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江苏省大丰市种子公司杂交水稻特优559制种333.3hm2,平均单产216.5kg/667m2,比上年增产11.5kg/667m2。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高产制种技术逐步成熟和普及,出现了不少大面积平衡高产的制种村。例如,龙堤乡永跃村99.3...  相似文献   

2.
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安湘S/318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育种专家郭名奇副教授育成,具有产量高、米质优、综合抗性好等优点。该组合1996年引入我市试种示范,田间表现需肥水平中等,中抗稻瘟病,抗稻曲病,成熟期黄丝亮秆,一般产500kg/667m2~600kg/667m2。且抗寒性较强,特别在海拔较高(500~600m)的山丘区,产量优势更明显,深受种植农民欢迎。1998年在我市参加中稻区试,产量居中熟组首位,全生育期同汕优77。现将该组合制种主要技术总结如下:1 定准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是该组合制种高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番茄制种常因营养状况差,尤其是P、K肥缺乏而使得植株衰弱,从而导致各种病害的发生,造成种子产量低、效益差。在此,提醒各地区番茄制种同仁,在番茄制种的整个过程中要实行配方施肥,以确保番茄制种高产。1 定植前施足底肥施优质有机肥5000kg/667m2~8000kg/667m2,磷酸二铵75kg/667m2,钾肥20kg/667m2~25kg/667m2,尿素10kg/667m2~20kg/667m2,或者施腐熟菜(棉)籽饼200kg/667m2~300kg/667m2,鸡粪500kg/667…  相似文献   

4.
豫西地区属丘陵浅山区,土壤肥沃,水热资源丰富,一年两熟,很适宜夏播玉米制种。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玉米制种优质、高产技术开发研究,使制种单产由开发前的平均150kg/667m2提高到现在的273.8kg/667m2。现介绍如下:1选地隔离。选择土壤肥...  相似文献   

5.
1998年省种子公司在玉屏县 (省杂交水稻繁殖制种基地 )安排了珍汕 97不育系繁殖 6 6 7hm2 ,代玉屏县种子公司繁殖V2 0不育系 3 33hm2 ,在当年全国杂交水稻种子受灾减产的情况下 ,珍汕 97A与V2 0A入库产量分别为 1485 9kg和1万余kg ,两个不育系繁殖单产分别 15 0kg和 2 15kg。亲本种子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取得了该制种点上历年来少有的产量 ,其主要技术有以下几点。1 安排好始穗扬花期 ,确保花期相遇花期相遇是提高繁殖产量的前题 ,根据该地多年来天气情况 ,把繁殖安排在 7月上旬始穗扬花授粉 ,易夺得高产该时段气温适…  相似文献   

6.
地膜覆盖在高粱杂交种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高粱制种产量和质量,我们从1997年开始进行抗四高粱地膜覆盖杂交制种高产试验,摸索出一条高粱覆膜高产制种技术。1998年6.7hm2晋杂12号高粱地膜覆盖制种单产525kg/667m2,比露地增产61.5%。由于播种期和成熟期的提早,为提高种...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桐梓县的主要粮食作物,长期以来,单产水平不高,“八五”期末,玉米种植面积达1.5万hm2,单产仅251.4kg/667m2。为提高玉米单产,我们结合本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1996~1997年连续两年在我县实施6667hm2玉米低产变高产综合配套增产技术推广应用项目。计划玉米单产1996年达278.6kg/667m2;1997年达320.4kg/667m2,比项目实施的前3年平均单产242.2kg/667m2,增长15%和30%。对此,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并安排由县农业局牵头,制定…  相似文献   

8.
特优77是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于1991年育成的高产、高抗、低耗的早、晚兼用籼型杂交稻中熟组合,1998年我公司试制6.7hm2,平均单产达250kg/667m2以上,制种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他组合。现将主要制种技术介绍如下:1掌握父母本的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9.
我县1998年籼型杂交水稻制种,汕优63平均单产3.13t/hm^2,Ⅱ优63平均单产5.64t/hm^2,最高单产6.24t/hm^2。为进一步确保制种稳产高产,需要掌握杂交亲本的开花习性及其规律,为制种工作采取适当措施,促进花期花时相遇,提高异交受粉结实率提供科学依据。1999年,我们进行了制种亲本的花期花时观察。  相似文献   

