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蒋秀兰 《湖南农机》2012,(9):3-4,12
江苏清拖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对适应新疆市场棉田作业的高地隙拖拉机进行了调研,并组织开发了江苏750H—800H宽轮距高地隙拖拉机。在普通型基础上设计开发,零件通用性强,更换零件少,拆装方便,一机多用,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   

2.
王克  莫恭武  仲红雨 《农业机械》2013,(16):135-136
0概述稳定性是指拖拉机在坡道上行驶不致发生翻倾和滑移的性能,是评价拖拉机的坡地作业适应性的重要指标,对一些变型拖拉机,如高地隙拖拉机尤为重要。某公司开发了一款新式高地隙宽轮距拖拉机。该款高地隙宽轮距拖拉机主要用于棉花的化学调控喷药等中耕作业,其使用情况多样、复杂。拖拉机稳定性的好坏,对其使用  相似文献   

3.
左军  仲红雨 《农业机械》2013,(10):122-123
0引言在国内的甘蔗种植区域,甘蔗的中期培土、施肥及中耕作业现大都采用一种拖拉机配套多种不同作用的机具,造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施肥培土机又因中心离地高度不足,同时受拖拉机底盘高度的限制,高秆农作物较高时则无法实现机械化作业。经市场调研,现设计一种与农用轮式高地隙宽轮距  相似文献   

4.
农业机械尽管种类繁多,但并非每一个作业环节都有实用的机型与其相适应.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笔者发现目前缺乏实用于中耕的小型高地隙动力机械.在如今应用较为普遍的动力机型中,铁牛-55拖拉机虽然有650mm的高地隙,但由于其车体重,对土壤的压实力太大,同时,其轮胎宽而垄距窄,满足不了垄距宽度要求,因此,无法从事中耕作业.而长春-12型拖拉机的车体虽然较为轻便,轮距的调整也能满足要求,但由于其445 mm的地隙较低,因此不能趟二遍地,限制了其使用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5.
农业机械尽管种类繁多 ,但并非每一个作业环节都有实用的机型与其相适应。在农业生产实践中 ,笔者发现目前缺乏实用于中耕的小型高地隙动力机械。在如今应用较为普遍的动力机型中 ,铁牛 -55拖拉机虽然有650mm的高地隙 ,但由于其车体重 ,对土壤的压实力太大 ,同时 ,其轮胎宽而垄距窄 ,满足不了垄距宽度要求 ,因此 ,无法从事中耕作业。而长春 -12型拖拉机的车体虽然较为轻便 ,轮距的调整也能满足要求 ,但由于其445mm的地隙较低 ,因此不能趟二遍地 ,限制了其使用的广泛性。就辽宁地区而言 ,玉米、高粱等作物还是采用春播种、夏趟…  相似文献   

6.
玉米生长中后期常规施药机械难以适应,高地隙喷雾机的研制问题亟待解决。自走式高地隙底盘技术是玉米高地隙喷雾机研制的核心问题。为此,根据玉米生长中后期植保作业要求,制定了喷雾机总体设计方案;结合自走式底盘技术原理,应用solidworks对喷雾机底盘系统相关的行走系、转向系、制动系、轮距调整系及喷杆系等关键系统进行了三维设计,为底盘系统动力学建模、性能仿真分析及自走式玉米高地隙喷雾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前小四轮拖拉机,前侨轮距长度1000mm,后桥轮距1100mm左右(均为中心线),而我们目前种植的宽膜棉花、玉米膜宽为1200mm,每膜种植4行棉花或玉米。根据农艺要求每膜4行棉花成玉米的宽度为1050毫米。现有的小四轮拖拉机轮距宽度,不能适应宽膜棉花或玉米的种植、中耕、植保等农田作业。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经济的小四轮加宽技术,具体方法如下:1.将小四轮拖拉机前挤轴,其中心两边截断,焊接两根直径约o50mm,长300mm的无缝钢管,使其前轮轮距达1600mm。2将小四轮拖拉机后轮卸掉,在轮致与钢圈加一个珐兰,如图,联接后,使后轮轮距达到…  相似文献   

