

8.
《中国花卉盆景》推出作品,让读者赏析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求盆景作者、读者、评点者共同提高的“点子”,既新颖又实在。跃跃欲试之下,我想对这些作品逐一分析,侧重于提出不足和如何改进上。对某些常见“病”则顺便扯远一点,略加借题发挥。当然,个人见解不一定对,仅供参考而已。 《硕果》的不足处:一、枝片布局不够合理。干的横卧和飘出盆外表明这是“临水式”盆景,向左大回转的两个主片却呈现了“逆风式”特征。就“盆景”的概念而言,“临水”与“逆风”正好是对立并无法统一的。临水必然低洼,树既卧,作用于它的风力就小,因而不存在树枝逆转…  相似文献   

9.
树桩盆景的分类,应该包括野桩类和育苗类。前者是利用采掘野桩制作的盆景,主要特点为苍老古朴;后者指人工培育苗本制作的盆景,主要特点为布局严谨,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中国花卉盆景》1986年第7期所载陈恭悦的《自幼培育代替人工掘取》一文的提法不妥。再者,岭南派“蓄枝截干”的造型方法,有它一定的区域性,北方就不适应,文中将“蓄枝截干”  相似文献   

10.
胜似春光     
《胜似春光》的骨架是一只瓜子黄杨制作的直干型盆景,气势挺拔雄伟。根如龙爪稳扎固土,出枝有力,树冠自然结顶,给人以务实向上之感。左边植一直干型小树,大小悬殊,形成一老一幼、一高一低的强烈对比。小树在布局上弥补了中下部过于空虚的缺憾,在内含上丰富了意景,给人以扶老携幼、后继有人等联  相似文献   

11.
品赏枸杞盆景《今夜礼花灿烂》,顿觉心里一亮。作为观果盆景,既继承了中国盆景之传统,又有其个性;既玲珑,又大气,融杂木盆景与观果盆景特色于一身。第一,它以根代干,以根代枝,整个作品的主干,主枝与露根,都是一棵野桩枸杞的根。作者将主根作为主干,将侧根作为侧枝和露根,经过几年的养育,成为独具风格的作品。第二,果艳果繁,叶小且密;果、叶主次分明,突出了  相似文献   

12.
读贵刊93年第6、9期中杨建将、阮孟禹两位先生对《归乡行》(92年11期彩页)的见解,笔者认为,确有见地。复在第10期上又见宋念祖先生对《归乡行》的评价。觉得有些不妥。对此,也想谈点拙见,兼与宋先生商榷。《归乡行》从总体看,其立意布局合理,描绘出南国山乡的迷人风光,可见作者在水旱盆景创作上有一定功力。细观之,作为主景的一本三干式榆桩,在枝片处理上欠和谐,不尽完美。其中主干与右侧副干的枝片,从外观形状上看,疏密相间,自然灵动,有大树风貌,借鉴了岭南的造型手法。而左侧临水枝的枝片,则修剪成浓密规整的云片式,采用了规则式的一些造型手法,从  相似文献   

13.
五针松盆景在江浙一带的传世佳作大有人在。正所谓金屋藏娇,府库聚宝,很少出头露面。今就期刊上所发表的潘仲连先生的《刘松年笔意》,谈一点读后感。依江浙派系的说法,五针松忌平行干、交叉枝、腰干、轮生枝。而潘先生的五针松却相反,上述四忌全到位,却充分体现了潘先生慧眼独具。双植平行干给由左方低出而上伸的枝干所突破。半腰交叉枝却由右方出枝一拐弯而缓解。一眼望去,虽然平行、交叉显眼,却充分体现了大自然的生态。枝片布局既紧凑又宽绰,结顶是多么的豪放。纵观全局轮廓,犹如高山上的大松树,缩龙成寸地移栽  相似文献   