10.
父母本花期相遇是三系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的关键。重点分析了影响杂交水稻制种花期不遇的主要因素,根据多年制种实践总结了三系杂交水稻制种花期相遇不理想的主要调节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田间试验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黔油10号制种产量与栽培措施的数量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作了增产效应分析及有关措施的优化组合,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尿素:10.0~25.8kg/667m^2,种植密度:1.4~1.8万株/667m^2。氯化钾;2.5~6.0kg/667m^2,过磷酸钙;36.0~50kg/667m^2,可望获得75~100kg/667m^2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2.
刘洪  管恩相 《种子科技》2011,29(7):33-35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的关键是确保父母本花期完全相遇。一般来讲,通过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可以达到父母本花期全遇。但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过程中,单靠按照双亲生育期的差期来安排父母本播种差期,以达到父母本花期全遇是不够确切的。亲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受气候条件以及人为栽培管理措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亲本生长发育的异常,造成花期难以相遇。  相似文献   

13.
花期相遇良好是实现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的关键,而花期是否相遇在于及早预测,并及时采取调节技术。实现花期相遇良好,能提高制种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下面根据笔者多年水稻制种实践,谈谈杂交水稻各生育期花期综合调节技术。  相似文献   

14.
父母本花期相遇是杂交水稻制种获得高产的基本条件。杂交水稻制种通过播期调节,奠定了花期相遇的基础。但是,由于气候的变化,秧苗素质、栽插深浅和肥水管理等的差异,常导致花期不遇或相遇不好。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地进行花期调整,保证制种田花期相遇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今年在县农场承包杂交水稻制种高产试验中,面积2.1亩,总产278.5公斤,平均亩产132.6公斤,创我县制种单产最高纪录。夺取制种高产和制种成败的关键,是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要使父母本花期“头花不空,盛花相逢,尾花不丢”,必须切实安排好父母本播种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施用锌,钼微肥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威优64为材料进行了杂交水稻施用微肥钼(Mo)、锌(Zn)两因素各3水平的田间籽粒产量比较试验。结果是:(1)威优64对钼酸胺不敏感,各处理间籽粒产量无明显差异;(2)施0.75kg/667m^2硫酸锌作基肥,比空白ck籽粒产量增加8.39%、比施1.50kg/667m^2的A3处理增加5.46%;(3)0.75kg/667m^2,1.50kg/667m^2硫酸锌作基肥分别使杂交稻威优64穗粒数  相似文献   

17.
杂交稻制种不同生育期调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期相遇良好是实现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的关键,而花期是否相遇在于及早预测,并及时采取调节技术.实现花期相遇良好,能提高制种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下面根据笔者多年水稻制种实践,谈谈各生育期花期综合调节技术:  相似文献   

18.
孙世贤 《种子科技》2000,18(1):59-61
1 水稻1.1 辽盐9号: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总公司选育,1997年辽宁省审定。在辽宁全生育期157d左右,与中丹2号同熟期。米质主要指标均达到部颁优质粳米一级标准。对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均为中抗以上,并具有耐肥、抗倒、耐盐碱、耐旱、耐寒及活杆成熟、不早衰等特性。1996年至1997年北方稻区试单产488.0kg/667m2,比对照中丹2号增产10.8%。1998年北方稻生产试验单产476.7kg/667m2,比对照增产4.4%。适宜在辽宁、西北及华北中丹2号熟期稻区种植。1.2 辽盐糯10号:北…  相似文献   

19.
覆膜马铃薯平衡施肥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文家 《耕作与栽培》1999,(6):49-50,52
采用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对米拉马铃薯进行N,K肥料效应试验研究。借助于CASIO fx-3600P型计算器,建立了肥料效应方程。最佳施肥量为N8.22kg/667m^2.K2O12.08kg/667m^2,最佳产量为2002.30kg/667m^2,肥料配比N:K2O为1:1.47,肥料增产量530.10kg/667m^2,纯收益424.08元/667m^2,投产比1:3.98。指出在施有P  相似文献   

20.
1997~1998年在贵州省毕节等12县(市)实施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玉米地膜覆盖及配套增产技术,项目以玉米地膜覆盖为主,配套推广育苗移栽、杂交良种、绿肥聚垄、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实用技术,实施两年。共完成有效面积8.772万hm^2,其中1997年4.31万hm^2,1998年4.456万hm^2,项目平均单产371.4kg/667m^2,新增产97.9kg/667m^2,增幅3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