8.
《农业机械》2012,(11):37-40
纽荷兰SNH700系列拖拉机,是以柴油机为发动机装置的大型动力机械,适用于水田及小块旱田犁耕、旋耕、耙整、施肥和喷药等作业,也可用于乡间运输作业。主要特点:采用窄轮距、高地隙底盘,适应小地块作业;采用ω形燃烧室发动机,动力性能稳定、排放优良;采用自动调节装置,可利用土壤阻力自动调节耕深,耕整地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农业机械》2013,(2):58-60
仅配套合适,并不一定是最佳配置纽荷兰SNH750型拖拉机,是以柴油机为发动机装置的大型动力机械,适用于水田及小块旱田犁耕、旋耕、耙整、施肥和喷药等作业,也可用于乡间运输作业。主要特点:采用窄轮距、高地隙底盘,适应小地块作业;采用ω燃烧室发动机,动力性能稳定、排放优良;采用自动力调节装置,可利用土壤阻力自动调节耕深,耕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三轮高地隙喷药机田间运行稳定性差和后轮轮距调整不方便等问题,设计了万向节动力转向机构、可伸缩车架及后轮转向机构等部件组成的微型高地隙喷药机。对机架进行了仿真模型建立、有限元应力-应变分析和响应曲面拟合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机架在满足性能和强度要求前提下实现了轻量化,整机各个机构匹配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且车体运行平稳,后轮轮距调整方便,有利于三轮高地隙喷药机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拖拉机牵引性能预测模型未包含前后轮附着差异、载荷转移和前后桥运动不协调等因素对滑转效率和滚动阻力的影响,导致四轮驱动拖拉机的田间牵引性能预测精度较低。为此本文从拖拉机轮胎的驱动特性和载荷特性入手,通过引入轮胎指数、机动指数等特征参数,分别建立了土壤-轮胎驱动模型与包含轴荷转移的前后轮胎载荷模型;在牵引受力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实际前后桥运动不协调性对总体底盘作业的影响,分别建立了整机滚动效率与滑转效率的预测模型,导出了包含轮胎规格、土壤特性、整机前后桥运动不协调特性、传动效率的四轮驱动拖拉机牵引性能预测模型。针对模型多变量、非线性产生的求解难题,基于双维度迭代法设计了预测算法与流程;采用研究的方法开展了实例分析应用;针对预测模型的有效性验证需求,设计并开展了实车田间牵引试验,结果表明:最大牵引力与特征滑转率对应的牵引力的仿真值误差分别为1.41%与1.74%,滚动阻力误差为0.64%,较对照组准确度提升较大,总体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2.
四轮底盘在小地块水田作业时,减少地头空行转弯时间是提高作业时间利用率的重要环节。为实现四轮底盘小半径转弯,以提高水田播插底盘作业率为主要研究目标,对四轮底盘在90°、180°等不同转弯形式下进行分析,得出适合小地块水稻播插作业时以较小转弯半径的转弯方式;前桥摆转四轮底盘在转向时,通过控制前桥驱动轮的转动,使前驱动桥主动围绕着转向装置转动,可以带动底盘以任意角度转向。采用ADAMS软件对四轮底盘后轮轨迹进行模拟,在确保后轮完全不吃入已完成作业区的倒U转弯方式的情况下,提出设计前桥摆转式四轮底盘转向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更了解国产拖拉机的振动情况,对拖拉机行驶在不同工作路面条件下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以CF700拖拉机为研究对象,测试拖拉机分别行驶在水田、小麦秸秆田、稻秸秆田和田间小路四种不同的农田道路上时的振动加速度。试验过程中,对拖拉机前桥、后桥、驾驶室底板与座椅位置纵向、横向和垂向共4个位置8个方向的振动加速度进行测试。结果得到,同等条件下,拖拉机在水田行驶时的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在水稻秸秆田行驶时的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大;加速度功率谱的峰值频率主要集中在1~5 Hz,垂向的峰值频率一般大于纵向和横向的峰值频率;前、后轮动载荷系数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均在安全行驶的范围内。