14.
这幅盆景(见《中国花卉盆景》95年第5期)左边是一棵枝干拙奇古朴的柽柳,那扭曲的树干极似原始的人体,左右飘垂的枝片,又象舞袖飘飘。粗粗一看,就象原始的山民赤裸着肌肤在山野中跳着节奏明快的舞蹈。我们似乎都能听到那激越  相似文献   

15.
这盆真柏作品“峥嵘岁月”原来是一本多干式,可做成双干型,也可做成三干型,考虑再三觉得这盆树型还是一棵很好的树拯,难得的珍品,制作时根据通派两弯半狮式盆景的特色,结合大树型风格,使主干回旋曲折,呈“S”弯,树干突出部位排列枝片,将枝片攀扎成平而略垂的片状,呈椭圆型,中间高两边低,像绿云模样一朵一朵的,而且片与片之间摆布得错落有致,疏密得当,树顶做成馒头型,浓荫密布,主次分明。树干再经过撕皮雕凿,犹如风吹雷劈一样,给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树根像鸡爪,盘根错节,苍劲有力。最后将此树配制了一个清朝的大红圆盆,百年老树配百年老盆,绿色的树叶,白色的树干,红色的花盆,使整个盆景显得色彩鲜明,虬曲多姿,线条流畅,苍古入画。  相似文献   

16.
1992年12期《中国花卉盆景》封底的《共扶共倚共荣》九里香盆景,它形态美、气韵美、意境美,是一盆不可多见的佳作。整个盆景从几架、配盆、栽种的位置的角度以及树桩的根、枝的处理都恰到好处,显然是一棵岭南自然大树的缩影。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蓄枝截干的基础上,做到枝繁、叶茂、花盛(秋后结果),达到观叶、观花、观果、观景的最佳艺术效果。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道理就是一般人掌握不好,当年剪枝不开花、枝条徒长不成果。可见陆学明大师功底深厚。  相似文献   

17.
贵刊1994年第一期《盆景世界》发表徐岚先生《百岁从容》榕树盆景的造型创作经验,读后觉得作品的意境是好的,思想内涵也丰富。但从随文发表的盆景照片上看,未达到创作所要求的目的。我们从造型技艺上提出几点意见,供徐岚先生参考。一、整个盆景画面的杂枝、杂根太多,主次不突出,层次不分明,显得杂乱。可以想象,长出叶子后,会看不见枝托、主干和桩  相似文献   

18.
丛林小议     
贵刊八七年第五期盆景欣赏所刊丛林式盆景《疏林》(潘仲连作),就好象出自名家之手的一幅色彩绚丽的油画,观后不禁拍案叫绝。该作品具有典型的时代精神,可称为现代流派的优秀代表作。你看,笔直的树杆、茂密的枝叶与裸露的根相映成辉,挺拔、粗犷、奔放,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尤其是右下端长枝一撇,显得如此潇洒,把整个画面  相似文献   

19.
席有山先生,好盆景,尤好双干盆景,经过十几年的浸润,已经小有所成。现介绍一幅近年力作,和大家共赏。《长相依》(见下图)为一榔榆盆景,高136厘米,树干清劲,高耸有力,主树挺拔,中上部微倾,恰好对副干形成呵护之态,堪称共沐阳光的夫妻树。枝法明净而有力度,特别是下部枝托,经长时间的剪截与回缩,如书法运笔中的涩势逆锋,力运毫端,所到之处,笔笔精劲。经功力的陶冶,老枝粗壮有力,小枝也轻盈丰满,无形中寒骨已  相似文献   

20.
欣赏《三英竞秀》(见《中国花卉盆景》95年第5期33页),最初的感觉是一股阳刚之气扑面而来。整株造形似一枝待射之箭,欲剌苍穹。此桩基础甚佳:有良好的根盘和过渡自然、曲线优美的树干;主副干分布合理,尤其是A、B干之间右向飘出的C干,打破了AB两干平行呆板的树相,犹如点睛之笔。整体形态完美,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