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绍云 《中国林业》2013,(23):52-52
石漠化是我国西部地区最为严峻的生态问题之一,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独特地质现象,加强石漠化治理,已被国家列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强生态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维护生态安全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
石漠化治理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漠化是我国西部地区最为严峻的生态问题,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独特地质现象,被学术界称为“生态癌症”,它致使岩石大面积裸露,水土流失,土地干旱,土层瘠薄。石漠化现象已是人类生存的大敌,加强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必须从经济落后的山区县入手。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石漠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于人为活动的干扰,导致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导致土壤严重侵蚀,基岩裸露以及石砾堆积等土地退化现象。石漠化现象一直被誉为"生态癌症",已成为岩溶地区的典型生态问题,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土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从禄劝县石漠化治理现状出发,在阐述了禄劝县石漠化治理措施后,对禄劝县"十二五"期间石漠化治理项目所取得的效益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甘汉英 《中国林业》2009,(16):39-39
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面临的最大生态危害,已成为岩溶地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是目前我国特别是广西等西南省区的一项重要工程。广西柳州市岩溶地貌分布范围广、发育典型,其面积约占广西岩溶土地面积的8.1%,石漠化现象相当普遍,这些石漠化地区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相结合,是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的努力,柳州市成功地探索出了多种石漠化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该文主要从喀斯特生态环境特征以及土地石漠化的相关内容入手,探究了土壤保持功能对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下土壤保持功能对石漠化的响应机制分析,旨在为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现象的治理提供更多的有益参考,从而更好地减缓石漠化对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的不利影响,进而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多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十堰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也是全国石漠化重点地区之一。严重的石漠化影响了"南水北调"供水安全。为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快生态修复,加大生物、工程治理和石漠化监测投入,并引入流域治理带动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建设思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为提高和维护"南水北调"水质奠定牢固的生态基础。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十堰市2008~2015年石漠化综合治理,提出了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7.
云南石漠化的生态特征及其危机表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云南是我国岩溶石漠化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63个县分布有石漠化土地2.149万km^2。论述了石漠化的生态特点及其脆弱生态结构的表现。石漠化治理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岩溶地区分布面积或程度较小,主要在粤西北,但潜在石漠化面积远大于石漠化面积。通过建立石漠化治理的规划,加强石漠化监测与评估,加大生态保护宣传,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石漠化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9.
德钦县石漠化治理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德钦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和成因分析,借鉴国内外最近研究成果及应用技术,结合对多项设计成果工程完工后的治理效果回访,应用岩溶石漠化治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总结出德钦县岩溶区域石漠化治理方法由生态和工程措施组成,采取"封、造、建、拦、排、通、移"的立体布局,形成一套完整的石漠化防治措施体系。对未石漠化的土地,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石漠化现象发生;对轻度石漠化、潜在石漠化危害较大的土地,重点采取预防措施,全面预防石漠化土地的继续演变和恶化;对已经发生石漠化的土地,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有效遏制石漠化土地的发展。通过标本兼治,使岩溶地区脆弱的生态现状得到最大改善和修复。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石漠化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严重危及区域生态安全。以云南省为例,分析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现状和石漠化原因,并从植被恢复的角度阐述了生态治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韦健康  何乃缘 《广西林业》2006,(2):F0002-F0002,1
2月22日-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中央副主席陈明德一行专程赴广西考察石漠化防治工作。考察组一行先后到崇左市天等县,百色市靖西、那坡、德保、平果、田东和田阳等7个县考察了解石漠化防治工作,察看石漠化对当地生态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危害情况,认真听取政府和群众防治石漠化的措施。成思危指出:广西在治理石漠化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推广的方法,一是要封山育林,加大石漠化治理的力度;二是要建设好沼气,让农民得到利益。加强石漠化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是南方石漠化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关键,是促进老少边山穷地区社会发展和生态改善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德江县喀斯特石漠化已成为喀斯特山区一种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着该县的生态安全,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县总面积2071.92km2,石漠化土地面积56060.1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7.1%,其中中度以上石漠化面积为41101.7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73.32%,潜在石漠化面积30210.0hm2,占全县总面积的14.6%。分析该县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的现状、主要危害以及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加强领导和协调,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切实解决喀斯特地区缺水问题;合理进行坡耕地的综合整治;加快能源建设步伐,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加大对石漠化治理的投入,建立稳定的投资和生态补偿渠道;加快石漠化地区替代产业的培植及其产业化经营;科学合理地进行植被修复;依靠科技,提高治理成效等生态修复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竹类资源在我国石漠化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漠化问题是岩溶地区首要生态问题, 严重制约着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石漠化土地具有双层水文结构、缺土少水、富钙(镁)、偏碱性的特性, 物种选择受限; 而岩溶地区竹类种质资源丰富, 其生态与经济效益俱佳, 是实现治"石"与致富的有效物种, 推广意义重大。文中介绍了我国石漠化土地现状和生态特征、我国竹类资源分布状况及主要特性, 分析了竹类在石漠化防治中的可行性, 阐述了石漠化治理中竹类品种选择要求以及石漠化治理中主要丛生竹品种和主要特性, 并提出石漠化治理中竹类栽培与抚育管理的关键技术与要点, 以期为我国在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中加强竹类资源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河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的调查与研究,就石漠化土地生态恢复提供了技术模式与对策,以期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和一体化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正地处南岭山脉的江永县,岩溶面积61211.1公顷,占国土总面积37.50%。岩溶地区一旦发生水土流失,就出现"地里长石头"现象,这就是石漠化。目前,该县现有石漠化土地27149.6公顷,潜在石漠化土地5062.4公顷。岩溶区的石漠化,严重影响与制约当地发展,是江永"心头之痛"。石漠化,人称"生态癌症",治理成本高,难度大。省发改委将江永县纳入2017年石漠化综合  相似文献   

16.
广西隆林县石漠化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隆林县石漠化现状为研究对象,结合广西区内石漠化治理发展趋势,分析了该地区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生态经济学、生态恢复学和景观生态学等理论知识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总结出高效、多元化的最优治理方法,为广西隆林县石漠化治理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一些岩溶地区,石漠化问题得不到有效遏制,愈演愈烈,已经成为限制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不断深入,分析石漠化问题的成因,努力探索石漠化问题解决办法,加强石漠化治理,其中,生物治理措施是石漠化治理的主要手段,在此过程中,往往需要采取相应的造林技术措施。在对石漠化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就如何加强石漠化整地造林技术、提高造林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罗城县地处珠江上游喀斯特地貌(即石灰岩岩溶地貌)发育的典型地区.县境内石漠化现象十分严重,及时、有效地治理石漠化,已成为该县生态建设工程刻不容缓的重点课题.本就如何搞好罗城县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毕节市土地石漠化现状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通过对毕节市石漠化现状、形成原因及主要危害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强化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多学科的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体系;科学规划,整合项目资金;建立石漠化宏观监测体系,强化矿区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生态移民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预防监督,巩固治理成果;加强替代产业的培植及其产业化经营等治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石漠化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顶极形态,如果石漠化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状况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发展。文章根据四川省石漠化的现状,分析石漠化的成因和分布特点,有针对性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