该研究为后期设计适合国内路面情况的拖拉机减振装置提高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电动拖拉机动力电池压载构型设计与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电动拖拉机动力电池压载效果以提升整机牵引性能,提出了一种位置可调的电池压载框架结构;基于牵引性能预测基本方程,以驱动效率、滑转率和前轴安全压载综合最优为目标建立电池压载参数优化模型,该模型可根据作业条件给出最优电池压载参数;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了电动拖拉机牵引作业仿真模型,针对负载1~5kN范围内的水平牵引工况,对电池压载参数优化前后的牵引性能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基于所提出的位置可调电池压载框架结构,搭建了电动拖拉机实验样机,并在室内土槽环境下对压载参数优化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保证前桥安全压载的前提下,所提出的电池压载构型使牵引车速和能量利用率分别提升4.16%和5.66%,有效提升了电动拖拉机的牵引作业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燃油农用车辆在环保、动力等性能方面存在的不足,研制一种新型电动四轮农用车辆,对样机进行牵引性能测试。针对作业和行驶工况,提出后轮电机中央驱动、前轮轮毂电机独立驱动的新型电动四驱动力系统方案,对整机牵引动力学进行分析,并进行牵引性能实车试验和经济性分析。研究表明,新型电动四轮农用车具有较好的牵引性能和经济性:牵引性能方面,后轮驱动的最大牵引力为1 925 N,最大牵引效率为74%;经济性方面,中耕作业单位面积能量消耗降至传统燃油拖拉机的42.4%,单位面积成本费用降至传统燃油拖拉机的80.1%。该机适应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绿色环保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快速发展的需要,也为全新电动农业车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丘陵山地拖拉机作业环境复杂,对拖拉机的稳定性、通过性和地形适应性要求高的突出问题,设计了一种可进行姿态调平的丘陵山地拖拉机,主要由姿态调整后驱动桥、姿态调整前驱动桥、发动机及电液控制系统组成。姿态调整后,驱动桥设置有可独立回转摆动的轮边减速机构,实现了驱动桥刚性结构柔性调节。姿态调整前驱动桥可围绕拖拉机摇摆轴进行姿态调节。电液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前、后驱动桥与地面间的坡度夹角变化,自动调节驱动桥的摆动姿态,始终使机身处于水平姿态,提高整机作业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农业机械自动转向是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农田作业工况较为复杂,拖拉机自动转向装置的现场安装调试费时费力。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研制了一种拖拉机自动转向试验台,对拖拉机自动转向装置进行模拟调试与测试以保证其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减少田间测试时间,降低安装使用成本。本研究选用120马力拖拉机前桥,通过对机械结构、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计算,搭建了拖拉机自动转向试验台。利用惯性测量单元对转向系统工作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方向盘平均转向间隙为16.48°,车轮平均转角延迟时间为0.14s,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符合农业机械转向要求。所研制的拖拉机自动转向试验台能够用于测试拖拉机前桥的工作状态,并对其转向性能参数进行准确采集和记录,可为农业机械自动转向装置的调试和性能检测提供一个高效可靠的测试平台。  相似文献   

18.
基于ADAMS的拖拉机参数化实用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研究拖拉机虚拟样机模型的重要性。通过应用ADAMS软件,建立拖拉机整车的虚拟样机模型,介绍前后桥系统、转向系统、车身和传动系统模型的创建过程,仿真分析给出了拖拉机行驶速度、运动轨迹和转弯半径的变化曲线,为拖拉机设计和性能分析提供了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9.
在对工农-12手扶拖拉机驱动轮轴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驱动轮轴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从而改善了驱动轮轴的受力状况,消除了拖拉机运输过程中由于驱动轮轴断裂而引发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